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4244則
郵局進場狂標 央行標售10年公債利率降至1.51%
中央銀行15日代財政部標售增額發行10年期公債,本期最高得標利率續降至1.51%,創下近五期新低,較8月同天期的1.579%下降6.9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投標倍數為1.61倍。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坦言,本期投標意願很分歧,想標的只剩郵局,「只管量、不管利率」,大量進場掃貨,因而壓抑得標利率。 但其他金融業者投標反應冷淡,銀行主管認為,「此時機點很極端」,整體銀行業雖搶下83%比重,但其實有得標的業者只有少數幾家,主因10月起適用條升後的存款準備率,市場資金趨緊、沒錢標台債,剩下有台幣資金去化需求的郵局進場為主。 根據央行統計,本期央行發行額度350億元10年期增額公債,額度較8月同天期增加50億元,共吸引564.5億元資金進場投標,投標倍數1.61倍,幾乎與上期持平,主要是銀行業進場投標;最高得標利率下降至1.51%,則低於市場原先預估的1.525%~1.57%區間。 以本期得標比重來看,仍以銀行業拿下83%或290.5億元籌碼最多,其次證券業拿到13%或45.5億元、票券業3.14%或11億元,保險業僅剩0.86%或3億元。 銀行主管指出,本期銀行業得標比重雖高達8成以上,但得標業者其實就是特定幾家,尤其是郵局拿了很大量,因此導致利率比原先預估值低了許多,主因第三季央行再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資金成本自然受壓縮,剩下幾家業者進場。 銀行主管也說,「很多銀行上個月還在講沒錢貸款,哪來的錢去標這麼低的台債」,整體氣氛大致是想拿的業者進場,只管量、不管利率;不想拿的業者,就寫個可接受的利率,碰碰看能否摸到利率相對高點。 但中長期來看,銀行主管認為,美債殖利率明年還有調降4碼的空間,趨勢上利率向下,環顧亞洲央行貨幣政策,韓國即將降息、日本也表態升息不躁進,全球整個環境結束升息循環了,我國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應也不會支撐太久,部分業者開始進場布局,主要也是著眼於央行不太可能獨自緊縮太長時間。
《金融》貝萊德:歐央本周將降息 英債加碼、美債謹慎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貝萊德投信預測,歐洲央行本周四(17日)將下調利率,此將為歐央今年第3次降息,歐洲央行在降息方面有更多施展空間,因為歐洲央行先前的緊縮政策力道比聯準會更大。在債券投資方面,上調英國公債至加碼,但對美國公債保持謹慎態度。 貝萊德投信指出,今年歐洲股市漲幅11%,落後於主要市場表現,但歐洲銀行股卻飆漲了31%。我們自2024年初以來一直看好該產業,目前仍維持此觀點。由於英國經濟疲弱以及新政府即將公布預算案,貝萊德對英國股市的信心有所下降,但暫時仍保持加碼看法,上調英國公債至加碼,因為英國經濟處於疲弱狀態,英國央行的降息幅度可能比市場預期來得高。 歐洲央行已在6月降息25個基點,並在9月再次降息相同幅度,自歐洲央行9月12日會議以來,由於官員發表一系列鴿派言論,以及包括德國在內的歐元區國家的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人們對加快貨幣寬鬆的預期有所增強。 貝萊德投信認為,中東緊張局勢升溫使地緣政治風險提高。地區局勢的升溫可能推高油價,這凸顯我們當前的世界是一個由供給端限制所塑造的環境。我們已經看到油價飆升推動債券殖利率上升,這說明長天期債券仍無法提供可靠的投資組合分散效果,因此我們認為,在投資固定收益方面,嚴選資產的品質相當重要。
央行打房不怕 自住首購不影響 928檔期開心買房去
央行日前宣布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氛圍多空交戰,多屋族買房更加謹慎,自住首購則是不受影響,今年928檔期挾著房市近年來的熱浪,趁浪而起,今年推出的建案高達401個,年成長超過4成,可見各地建商信心充足,不畏房市「微涼」勇於進場。 今年591新建案也精選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等五大都會區個案,台北市今年928檔期有許多指標大案進場,想買入台北市天龍國,捷運軌道經濟熱門建案,具有保值又增值的特性,重點新區域開發也成為北市近來房市的熱門話題,北投、士林、內湖等區也深受在地、外區買盤青睞。新北市與台北市天龍國共享發展利多,近年來房價也隨之高漲,除板橋、三重等核心市區區段傳出百萬單價行情,以前較屬第二、三環的區段也有創價情形,可見雙北生活圈威力。 