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全球」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10996

19屆台加經貿對話聚焦供應鏈韌性 敲定合作架構

產業

19屆台加經貿對話聚焦供應鏈韌性 敲定合作架構

第19屆「台加經貿對話會議」本月6日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雙方達成共同採認「供應鏈韌性合作架構」,將在礦物、潔淨燃料、再生能源等諸領域進行投資與產業鏈結,後續還會擬訂工作計畫落實。 本次會議由我方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與加拿大全球事務部助理副部長Weldon Epp共同主持,涵蓋議題廣泛,雙方針對供應鏈韌性、綠色經濟、數位經濟及投資審查等貿易政策議題進行討論。 會中共同採認「供應鏈韌性合作架構」,雙方將聚焦關鍵礦物價值鏈、潔淨燃料及再生能源、綠色及韌性運輸,以及先進製造、研發、人才培育及創新等領域,增進雙向貿易與投資機會、促進產業連結,並鼓勵雙方產官學交流及組團互訪。 陳正祺表示,自上一屆會議以來,雙方在諸多領域都取得重大進展,台加已完成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我商能元科技不久前也宣布將赴加拿大投資建立高效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對於採認供應鏈韌性合作架構,Weldon Epp則進一步說,會與我擬訂工作計畫具體落實。 台灣是加拿大在亞洲的第6大貿易夥伴,2022年台加雙邊貿易總額約為58億美元,累計至2022年底,我對加投資金額近6億美元,加商來台投資金額近10億美元。

全球建商倒閉、爛尾潮 台灣沒爆炸靠「3大關鍵」

房市

全球建商倒閉、爛尾潮 台灣沒爆炸靠「3大關鍵」

全球房市今年面臨嚴峻考驗,不只鄰近台灣的中國、日本出現建商破產情況,連美國、澳洲、越南甚至是歐洲的德國、法國、瑞典、芬蘭都出現建商破產風潮,隨之而來的爛尾樓更令購屋族苦不堪言,然而台灣房市雖然急凍,但卻不如其他國家慘烈,令人好奇「台灣建商怎麼沒爆炸?」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上撰文歸納出國外建商與台灣建商的差異,認為台灣建商之所以還安然無事的原因在於「嗅覺敏銳,成本管控得宜」、「央行溫和升息政策與信用管制降低風險」以及「房價持續上揚」。 何世昌指出,台灣建商早在2018、2019年就察覺到勞力不足、原物料上漲的跡象,因而開始超前部署,成本控管並逐步轉嫁成本,從這個時間點到2022年Q1升息還有3年多時間,調整推案和定價策略。反之國外建商普遍到烏俄戰爭爆發後,才明顯感受到原物料上漲的衝擊,反應慢半拍,又立刻撞上Fed鷹式升息,加上2022年房市買氣普遍不錯,建商手上積了滿滿訂單,但卻沒思考到售價已不敷成本,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來不及,更不可能把房子蓋好賠錢交屋,結果就在2022年底到2023年一一爆炸、宣布破產。 另一方面,台灣央行溫和的升息政策,讓建商避免一次大動盪,但同時也祭出數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尤其是第四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時將購地貸款成數上限降至5成,強制斬掉建商高風險操作,將建商資金槓桿降至中低度,此舉使建築業出現以下幾個重大改變:資金去高度槓桿化、財務計畫趨於保守、實力不足的業者停止擴張或推案、銀行授信更加嚴謹,而這幾項改變雖然讓建商抱怨連連,但變相讓存活下來的建商體質更為健全。 最關鍵的則是持續上漲的房價,代表建商可以「轉嫁成本」;倘若像歐洲各國融資、建築成本上漲而房價下挫,建商等同面臨「雙殺」,倒閉機率會比較高。何世昌強調,台灣一年新推的建案有2500個上下,但每一年建商倒閉產生的爛尾樓平均不到5個,直言根本是「全球優等生中的優等生」。

