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惡臭中藏香氣!澎湖員貝嶼發現龍涎香 村長急送鑑定

  • 中時即時 許逸民
山陀兒風雨後帶來龍涎香,員貝嶼環境清理撿到疑似0.7斤公斤重的龍涎香。(陳天瑞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山陀兒風雨後帶來龍涎香,員貝嶼環境清理撿到疑似0.7斤公斤重的龍涎香。(陳天瑞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山陀兒風災過後,澎湖員貝離島民眾,在員貝後山清理廢棄物時,意外拾獲1塊貌似奇石,卻傳出惡臭味,但燒後又有淡淡香味,且表面又有蠟狀物附著,摸起來油油的,疑似珍貴龍涎香。目前,該村村長陳天瑞,正聯繫專業檢定機構~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準備花錢送往鑑定。

根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奧秘海洋》119期指出,名貴的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腸道排泄物所形成的物質。因為抹香鯨喜歡吃棲息於深海中的大王烏賊和章魚,但其內骨板和顎片卻難以消化,有時這些食物殘渣意外滑入腸道,就會形成「糞石」,糞石和腸道內細菌、酶慢慢地產生複雜作用,進而形成了龍涎香。

而龍涎香外觀為不透明的蠟狀膠塊,色澤呈現黑褐色,有時呈現五彩斑紋,它質地輕脆,有時會浮於水面。不過,龍涎香在海面上撈得時,氣味不佳,需在密閉容器中貯存一至二年後,才會散發出特有香氣。而香味主要來自於龍涎香素照光氧化降解後的芳香分子所產生,,許多化學家已成功針對降龍涎香醚開發出快速且有效率的全合成方法。

維基百科也有提及,龍涎香因有其獨特的甘甜土質香味(類似異丙醇的氣味),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漢代時,還被當做寶物貢獻給皇帝,在宮庭里用作香料,或作為藥物。

陳天瑞表示,多年前員貝後山曾發現抹香鯨屍體,也曾發現1塊疑似龍涎香,但因時代久遠,已無法得知最後去向,當時也不知其價值性。而此次拾獲的疑似龍涎香,外表出現蠟狀,手摸上去還有油膩感,同時重量極輕,重約0.7斤,內部還包裹小塊漂流木,聞起來有臭味,但燒後又有淡淡香味。

全島面積不過0.27平方公里的員貝嶼,位在澎湖北海、白沙鄉岐頭村東方、鳥嶼西南方,鄰近澎澎灘,因為形狀像螺貝覆蓋於水面而得名,北邊海岸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以石筆、石硯、無字天書和石墨最著名,東北側海崖柱狀玄武岩體發達,並形成上窄下寬如同百褶裙一般,有著許多摺痕,景觀相當優美且特殊。

因為「筆墨紙硯和百褶裙」著名地景,且已列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雖距離澎湖本島只要十分鐘船程,但一樣難逃離島嚴重人口外流問題。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在該島闢建露營區,並由警職退休的村長陳天瑞號召村民,建立官民合作模式,打造成適合親子同遊,也體驗獨特離島慢活、悠閒生活的耍廢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