桃園今年928檔期,有89個新建案進場,近年來受惠政府推動產業升級,吸引不少企業廠辦、總部設點,帶來大量就業人口湧進。此外,「三心六線」軌道建設仍舊持續推進中,話題不斷,除了原有的市區桃園區、中壢區整開區推案火熱,龜山、觀音、龍潭區也陸續有新案進場,炒熱當地房市。 台中今年表現亮眼,928檔期總銷1893億元,榮登五都冠軍,三大屯區持續供給,熱鬧市區新案表現亮眼,另外,潛力區塊海線也深受在地品牌建商喜愛,紛紛搶進推出新案,上市櫃建商則是瞄準交通機能強勁的指標區域,盼帶動另一波房市討論度。 高雄房市近幾年在科技大廠輪番加持下,熱度依舊,政府也積極推動「大南方計畫」持續輸出開發資源也造就區域發展不容小覷,在場館經濟的帶動下高雄城市行銷名冠全台,拉抬房市發展,今年928檔期也有千億量體,表現不俗。五都新建案各有特色,亂世中想買房,快看591「928檔期熱鬧登場 全台精選好案」專題,輕鬆買好房。
打炒房來客量急凍 房市苦日子來臨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台灣房市第3季延續上半年氣勢,加上去年同期因受"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因素影響基期較低,據591新建案統計,全台單季推案總銷金額為6680.29億元,季減13%、年增46%,為季歷史次高,房價也續飆。591新建案表示,本季數據固然看似亮眼,但僅僅只是暴風雨前來的寧靜,尤其919央行管制重拳打得房市措手不及,加上日前總統再度宣示打炒房、公開拿房市祭旗,儼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現階段除了案場來客量急凍,建商也高掛免戰牌延後推案,未來無論價量如何變化,房市恐怕都有一段苦日子要過。 台北市在蛋黃區不敗題材加持下,建商仍延是火力全開,在文山、南港及北投等區都可見逾百億案量挹注,總銷一舉突破16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倍多,供給戶數亦衝出單季新高。 新北市本季推案表現平平,房價卻像一尾活龍漲不停,開價、成交價年漲幅雙雙為各縣市最高,關鍵就在於板橋、新店、三重及永和等精華區塊,新案開價都已來到8、9字頭,部分預售案甚至已百萬大關,因而帶動價位飆漲。 桃園Q3推案個數達70筆之多,整體周來人也維持在20組左右,較過往仍保有一定水準。隨著新一波管制政策出爐,近期在青埔、八德及龜山等地均出現大量延推潮,顯示在打炒房風暴下,當地建商多半保守應對,選擇暫避風頭。 新竹近年受限蛋黃區素地有限及地價飛漲等,量能熄火已久,近兩季推案量僅300多億元,整體力道仍顯疲軟,但本季在竹北有大量推案,雖然量體多為百戶以下的建案,但因地段加持價格仍一路衝高,開價、成交價5字頭均創歷史紀錄。 台中新案連發,價量持續爆衝,除了房價站穩5字頭新高,總銷近1900億亦是史上第一。然而市況看似風光,背地裡業者確是有苦難言,尤其近期央行、政府宣示打炒房基調,買方信心鬆動,部分地區來人量較上季明顯腰斬,也迫使當地建商及代銷重整行銷策略,期望在市況變天之際站穩腳步。 南部方面,台南由於今年上半年329、Q2等檔期新案爆量,墊高整體基期,加上近期打炒房發酵,本季推案可說提早入冬,總銷金額僅266億元,較上季大減近450億元。反觀高雄在設廠題材等紅利兌現下,於三民、前金區分別有大型個案登場,帶動價量更上一層樓。
高力國際研究部資深董事梁儀盈:限貸令、央行管制將衝擊第四季不動產交易動能
高力國際今(15)日公布2024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高力國際研究部資深董事梁儀盈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前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金額表現亮眼的數據,還沒完全反映銀行限貸令、央行管制等政策面的影響;預期第四季,商用不動產的交易動能,恐將面臨交易動能趨緩的影響。 高力國際研究部資深董事梁儀盈指出,在電子高科技、建商兩股強勁力量推升下,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量,放大到713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 梁儀盈指出,在科技業買廠房與建商收購老樓等兩股強勁搶貨力量之下,2024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繳出漂亮成績單,單季成交量高達713億元,一舉寫下歷年統計以來單季新高紀錄。 累計前三季,更累積達1,472億元,超越去年全年同期的1,376億元。 在全台土地市場方面,買氣也不遑多讓,累計前三季成交量達1,721億元,直接超越2022、2023年兩個年度的全年交易額。 