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生技股」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325

證券

劉烱德|股匯雙漲 外資強買超200億

美國在經歷了感恩節網購星期一逾120億美元消費佳績,昨日亞馬遜和 Shopify 等零售股雖相繼走高,但股市卻未見慶祝行情,美股四大指數反而全部收黑。 美股短線漲多整理,市場檢視美國經濟衰退狀況及不明朗明年何時會開始降息。自聯準會於2022年3月開始升息以來,企業違約率已從1%升至5%以上,此恐將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2024年可能會出現大規模裁員。而隨著聯準會維持較高利率的時間更長,高收益和槓桿貸款的違約率將持續上升。 今日股匯同漲,早盤指數開平走高收盤上漲203.83點 收在17,341.25點,成交量也增加至2,965.71億元,為價漲量平帶短上影實體中長紅K,二日K線形成空多對峙,多方持續掌控盤勢。外資回頭大買 200.03 億元,投信賣超 16.3 億元,自營商轉為買超30.64億元,合計三大法人買超 214.29 億元。電子權值三雄回神,半導體、IC設計族群匯集市場買氣上攻,加上塑化、航運等傳產股以及金融指標股撐盤,生技防疫概念股也延續昨日漲勢。 大盤持續高位震盪,惟本週適逢月底,除了持續關注熱錢資金派對續航力道,也要留意內資在指數高檔之際進行獲利調節。 第四季行情選股重於大盤,對的股票拉回要敢買;在WiFi 7帶動消費性電子相關類股持續發燒,另集團股具業績題材、總統大選題材等族群都有表現機會。 (文/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

恆大、四維航漲停 生技、散裝喊燒 台股早盤反彈向上

證券

恆大、四維航漲停 生技、散裝喊燒 台股早盤反彈向上

台股28日早盤反彈向上,指數來到17,214點,上漲77點,權王台積電(2330)股價上漲1元,來到570元,盤面強勢股由生技族群延續市場熱度,美德醫療-DR(9103)、恆大(1325)亮燈漲停,另散裝航運四維航(5608)、慧洋-KY(2637)漲勢突出,躍居短線主流。 關注美股表現,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56點,或0.16%,收在35,333點;標普500指數下跌8點,或0.20%,收在4,550點;Nasdaq指數下跌9點,或0.07%,收在14,241點;費半指數下跌8點,或0.23%,收在3,739點。 美股狹幅整理,四大指數收盤全數下跌。受惠「黑色星期五」銷售強勁,Adobe Analytics上調「網路星期一」的消費預估、預期將創歷史新高,帶動以亞馬遜(AMZN)為首的零售概念股表現強勢。而且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10月新屋銷售月減5.6%、不如預期減少5.1%,9月數據也被顯著下修,促使各年期美債殖利率同步走低。 不過,投資人等待聯準會本周將發布經濟褐皮書,還有主席鮑爾將發表談話,加上美國經濟分析局也將發布重要的PCE通膨數據,因此壓抑美股四大指數呈現狹幅弱勢整理。 統一投顧表示,由於台股11月漲多,指數高檔拉回,以修正指數對半年線過大之乖離。由均線觀察,目前除了五日均線外,其餘均線均呈多頭排列,其中中期月線甫向上穿越半年線,呈現多方格局無誤,下檔支撐為17,000點整數關卡。

