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內容」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173

台灣最大泛娛樂內容產業盛會! 2023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12月19、20日台北舉行

產業

台灣最大泛娛樂內容產業盛會! 2023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12月19、20日台北舉行

由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 (NMEA,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主辦的台灣最大泛內容產業盛會「2023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將於 12 月 19在台北舉行。今年接任 NMEA 理事長的李芃君指出,台灣內容產業要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金、人才和接軌國際,今年高峰會主軸「全面賦能」 (EMPOWERING),不只定位在台灣,而是一個Asia Hub,以亞洲或台灣為中心,和國際接軌。 「2023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今年規劃 6 大主題方向,「國際內容趨勢」、「台流加速器」、「台灣人X好萊塢」、「科技X創意」、「跨界X出圈」、「風格至上世代」,橫跨電視、電影、娛樂、科技、網路等領域,高達 19 場專題演講或對談,與 60 位國內外重量級內容產業專家與領袖一起剖析內容產業趨勢。 今年並擴大舉辦工作坊增加為7場,邀請海外專家與國際媒體集團面對面教學實作,強化落實今年高峰會的主題「全面賦能」 (EMPOWERING),從理念與觀念的分享,到全面提升實戰技巧的傳達! 國際企業「華納兄弟探索集團 (Warner Bros. Discovery)」、YouTube、Netflix、美國獨立製片公司、好萊塢最新科技開發、Media Partner Asia(MPA)等海外講者來台分享,透過NMEA所搭建的溝通平台,讓台灣的內容產業工作者不需飛到國外取經,即可獲得第一手的知識分享與技術面的實質交流。 本屆開場的第一場關鍵對談「台流軟實力 V.S. 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及全球輸出」邀請LINE台灣董事長暨LINE TV執行長陳立人,從自製的獨家戲劇內容出發,與談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蔡宜兼、緯來電視台董事長李鍾培、中保科技集團董事長林建涵,切入影視資本市場來探討產業趨勢與轉型的契機。為台灣的內容產業剖析合作規劃與資源流通,進而內容出海提高國際能見度。 「台流加速器」邀請內容產業代表和產業趨勢專家,剖析台流軟實力,以及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和全球輸出之法,文策院將從資金面、市場面、人才培育與國際接軌,全方位解析如何透過投資好的台劇內容,加速全面落地實現台流的策略。 「台灣人X好萊塢」呼應人才培養,邀請在好萊塢工作的優秀台灣人才,包含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亞太區內容總監李美儀、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製片入圍者劉品均、以及專長開發臉部生成工具,2019年獲頒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的馬萬鈞。從國際節目製作、獨立製片、科技運用等不同面向切入,分享好萊塢產業如何進行工業化製作,獲取資金、培養人才,打造叫好又叫座的內容。本屆更是首度邀得演員來分享闖蕩好萊塢的演出經驗,錢裕揚(Justin Chien)、宋芸樺、劉敬將與「美國女孩」的導演阮鳳儀對談,看待多元文化帶來的表演契機。 從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手中最知名的 IP 「哈利波特」出發,以國際企業集團的角度,探討 IP 作為泛娛樂價值的經濟效益。再加上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這幾年在台灣的跨界演繹,沈浸式展覽體驗延伸到其他專業領域的合作成果。最終聚焦於台灣現象級 IP的開發與持續運用,期許擺脫過往單純追求吸引眼球的點閱率與「流量」,轉換成與專業領域合作的「質量」,多方面嘗試實踐 IP 變現。 今年號召到知識型 Youtuber 志祺七七、新媒體創作者 HOWHOW 陳孜昊、美學經濟國際董事長李含仁也是插畫家「我是馬克」,出席高峰會現身探討娛樂體驗商機的多重開發。「我是馬克」也為高峰會親自設計兩款便條紙,這兩天報名參加者將可現場體驗 IP 商品化的魅力! 全球第一家透過營運虛擬偶像而成功 IPO 上市的 Anycolor 株式會社,首度受邀來台分析席捲年輕世代的虛擬偶像熱潮,綜觀 vTuber 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分享人才管理及獲利企劃模式。面對次世代這種又新又快的 IP 養成模式,盡快找出 vTuber 的經濟成功方程式,將是內容產業不可避免的最新挑戰! 身為NMEA的創始會員,Netflix已連續五年大力支持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今年更集結了最熱門的台灣電影與影集製作人,以「Netflix的多重宇宙」為題,分享如何將台灣在地的特色故事,進行創意敘事的改編經歷。並且以最新熱門台劇「此時此刻」為例,開設「編輯室」(Writers’ room)工作坊,由「此時此刻」的總編劇杜政哲來解析編劇群之間如何構思劇本以及與團隊合作協作上的挑戰。 為深度落實「全面賦能」的高峰會主題,今年邀請到三大國際企業集團:Netflix、YouTube 、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與台流加速器的最大推手文策院,聯手舉辦四場系列共七堂課的賦能工作坊,針對內容產業相關的從業人員,從編劇、影視出海行銷、非實境節目格式製作、國際展會參與等不同構面,面對面提供完整的導覽解說,以及互動請益諮詢。 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 (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NMEA)擁有將近300個企業及個人會員,橫跨新媒體、電影、電視、流行音樂、演藝經紀、時尚,還有出版、動漫、遊戲、數位廣告、數據服務等領域,會員組成多元,積極推動國際平台加入,透過跨國、跨產業、跨平台的合作,讓台灣文化價值輸出國際。前任理事長蔡嘉駿轉任文策院董事長,現任理事長為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

