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大缺工時代 創造讓銀髮族能從事活動的環境

《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書摘精選

高齡者工作的一大動機就是收入,但會偏向收入普通、負擔較輕的「輕度工作」。圖/freepik
高齡者工作的一大動機就是收入,但會偏向收入普通、負擔較輕的「輕度工作」。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能助別人一臂之力的事情,不一定是工作

高齡人口的比率節節上升,勞動力的缺口也越來越大。當這樣的未來來臨時,所有的人及高齡者都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在合理範圍內為社會做出貢獻。

話雖如此,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在上了年紀後,繼續像年輕時那樣工作。再者,能助別人一臂之力的事情也不一定是工作。當人力越來越不足時,從事各種「活動」的銀髮族也會越來越多(本章將受僱於公司,能夠得到金錢報酬,還有必須在固定的日子、時間從事的事情,定義為「工作」;以及將那些不一定會得到金錢報酬,或是不需要在固定的日期或時間從事的事情,定義為「活動」)。

現代人恐怕還很難想像,哪些是適合高齡者從事的活動。因此我們的未來預測研究貼身觀察四十幾位銀髮族的一天,試著了解哪些是銀髮族能夠輕鬆參與的工作及社會活動。

我們希望透過本章介紹的實際案例,幫助大家了解「哪些是能幫助高齡者過得幸福快樂的活動」。

本研究以正從事某種工作或是活動的銀髮族為調查對象,也請教這些調查對象關於工作與活動的具體內容、從事這類工作與活動的契機、成就感及辛苦之處,至於這些調查對象從事哪些工作與活動,具體的相關內容也已整理成圖23、圖24。

銀髮族參與各種活動的理由

高齡者工作的一大動機就是收入,不過與其像壯年時,從事薪水高、負擔大的工作,高齡者更偏向收入普通、負擔較輕的「輕度工作」。

比方說,如果高齡者已經沒有要扶養的家人,每個月的老人年金加上收入能達到十萬日圓,通常就夠用了,而且只需要從事管理員或負擔較輕的工作,或是從旁輔助別人工作的工作,不再需要像壯年時從事負擔那麼重的工作。

此外,許多高齡者除了賺錢之外,也會慢慢增加自己的活動範圍,從事各種不同的活動。採訪時有許多高齡者告訴我們,他們會參加里民大會這類在地活動,或是家庭菜園這類農業活動,也會負責打掃、管理大樓或公共設施。

從事這類活動的契機有很多,比方說,受人之託就是其中之一,例如里民大會主席或大樓管委會主委引退,受人拜託而擔任,或是想要出門活動身體、與當地居民建立人際關係,以及打發時間,也都是從事這類活動的原因。

從我們的採訪結果看來,很少人是「為了達成某個遠大的目標而從事這類活動」,反過來說,只要有身邊的人在背後推一把,這類活動就能在整個社會更加普及。

不管是工作還是工作以外的活動,進入勞動力供給受限社會後,都需要創造一個讓任何年齡能從事這類活動的環境。

銀髮族的小型活動能對勞動世代有所幫助

從現在到二○四○年為止,勞動力缺口將不斷地擴大,越多高齡者從事工作之外的活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從採訪結果,一探高齡者實際從事活動的情況。

從採訪結果可以發現,許多人在人生後半場開始參與許多之前未曾嘗試的活動,他們到底如何進行社會參與?

活動之一是農業,許多人一聽到農業,就會以為是規模很大的活動,也覺得門檻高,但是當我們採訪這些高齡者之後,才發現在退休後從事大規模農業的人很少,多數都是經營小農園而已。

比方說,七十出頭的中村先生(化名,以下本章皆同)就一邊在藥妝店打工,一邊管理農地。收成的農作物除了自己吃以外,也會分送給鄰居或是當成商品銷售。由此可知,這類活動也是社會參與,幫助其他人的方法之一。

「我租了一塊田地,然後發現這塊田地附近有許多人是在退休之後才開始種田。如果要澆水的話,我大概會在早上八點到九點半這段時間到這裡。

我種了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蔬菜,所以只有一月到四月時不需要收成,也只有一月到二月時不用種田,其他就是一些雜七雜八的工作。收成的農作物通常是拿回家自己吃,多出來的就送給鄰居或是讓鄰居購買。

種田讓我有更多機會和別人接觸。比方說,最近也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來田地摘白蘿蔔與洋蔥,那些孩子摘到很大的白蘿蔔時都開心得不得了。當我去幼兒園時,那些孩子都一直大叫『蔬菜大叔來了』。看來我透過這些蔬菜與這個地區產生更緊密的關係,我也覺得這樣很有趣。」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快要八十歲的渡邊先生。他一邊在國家考試營運中心打工,一邊熱心參與鄰里活動。主要的鄰里活動是為小學生進行交通疏導。除此之外,也會參加消防演習。

「我在里民大會擔任最初級的幹部。里民大會的幹部每個月會輪替一次。每到小學生的上學或放學時間,我都會在附近的十字路口幫忙指揮交通,讓孩子們平安上下學。消防演習則是每三個月舉辦一次,我擔任的是從旁幫助演習的角色。對了,我也會在每年舉辦一次的夏季祭典幫忙處理一些雜事。我常常參與這類鄰里活動。」

「十字路口幫忙指揮交通」這類工作,在某些地區是由學校教職員在上課之前負責,有時候家長也得幫忙,但是當銀髮族幫忙分攤部分工作,就能減輕教職員、家長這些勞動世代的負擔。

除了上述這些活動外,還有許多當地活動,比方說參加當地老人俱樂部的某位男性,也透過俱樂部的活動對地區做出貢獻。至於都幫助到哪些人,還請大家一邊想像,一邊繼續閱讀本書。

「我大概是在二○○○年參加老人俱樂部的,應該是在六十二歲到六十三歲的時候。參加的原因是因為退休。一旦沒有工作,就沒有機會和別人接觸,我覺得不能這樣,所以才會加入老人俱樂部。

大部分的活動都是淨灘,這附近的海岸很有名,所以我們俱樂部會去清掃,其他的就是打掃公共墓地或是維護當地的花圃。雖然有時候很辛苦,但是有機會和不認識的人聊天,也有機會變成點頭之交,我覺得這樣很不錯。」

文章來源:古屋星斗、Recruit Works研究院著《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商周出版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