梁儀盈表示,根據高力國際發布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市場調查」,第三季成交量高達713億元,較去年同期遽增3.2倍,在科技業題材暢旺領軍交易下,台積電、台灣美光以及日月光半導體等三家企業,光在本季便合計斥資305億元,買進自用廠房,囊括第三季整體交易額比重近43%。 梁儀盈表示,進一步觀察全年度狀況,因壽險業受到報酬率門檻要求而動彈不得,再加上台灣製造業出口金額持續正成長,很大部分買氣係靠自用型買方支撐,今年受惠於AI需求及資通訊產品出口成長的推動,製造業積極收購既有廠房增產與擴充辦公空間,在前三季1,472億元的交易額中,製造業便大舉買進721億元。 其中又以科技業最大手筆,共斥資560億元買廠房或廠辦的現貨。 而另一股支撐今年商用不動產買氣的力量,便是建商,目標鎖定收購精華區全棟大樓或產業聚落附近的舊廠房作為重建開發使用,今年共出手482億元,買進商用不動產。 產品方面,科技業帶頭引發的製造業擴產自用熱潮,同時多鎖定新完工或預售廠辦來升級辦公空間,使得今年前三季,工業類型不動產交易就累計846億元,遠比去年全年度的576億元大增47%,工業產品一枝獨秀。 觀察到第三季前十大指標交易中,有8筆是企業買自用廠房或廠辦,2筆則是建商買老建物重建開發用途。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央行新制上路後 是買賣雙方盤點資產調整配置策略的好時機!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今(15)日表示,919央行新一波的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宣布上路,由於市場對於明年景氣看法相對保守,對於央行新制,不少業者也紛紛採取因應措施,不動產相關貸款限制多且趨嚴格,將使交易期程拉長,土地市場影響程度較鉅,因此預料此時,是買賣雙方盤點資產調整配置策略的好時機!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以大環境來看,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下個月揭曉結果,勢必影響全球經貿政策走向,且各國可能都將面臨一個變動較大的局面,再加上各區域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外部總體經濟來看也較保守,勢必影響投資信心。 劉學龍指出,此外,央行持續採貨幣緊縮政策,效應預期在2024年第四季後將逐漸發酵,不動產相關貸款限制多且趨嚴格,將使交易期程拉長,土地市場影響程度較鉅。 劉學龍認為,新政策上路初期,市場多方人馬都仍在適應,並研擬新對策,現在是買賣雙方盤點資產調整配置策略的好時機。 劉學龍建議,待市場價格修正時,買方可擇優布局。
《國際經濟》食物太貴 印度9月通膨衝新高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政府表示,因為食品售價大漲,使得當地9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飆到5.49%,創9個月以來最高。 這個南亞最大經濟體,上一次物價漲幅創新高紀錄時,是發生在2023年12月的5.69%。印度CPI從今年到9月份,大部分都在5%上下游走,不過,在7月以及8月時,一度掉到3.6%左右。 上周,印度央行曾指出,位於高檔位置一陣子的通膨將會下降,預估2024-25年的通膨均值為4.5%。因此,印度央行把自己的貨幣政策立場改為中性,且打開了降息大門。不過,央行的通膨目標設在4%。 在印度CPI結構中,比重約占一半的食品,9月價格大漲9.24%,但在8月時漲幅僅5.66%。同時,蔬果價格跟去年相比更是狂飆36%,穀類食物漲6.84%,豆類也漲9.89%。 印度券商Elara Securities認為,在有利的比較基期已不復見下,經計算後的9月通膨自然會大幅上升。另外,加上天氣狀況不佳,造成供應鏈的供貨不穩定,食品售價也被推高。 印度央行上周曾示警,惡劣的天候、地緣政治衝突,以及近期部份大宗物資商品的價格上漲等,都是導致當地通膨飆漲的主因。印度最大私人銀行業者HDFC也說,短期內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像是近期植物油大漲,以及非季節性的雨季等。 路透社表示,印度9月降雨量比平均值要高,預估10月的雨也不會停歇,稻米、大豆與豆類等,一些即將採收的農作物可能會受到影響。經濟學家預估,印度12月降息的可能性不高,還是要看原物料價格有沒有降下來。 至於剔除掉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後,印度9月核心通膨為3.5%,8月為3.3%到3.4%之間。分析師預估,最晚在2024年底之前,印度的CPI有機會下降到5%以下。
