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嘉棟■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去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專案向金融與不動產市場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雖難謂激起驚滔駭浪,但二市場因而波濤洶湧。在今年8月底府院介入關切,金融市場的暗潮尚未止息之際,中央銀行於9月19日復拋出提高存款準備率與加強房貸信用管制等意在打房的措施與震撼彈,後續金融與不動產二市場的動盪值得關注。
為了協助青年購屋自住,新青安專案對符合條件的青年購屋族,在貸款額度、年限、還款寬限期與利息補貼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優惠。推出以來,相關貸款的案數與總放款金額即快速增加,但也導致搶貸、人頭戶申貸與轉租等現象頻傳,且為上漲中的房價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央行要求國銀自主管理 卻引發「限貸令」恐慌
此外,多家承貸的金融機構因新青安放款成長甚速,不動產放款(包括房貸與土地建築融資)逼近其為了防止違反銀行法72條之2所設定「不動產放款不得超過銀行存款總餘額和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之規定,而設定的內部警戒值。中央銀行基於對不動產放款激增可能損及金融穩定之關切,於今年8月中旬約見多家金融機構之負責人,提醒其謹慎放貸,並要求在9月6日前研提對不動產貸款的自主管理改善方案。
央行此一動作被外界渲染解讀為「限貸令」,引起擬申貸戶的恐慌,進而驚動府院。行政院卓院長與賴總統遂先後於8月29日與9月1日對此事表達關切,向外界強調、澄清政府並無限貸令,並責成公股行庫應令新青安與首購族貸得到款。卓院長甚至表示有意找央行了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來自府院的壓力下,隨即於9月2日約見了本國銀行負責人,達成各銀行會將貸款額度優先放貸給新青安與首購族,以及將斟酌略微調高其內部警戒值,以提高房貸承作量能的共識與承諾。
在上述截至9月初新青安之亂的發展過程中,立場最尷尬的政府單位,當非央行與金管會莫屬。二者職司金融穩定,各界且多期待央行多承擔平抑房價的職責。上述新青安諸多亂象以及不良副作用,事前應都可預見,而且許多學者專家也擔心新青安方案潛藏台版次級房貸風暴之隱憂。央行與金管會之官員,理應也有此預測能力與擔憂。若在相關政府單位討論新青安方案時,二單位未曾提出這些警告,或在警告無效時,未提出預防性配套建議,那就屬二單位在決策中過程中的失職。央行於8月間對銀行應審慎放貸的提醒,可正面解讀為盡職的事後補救,可惜在外界的渲染下,引發府院的關切,進而導致輿論對府院介入是否損及央行決策獨立性的爭議。
在府院與央行的共同關切與指示下,銀行必須在不違反銀行法72條之2的上限規定下,對新青安與首購族繼續自主審慎放貸。可以想見銀行的可能因應,不外乎以下三途:(1)優先貸予新青安與首購族群,排擠其他不動產貸款項目;(2)對不動產放貸的條件趨嚴,或提高放款利率,以價制量;(3)提高計算放款比例公式的分母(存款總額與金融債券發售額),亦即搶食其他銀行之存款,吸引市場上用於其他用途之資金,使之成為本行的存款,或是增加發行金融債券等。
這些做法必將引起借款者之不滿,並將導致銀行間存款,以及市場資金在各種用途上的重分配,影響值得觀察。
■銀行、央行與金管會要加強放貸監理,避免次貸風暴
至於9月19日推出的緊縮與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可謂央行對未能勸阻新青安專案於前,致房價失控的重大善後與補救。這些措施對可承做的不動產放貸資金已經吃緊的金融市場,以及房市交易,必將產生重大的衝擊。
最後,在央行新聞稿中,個人樂見央行明白指出放任房價持續上揚,有導致資產泡沫、重蹈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之虞。唯央行的新聞稿中未便敘明的是,新青安貸款若對信用條件欠佳者仍優予放貸,那才易引起「次級房貸」風暴。可想見府院現階段可能不願限縮新青安方案,故這一風險的防患,就只能仰賴銀行之審慎放貸,以及央行與金管會的加強監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