文創升級國家戰略產業投資抵減  開始受理申請

生活

文創升級國家戰略產業投資抵減 開始受理申請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正條文今年5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公布,文化部經與產業界諮詢及召開草案說明會,並與財政部密切磋商後,12月1日已完成發布「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國家戰略重點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抵減辦法」、「個人投資國家戰略重點文化創意產業所得額減除辦法」及「文化部辦理國家戰略重點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抵減或所得額減除之申請及審核作業要點」,即日起開放線上申請。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自文創法修法提出投資國家戰略重點文創產業享租稅優惠,文化部並推出文化黑潮計畫以來,除電信三雄率先帶頭成立文化內容投資基金,各產業亦引頸期盼子法儘速公布,摩拳擦掌準備出手投資。 史哲表示,雖然文化部與立委、產業界都期待能擴大適用範圍,但也都支持讓產業殷切期盼10年的修法先上路。未來文化部一定會與大家持續努力,壯大文創產業能量,相信這個「國家戰略重點文創產業」一定能越來越擴大。 文化部指出,公司、有限合夥事業以現金投資行政院核定的國家戰略重點文化創意產業文創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專案,並達2年以上,可在投資額20%以內,自有應納營所稅年度起5年內,每年最高抵減所得稅額總額50%;個人投資高風險新創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以及由國發基金共同投資的專案,現金投資50萬元,並達2年以上,可在投資額50%以內,自持有屆滿2年的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內減除最多300萬元。 文化部今公布目前經行政院核定的國家戰略重點文創產業,包括影視內容產業及聲音內容產業的開發、產製、流通。適用投資抵減的一定範圍則包含影視內容產業文字、圖像、漫畫、動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沉浸式內容及遊戲等故事開發,並導入劇本創作;影視內容的製作;攝影棚與片場、專供影視內容製作使用的科技技術應用(包括特效)等、演員培育;影視內容發行、國片播映等。聲音內容產業方面,從詞、曲、編曲及聲音節目Podcast的創作;聲音內容的製作;錄音室、專供聲音內容製作使用科技技術應用、歌手培育、聲音內容的發行、演唱會,以及劇場、live house等展演空間等。 文化部表示,公司、有限合夥事業或個人於今年6月2日以後投資符合國家戰略重點文創產業一定範圍的事業或專案,由被投資的事業或專案發起人於獲投資半年內,提出投資計畫經文化部核定,投資人即可於投資期間達2年後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或自所得額中減除。特別提醒,在6月2日至11月30日期間的投資,必須於113年5月31日前提出申請。

證券

《集中市場》愛爾達創新板上市案 12月6日審議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證券交易所訂於12月6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第797次會議,將審議愛爾達科技公司(8487)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案。 愛爾達科技(股)公司業務為數位內容業務及媒體廣告託播,其中數位內容業務包括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轉授權數位影音內容,公司董事長為陳怡君,目前股本為2.5億元,2023年前3季稅前盈餘為1億1996萬6000元,前3季每股盈餘為4.28元。