台灣藝術家汪曉青巴黎受矚目 母職作品傳遞性別議題正能量

生活

台灣藝術家汪曉青巴黎受矚目 母職作品傳遞性別議題正能量

台灣攝影藝術家汪曉青,繼今年3月受邀參與紐約國際攝影博覽會(AIPAD),11月又應邀參與了巴黎國際攝影博覽會(Paris Photo)並選為今年最亮眼的7位女性攝影師之一,成為第一位獲選的華人攝影師。 近年汪曉青受邀多個國際藝術展覽,美國《The New Yorker》雜誌認同她「將母職重新塑造為一項宏偉的事業」;英國《BBC》讚譽「改變並超越母職的陳腔濫調,最可貴在於她從自身經驗展現母職的積極面向。」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肯定她「將繁重的母職實踐,改造成獨特的藝術實踐,並為台灣攝影展現一場極為獨特且又別開生面的藝術創作」。中國大陸《人物》雜誌於2018年列她為全球25名人之一。 今年受美國芝加哥史蒂芬.戴特畫廊的邀請,汪曉青以其代表作《母親如同創造者》參加頗負盛名的AIPAD及Paris Photo兩大攝影博覽會。汪曉青累積22年的創作《母親如同創造者》目前共拍下12張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是以前一年多的照片為背景,以如「時空隧道」般能顯現著兒子的成長與自己的變化,讓被期許為犧牲自我且幾乎隱於家中的母親角色受到重視。 江曉青透過作品試圖翻轉母職的定義,她希望向全世界證明,女性在為人母後,仍有機會在母職中保有自我。汪曉青說:「我希望還給母親在人類歷史上應有的定位,就是這組作品透過藝術傳達的最終訴求。」 今年法國文化部、《Elles》雜誌與巴黎攝影博覽會合作的《她們x巴黎攝影博覽會之路上》,在Paris Photo的所有女性藝術家的展品中選出36 名女性藝術家,作為參觀體驗兼具歷史與當代特點的觀展路線。汪曉青說:「能從來自各國眾多藝術家中,和自己崇拜的南.戈丁和石內都一起被選上,實在太光榮了! 」 策展人菲奧娜‧羅傑斯指出,汪曉青的作品擴展了攝影的概念,挑戰「他者」,並提供一種更公平的觀看、表現和記錄方式。並以創造性的方法來表達情感、處理創傷並倡導改變。而「JP. Morgan 策展群」也從來自將近200個參展藝廊的展品中選出20件最值得推薦的作品,而汪曉青就是其中得到雙重認證的7位藝術家之一。

IDC: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 明年成長率達20%

產業

IDC: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 明年成長率達20%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研究預期,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年減約12%,但進入2024年之後,全球半導體產業回升,IDC預期,明年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新一輪成長,估計2024年半導體銷售市場將重回成長趨勢,年成長率將達到20%。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研究顯示,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需求爆發式提升,加上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個人電腦(Notebook & PC)、伺服器(Server)、汽車(Automotive)等市場需求回穩,半導體產業預期將迎來新一輪成長浪潮。曾冠瑋表示,記憶體原廠嚴控供給產出推升價格,加上AI 整合到所有應用的需求之下,將驅動2024年整體半導體銷售市場復甦,而半導體供應鏈包括設計、製造、封測等產業,也即將揮別低迷的2023年。 曾冠瑋指出,受終端需求疲弱影響,供應鏈庫存去化進程持續,雖今下半年已見到零星短單與急單,但仍難以逆轉上半年年減20%的表現,預期今年半導體銷售市場將年減12%。2024年在記憶體歷經近4成的市場衰退之後,減產效應發酵推升產品價格,加上高價HBM滲透率提高、預期將成為市場成長助力。伴隨著終端需求逐步回溫,AI晶片供不應求,IDC預期2024年半導體銷售市場將重回成長趨勢,年成長率將達20%。

