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幸福晚年有不同樣貌 別再認為「老年人應該怎麼樣」

《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書摘精選

關於老年生活「應該」有的樣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圖/freepik
關於老年生活「應該」有的樣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對台南生活中的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從沒想過那是台南特有的狀況。直到上大學,接觸其他縣市的同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的早餐都吃鍋燒意麵、菜粽、虱目魚粥,而鱔魚意麵、鵝肉、羊肉湯在其他人眼中,也不能算是點心、宵夜。同樣是台南人的小麗也說,來自台北的室友曾好奇的盯著她手上那碗熱騰騰的湯麵,問:「湯麵不是正餐在吃的嗎?」這問題讓我們非常疑惑,早餐不也是正餐嗎?所以早餐吃湯麵,很合理呀!又有一次,我請中部的同學吃台南人引以為傲的蝦仁肉圓。後來,她說當她看到端上桌的肉圓時,心裡想的是:「這是不是應該再拿去炸一下?」聽到這話,我眼睛瞪大到不行,忍不住激動起來:「你的這個應該,完全是我的邪魔歪道啊!」

「應該」本身就不應該存在

就算是生長在同個年代,只要是成長的地方不同,光這種生活瑣事就會有非常不同的認知與觀點。不過很有趣的是,台灣是一個這麼多元的社會,卻又非常習慣追求標準答案,很容易就快速認定哪一個選擇才是好的、事情應該要怎樣做才是對的。

「升學」這議題,是我個人經驗與多年服務經驗中,體會最深的一件事。二十多年前,台灣普遍存在著「男生應該念理組,女生應該念文組」的觀念,然而我想念的學校和系所歸在理組,所以升高中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理組。或許是我自己的心理作用放大了旁人的意圖,但我當時真的感覺到,自己一直在被師長們勸退。

後來進入心理系,長輩也認定這科系沒有出路,不斷勸我轉系或重考當時畢業後有較豐厚收入的熱門科系。二十多年過去了,我終於在跌跌撞撞中取得最高學位,也有了一點還算不錯的工作成就。我常常想,當年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能夠堅持不跟著旁人的「應該」走;也常常想,若我當時順著大家的「應該」改變選擇,後來還能不能心甘情願、拚死命的撐過念碩士、博士的痛苦歷程。

社區服務時,我常接到因為選擇科系而產生親子衝突的案例。衝突的產生,通常都是家長認為哪個科系的就業機會較多、工作較輕鬆穩定,孩子沒有社會歷練、思考還不夠成熟,所以急著替孩子做自己覺得應該是對的、好的決定。可是,家長認為的,真的就是對的嗎?其實未必。我遇過一位家長認為白衣天使的福利制度佳、工作單純有保障,所以一直告訴女兒「應該要去念護專」,但這位家長不知道的是,高壓與委屈,也是白衣天使的日常,若沒有足夠的興趣與熱忱,這條路會走得非常辛苦。

也就是說,我們腦中所認定的「應該」,很可能只是根據自己對事物的有限認知,甚至是刻板印象,而形成的個人判斷罷了。因此,你我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時,就會有「你的應該」和「我的應該」出現,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很可能和真正的完整現實有極大落差。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應該」或「不應該」,只有「你的看法」和「我的觀點」而已。

高齡者是異質性相當高的族群

關於老年生活「應該」有的樣貌,就更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老人族群是相異性極高的群體。我們一般是將年滿六十五歲定義為老年人,但從現在台灣社會的平均壽命來看,其實六十五歲之後,還會有將近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可活。根據傳統的定義,這一大群人都算是老年人,但若真的將六十五歲的長輩和八十五歲的長者擺在一起,卻又是一件相當奇怪的事情。

我曾在社區帶老人團體活動,團體成員的年齡範圍非常廣,從六十五歲到九十五歲都有。有一次,我從網路找了一些台南的老照片,打算用來跟老人聊聊過去的生活經驗。前面幾張照片的反應還挺熱烈的,好幾位長輩都七嘴八舌的分享對照片的想法,直到換到一張黑白照片。照片出現的瞬間,所有人都沉默了,幾秒過後,終於有一位女性長輩開口:「這張我就不太知道了,得要問問看老人家。」然後,大家都動作一致的轉身看向坐在最後方、年紀最大的九十五歲長者。

聽到女性長輩說「得要問問看老人家」時,我覺得有點突兀,不過,後來仔細想想,當九十五歲長者是四十歲中年人時,這位七十歲的女性長輩還只是十五歲的初中少女,所以他們的確是完全不同世代的人啊!

當我沒有認真思考的時候,就會直接把這個團體中的所有人當成是完全相同的一群人,以為他們知道的事情應該都一樣,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應該差不多。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所以若想討論老年生活「應該」長怎樣,至少得先定義好「現在討論的是哪個年紀範圍的老年人」。

幸福晚年本來就可以有很多不同樣貌

除了年齡的考量,每個生命的流動歷程也必然不盡相同。即使是初期人生境遇極為相近的同卵雙胞胎,在經過六十年以上不同的生命經驗堆疊,也很可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命樣態。

這個老人團體中有一位女性長輩,她的雙胞胎妹妹因為婚後必須分擔夫家茶園的採茶工作,長期彎著身子在山坡地爬上爬下,所以關節磨損嚴重,六十出頭歲就得仰賴輪椅行動,而姊姊還有辦法一手抓著一張椅子,輕鬆的來回走五公尺。不過妹妹並不認為自己過得不好,她覺得自己現在行動不便,正好有理由不用再辛苦工作。她喜歡靜靜的坐在一旁看孩子工作、看孫子玩樂,而且每個孩子都很孝順,住附近的幾乎每天都上門探望,住遠處的也幾乎每天來電噓寒問暖。她認為自己是過著跟姊姊不一樣的幸褔生活。

這例子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他非常獨特的經驗跟狀態,所以每個人的幸福也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因此,要一概而論的說老年生活「應該」要怎樣才對、才好,其實是非常不恰當的。

到此,先請身為子女的你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忘了思考父母的年齡和他們的狀態,就直接把腦子裡想像的「老年人應該怎麼樣」套在父母身上。若是如此,請趕快調整自己的腦袋,因為除了每位老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生命也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所以下一刻的完滿未必等同於此刻的幸福。

文章來源: 何曉婷著《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天下生活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