文策院攜手華碩 跨域投資動漫產業

生活

文策院攜手華碩 跨域投資動漫產業

文化內容策進院和華碩簽署「ROG SAGA IP投資合作備忘錄」,開拓台灣ACG內容產製市場。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表示,台灣科技業位居全球領先地位,樂見華碩率先與文策院共同啟動跨域投資計畫。  蔡嘉駿表示,文化部才剛公布文化黑潮中的「T-Comics台灣中長篇漫畫產製」支持計畫時,希望透過堅實強大的科技產業力量,結合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內容力,從故事開發、漫畫生成、動畫展現到遊戲製造等,讓台灣的ACG內容產業能滿血升級、累積國際經驗值,攻克全球市場。  ROG SAGA於2017年誕生,故事設定為近未來的科幻世界,是建構於電馭龐克為主軸的世界觀,也是ROG玩家共和國核心理念的延伸。以無懼之眼為圖騰,七名英雄在宿命引領下,帶給玩家更深層全面的遊戲體驗。

產業

《科技》鎖定影視領域 狼谷娛樂更名網銀國際影視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網銀國際集團旗下狼谷娛樂今年11月正式更名為網銀國際影視,期盼能深耕文化娛樂產業,投入更大量能與創新。  網銀國際集團過去致力於遊戲領域的發展,狼谷娛樂為求更廣泛的提供電競愛好者內容服務,因此成立「狼谷育樂台」,也是國內第一家全4K建置的電視頻道。在網銀國際影視完成更名後,除了延續高品質的內容外,也象徵集團的發展正式跨出遊戲產業,將影視產業作為集團第二核心,深入參與影視內容的文化製作與投資。並與文策院及影視產業先進攜手合作,致力於推廣台灣影視製作,將在地獨有的文化價值融入作品,以打造兼具娛樂性與具文化特色的優質影視內容。  影視部份,將在製作開發、國際合製、國際發行業務及行銷團隊多角化經營,預計未來3年產製10部電影/影集,而投資及發行則先以亞洲內容為主,循序漸進拓展台灣文化至全球市場。逢文策院攜手電信業者共組30億基金投資影視內容,網銀國際影視亦響應政府政策,在影視內容大幅度參與,與同業夥伴一同將影視內容輸出國際。  網銀國際影視亦投身多元娛樂事業,深耕電競實況領域,並持續經營網紅實況主,包括媒合代言合作、活動籌辦和品牌推廣,協助旗下實況主們建立更全面的事業發展模式,透過跨界合作,拓展更廣泛的市場。

華碩進軍內容創意產業 首投動漫業

產業

華碩進軍內容創意產業 首投動漫業

華碩(2357)進軍數位內容創意產業,首度投資動漫產業,與文策院今(4)日簽署「ROG SAGA IP投資合作備忘錄」,合組新公司,攜手開拓台灣ACG內容產製市場。 華碩電腦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表示,ROG SAGA為跨足數位內容產製的第一步,更是率先由台灣科技業推動的世界級智慧產權計畫。希望透過與文策院的深度合作,推升ROG SAGA於國際內容市場的能見度,並尋找國際產製夥伴,吸引更多文化創意基金的投資挹注,開拓台灣內容創意產業的格局。 華碩以旗下電競品牌ROG玩家共和國創建的世界觀ROG SAGA進軍內容創意產業,跨域投資世界級智慧產權IP,為台灣電子業的先行者。希望透過本次合作,深化台灣內容創意的全球影響力。 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表示,台灣科技業居全球領先地位,樂見華碩率先與文策院共同啟動跨域投資計畫,在文化部甫公布文化黑潮的「T-Comics 臺灣中長篇漫畫產製」支持計畫時,希望透過堅實強大的科技產業力量,結合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內容力,從故事開發、漫畫生成、動畫展現到遊戲製造等,讓台灣的ACG內容產業能滿血升級、累積國際經驗值,攻克全球市場。 ROG SAGA於2017年誕生,故事設定為近未來的科幻世界,是建構於電馭龐克為主軸的世界觀,也是ROG玩家共和國核心理念的延伸。以無懼之眼為圖騰,七名英雄在宿命引領下,帶給玩家深層全面的遊戲體驗。