遠傳攜手星國媒體龍頭 打造頂級華劇

產業

遠傳攜手星國媒體龍頭 打造頂級華劇

遠傳持續深耕台灣影劇市場,子公司「米神國際」7日宣布與新加坡最大的媒體集團「新傳媒」合作開發「奇幻愛情」、「青春成長」、「女性療癒」等三種影集類型劇本,期盼台灣優秀影視文化與世界接軌,米神國際董事長兼執行長柴智屏表示將力邀臺、星、港、馬頂級演員加入演出,盼該計畫成為亞洲造星機,讓計畫裡的每一位新星都能閃亮登場,共創頂級華語內容。 米神國際董事長兼執行長柴智屏相當重視此跨國合作計畫,也親赴新加坡共同簽署此合作案,並與「新傳媒」首席內容創作官林麗慧會晤。柴智屏表示:「米神國際看重新加坡蘊藏著與國際匯流能量,新傳媒將是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期許能以台灣獨特的影視音文化與新傳媒共創亞洲的頂級華語內容,再造亞洲新星。」 新傳媒首席內容創作官林麗慧表示:「透過與華語娛樂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一「米神國際」的合作,我們將持續不斷創作更新穎且引人入勝的內容,激起新加坡、台灣和其他地區觀眾的共鳴。我們非常期待這次的合作,並希望能在戲劇領域引起一股新浪潮,發掘出下一位亞洲超級巨星。」 柴智屏觀察,「奇幻愛情」、「青春成長」、「女性療癒」是現今最有機會引起國際觀眾反響的三種題材,如:風靡全球,許光漢與柯佳嬿主演臺劇《想見你》、掀起青春熱潮的南柱赫與金泰梨主演韓劇《二十五,二十一》,以及影后宋慧喬主演的《黑暗榮耀》,皆是近期這三種類型題材的翹楚。因此米神國際與新傳媒將瞄準此趨勢,鎖定上述三題材量身打造劇本,並邀請臺、星、港、馬頂級演員加入演出。 遠傳電信在今年年初與由偶像劇教母柴智屏領軍,具國際市場經驗的「群星瑞智」、深耕傳統藝術文化,且擁有最強IP轉化與商務發展完整經驗的「霹靂國際多媒體」,以及在國際影視製作技術與設備受導演盧貝松認可「宏達數位影業」合資組成「遠想原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並成立「米神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除專注於參與高品質的台灣影視IP製作與投資之外,更重要是將影視內容與世界接軌,除今日宣布與新加坡最大媒體集團新傳媒合作外,現也正與韓國CJ ENM HK跨國合拍熱門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華文版。

國際

《國際金融》漢莎航空重挫 歐股早市下跌0.28%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在旅遊休閒股領跌之下,歐股周四早盤走弱;此前德國公布一系列疲弱經濟數據之後,投資人對經濟低迷感到擔憂,並密切關注稍晚即將公布的歐元區上季GDP資料。  在昨日觸及逾4個月新高之後,周四泛歐Stoxx 600指數早盤跌1.32點或0.28%,為468.74點。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10月工業生產意外下跌。而在前一天,德國10月的工業訂單也出現下滑,顯示該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工業部門步履蹣跚。  德國DAX指數在連兩天衝破歷史新高之後,目前下跌0.2%。  反映全球走勢,歐元區債券殖利率的上升,也讓股市承壓。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將於今天稍晚公布,由於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勞動力市場出現疲軟,該數據也受到市場關注。  英國遊戲製造商Games Workshop在公布半年財報後,股價下跌8.9%。  漢莎航空(Lufthansa)大跌3.9%;此前摩根大通將該德國航空公司從「增持」調整為「減持」。同時導致歐洲的旅行休閒股也下跌1%。  賽諾菲(Sanofi)稍早表示,目前有12種候選藥物正在研發,年銷售額可能超過10億美元,隨後股價上漲1%。  

證券

《電零組》收購Telemecanique Sensors 國巨11月營收月增年減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國巨公司(2327)因正式完成收購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Telemecanique Sensors),推升11月合併營收為93.5億元,月增3.2%,年減6.5%,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986.5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 國巨表示,收購Telemecanique Sensors將使國巨集團的感測器產品組合更具完整性,且雙方擁有高度互補的產品和客戶,可加強國巨在歐盟的通路佈局,並透過創新的感測器解決方案的持續擴充,進一步深化與全球工規客戶的緊密關係。 展望未來,國巨表示,由於整體市場供需、全球通膨及國際局勢等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仍高,公司將會密切關注市場狀況,審慎應對業績及營運展望。

