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
滿足聲音和味蕾的米香
「砰!」的一聲,在空氣中散開的米香以及入口的甜蜜滋味,是早期農村社會中廣受大小朋友喜愛的點心。「磅米芳(pōng-bí-phang)」既是名詞也是動詞,1980 年是爆米香的極盛期,小販會巡迴到各地村落,進行「代工」。秋收後的農民有了稻米,便會等著爆米香的師傅踩著三輪車、敲著鑼到來,大家抱著裝好米的奶粉罐,排隊請師傅「磅米芳」,在那個年代,代爆一爐大約是一百元左右的工資。
師傅在打開滾筒前,會先吹哨子提醒大家把耳朵摀起來,並大喊:「要爆啊喔!」,接著把滾筒一開,高壓讓米粒瞬間膨脹爆出來,並且發出「砰!」的巨響,隨後師傅俐落地將爆熟的米粒與麥芽糖混合、壓平與切塊,彷彿是一場聲音與味道的Live 秀。
用來爆氣香的炮筒型器具,是由日本人引進台灣
台灣人何時開始吃米香已不可考,把米加熱到膨脹有各種做法,如爆米香、炸米香、炒米香,準備一般煮飯用的米就可以做了。想在家裡做炒米香的方式是,先以乾鍋翻炒白米,倒入麥芽糖或糖漿,均勻拌合後入模定型。但製作爆米香就有限制,需使用金屬製的炮筒型器具,據說這器具可追溯於1904 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約莫從1910 ~ 1920 年間由日本人引進台灣。
而炸米香是用熟米飯做的,而且米飯得先脫去水分,米飯受熱後也會炸開,但膨發程度比較小。無論是何種工法,都需要仰賴製作者經驗來判斷。膨發後的米香經研磨後,就是熟悉的「米仔麩」,台灣早期很多家庭買不起奶粉,便會買米麩代替,既營養又有飽足感!
一般的「米香」都是以生米做材料,使用壓力爐加熱增壓至熟化後釋放壓力,米粒因減壓而膨脹,壓力氣體爆炸時會產生聲響,因此要在戶外操作。金門的「米香」則是以熟飯曬成的米乾為材料,以熱油油炸後,再加入糖及麥芽糖黏合製成,「爆米香」咬起來比較蓬軟,而「炸米香」口感比較脆。
米香要成型,少不了麥芽糖或糖漿來輔助,除了為米香增添甜味,更讓米香能乖乖黏在一起。在口味上,除了最常見的白米,或是白米加花生這兩種基本款,後期還演變出加入芝麻、瓜子、果乾、夏威夷豆,甚至是玉米片等食材,讓香氣、口感和營養價値都更豐富,尺寸也更加小巧,為符合現代人吃零食點心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