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亞當史密斯的「一雙看不見的手」
文/張靜貞■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今年剛好是1723年出生於英國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300歲冥誕。史密斯氏的傳世經典之作《國富論》備受推崇,對於經濟學的創立有極大的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世人尊稱為「經濟學之父」。他的母校格拉斯哥大學熱烈舉辦「Smith Around the Wo

少子化會壓低房價嗎?
文/紀鈞哲■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統計,台灣已是全世界227個經濟體中生育率最低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1.08名子女。在少子化的背景下,許多人認為台灣房市將面臨遞減的房屋需求,而使長期房價下跌。然而,另有一派主張認為小家庭結構與偏好的轉型,一定程度提升了戶數及新屋需求,且工作人口對都

手機掃一掃 挑戰央行與金管會
文/周雨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中國大陸工信部今年9月出台一項政策,就是要拆掉數位支付的牆。 目前大陸行動支付為兩大公司: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兩大公司是典型的寡占龍頭,沒有留給第三方有存在的空間。然而被詬病多年的是,這兩個支付系統卻各自封閉,互不相通。也就是有些商品綁定支付寶支付,沒有支付寶的消費者就

當政策工具只剩補貼
文/楊子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隨著選舉進逼,補貼政策幾乎成了政治人物解決各類問題的「法寶」,不論是疫情結束後每人普發現金6,000元,近期討論補助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費,補貼台電虧損以凍漲電價,還是不斷增加對勞保基金的撥補金額。這些政策看似短期內為民眾帶來利益,贏得許多人(特別是既得利益者)的好評,但事實

居住正義不能迴避的根本問題
文/許文泰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過去十數年來,因為房價漲幅遠高過所得的漲幅,居住正義成為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因為頭期款的關係,很多人買不起房,於是只好租房。當租屋者存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價狂飆的速度,這些人一方面覺得生活有諸多困難(例如小孩的學區問題、沒有固定的居所、無法更改房屋的裝潢等等),另一方面看著自

洗腎、糖尿病與男性
文/羅紀琼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自從1998年透析(一般通稱為洗腎)資料庫建置以來,台灣的洗腎病人一向是女性多於男性。由於女性的平均餘命較男性長,而高齡者的各類疾病盛行率也高出平均數倍,所以可以想見洗腎病人中以女性較多。然而,這個趨勢在2014年開始出現反轉。 歷年洗腎病人中,男、女性別的差異

台南鮮牛肉湯前的排隊:為何不廣設分店?
文/林常青 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中研院經濟所兼任副研究員 陳為政 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南,用400年燉焙而成了小吃之都。在地人心裡都有張私藏的美食地圖,而遊客只能憑著遺落在外的些許拼圖碎片在街頭巷尾間尋覓。其中,台南的鮮牛肉湯堪稱一絕:新鮮的溫體牛肉,加入滾燙的獨家湯頭,每一口搭配都有著絕妙而不

通膨、CPI與房價
文/簡錦漢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從2021年初以來,伴隨COVID-19而來的供應鏈中斷及缺工、缺料,加上解封產生的報復性需求,造成全球凌厲的通膨;之後的俄烏戰爭帶來的原物料供應吃緊,更讓通膨雪上加霜。通膨的現象讓大家更關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相關的議題。大多數國家,包括台灣,都利用CPI的變動來衡

台灣能源安全指標之編製與意涵
文/梁啟源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 能源安全是各國能源政策重要的目標,衡量能源安全的指標傳統上是從能源供給面出發,考量各類能源之進口依存度、進口來源國風險和初級能源結構來建構。唯因應國際間為減緩氣候變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轉型,此能源安全指標宜加以擴充。全面考量能源供應、能源基礎設施完

霸權起落與國際通貨的更迭:人民幣戰美元
文/黃登興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美元得天獨厚的國際貨幣(國際通用交易貨幣,Vehicle Currency)地位,讓美國儼然成為全球的央行—擁有貨幣的發行權。當美國執行其貨幣政策,透過貨幣供給的增減來達到其經濟目標,其影響必然牽動國際經濟局勢。 換言之,擁有國際通貨發行權的美國,是有能力透過其

永續金融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契機
文/吳中書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隨著極端氣候的頻繁出現,世界各國愈來愈重視節能減碳的議題,近20年來更將關注的焦點擴大至包含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永續活動。由於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投融資、保險與資產管理等業務,皆涉及經濟與社會多個層面,深深地影響到各利害關係人,因此聯合國也陸續設立

一杯茶的故事與專家直覺
文/林忠正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學生時很喜歡「志文出版社」發行的《禪的故事101則》書中第一則故事〈一杯茶〉,這變成我教書時常講的故事。南隱是日本的一位禪師。一天有位大學教授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他將茶注入這位來賓的杯中,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直到不能再沉默了,終

再論台灣石化產業的GDP貢獻
文/張靜貞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石化產業過去曾是奠定台灣經濟發展基礎的重要產業之一,與紡織、建築、汽車等產業一直存在密切的關聯,主要是因為石化產品具有多元性和輕便性,可提供農工業生產所需要之關鍵性原料;而石化產業利用先進科技所開發的高附加價值產品亦被廣泛應用在國人食、衣、住、行、育、樂等居家生活中,

嬰兒是劣等財,寵物是正常財之下的權變
文/林建甫 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經濟學教科書,介紹供、需、均衡的觀念後,就進入彈性的課題。由所得彈性討論消費者「所得變動」引起的「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這時正常財與劣等財的觀念就進來。 一般正常的東西,所得增加消費都會隨之增加,所得彈性不管是大於一或小於一的正值,這都稱為正常財(或正

如何達成淨零排放及公正轉型?
蕭代基/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過去一年臺灣氣候危機因應對策有重要發展,首先,繼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公布的臺灣溫室氣體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及4月21日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後,至年底行政院更新國家自訂減碳貢獻目標,並提出淨零排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