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正視台灣出口結構陷入失衡危機

  • 工商時報 社論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財政部於9月9日公布「8月進、出口貿易」統計中指出,雖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溫和、終端需求增加步調參差不齊,但受惠人工智慧(AI)商機強勁,資訊通信與視聽產品出口創下單月新高,加上電子零件出口翻紅,尤其傳統產業除礦業產品年減外皆呈成長格局,使得8月出口達到436.4億美元、年增16.8%,創下去年11月以來迄今「連十紅」。再者,累計前八月進口2,561.2億美元、年增9.3%,出口3,085.7億美元、年增10.9%,雙創歷年同期次高。

無獨有偶,財政部日前轉述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公布的資料統計顯示,2023年台灣進、出口貿易合計7,838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9名。其中,進口值3,514億美元、全球占比1.4%,位居全球第21名,較2022年滑落四名;出口值達到4,324億美元、全球占比則是1.8%,排名全球第16名、較前一年進步一名,是2001年開始統計資料以來的第三高紀錄,僅次於2001年和2002年的第14名。

我們當然樂見台灣對外貿易隨著全球景氣復甦、終端需求漸溫,逐漸撥雲見日,轉為成長格局,不但重返2022年7月出口開始衰退之前水準,甚至創下2002年以來全球出口貿易排名最佳成績。但在此同時,我們也無法忽略台灣出口「連十紅」背後的隱憂。除了近年來對外貿易表現始終居亞洲四條小龍之末外,最大的隱憂莫過出口結構依賴少數產業所呈現的「失衡危機」,未來對台灣經濟的長久發展頗為不利。

先從出口產品分布來看,近年來電子、資訊通信與視聽等產品出口表現非常亮麗,在促進台灣經濟成長上作出貢獻,同時在全球市場形塑台灣品牌形象上更是功不可沒。然而此一期間包括工具機、光學、精密儀器、塑橡膠、運輸工具、基本金屬等產品出口卻持續不振;其中,部分屬於較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不但面對營業收入萎縮、就業員工減少、薪資所得下滑危機,甚至陷入經營困境。

更加無法忽略的是,上述電子、資訊通信與視聽產業所形塑的垂直縱深布局相當完整,卻又因橫向連結擴散不足,而使得整體效益不彰。其中,許多原材料、零組件、化學材料、機械設備等,由於受限於基礎薄弱,迄今無法完全自主供應,必須依賴美、日進口支援,加上製造過程所需要配合的水電、人才、勞工、工業土地等資源,極易造成其他產業資源遭到排擠。

再就出口占比變化觀察,過去20餘年來,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一直是台灣出口占比最高的市場,但隨著美中貿易爭端越演越烈,以及疫後中國大陸景氣復甦遲緩,造成進口需求大幅萎縮,加上在陸投資台商將部分業務移轉回台灣,使得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占比,從2020年創下43.8%高峰之後,逐年下降至2021年42.3%、2022年38.8%、2023年35.2%,今年占比預估不及三分之一,將創下20餘年來的最低數據。

而在台灣對陸出口占比持續下降的同時,台灣對美出口占比則是從2018年的11.8%,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17.6%,但極易造成錯覺的是,並非台灣其他傳統產品對美出口大幅成長,而是去年以來AI運用所掀起的熱潮,帶動資料處理設備和IC相關產品對美出口劇增。此意味著,過去數年以來台灣對美出口占比不斷提高原因,其實是依賴少數特定產品需求之殷切,其背後仍潛藏著景氣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

很顯然地,台灣受到先天市場規模狹小限制,透過出口拓展,是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不二法則。因此,未來除了合理配置國家資源,降低經濟成長過度依賴少數產業出口風險之外,在面對國際政治現實環境下,必須透過「化整為零」模式,突破已蔚為潮流的區域經濟整合限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與時俱進加速台灣產業升級,有效利用鄰近大國地理位置優勢,接軌此波中國大陸產業轉型機會,進而讓台灣的出口結構更加均衡、健全發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