亞太區首例 搭國泰航空看Disney+影視內容

產業

亞太區首例 搭國泰航空看Disney+影視內容

國泰航空今(1)日宣布與Disney+合作,旅客即日起於國泰航空航班可觀賞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際大戰和國家地理超過100小時的電影、劇集和紀錄片,包括過往從未在國泰航機播放的Disney+獨家娛樂內容,為亞太區首家於機上娛樂增添Disney+原創內容的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顧客即將可觀賞的精彩節目,包括Marvel Studios的《洛基》(Loki)(第一季)和《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第一季)等劇集的首兩集、《救難小福星》(Chip 'n Dale: Rescue Rangers)和《曼哈頓奇緣2:幸福真諦》(Disenchanted)等電影;《探訪超凡地球》(Welcome to Earth)和《克里斯漢斯沃的挑戰極限》(Limitless with Chris Hemsworth)等紀錄片;以及《布偶秀》(Muppets Now)等合家歡節目。 國泰航空顧客體驗及設計總經理羅穎怡表示,國泰航空致力締造領先業界的機上娛樂體驗,有不少顧客以此為選擇的重要考量。藉著與Disney+合作,可增添更多精彩內容。 稍早,國泰航空在SKYTRAX舉辦的2023年全球航空公司大獎獲頒「全球最佳機上娛樂」殊榮。 國泰航空擁有亞太區庫存量最大的機上電影和電視庫,每架飛機的所有座位均配備椅背娛樂系統。 國泰航空也不斷投資加強機上娛樂系統。機隊中最新的空中巴士 A321neo客機,在所有客艙提供4K超高清螢幕、4K娛樂節目點播及藍牙音訊串流,顧客可使用私人藍牙耳機觀看4K好萊塢和亞洲影視節目。國泰是全球首家提供此服務的航空公司。

獨》創造近千萬元營收!這平台奪Google Play年度最具潛力應用程式優勝

生活

獨》創造近千萬元營收!這平台奪Google Play年度最具潛力應用程式優勝

在出版業不如以往的年代,成立2周年的數位內容開店平台「ContentxCreator創利市集」,仍為創作者創造近千萬元營收!目前除了創作者、會員數及作品數量皆翻倍成長,交易量達五倍成長規模,如今再傳捷報,奪下2023年Google Play「年度最具潛力應用程式」優勝。 執行長陳宏睿表示,CxC創利市集是一套系統,一個讓創作者有所開始的方式,「如果未來再繼續經營下去,我希望可以是下一個傳播與出版生態的顛覆,改變的不只有出版,而是擁有內容之後,可以做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出版;若我們要作為傳播集團可以有很多角色,也許會是廣告領域,我希望可以聚焦在資訊端,協助內容產業發展。」  陳宏睿曾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的《CCC創作集》,本科是學資訊和傳播,在離開《CCC創作集》後,為實踐理想,和夥伴一起打造「Content x Creator創利市集」平台,有如蝦皮平台一樣,只是販售的是創作者各自所創作的內容,創作者可在「CxC創利市集」上開店,販售自己的漫畫、小說等作品,也有訂閱服務。  目前「CxC創利市集」的累積瀏覽數突破千萬,每月不重複訪客突破30萬,會員與開店數翻倍成長分別達35萬及4,000間店、累積超過10萬篇作品內容、交易量更達五倍成長。  此外,「CxC創利市集」也啟動企業店試營運服務,企業能藉平台便利上架、收款及促銷功能,省去自行架設系統及串接費用,實現無痛佈建及超低負擔營運成本。預計2024年第三季釋出完整版功能,並啟動企業店正式服務,預計將吸引更多內容製作或發行單位加入,協助產業落實數位轉型。  陳宏睿表示,作者在平台上自營,對於內容有很大的自主性,他也認為,未來的出版社、商業單位都應該要學習數位經營,從個人想像到產製、發行等一條龍的流程,從傳播與資訊的角度思考訊息傳遞,都是未來的趨勢。

行事曆快記下!  2024熱氣球嘉年華時間、內容曝光

生活

行事曆快記下! 2024熱氣球嘉年華時間、內容曝光

2024年行事曆出爐,台東縣政府為讓民眾及遊客提早安排假期,今宣布「2024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將在7月6日至8月19日一連45天於鹿野高台登場。台東縣長饒慶鈴透露,活動期間周周有光雕音樂會、無人機及煙火秀。 每年眾所矚目的夏季盛事「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明年活動展演規模再突破,活動期間不僅周周有光雕音樂會,以往開閉幕限定的無人機及煙火秀也是周周上演,歡迎全球各地遊客預留明年的假期,到台東一睹風采。 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表示,特別提早公布2024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活動日期,希望讓喜愛熱氣球的國內外球迷朋友,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規畫來台東追球,新益求新的2024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活動精彩可期,邀請明年暑假還沒規畫行程的民眾,千萬別錯過! 「2024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活動詳情及最新消息,可關注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alloontaiwan/)及官方網站(http://balloontaiwan.taitung.gov.tw/)、官方Instagram(taiwanballoonfestival)、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1ftcKtA)。