《國際金融》歐股寫2周新高 關注ECB議息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股市周一盤中震盪,收盤上漲,來到兩周新高;在上周末中國公布的刺激承諾,不盡人意,市場普遍持謹慎態度。 周一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上漲2.78點或0.53%,為424.76點。科技股、國防股、公用事業股都上漲超過1.2%。 法國股市上漲0.32%,表現弱於其它地區股市;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在上周五將中國評級前景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 歐洲央行(ECB)預計將在本周四再次降息;最近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狀況比官員們上次會議時更糟糕。 交易員們目前認為,歐洲央行本週降息25基點的機率幾乎為100%,而歐洲央行上個月開會時的降息機率只有20%。 忠利資產管理經濟學家Martin Wolburg表示,儘管歐洲央行很可能不會放棄「逐次會議討論」的做法,但是成長的風險,以及對通膨擔憂的減弱,這應該會支持本周會議的降息。 Stoxx指數距離歷史高點只有不到1%,此也反映出,投資人相信利率的降低,有助於提振經濟。 LVMH、愛馬仕、開雲,以及其他與中國有大量業務往來的法國奢侈品集團都下跌了0.4%至3.8%之間。 根據LSEG IBES的資料,分析師們預計,STOXX 6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第三季獲利將成長4.6%。而這樣的預估已經較九月大幅下降許多。 英國上市的博彩公司Flutter、Entain和Evoke皆下跌6%至14%之間,此前媒體報導說,英國政府正考慮對線上賭場和博彩公司加稅。 法國國防集團李奧納多(Leonardo)表示,將敲定與德國萊茵金屬集團(Rheinmetall)的合資協定,成立合資公司,使得兩家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3.2%和2.2%。
油價下探+韓元回升 韓9月進口物價連二月降
南韓央行(BOK)10月15日公佈最新數據,由於國際油價持續下探,伴隨韓元匯率回升,南韓9月進口物價連續第二個月下跌,有利於帶動通膨進一步回落。 韓聯社報導,根據南韓央行15日出爐的初步統計,2024年9月南韓進口物價指數較前月跌2.2%,延續前月月減3.5%的向下趨勢。與2023年同期相比,9月進口物價年減幅度3...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FED理事沃勒:數據顯示央行降息步伐須更加審慎
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 見圖)週一(10月14日)指出,最近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會議結束後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用於未來消費的家庭資源實際上狀況不錯、美國經濟遠比原先預期的要強勁得多,幾乎沒有跡象顯示經濟活動將會大幅放緩。 沃勒指出,一些FED...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剪不斷,理還亂 央行與資產價格的糾葛
文/許嘉棟■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貨幣供給過多通常是資產價格膨脹,甚至是資產泡沫的主因,因此中央銀行與資產價格的關係密切。然而,早期央行多不關切資產價格穩定問題,直到2007年次級房貸風暴發生之後,態度方開始有所轉變。不過,央行該如何調控資產價格,面臨諸多挑戰,罕見順利引導資產價格軟著陸者,治絲益棼之例則所在多有。 在2007年以前,央行與經濟學界多不主張貨幣政策應考慮資產價格穩定。此一看法可以美國前聯準會(Fed)主席葛林史班(Alan Greenspan)為代表。他在主席任內,美國經濟表現亮麗,金融市場大體穩定,被譽為金融救世主;但卸任時被批評留下了資產泡沫的未爆彈,隨後不到兩年,次級房貸風暴即爆發。 葛林史班在其回憶錄中,曾對Fed何以不積極介入股價與房價,提出三點辯解:1、Fed沒有穩定資產價格的職責;2、股市與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難以認定,Fed未較市場參與者擁有資訊上的優勢;3、欠缺各國央行順利平抑資產價格的前例經驗可參考,Fed未必有能力消弭資產泡沫,而不讓經濟硬著陸。