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軍火之外,捷克的其他工業基礎也相當驚人。除了占主導地位的布拉格和布爾諾兩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也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例如奧斯特拉瓦(Ostrava)的煤礦和鋼鐵業、皮爾森的啤酒釀造業等。而在機械製造、機床與動力設備、船舶、電力機車、軋鋼設備、化學等領域,捷克同樣有著極佳的表現。
雖然顯性的軍工產業輝煌不再,但捷克的「軍轉民」計畫仍讓許多與軍工有關的行業迅速發展。
以雷達行業為例,成立於1991年的捷克ELDIS 公司,主要從事雷達技術研發;1993年成立的RETIA公司,在武器系統現代化、雷達技術和音訊處理系統的研發也是歐洲知名;ERA公司開發的維拉無源跟蹤系統(Pasivní radiolokátor Věra),是隱形飛機的剋星。
而在炸藥領域,著名的塞姆汀炸藥(Semtex)就是捷克Explosia公司所製造。
其中,最耀眼的又非飛機製造業莫屬。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成立時,接收了奧匈帝國遺留下來的飛機。當時,全世界航空業還在萌芽階段,捷克斯洛伐克人早早便涉足其中。
不久後,第一家飛機製造廠萊托夫(Letov)在布拉格成立。此後,Aero(現為沃多喬迪航空[Aero Vodochody])和阿維亞(Avia)公司也開始建立飛機生產廠。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架飛機在萊托夫公司試飛場首飛成功;Aero和阿維亞公司也相繼生產出AE-02和BH-3戰機。幾年後,捷克斯洛伐克已經可以大量生產國產戰機。
捷克人在產業上的創新,不只是停留在技術層面。當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支持飛機製造廠和飛行員,參加各類飛行競賽和特技比賽,推動飛機出口,還創辦歐洲最早的航空專業雜誌。正是這一連串操作,使得捷克斯洛伐克成為歐洲航空工業強國。
二戰後,捷克斯洛伐克重組多家航空企業,成立新的飛機製造廠。加入華沙公約組織後,大量生產蘇聯米格-19和米格-21戰機。
雖受計畫經濟牽制,捷克斯洛伐克人仍走出了自己的路。國家小、產業規模小、不具備研究大型飛機的經費和人力資源,捷克斯洛伐克因此選擇揚長避短,以輕型飛機為主要切入點。
1960年代,華沙公約組織空軍急需一款噴氣式教練機,取代過往的活塞式教練機,沃多喬迪航空因而設計出L-29海豚(L-29 Delfín)教練機。它被譽為「極簡主義」飛機,從設計製造到飛行操控都追求簡單、耐用,而它與後來改款的L-39也因此成為華沙公約組織的標準教練機。
蘇聯解體後,捷克失去華沙公約組織這個最大客戶,訂單大量減少。幸好捷克及時轉型,聚焦於教練機、輕型飛機和運動飛機等,如今已是歐洲超輕型飛機生產國,產量僅次於德國。
尤其在運動飛機領域,捷克生產的運動飛機有八成出口海外,國內也有飛機競技熱潮。雖然捷克人口僅有一千多萬,卻有1.5萬名飛行員、一千八百多個機場。
除了航空製造業外,捷克的電子顯微鏡產業占據世界三分之一的生產額,廠區大多設在布爾諾,主要用於工業和學術材料研究、生命科學、半導體、資料儲存等領域。
至於新興產業方面,捷克與臺灣有許多合作。例如:鴻海科技旗下的富士康,在捷克布拉格、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和帕爾杜比采(Pardubice)三地設廠;緯創資通和英業達,在布爾諾設立公司;華碩與和碩則在奧斯特拉瓦設廠。臺灣在科技產業上的強大,恰恰與捷克「工業4.0」政策相契合。
2004年加入歐盟、2006年就躋身已開發國家的捷克,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柏林圍牆倒塌後,它也迅速轉型,新的捷克政府將大量私有化所得投入社會保險和基礎建設,使人民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捷克的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僅有0.251,位列全球第四(2021年約為0.26),可見其社會的健康程度。
完善且強大的工業體系,從布拉格之春到天鵝絨革命的轟轟烈烈,如今社會高度發展,離不開捷克人的努力與人民素質。
這個誕生了卡夫卡、哈謝克、米蘭.昆德拉和赫拉巴爾,閱讀率高居世界前列的小國,在人文、政治和工業三者間實現了完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