產業

《科技》Yahoo生成式AI消費調查:「這三種」生活應用最受期待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截至2023年10月,市場上已有將近1萬個AI工具;2023年第1季生成式AI領域則吸引了百億美元的投入、是2022年全年度4倍。Yahoo今日公布2023「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消費者大調查」結果,有半數台灣人使用過生成式AI工具,最期待的應用是查詢疑問解答、旅遊行程建議;8成台灣消費者在意AI內容真實性、透明度,而媒體使用AI生成或編輯內容時,最重要的是「事實查核」。  根據調查發現,有半數參與調查的消費者曾使用過生成式AI工具,而其中有11%是經常使用,且最大的應用集中在查詢疑問解答(49%)上。同時,除了工作及商務事務(42%)的應用;生活上,消費者也期待生成式AI工具應用在旅遊行程建議(43%)、健康諮詢監控(40%)與投資財務規劃(39%)領域的使用。此外,從各年齡層分佈中也觀察到,年輕族群經常使用的比例較高,Z世代使用者(13-24歲)中有近3成是經常使用者、千禧世代(25-40歲)則為1成。  當AI生成的內容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中,有68%的台灣消費者認為AI無法完全取代人工生成的內容、另有55%則認為AI在不久的將來將取代人工內容。此外,調查中也發現,「AI+人工」搭配而生成的內容,無論是「AI生成+人工驗證」或是「人工生成透過AI建議強化」,都有高達6成的接受度,且高於「純人工產出」(55%)的偏好程度,但「純AI產出」的內容只有25%的消費者可以接受。  調查結果也指出,台灣消費者雖然對AI生成內容的接受度高,但仍有63%的消費者認為「AI生成內容和當前其他社會及政治問題一樣令人擔憂」,包含其可能產生的真實性(80%)、透明度(80%)、資料安全(78%)、道德規範(76%)、品質(73%)等。因此,有78%的台灣消費者認為「與人工內容相同,AI生成內容需要規範與監督」。  當媒體使用AI生成或編輯內容時,台灣消費者認為最重要的是「事實查核」、「人工審查監督」、「數據公正性」、「使用規範」、「員工教育」和「透明揭露」。同時,若網站對AI生成內容有完整人工審查流程,有70%受訪者表示將增加對其信賴度。

要聞

台英簽ETP 首次個別領域諮商會議內容曝光

台英雙方於8日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行政院經貿辦28日指出,已於20至22日,由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團前往倫敦舉行第一次個別領域諮商會議,包含數位貿易、投資、再生能源與淨零排放等三項領域。該次會議重點在於檢視雙方在該三項領域的國內相關政策、法規、措施及在國際組織的準則規範,確認台英雙方理念和做法可相容合作。 經貿辦說,在數位貿易方面,雙方就英方所簽署的FTA、WTO場域及國際間目前談論的數位貿易議題進行意見交換,包括建立可預測、透明、具競爭性的數位市場,協助業者增進貿易往來及降低成本;討論如何協助婦女、中小企業、原住民等族群數位轉型,透過數位機會調查、提供數位化課程等,協助女性企業提升數位應用能力;雙方認同在高標準數位資料保護原則下,促進數位資料跨境自由流通,為企業和消費者創建有利之數位經濟環境,特別著重在減少中小企業使用數位貿易之障礙。 在投資方面,經貿辦說,雙方基於認同建立公平、開放、競爭、穩定及便捷化投資環境的重要性,進行討論,議題包括國際間關於核心勞動權、企業人權責任及反貪腐的相關倡議,以及婦女、微小中型企業及原住民族等包容性議題;雙方如何透過促進雙方投資便捷及合作,為雙方業者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等事項。 在再生能源與淨零排放方面,經貿辦說,為達永續發展目標,此次會議重點在於瞭解雙方彼此法規和政策,探尋未來雙邊合作可能性,共同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及達成雙方各自的淨零排放目標。此外,雙方亦討論如何參與WTO永續發展議題,及如何打造綠色貿易循環經濟,為業者創造商機等合作事項。 經貿辦表示,後續將會偕同相關部會,與業者、智庫及民間團體進行溝通,將相關意見納為與英方諮商的重要參考。