另外,央行界與經濟學界普遍認為貨幣政策若對資產價格波動做出因應,可能反而令產出、就業與民生物價的波動加劇。因此,央行與學者多主張俟資產泡沫破滅後,再對經濟與金融市場進行善後與補救。 美次貸風暴後,各國央行才認真看待資產價格變動 不幸的是,未被Fed認真處理的房價於2007年崩跌,爆發了次貸風暴,進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其破壞力之大,令世人對央行應否關注資產價格之想法,有了顯著的轉變。 事實上,日本於1986~1989也曾經歷過一段股價與房價狂飆的資產泡沫時期。此泡沫於1990破滅,使日本陷入「資產負債表型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意指家庭、企業與銀行為了修護其資產負債表,各自減少消費、投資與放貸,使內需萎縮,經濟衰退),進而衍生為日本自1990年以來「失落的30年」。只是日本的慘痛教訓未成為他國的殷鑒。 日本的殷鑒與次貸風暴的慘痛代價,使央行與學者充分意識到資產泡沫若破滅,極可能引發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此外,在正常時期,資產價格的波動會透過財富效果,影響消費與投資,進而衝擊生產、就業與經濟景氣。又購買資產的資金多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且多為抵押貸款,故股市與房市的起伏,也密切影響金融的穩定。 打房不能光靠央行,必須各部會群策群力 以上這些考慮,促使央行不能不關注資產價格。然而,央行欲調控資產價格,也面臨了多項的挑戰。一是影響資產價格的因素多端,貨幣政策只是其中一項。以房價為例,政府的土地政策、住宅政策與租稅政策等,也都是關鍵因素。因此,資產價格的穩定,多須由相關的主政部門共同集思廣益,協力達成。此外,貨幣政策雖然會密切左右資產價格,但其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對資產價格膨脹問題,不宜採取全面性緊縮措施抑制之,只宜以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緩和之。然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的適當力道為何,又成為另一挑戰。 以近幾年中國大陸的打房經驗為例。大陸房地產業的榮景,使其連同上下游關聯產業,對GDP的貢獻曾多年高達25~30%,但也帶來房地產的嚴重投機與炒作。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達「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之訓令,未能緩和房價漲勢;政府遂於2020年推出嚴格限制銀行對房地產企業放款之嚴厲措施。此舉迅即導致許多開發商破產、房價崩跌。房價大幅下挫對家庭所帶來的負面財富效果,以及地方政府少了售地收入,導致民間與地方政府的消費與建設支出萎縮,大陸的內需與經濟景氣因而低迷不振。有鑑於此,大陸中央與人民銀行於今年5月與9月反向推出了一系列的振興房市政策,包括撥款收購過剩住宅,以及降息與降低存款準備率的寬鬆貨幣政策等。此例充分顯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該如何適度拿捏,並非易事。 最後,還有葛林史班所提到對央行的另一挑戰:「欠缺各國引導資產泡沫順利軟著陸之經驗可資參考」。上段所述中國大陸的打房,所造成的是房市的硬著陸。1990年3、4月間,當時的日本大藏省(2001年組改後分為財務省、金融廳)與日本銀行也曾分別推出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管控與貨幣緊縮的措施,其結局是資產泡沫的破滅。台灣央行亦曾在1989年提高利率與存準率,股價指數隨後於1990年2至10月的八個月期間內崩跌8成。
《國際經濟》拚經濟 學者:歐盟降息要快要大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歐元區勞動市場,多年以來多虧了意想不到的韌性在支撐,但現在終於出現破口,經濟學者認為,想要解決這個狀況,只有歐洲央行快快降息,且調降的幅度不能太小。 儘管大環境還是有通膨以及經濟成長低迷等問題,但歐洲失業率卻是在歷史新低位置。不過,德國化學大廠巴斯夫(BASF)以及重工業者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已開始裁員,為避免景氣進一步惡化,故歐洲央行本周可能會再次降息。