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常青■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支撐其強大算力的先進半導體技術及其產業鏈,正顯現臺灣多年努力下的競爭優勢。在百工百業亟待運用AI技術以提升競爭力的同時,臺灣的勞動市場卻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半導體產業將面臨人力短缺,特別近期以中南部的第一線作業員需求尤為迫切;另一方面,臺灣也將於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中便有一位年滿65歲。
■2030年勞動缺口將達48萬人
除了少子化的影響,疫情後的工作價值觀轉變,使得年輕世代尋求更彈性而非全職的工作。加上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浪潮,國發會預估到2030年,臺灣勞動力市場的短缺將達48萬人。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將人才有效配置到新興科技產業,同時填補其他產業的人力缺口,已成為關鍵課題。除了延攬優秀的國際學生並改善移民的生活便利以擴大來源外,另一個解決途徑是擴大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就業,以減緩勞動力流失。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高齡人口的健康大幅改善,使得他們仍具備為職場貢獻的能力。高齡就業者擁有多項優勢,例如,他們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特別是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能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建言。此外,高齡員工通常具備較強的責任感,離職率相對較低,這無形中能節省企業的招募成本。他們也能延續所累積的經驗和技能給年輕一代。
根據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於2024年8月,高齡就業人數已達42.8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3.7%。與2012年的20.6萬人相比,高齡就業人數翻倍,且逐年增長。從行業分布來看,高齡就業者約52%在服務業,其中以批發零售業(18.7%)、其他服務業(7.2%)及住宿餐飲業(6.8%)為主。另有26.87%的高齡就業者從事農林漁牧業,製造業和營建業則分別占13.1%和8.2%。
然而,若從各行業跨年齡層的就業結構來看,除了高齡就業者在農林漁牧業占比高達23.3%外,服務業、製造業和營建業的占比分別僅為3.1%、1.9%與3.8%。可見在工業與服務業領域,高齡就業者仍有相當的潛力來填補未來的勞動力缺口。
若要在未來幾年內加速高齡就業的風氣,環境建置與心理建設上則需突破幾個關鍵。首先,針對高齡就業者常被認為體力和健康衰退的刻板印象,可透過彈性工時安排與輔具協助來克服。雖高齡者對新技術的適應速度可能較慢,但政府與企業能提供專屬他們的培訓課程。至於可能倚老賣老的問題,則可透過高齡職場的身心衛教課程來改善。
此外,相對年輕的主管在管理高齡就業者時,仍應先對個人有足夠的理解。高齡者選擇就業的理由不同:可能經濟所需、想繼續貢獻或打發時間,而各自也對職場有不同的薪資、成就感及人際關係的期待。如何兼顧勞資雙方需求,讓他們仍能持續穩定貢獻,是企業主管的培訓課題。前述困難都可在適當的環境與法規建置下解決。
■企業應營造高齡就業友善環境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社會心理層面。高齡就業者的傳統刻板印象,常在雇主或同事間形成歧視。然而,歧視不僅傷害個人,也會削弱勞動市場的經濟效率。根據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ary Becker的理論,若企業因種族或性別偏見而非基於能力來選擇員工,將錯失聘用適切人選,進而降低生產效率。中研院院士謝長泰等人的實證研究亦指出,隨著性別和種族障礙的減少,更多女性和少數族裔進入高技能職位,促進了經濟成長。這些理論與實證顯示,歧視不僅傷害個人,更限制了經濟發展的潛力。
高齡就業者在適切的環境建置中,將成為極具潛力的勞動者。若企業能夠破除對高齡就業者的歧視,並提供適切的工作環境,便能享有聘任高齡員工的好處。如此,三到五年內,臺灣將能更適切地將人力資源在高科技、非高科技製造業及服務業之間進行調整,促進整體產業在超高齡社會下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