節省開支 香港TVB裁300員工! 學者說話了

兩岸

節省開支 香港TVB裁300員工! 學者說話了

香港無線電視(TVB)27日宣布兩大業務重組,免費電視頻道將由5變4,電商業務「士多」品牌併入「鄰住買」,兩者合計削減約300人,預計電視頻道調整可助2024年額外節省1億元(港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億元)內容成本,電子商貿業務重組則可望減少最多6000萬元開支。學者認為,業務「燒錢」,TVB有必要大刀闊斧節流,但憂慮這次重組規模未必足夠扭轉形勢。 香港《星島日報》28日報導,無線電視自高清年代起,一直經營5個免費電視頻道,但為提升觀眾和用戶體驗、增加營運效率並提升長遠收入潛力,現行82台的「J2」與85台的「財經體育資訊台」內容,將合併成新頻道「TVB+」。原有85台的財經節目,大部分重新分配到現有的81台「翡翠台」和TVB+之中。 TVB表示,有關重組重新分配了製作資源,整體節目製作時數將減少,因此將削減超過200人。據了解,部分85台員工早前已接獲裁員通知,當中涉及編採部門。有TVB員工表示,部分員工獲調配其他部門,因此最終裁減規模已較早前預期少。 TVB稱,未來繼續大力投資黃金時段的製作,同時削減邊緣時段內容的製作預算,並停播未達到觀眾預期或商業影響力的節目。該公司預期,連同3月宣布於今年底前實現的年度成本節約2.6億元,預計重組後於2024年將再節省1億元的內容成本。 就有關頻道調整,TVB已向香港通訊局申請,預計2024年首季獲知申請結果,但會在現行准許範圍內,率先於12月分階段調整內容和節目,逐步過渡到新的4條頻道。通訊局指,已收到無線的申請,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報導指,今年TVB已著手削減內容製作預算及員工成本,截至今年中,全職員工有3599名,較去年底減少255人,相當於減少6.6%人手,而總務及行政開支按年減少13%或6400萬元。當時TVB已預告,今年剩下時間將繼續加大力度節省成本。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TVB連年虧損,一直消耗其經營現金流,有必要大刀闊斧控制成本,而此次合併電視頻道及電商業務,可減少固定支出,但質疑力度未夠,重組成效仍有待觀察。同時TVB亦需積極開源,吸納更多觀眾,但坦言「年輕人不喜歡TVB是長期問題」,此舉並不容易。

兩岸

防虛假訊息 短影音大廠TikTok推出「AI生成內容」標籤

短影音大廠TikTok指出,為防止生成式AI所造成的虛假訊息,該公司推出「AI 生成內容」標籤,以及防止虛假訊息的安全措施,致力為用戶打造更安全、透明的使用平台。 該公司表示,人工智慧(AI)熱潮席捲全球,創作者也開始透過 AI 技術輔助,創作出千變萬化的短影音內容。為了降低 AI 應用誤導不知情用戶的風險,TikTok 推出「 AI 生成內容」標籤,讓創作者可以透過影片標題、主題標籤或貼圖等方式,自主標記出 AI 生成的內容,幫助用戶清楚了解影音的背景資訊。  未來,也會攜手專家和組織,提供更加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接下來,TikTok 也將推出「主動提醒」功能,促使使用者更有意識了解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  除了讓創作者手動加入標籤外,TikTok 也開始測試自動標記AI生成內容的功能,讓系統偵測出由 AI 後製的內容。與此同時,TikTok 更將原先有應用 AI 技術的特效,重新命名為「TikTok AI 特效」。

AI生成的內容有著作權嗎?著作權是誰的?

書房

AI生成的內容有著作權嗎?著作權是誰的?