證券

《台北股市》台塑四寶Q4各唱各調 估油價恐續疲軟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塑四寶公布12月、第四季營收展望,各家唱不同調,台塑(1301)估第四季營收將比第三季衰退,南亞(1303)則預估持平,台化(1326)維持第四季營收比第三季增加的預測不變。油價部分,台塑化(6505)認為,12月油價較為疲弱,市場仍會關注明年1月是否開始執行額外減產,若產油國履行額外減產承諾,將提供油價下檔支撐。 台塑表示,由於全球終端需求仍低迷,且冬季為石化產品需求淡季,多數石化產品價格已低於成本線,同業採減產保價因應,部分產品價格跌深反彈,客戶購料意願提高,故預期12月營收與11月相當。展望第四季,由於大陸新增石化產能持續投產,且內需尚未完全恢復,加上外銷歐美加工訂單依舊不佳,此外,配合中油四輕歲修,安排林園廠區總停電更換變壓器,6個廠配合歲修,影響第四季銷售量及價格不如第3季,因此,台塑維持先前看法,預估第四季營收將比第三季衰退。 南亞表示,現階段終端消費性電子未明顯回溫,但車載板、AI相關應用與新能源車等訂單持穩,12月電子材料營收與11月相當,至於化工產品中,丙二酚銷售量略增,乙二醇市況變化不大,但因2EH定檢停車影響營收,整體化工產品營收也和11月持平,故預計12月營收與11月相當。至於第四季,今年全球受高通膨、高利率影響,民眾購買力降低,終端消費動能回溫緩慢,供應鏈保守以對,產品量、價未能恢復到去年水準,預估第四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展望明年第一季,因春節假期影響,營收預計與今年第四季持平。 台化表示,進入第四季,市場狀況不如預期,需求轉為保守,10月合併營收衰退2.7%,售量、售價皆萎縮,這個情況11月也持續,估計12月也差不多。目前市場有兩個焦點需要關注,其一是OPEC+在11月30日並沒有具體結論,只是自願性減產220萬桶/日,加上美國原油產量已經到1320桶/日高位,油價有下行壓力。其次大陸聚酯新產能暴增後,雖然有汰除一些舊設備,總產能還是超過800萬噸/年,目前淡季的開動率仍維90%左右,預估今年年平均負荷87.7%,比去年平均增加5.4%,顯示聚酯纖維藉著原料價格優勢,排擠其他纖維在加速進行中。整體來說,市況雖然不好,12月營收預估略比11月好,主要是售量增加,至於第四季合併營收比第三季增加的預測仍然不變。 台塑化表示,11月30日OPEC+公佈2024年第一季額外減產增加至220萬桶/日,其中包含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額外減產150萬桶/日,及部分OPEC+會員國額外減產70萬桶/日,但此次為會員國個別公佈,未像以往一樣由OPEC+秘書處統一公佈,顯示減產約束力可能不如預期,使市場質疑OPEC+向心力及減產決心,加上年底北美及拉丁美洲原油產量持續增加,將使12月油價較為疲弱,但市場仍會關注明年1月是否開始執行額外減產,若產油國履行額外減產的承諾,將提供油價下檔支撐。台塑化12月煉油廠平均日煉量36.3 萬桶/日,第四季平均日煉量40萬桶/日(產能利用率為74%);輕油裂解廠因下游需求不佳,OL#3停車待命,其餘兩套輕裂廠預計產能利用率各為100%及90%,第四季平均產能利用率56%。

