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China shock的台美差異

圖/freepik
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文/許文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所謂中國衝擊(China shock),是在勞動經濟學與國際經濟學裡被廣泛討論的一個現象,意指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系並成為「世界工廠」之後對於他國經濟的衝擊。China shock的文獻,多數是在研究對美國製造業與勞工的負面影響。在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學裡,這有重要的意涵,因為這是了解美國政治變遷的關鍵。

■美製造業一蹶不振,勞工轉行不易,出現「鎖定效應」

有人估計過,China shock 讓美國的製造業有高達500萬人失去工作。鐵鏽帶(Rust Belt)一詞雖有更久的淵源(80、90年代美國製造業已經有一批來自日本、韓國與台灣的衝擊),但China Shock對於美國製造業與勞工的影響更劇烈、在地理區域上也更廣泛。換句話說,美國長期以自由開放為主軸的政治思想與經濟作為的背後,一直有一個反對的伏流在廣義鐵鏽帶滋長:這形成川普崛起的舞台。

但China shock 對台灣的衝擊也是類似的。90年代與2000年代間,台灣傳統產業大量出走、西進。乃至阿扁時代對電子業以及部分半導體業的西進開放,許多電子產品組裝(特別是筆記型電腦)也大量出走。

差別是,台灣的失業工人很快地往服務業轉進。2012年左右,我在捷運南港站出來搭計程車去中研院。早上10點,非尖峰時間,沒什麼客人,但排班的車一眼望去有20台之多,看了心裡很酸。你現在早上10點去南港站看看,排班的也還是有,但卻只有小貓兩三隻。

台灣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在2000~2014年間的成長率,遠遠落後於韓國,但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卻差不多。這個現象背後有兩種可能。一是台灣的服務業的TFP(全要素生產力)成長比韓國慢。二是台灣的製造業淘空進中國的情況比韓國嚴重,當工人大量轉進服務業,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的分母就變很大。

■台灣失業勞工轉進服務業;科技業進化也持續支撐出口

然而,台灣在2000~2018之間看似失落的20年,卻也不是太失落。一來,電子業與半導體都一直在進化,二來,石化業在這段時間還是很穩定地供輸GDP成長與出口成長。更重要的是,失業工人還是相對容易地往服務業轉進,而這一點,在美國的鐵鏽帶是不太成立的。

如果導致你失業的工廠,是在大都市周邊,例如匹茲堡,那麼工人還是能往服務業轉進。但美國太大了,多的是仰賴單一產業乃至單一工廠的所謂公司鎮(company town)。美國土地太便宜了,這樣的單一製造產業與單一工廠現象在美國隨處可見。我曾經造訪過紐約州裡的這樣一個地方。因為IBM的工廠,該小鎮曾經非常繁榮。但後來IBM撤廠了,那個小鎮就垮了。或許你會想,當時那些搬來這裡工作的人,再搬走就好了,但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有些人是會搬走。但有些人,他們在該地的全盛時期買了房子。在工廠搬走之後,房價暴跌,他們背的貸款還沒有還清,房子賣了也沒有什麼錢,於是只好在當地勉強找些工作。但在需求慘澹的情況下,工資也很低。換句話說,美國一個公司鎮失去了製造業,也很難支撐起一個像樣的服務業。這樣的小鎮悲歌,源自於這種搬來之後、卻搬不出去的鎖定效應(lock-in effect)。沒有看清產業的風險,也看不清當地房地產泡沫的危機。一部分是人的有限理性,另一部分是土地太多的福中之禍。

就算美國整體房地產長期向上,但那千千百百個「在地」的「泡沫」,破了就破了,很大機率是不會回來的。

台灣土地不多,多數的製造業還是在大都市周邊。於是沒有這種「在地泡沫」的問題,也就沒有美國那樣的鎖定效應。要就近在都市裡找一個服務業的工作相對不難,要移到另外一個城市也很容易。

當然,China shock還是有許多其他面向影響台灣的經濟與政治。台灣人受惠於與中國貿易及經商的大有人在。受害的人數也很多,但情節不如美國的嚴重。台灣人對中國的反感,多數還是來自於中共的種種文攻武嚇與國際打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