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博灝(Point72)認為,可望在10月調降利率的歐洲央行,應該會再繼續降息,因為歐元區已經步入寬鬆這條道路,而且也需要持續寬鬆,因為主要考量的是勞動力市場。 彭博社指出,從統計數據來看,歐洲經濟成長將漸漸降溫,而不是一下子就崩跌。但第2季就業成長只有0.2%,同時期的職務空缺比,也從以往的高點3%以上,下滑至2.6%。另外,標普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S&P Global PMI)也指出歐洲景氣正在惡化。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指出,美國人力市場的職缺減少,加上徵人腳步放慢,都是值得注意的信號,這才是聯準會日前決定,一口氣大幅度降息兩碼的主要因素之一。 歐洲央行部分鷹派官員也承認,歐元區的勞動力也有相同的問題。歐企不積極招募員工,比通膨持續降至2%更有可能發生。部分歐洲的公司,可能不會再找更多的人力。 歐洲製造業受到中國大陸需求疲弱,以及在歐洲競爭激烈的影響。有些歐洲企業似乎對景氣反彈失去信心,像是福斯汽車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福斯正在破天荒地考慮,要把德國車廠關閉,德國馬牌輪胎(Continental)也是想檢討人力。 因此,高盛預估未來幾季歐元區的失業率恐怕將增至6.7%。如果歐洲經濟成長表現不好,可能會有更糟糕的結果。所以,從本周以後,每次的例會都要降息,直到存款利率從現在的3.65%要降到2%左右。 理論上而言,實施更多的貨幣寬鬆,來幫助疲弱的就業市場,受薪階級的勞工基本上就不太會被加薪,故通貨膨脹現象可望紓解。巴克萊銀行認為,如果勞動力市場持續降溫,勞工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薪資談判中,接受更差的加薪條件,因為要先保住飯碗再說。 歐洲央行日前曾假設,計畫將在2025下半年持續達到2%的通膨目標,但是以薪資成長趨緩為基礎來說。不過,歐洲央行也不希望勞動市場,以及員工薪資的成長幅度過小。 經濟學家指出,歐元區就業市場看起來仍然相當有韌性,不過也有明顯疲弱的跡象。歐洲央行應該有所對策,確保日後經濟不會真正衰退,以及失業率大幅上升。所以,這也代表要提前降息來因應。
美元利率仍有優勢 9月人民幣存款餘額料跌破1,200億
美國聯準會9月雖啟動降息,但隨聯準會主席鮑爾近期放鴿,美元指數續獲支撐,美元計價商品仍具強勢吸引力。中央銀行16日將發布7月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預料在美元利差優勢下,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仍將下滑,應會跌破1,200億元(以下金額單位均為人民幣)大關,但在近期人民幣緩步反彈,金額下降幅度應會趨緩。 美國聯準會2022年啟動升息後,累計升息21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去年底停止升息後,並符合市場預期在9月啟動降息,且一舉降息2碼,普遍預測今年將降息4碼,後續在11、12月各降息1碼。 雖然美國降息2碼,但降息循環才剛開市,美元仍有利差優勢,近期非美幣別回落,加上地緣緊張升溫,美元反而是呈現上漲,目前已回升至102大關之上。銀行主管也認為,聯準會全年預計降息4碼,仍遠低於近三年升息幅度,加上大陸人行也跟著降息,陸美之間利差因素並未縮減、促使美元續強,短期內人民幣存款餘額預料持續探底。 根據央行統計,8月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單月大減65.27億元,整體規模僅剩1,216.39億元,創下2013年10月以來的近11年次低水準。今年上半年累計已蒸發91.19億元。 央行官員表示,以個人戶為例,持有人民幣仍以投資理財需求為主,趨勢上仍是減持人民幣;至於法人戶則反應公司需求,近期仍有從大陸地區匯入投資所得跟股利,同時也有廠商匯往大陸支付換款,整體進出大致抵銷。整體來看,餘額下滑趨勢並未逆轉。 觀察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1月反映短期因素意外上揚,2月起即回到下行趨勢,且減幅更是逐月擴大,5月雖不降反升,但6月起人民幣存款規模又轉為下行,9月應是維持下滑趨勢。 根據央行統計,國銀人民幣業務自2018年起逐年衰退,去年底人民幣存款已跌破2,000億元大關,且近期在美元高利優勢下,人民幣存款餘額僅剩1,200億元左右,與2015年6月創下的歷史高點3,382.18億元人民幣相較之下,存款已狂減一半以上。
房市信用管制鬆綁誰得利?房仲老鳥:央行配套機制將掀一波解約潮!待售物件將更多
