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建甫■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距離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已不到50天,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川普(Donald Trump)的經濟政策主張,我們可以從其演講、互相的辯論,以及其競選網站來窺見。
■賀錦麗強調「機會經濟」,提高包容性
賀錦麗的經濟政策重點在建立一個「機會經濟」(Opportunity Economy),目的在減少美國中產階級和工薪家庭的生活成本負擔,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具體措施包括降低醫療、住房、食品等日常生活支出。她也強調支持小企業和創業者的發展。她認為小企業是美國經濟的「引擎」,並計劃增加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擴大對黑人、拉美裔和女性擁有的小企業的貸款支持,並推動更多的政府合約流向少數族裔擁有的企業。減少小企業的繁文縟節,為新企業提供更大的稅收減免,以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
賀錦麗也強調提高經濟包容性,將更多人納入勞動力市場並提供更好的社會福利。計劃通過增加可負擔住房供應來緩解住房市場壓力,並限制房租上漲,以確保更多美國人能夠負擔得起住房,藉此也減低通膨問題。
在能源政策方面,她強調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並創造大量高質量的綠色就業機會,這是延續拜登政府推動的《降低通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政策也將幫助美國家庭降低能源支出,並通過支持新能源技術來確保美國在全球清潔能源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在稅收政策方面,賀錦麗側重於減輕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的負擔。她計劃恢復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和收入所得稅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使有新生兒的家庭能夠獲得更多的稅收減免。此外,她主張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富人和大型企業徵收更高的稅款,並提出對億萬富翁實施最低稅率。
■川普標榜「美國優先」,反對《綠色新政》
相比之下,川普的經濟政策由對製造業的支持政策強調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免受外國競爭的衝擊。他要減少監管對企業的負擔,恢復之前他主政時的放鬆監管政策,並提供對小企業的減稅優惠。川普主張通過「美國優先」貿易政策來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通過徵收關稅來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並將關鍵供應鏈帶回美國。針對中國,他提議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並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購買房地產和工業資產。他提議重新談判失敗的貿易協定,並支持「美國製造」的政策,以促進國內供應鏈的安全。
川普特別批評通膨問題,都是拜登、賀錦麗造成的。川普未來要削減政府開支、增加能源供應和放鬆監管,他主張削減聯邦政府的「浪費性支出」,恢復美國能源獨立,並大幅增加國內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以此來降低能源成本,進而壓低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他強烈反對目前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和其他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目標的政策,認為這些政策會增加企業成本,削弱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川普的稅收政策集中在為工薪階層和企業減稅。他提議永久化川普時期的減稅政策,這些政策擴大了標準扣除額,並提高了兒童稅收抵免的上限。此外,他強調取消對餐飲業和酒店業的小費稅,以進一步減輕民眾的稅務負擔。
川普也承諾不削減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他強調這些計劃是對美國工人的承諾,必須得到保護。他強烈反對將非法移民納入美國的醫療保險系統,並提出限制非法移民使用公共福利的政策。
■兩人猛開支票,卻忽略財政困境
總結,兩人都開了很多支票,未來不論誰當選,財政赤字、通膨,恐怕將很難避免。各項主張各有優劣,反映了他們的理念及執政可能方向。我很訝異的是兩人都沒有提供宏觀數字,也都不談財政困境。嚴格來講,上述也都沒有嚴謹的理論分析與支持,稱不上完整的白皮書。但選舉政見主要是提出願景,打動人心,未來的實作再由執政團隊來設計運作落實,現在不用苛求。最終的政策效果將取決於具體的執行情況和美國內外的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