2023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大葉大學全球第55、全台第4

商情

2023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大葉大學全球第55、全台第4

大葉大學全方位打造綠能校園,並將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發展觀念融入課程,攜手各級學校與社區,推廣永續教育,2023世界綠色大學評比(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成績揭曉,全球計有84個國家、1183所大學角逐殊榮,大葉大學的綠色行動深受肯定,獲評全球第55名、全台第4名,第十度蟬聯全台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印尼大學2010年發起的世界綠色大學評比,評分項目分成基礎設施、能源與氣候變遷、廢棄物處理、水資源、交通運輸、教育與研究,大葉大學在每個項目都獲得很好的成績。方文昌校長指出,在能源與氣候變遷項目,大葉大學獲得1700分,比去年又進步了100分,在台灣上榜的大學中也名列第2高分,以節電來說,學校一方面推動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及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另一方面,運用智慧監控系統來減少資源浪費,一般大學單位面積年用電量約66.7 kWh,大葉大學僅46.3 kWh,學校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好的節能成效,導因於早在民國98年,就率先全國在宿舍建置太陽能熱水器,透過太陽能、熱泵、監控三者搭配,達到全效性的節能,屋頂太陽能板可以發揮隔熱作用,熱泵預熱搭配不同季節的溫度調控,在夏季降低熱水溫度,節省電力使用。在交通運輸方面,大葉獲評1525分,比去年增加50分,學校建構大眾運輸校園交通網絡,包含大學城525接駁車、員林生活圈交通車、彰化生活區交通車、烏日高鐵接駁車等,提供便捷並且節能減碳的交通服務。 方文昌校長強調,座落於參山國家風景區的大葉大學,是國內第一所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雙認證的大專院校,以「永續綠色大學」為願景,創校以來經過綠化、美化、淨化不同階段的努力,透過保護自然生態、綠能技術研發、資源回收再利用,打造節能減碳的校園,並在課程導入環境教育與永續教育,深化學生的綠色素養與未來競爭力。現在進一步以永續化為目標,因應2050淨零碳排趨勢,學校不只是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開設課程,更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將校園打造為永續實踐場域,開展出「水循環再利用系統」、「日照樂活」、「友善栽植與生產」、「碳盤查、森林碳匯」、「潔淨能源」五大主軸,攜手中學、小學,推動永續教育向下扎根。

兩岸

《港股》恆指險守萬6點 創下逾1年新低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公布好壞參半的進出口貿易數據,未能對股市提供太多助力。大陸藍籌的滬深300指數走弱,香港恆生指數也全日低走,顯示穆迪周三下調港澳評等展望的影響。  在反彈一天之後,周四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收盤跌117.37點或0.71%,為16345.89點,收盤未打破周二的低點,但盤中最低來到16157點,險守萬6點,並創下逾1年新低。國企股(H股)跌0.9%,為5616點。科技指數跌0.7%,為3720點。  中國11月出口雖然出現成長,為近6個月來首見,進口卻意外萎縮,顯示國內需求仍疲弱。  阿里巴巴周三宣布首次派發年度股息,周四股價仍持續下跌,收跌0.45%。  穆迪調降中國8家銀行評級展望至負面,工商銀行跌0.8%,建設銀行跌0.2%,中國銀行跌0.4%。  對全球燃料需求的擔憂,原油價格隔夜跌4%,至今年6也來新低,香港的油氣股領跌1.7%,中石油下滑2.4%,中海油跌2.7%,中石化走低0.8%。  

兩岸

歐盟對陸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陸商務部:典型貿易保護主義

大陸財聯社7日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今年10月4日,歐盟執委會在沒有歐盟產業申請的情況下,自行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缺乏充分證據,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中方強烈反對,也被眾多歐盟成員國和歐盟產業所質疑,認為保護主義措施只會適得其反。 何亞東稱,中方認為,此次反補貼調查不符合中歐雙方汽車產業的利益,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不利於中歐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並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中歐經貿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何亞東指出,希望歐委會能夠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摒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支持中歐汽車產業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發展,為中歐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轉型創造良好環境。

陸商務部批歐委會 電動車反補貼調查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兩岸

陸商務部批歐委會 電動車反補貼調查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7日表示,今年10月4日,歐盟委員會在沒有歐盟產業申請的情況下自行對大陸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此次啟動調查缺乏充分證據,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中方強烈反對,也被眾多歐盟成員國和歐盟產業所質疑,認為保護主義措施只會適得其反。 根據大陸財連網引述何亞東說,中方認為,此次反補貼調查不符合中歐雙方汽車產業的利益,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不利於中歐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並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何亞東表示,中歐經貿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希望歐委會能夠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摒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支持中歐汽車產業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發展,為中歐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轉型創造良好環境。

