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穎鋒■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
在剛結束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上,與會委員提出儘速結合民間力量及各大公私立醫學中心,成立健康數據服務公司的建議。這一倡議的核心在於運用去識別化的病歷或健康數據,推動生物醫學及健康促進科技的研發。然而,這一構想的實施面臨著複雜的挑戰,尤其是涉及隱私保護與法律規範的難題。
■聯結健康數據與財務風險,推動健康科技商業化
數據是科學研究及科技研發的基石,特別是在生物醫學領域中,去識別化的健康數據成為了推動創新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病歷或健康數據屬於敏感的個人資料,在其使用上受到嚴格的法律監管。儘管台灣擁完整的全民健保資料庫,但因涉及個人隱私和憲法保障,相關資料的運用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些限制導致健保資料在許多潛在應用領域,如新藥開發和流行病學研究中,雖具顯著優勢,但在健康促進領域的運用上,卻顯得相對不夠靈活。
相對之下,私部門自行建置的健康資料庫不僅包含個人的健康數據,還涵蓋生活型態等相關資訊。這些資料更適合應用於早期衰弱風險的預防及健康科技的研發。尤其是在個人化健康管理及衰弱風險預測模型的開發上,私有健康雲資料已顯示出其潛力。例如,已經有多項私有數據支持的研究開發出疾病及衰弱風險預測模型,但將這些模型商業化應用卻遇到諸多挑戰。
推動健康科技商業化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將健康風險與經濟損失或收益進行聯結。換句話說,若能夠將個人健康風險的預估與其潛在財務風險直接關聯,則健康管理方案的商業價值將會顯著提升。然而,目前針對全個人健康風險與個人經濟風險關聯性的研究仍相對稀少,此一領域的研發將是促進健康科技成功商業化基礎。
以芬蘭為例,一項涵蓋1966年出生的12,058名芬蘭北部居民的長期研究,蒐集了從胎兒中期至16歲的早期生活因素,包括母親的生活習慣、基礎健康狀況等資料,並將其與至2019年的病歷及勞務所得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對象中約有1,000人在成年後罹患中風、心臟病或癌症。追蹤了這些人在發病前後15年之間薪資變化,發現這些人在發病後的15年間,其薪資比發病前減少了10%。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在發病前15年內即已出現收入下降的趨勢。
美國也進行類似的研究,研究對象為1968至2009年間25至65歲約四萬名男性勞動人口。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確診慢性病後的第七年,勞務所得均比確診前七年減少約15%。這些結果表明,慢性疾病不僅對個人健康構成威脅,還會對其經濟狀況產生顯著影響。
■整合民間與醫療機構力量,建構健康數據生態系
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個人健康風險預估與財務風險之間的密切聯繫,而這正是健康數據服務商業化的重要驅動力。當個人衰弱或疾病風險的預估模型能夠與個人財務風險進行有效聯結時,健康管理方案的商業價值將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能夠推動健康科技的創新與發展,也能促進個人和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
行政院BTC會議所提出的建議,正是立基於這一觀點之上。儘速成立健康數據服務公司,將能整合民間與醫療機構的力量,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健康數據生態系統,進而促進生技產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