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安倉打通46年碧潭舊堰體 完成全台最長護魚道

  • 工商時報 謝振寶
水波粼粼--碧潭堰壯麗落成。圖/安倉營造提供
水波粼粼--碧潭堰壯麗落成。圖/安倉營造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全臺最具規模的創新魚道設計,首創AI生態監測系統,超過20種魚兒找到”洄”家路。

安倉營造(5548)承做之「碧潭堰改善暨周邊環境營造」工程,為坐落於新店區碧潭區域的重要水利工程,工程設計除碧潭堰主堰體外,亦引入魚梯連通水域生態,充分兼顧當地河川水域的生物多樣性需求,成功完成兼具「防汛、治水、生態、休憩」等多功能的經典之作。

早年新店溪因為棲地遭人為開發破壞,導致原生物種逐漸消失。本工程完工後水域內香魚、毛蟹現蹤,代表新店溪水質明顯改善,整體復育工程也已同時完成。「碧潭堰改善暨周邊環境營造」採用複合堰形式,在河道中央設置倒伏堰,兩側採固定堰銜接堤岸,藉由倒伏閘門舉升可增加上游碧潭水域50公分水深,該生態與工程兼顧的魚道工程可擴大休閒水域面積至14公頃。

工程設計規劃及施工期間特別結合了水生態環境教育考量,於魚道中設置觀察窗及監測攝影系統設施,除可以就近長時觀察水中生物的棲息動態,亦能藉由相關數據蒐集研擬設計出後續生態友善作為。親水的環境規劃,也是新北市政府在進行環境教育推動時的最佳自然教室。

排放道側牆延伸立體視覺示意圖。側牆順魚道側邊緩降,最後有一個小落差,在水位低時可製造水花吸引魚類聚集。圖/安倉營造提供
排放道側牆延伸立體視覺示意圖。側牆順魚道側邊緩降,最後有一個小落差,在水位低時可製造水花吸引魚類聚集。圖/安倉營造提供

為了減低生態環境的衝擊並維護生物多樣性,工程施工期間安倉營造團隊特別注重河川生態維護規劃,以降低環境衝擊。工程進行前、中、後期除了完整調查記錄水生魚類外,施工現場亦引入蟹梯攀爬索,照顧毛蟹洄游生態,以兼顧多樣生物的保育工作。工程進行中導入BIM技術,並利用模組化新工法,成功實現整體工程減排CO2效益達14,013頓。

採高度模組化施工法。圖/安倉營造提供
採高度模組化施工法。圖/安倉營造提供
採高度模組化施工法。圖/安倉營造提供
採高度模組化施工法。圖/安倉營造提供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倉營造協同新北市水利局、T.Y.Lin工程顧問公司,以及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生態團隊,不斷地討論和優化魚道的設計,期能將成品臻至完善。施工中發現滿滿的毛蟹大軍利用臨時設置的麻繩,從新店溪溯溪而上,令人感動。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進行生態調查時發現:施工過程中河域內還有日本禿頭鯊、鱸鰻、烏魚等物種,顯示新店溪在河川棲地環境營造過程,各類物種已成群結隊洄游返家。依各專業分項複委託不同領域專家進行評估、調查報告顯示:本工程已成功達成新北市政府在規劃階段所設定之「治水、利水、環境、親水」四大目標。

河濱休憩。圖/安倉營造提供
河濱休憩。圖/安倉營造提供

安倉營造團隊創造了新店溪下游的第一個,也是最有功能的生物廊道,成功完成水利工程與環境生態共榮的典範。「碧潭堰改善暨周邊環境營造」工程完工,提供全體新北市民優質的水域生態空間,很值得大家前往遊憩。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Z880anZAPn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