國際

美油庫存飆國際油價創半年最低 市場擔憂全球景氣趨弱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周三公布,受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回升(增加0.7個百分點,達總產能的90.5%)影響,美油上周庫存增加540萬桶,是市場預期的100萬桶的五倍多;當期汽油需求數據低於10年同期平均值達2.5%,導致美油期貨大跌至2年來最低,也帶動國際油價跌近4%、創近半年最低價。 此外,本周油與銅同跌,顯示投資者對於全球景氣與需求的擔憂。本季國際油價疲弱,主因非OPEC成員國持續增產,美國原油產量維持高檔、庫存續增、美國成長放緩、歐元區與中國/日本的經濟數據疲弱,而上周OPEC+的減產不如市場預期,使原本投資者看待第四季油市從保守轉為較悲觀。 街口投信表示,投資人可留意本周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伊朗等產油國的雙邊領袖會議和減產協議,目前尚未傳出明確減產消息。由於美國進入總統選舉年,預期美國政府將積極增產原油以平抑通膨數據。 另外,美國能源部計劃在2月之前額外購買300萬桶石油補充戰略儲備,啟動回補將可望為油價提供下檔支撐。

產業

《產業》IDC:晶圓代工2024緩步回升 惟須留意3大隱憂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公布2024台灣ICT市場與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表示,全球晶圓代工廠稼動率預期將自2024年第二季起緩步回升,但復甦仍存有隱憂,須密切觀察3大關鍵因素影響。 IDC指出,受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全球晶圓代工廠稼動率自去年下半年起明顯下滑,今年前三季12吋平均稼動率約70~80%、8吋僅60~70%,曾冠瑋指出,有些業者目前8吋稼動率甚至低至50%,12吋晶圓廠則在下半年緩步復甦,主要受惠先進製程需求帶動。 展望2024年,IDC預期晶圓代工稼動率將在第二季看到緩和復甦,預期全年12吋稼動率回升至74~84%、8吋回升至63~73%。不過,曾冠瑋指出仍有隱憂,共有先進製程需求、中國大陸產能與價格、垂直整合製造(IDM)廠外包訂單需求變化等3重點需觀察。 曾冠瑋表示,先進製程相關需求以台積電為主,目前認為台積電的明年先進製程稼動率可望維持逾8成水準。其次,由於明年市場需求預期僅緩步復甦,但陸系晶圓代工廠在美國禁令下大舉擴產、並祭出優惠價維持稼動率,非陸系廠商恐面臨價格戰等競爭加劇壓力。 最後,IDM廠釋出委由晶圓代工廠生產的外包訂單,應用較著重在工控和車用領域、主要採成熟製程生產。曾冠瑋指出,雖然上述應用未來3~5年需求態勢穩健,但下半年起開始進行庫存去化、預期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須留意相關外包訂單狀況變化。

高雄發明設計展落幕 基隆二信高中獲3金2銀表現優異

生活

高雄發明設計展落幕 基隆二信高中獲3金2銀表現優異

第10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日前在高雄市圓滿落幕,基隆市二信高中在這次的發明展獲得了3面金牌、2面銀牌、1面大會馬來西亞特別獎,優異的表現成為全場矚目焦點。 高雄發明展是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及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共同舉辦,今年已邁入第10屆,帶領台灣與全球共54個國家/地區進行交流,累積全台超過350個單位、國外超過800個單位共襄盛舉。 二信高中今年有三項作品獲得金牌,其中,獲得金牌的「多功能綠化發電魚缸」也同時獲得大會馬來西亞特別獎。這項發明是由二信高中電機科一年級的8位同學共同研發。同學表示,國內有許多人養觀賞魚,因此他們利用魚缸內一定會配備的過濾裝置,讓濾水時的力量帶動微型發電機,再生的電力可用於魚缸照明及空氣循環,讓觀賞與節能二合一。 另一件獲得金牌的作品是「智能防災警報器」,這項作品透過偵測空氣中的致災因素,及時傳知設定的行動裝置,達到預警防災的效果。第三件金牌作品則是「暖手雨傘」,透過充電式加熱裝置,讓使用者即使在寒冬裡不戴手套,也不會覺得凍手,同學也笑稱,這只有基隆人才設計得出來。 二信高中電機科主任劉兆祥表示,感謝電機科教師團隊,長年來指導跨科跨域的學生參加國際發明展,並跨界至基隆市的國中小,十年來不間斷持續提供二信高中及基隆市學子機會。他也期待透過這幾年指導參賽獲獎的經驗,透過工作坊分享各界,一起開發學生創意展才,讓基隆市的教育同行共好,吸引更多優質的學生在地就學,為基隆市留住人才。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