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氣候變遷恐重傷農業 農業體系跨域鏈結資源找解方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5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右一為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圖/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5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右一為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圖/農業部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氣候變遷持續重傷農業,解方有待各方合作找尋。農業部近期密集與下上游進行資源鏈結,尤其是農業試驗體系最需外部跨域協助,8月首周先與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簽約,16日將再由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出面簽約,以淨零碳排農業發展為合作目標。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5日則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簽約,重點在於進行熱帶農業因應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與調適的科學技術研究,為農業生產與生態資源永續提供解方。

農試所表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已是「現在進行式」,農業生產環境與氣候息息相關,提升農業韌性為農業永續生產必要的策略,農業試驗所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透過簽署第二期合作備忘錄,在既有的合作基礎上,持續深化氣候變遷及農業防災等議題,藉由跨域合作及鏈結雙方資源與技術,強化農業研發效能及整合能力,共創農業韌性及永續生產。

災防科技中心指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顯示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是國內面臨氣候變遷關鍵的調適議題。而氣候變遷的農業調適議題有賴跨部門與跨領域的充分合作,包含氣候科學資料導入、農業風險評估技術發展、調適案例操作與政策研擬。災防科技中心長期透過與農業部的農業專家合作,呈現氣候變遷科學資料與風險圖資於農業之應用與經驗分享,是值得和外界分享的跨部門合作經驗與成果展現。

農試所表示,氣候變遷是長期性的問題,未來將攜手各產業單位及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參與,依照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架構以區域尺度,選定指標作物產業,應用氣候變遷未來情境推估情境,進行風險缺口辨識,擬定調適方案策略。

跨領域單位持續深化的合作議題,有開發氣變風險及農業防災模組,提供試驗改良場所強化及開發調適技術,以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提升農業韌性確保糧食安全,維護我國農業永續生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