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常見的嬰幼兒皮膚炎 皮膚科醫:幾種NG行為恐加速肌膚惡化

  • 工商時報 李水蓮
東元綜合醫院皮膚科王宣甯醫師提醒,12歲以下的幼童不建議隨意使用成人皮膚用藥,應尋求皮膚專科醫師檢查與正確用藥,專科醫師會依照幼童的年齡、適應症、患部等選擇適切的藥物劑型,搭配藥物劑量做醫囑建議,以免造成幼童肌膚的二次傷害與負擔。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東元綜合醫院皮膚科王宣甯醫師提醒,12歲以下的幼童不建議隨意使用成人皮膚用藥,應尋求皮膚專科醫師檢查與正確用藥,專科醫師會依照幼童的年齡、適應症、患部等選擇適切的藥物劑型,搭配藥物劑量做醫囑建議,以免造成幼童肌膚的二次傷害與負擔。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夏季高溫又潮濕,3歲的小蘋果(化名)身上出現多塊紅疹,因為搔癢反覆用手抓,細嫩的皮膚傷口出現破皮疼痛,小孩抓得更厲害,時常哭鬧耍脾氣,來到皮膚科診間,醫師發現孩子傷口上擦著來歷不明的綠色藥膏。皮膚科王宣甯主治醫師指出,兒童皮膚炎症狀特別需要對症下藥,使用的藥品與劑量都須要依照兒童狀況作整體的專業判斷,不得隨意塗抹成人的藥品或標示不清的藥膏,隨意給藥可能造成治療不成,反而加速皮膚的惡化!

皮膚科王宣甯主治醫師說,小蘋果身上的紅疹其實是濕疹,需要使用消炎止癢的藥膏治療,經過三週的用藥控制,已經改善許多,孩子也減緩情緒崩潰的頻率。其實小孩常見的皮膚病有很多種,像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最常見。再來是感染類的,小孩比較容易被病毒感染,例如:病毒疣或者是傳染性軟疣,尤其是學齡之後被同學傳染的風險增加,或是在游泳池被傳染。

混淆疾病、錯誤用藥 恐使病灶惡化

王宣甯醫師提醒,兒童最常被混淆的皮膚疾病之一是黴菌跟濕疹(汗皰疹),例如:香港腳跟汗皰疹可能混淆,又或者紅疹長在腋下或屁股的夾縫,到底是癬還是濕疹,或是摩擦造成的對磨疹,這些家長都可能搞混,如果擦錯藥,譬如是黴菌感染,結果擦到類固醇藥膏,黴菌就會蔓延得更快。

像濕疹(汗皰疹),它沒有傳染性,發生原因大多來自於接觸,譬如:腳汗多、手上的汗皰疹可能是常碰水、酒精、清潔劑有關。汗皰疹應該要擦偏油性的類固醇藥膏,效果會比較好,如果誤拿香港腳藥膏塗抹,擦了抗黴菌的藥物,就不會有效果,還是會一直脫皮。

相對少見的還有像汗斑、白色糠疹跟白斑,看起來都是皮膚變白,有時家長真的很難區分。皮膚科醫生會用伍氏燈或取皮屑在顯微鏡下鏡檢做專業判別。假設自行亂擦藥,明明是汗斑卻擦到類固醇,汗斑就會越長越多。

薄荷藥膏一罐抹到底 嬰幼兒恐誘發神經抑制

醫師提醒,還有國人愛用的薄荷油,以及許多外用成藥中含有薄荷醇(menthol)的成分,未滿兩歲的嬰幼兒應該避免使用!因為薄荷醇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使用過量可能引起癲癇、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最好是12歲過後再使用會相對安全,如果是蚊蟲叮咬,少量塗抹倒無妨,比較擔心用在譬如:肚子疼不舒服,大量塗抹在腹部就不適合。

為什麼嬰幼兒不應該用成人藥膏?

王宣甯醫師指出,12歲以下的幼童不建議用成人皮膚用藥,因為幼童的皮膚比較薄,他們的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力很好,因此不適合用到像成人一樣高強度的類固醇。其中,類固醇藥膏有分一到七級,數字越大強度越低,12歲以下不建議擦到第一~第三級,對幼童的副作用影響較大。皮膚專科醫師會依照幼童的年齡、適應症、患部等選擇適切的藥物劑型,搭配藥物劑量做醫囑建議,以免造成肌膚的二次傷害與負擔。

幼童也要防曬!物理防曬優先 遠離環境賀爾蒙

根據歐洲一項研究發現,20歲以前沒有做好防曬,罹患黑色素癌的機率會提高2-3倍,提醒爸媽也要幫常常在戶外運動的孩子做好防曬,但是在選用防曬品上,也有幾點建議:

1、選擇「物理防曬」:物理防曬可以是穿著防曬外套、戴帽子、撐傘,幼童難以配合的話,可以選擇擦物理性防曬乳。物理性防曬乳以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氧化鋅(Zinc Oxide)這兩種成分作為防曬主力,比較不容易滲透進人體,相對安全,但缺點是較黏膩難推勻。

2、避免使用「化學性防曬」:化學性防曬當中不樂見含有的「二苯甲酮(oxybenzone)」,研究顯示這類化學合成酯很容易趁透進血液,可能破壞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環境荷爾蒙),部分有引起皮膚病變與致癌的風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