央行週三針對信用管制措施推出數項鬆綁措施,包含繼承取得房屋者、與銀行簽訂撥款後1年內出售原屋之換屋者、已簽訂成屋與預售屋購屋合約者,以上情況能夠不適用於此次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 針對繼承者此波被列於鬆綁措施中,事實上先前即有不少消息傳出,根據內政部數據,前8月繼承移轉棟數達5萬815棟,比較自1999年以來同期數據,為歷年來次高,僅低於2023年1~8月的5萬2191棟。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近幾年房價持續高漲,加上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結構發生劇烈變化,致使繼承移轉逐年增加。 在此情況之下,其中部分為在外地工作但繼承祖傳老屋的青年族群,由於名下有房或有部分持分不動產,欲購屋卻適逢央行推出信用管制,貸款被阻於門外,因此此波央行願給予繼承者豁免權,應能獲得廣泛民眾之認同,並給予繼承老屋之首購族一條活路。 另針對換屋族、已簽約者同樣被列入此波鬆綁措施,徐佳馨表示,看得出央行放寬適用範圍確實琢磨許久,且放鬆範圍比想像中更窄。 除不溯及既往、不影響因繼承取得的多屋族等各方都無異議外,外界爭議較大的交屋換屋族放寬幅度不大,且切結期間仍在1年,顯見央行認為「換屋即破口」的心態不變。 而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央行本次配套措施,針對繼承族、新青安族採取寬鬆認定,可舒緩換屋族和繼承族的心理壓力。 但由於第七波信用管制之後存準率上調,就算定義標準放寬,銀行願意受理承貸,許多購屋族仍須排隊苦候,擠不進房貸窄門,或者利率高到令人卻步,因此第4季買氣仍是考驗。 張旭嵐表示,限貸令實施後,由於買賣雙方對於貸款下不來,是否為不可歸咎雙方之因素有歧見,導致市場上衍生許多買賣糾紛。 但央行在配套方案中,特別提及買賣契約中「不可歸責於雙方時」的解約機制,形同為限貸令開啟了解約的詮釋,若買賣雙方往解約方向處理,短時間會掀起解約潮,市場待售物件會增加,增加首購族的選擇性。 文/彭蕙珍
央行總裁評比 楊金龍得B+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公布2024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我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年未再獲A評等的肯定,評比降為「B+」。楊金龍擔任總裁以來共獲四個A,目前仍是「4A總裁」。 根據最新發布的央行總裁評比,除了楊金龍於第二任期首度拿B+外,比較其他主要亞洲央行,包括中國大陸人行行長潘功勝、韓國銀行(韓國央長)行長李昌鏞、日本銀行(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今年同樣獲B+。 央行總裁評比是由環球金融雜誌辦理,每年對約80多位國家央行總裁,進行貨幣政策表現的評比,評分標準採用類似美國學校的學生評分標準制度,共分為A至F等五級,A代表「優異」的最高榮耀,F代表「不及格」,歷年大多在8、9月發布,今年則於10月發布。 據環球金融雜誌公布的結果,今年最高A+央行總裁共三位,包括首獲A+的丹麥Christian Kettel Thomsen,而包括印度Shri Shaktikanta Das、瑞士Thomas Jordan,則為連兩年A+。拿下A的央行總裁則有八位,包括巴西、智利、模里西斯、摩洛哥、南非、斯里蘭卡、越南的央行總裁。拿下A-則有15位,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也在此一級距中。 回顧楊金龍總裁生涯的四個A,2019年首度接受環球金融雜誌央行總裁評比,隨即拿下首A;2020年續獲A;但2021年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加強觀察名單」,該年楊僅獲A-。 2022年全球進入升息循環,楊金龍任內也首度升息1碼,後續維持溫和緊縮步調,並靈活搭配調高存款準備率,貨幣政策靈活妥適因應,去年及今年均獲A,累計四個A。不過,今年3月楊金龍再次做出勇敢的決定,再升息半碼,最終未再獲A,暫時無緣「5A總裁」,明年捲土重來。 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除了環球金融雜誌每年進行外,其他國際評等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及國際三大信評的惠譽、穆迪、標準普爾等,也均會針對各國央行的貨幣、外匯及總經政策等,發布相關的評等結果,為近一年來該央行總裁表現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