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謂的「金龍海嘯」是在談9/17央行總裁楊金龍宣佈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地產的重大影響,當然,央行是以金融的角度來宏觀的看房地產市場的樣貌,因為台灣的游資還很多、民間的投資對房地產的喜好度偏高,台灣在房地產市場的交易上,投資客經常還是佔三~四成的規模,央行為了要保障房地產市場,盡量能以自住客來購買,這樣對房地產市場比較健全。因此,第七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主要是控制喜好買房或有多戶房的人在貸款的部分加以限制,例如:第二戶以上貸款不得超過五成,如已有房屋的人貸款就不得有寬限期的手段,使得大部分的房地產投資客在資金運用上捉襟見肘。
2023年7/1實施的平均地權條例2.0,是把資金較少的投資客用預售屋不得轉售的方法趕出了房地產市場,但資金比較多或較雄厚的投資客影響就沒那麼大,他們可以買了之後持有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再出售,但是,這次央行已把這類的投資客有70%~80%都被資金運作上限制住了,這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有所吃力,可能可以解決70%以上的投資客離開房地產市場。從最近的二手屋交易市場上已經減少了50%、預售屋市場上也減少了40%以上,這個現象,會讓房仲公司在未來的狀況會有局部的倒閉現象,因為成交量已縮減50%;而建設公司方面,體質較差、或規模較小的公司,也會在這一波的壓力之下漸漸的退出房地產市場,市場的買氣可能會比原來減少40%以上!
這種現象,對房地產來講就是短空現象,但是從長遠來看,也未必不是好事!未來台灣的房市,如果經這一波「金龍海嘯」的洗禮,讓投資客可以大部分的減少,而是以自住的人在市場上買賣跟交易,市場的健康性可能比較好,且買賣的價格也比較顯現出真實的供需關係,所構成的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