AI生成的內容是根據使用者的指令所產生,例如以Midjourney為例,直接以自然語言輸入指令,即會生成與該詞彙相關的圖片,圖片會根據不同的指令進行調整,在此過程中使用者不用再以電腦軟體另外進行「繪圖」。而使用者只有透過給予指令並未實際進行繪圖(無論是手繪還是以電腦繪圖軟體繪圖)的動作,不符合著作權的第一個要件「人類精神作用的成果」,因為使用者實際上也無法掌握所下的指令會生成什麼圖案。目前AI生成的圖片並不認為具有人類精神作用的投入,無法受到著作權的保護,當然也就沒有任何人能夠主張生成圖片的權利。 然而,前述情形是指只有單純下指令,使用者並無其他創意投入的情形。如果是一開始以已是受著作權保護的著作投入生成式AI,再由生成式AI進行調整,則最後所生成的內容即未必完全不受保護。 生成式AI的訓練必須使用大量既有資料,例如文稿、圖片、聲音等,透過深度學習的方式生成與原始資料類似的內容。在台灣,智慧財產局目前對於AI生成內容採取較為保守的立場,以ChatGPT為例,認為ChatGPT所儲存的資料如果具有原創性與創作性,則該些資料屬於受著作權保護的著作,ChatGPT依照使用者下達指令所生成的內容,是將該些儲存的內容加以重組、重現,ChatGPT的擁有者或經營者未經授權,將該等內容透過網路提供給公眾,涉及重製、公開傳輸他人的著作,應負相關民、刑事責任。 而利用人明知所生成的內容涉及違反他人著作權,未取得權利人同意就再加以利用,仍可能侵害著作權。 生成式AI透過巨量資料,學習模擬出接近原始資料的表述,這部分可以在使用ChatGPT時發現,有時候詢問ChatGPT會出現乍看頭頭是道的回答,內容實際上是虛假的情形。生成式AI雖然會自己產生新的資料,但仍不能排除生成式AI在使用者刻意地詢問下,產出可能侵害他人權利之內容,例如要求AI以《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另外創作新的故事,或是要求AI產出具有人像的圖像,而該人像與某個真實世界的人物長得很相似,又或者在給予AI指令時即包含某特定人物,所以生成的圖片與該人物相像等。這些都有可能涉及到他人權利的侵害。 此外,在利用生成式AI時也必須了解相關工具提供者的使用者條款。以Midjourney為例,在網站上的使用者條款(Termsof Service,2023年6月8日生效版本)明文表示不擔保服務的品質、穩定性、即時性及可信賴性。Midjourney對於因依賴該服務造成使用者或使用者的客戶的任何損害不負責任。生成式AI雖然非常的便利,提供快速且相對便宜內容,但是使用者仍然必須銘記,使用者自己要對使用生成式AI所生成的內容負責,因此在利用時要盡量避免使用可能產生侵權內容的指令。 生成式AI會產生新的資料,因此AI生成的內容很可能是非常創新且具有獨特性,很適合作為激發靈感的來源。若只是利用生成式AI提供的靈感再以自己的表達方式進行創作,那會是很好運用生成式AI的方式,一方面所創作出的作品能夠受到著作權保護,另一方面也不用擔憂作品是否會侵害第三人的權利。如以此方式利用生成式AI,生成式AI會是文創工作者的一項好工具。

兩岸

抖音內測短影音付費觀看 陸網友:直接幫我戒了

觀看短影音要花錢能接受嗎?據陸媒報導,抖音16日測試影片內容付費服務,部分短影音內容需要使用者付費才能完整觀看,這一消息導致當日抖音相關概念股集體拉升,佳雲科技等多檔股票午後漲停。但也引來大陸網友批評,「免費看都想屏蔽,更別說付費看了」,也有網友調侃,「付費」才是短影音最有效的防沉迷系統,希望早日實現全面付費,自己就能戒了刷短影音的癮。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目前,這類影片在抖音內容池中並沒有直接入口,數量有限。記者打開一條付費內容合集中的影片,售價為120抖幣(約合人民幣18元),在付款前只能試看一部分。 據介紹,目前這一內測功能僅針對10萬粉絲以上、帳號狀態正常、無違規情況、原創度高的部分個人開放內測,後續可等待內測範圍逐步開放。同時應制作方或版權方要求,不支持退款;未成年人禁止購買付費內容。 抖音客服也對此回應,消費者遇到付費影片可能是作者開啟了付費功能,如果不想看可以劃走。當然,影音內容是否付費取決於作者是否開啟這一功能,抖音無法干預。具體收取的費用由作者根據相應規則自行決定。 觀察此番測試的付費影音內容,不再局限於短劇這單一的短影音類目,測試中已包括日常、知識、娛樂等內容,只要符合平台規定的短影音內容,或者中長影片,都可以設置為付費可看,意味著抖音內的幾乎所有的影音內容都可以被創作者設置為付費內容。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