美時、生達等13檔生技股爆量大漲 防疫股後市分析師這樣看

證券

美時、生達等13檔生技股爆量大漲 防疫股後市分析師這樣看

中國大陸北方呼吸道疾病疫情上升,流感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新冠病毒等五毒齊發,引發市場擔憂疫情擴散,吸引資金轉進防疫生技概念股,躍居盤面多頭重心,口罩、檢測、製藥保健、清潔等概念股,股價強漲表態。  呼吸道相關疾病在大陸可能出現流行,激勵股價位處低階的防疫概念股毛寶、康那香、恆大、熱映、美德醫療-DR、健喬、中化、南光、亞諾法、ABC-KY、合世、優盛等約15檔強攻漲停,另有約15檔漲逾5%;興櫃檢測股圓點奈米、普生更飆漲逾18%,敏成健康、清淨海及瑩碩生技等都漲13%以上。 台股臉綠 防疫股抬頭  台股27日大跌150點,但生技股延續上周綠營政策指標股利多,加上陸疫情升溫的雙重題材,上市、櫃生技股雙雙爆量挺升,各以上漲2.24%、1.15%作收,各自為該市場類股漲幅之冠,成交值各激增至108億元、92億元,日增各2.84倍、1.17倍。  分析師表示,新冠疫情趨緩、經濟解封,加上當前口罩、檢測、醫藥供應充足,先前獲利衝高的口罩、檢測廠營運明顯回落,回歸正常。大陸這波疫情主要是先前封城太久造成的免疫負債,並非出現新的病原體,因此,防疫概念股或抗生素族群只是短線反應,除非是有更大規模的新病毒引發疫情,才會為防疫股帶來中長線行情。 中長線行情 要看疫情發展  由於黴漿菌主以抗生素治療,後續若台灣呼吸道相關疾病疫情一同流行,包括抗生素學名藥廠、原料藥廠、藥局、檢測、呼吸科醫材、口罩等都是相關標的。 口罩廠獲利Q4有望衝高  南六表示,目前兩岸都有很多口罩閒置產能尚未開出,台灣廠也僅剩一條產線在運作,預估短期口罩將不至於供給困難。10、11月營收亮眼,第四季營收、獲利有機會衝今年高峰。  普生推展精準檢測、液態活檢、委託開發及生產(CDMO)、檢測服務、P113抗菌胜肽藥品五核心業務。自有品牌「oh care歐克威爾」打入近130間佑全連鎖藥局通路及美國電商平台Amazon,更與克麗緹娜集團合作抑菌蛋白應用產品,開拓兩岸市場。

證券

大陸呼吸道傳染病猛增 口罩、製藥、檢測生技股強漲表態

大陸北方呼吸道疾病疫情上升,包括流感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新冠病毒等5毒齊發,而兩岸交流頻繁,引發市場擔憂台灣農曆春節恐有一波新疫情,吸引資金轉進防疫生技相關概念股,帶動生技股躍居盤面多頭重心,口罩、檢測、製藥保健、清潔等概念股股價聯袂強漲表態。 其中,恆大(1325)、亞諾法(4133)、健喬(4114)、ABC-KY(6598)、中化(1701)、南光(1752)、合世(1781)、優盛(4121)股價直奔漲停;興櫃檢測股圓點奈米(6797)、普生(4117)也逾一成。 呼吸道相關疾病疫情在中國可能出現流行,激勵股價位處低階的防疫、藥物相關股毛寶(1732)、康那香(9919)、恆大、熱映(3373)、美德醫療-DR(9103)、健喬、中化、南光等強攻至亮燈漲停價,推動上市生技股漲幅逾2.24%,上櫃生技指數漲幅1.15%同步領先。 分析師表示,新冠疫情趨緩、經濟解封,加上當前口罩、檢測、醫藥供應充足,先前獲利衝高的口罩、檢測廠營運明顯回落,回歸正常。本波中國疫情主要是先前封城太久造成的免疫負債,並非出現新的病原體,因此防疫概念股或抗生素族群只是短線反應,除非是有更大規模的新病毒引發疫情,才會為防疫股帶來中長線的行情。 中國發布防控措施,今年冬季至明年春季可能面臨COVID-19、流感、黴漿菌肺炎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局面。黴漿菌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目前沒有疫苗,後續接近春節,兩岸交流頻繁,一旦台灣呼吸道相關疾病疫情若一同流行,將使防疫相關需求攀升,包括抗生素學名藥廠、原料藥廠、藥局、檢測、呼吸科醫材、口罩等都是追蹤標的。 普生推展精準檢測、液態活檢、CDMO(委託開發及生產、檢測服務、P113抗菌胜肽藥品五核心業務。其中,自有品牌「oh care歐克威爾」打入近130間佑全連鎖藥局通路及美國電商平台Amazon上架銷售兒童口腔保健產品,更持續與克麗緹娜集團合作之抑菌蛋白應用相關產品接單亦穩定增加,開拓兩岸市場。

金融

《金融》降息預期擴大 中小型生技股反彈行情蠢蠢欲動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4年降息預期深化,有利推動中小型生技族群展開反彈行情,保德信指出,目前市場預期降息最快有望落在2024年5月,且幅度也從兩碼擴大至四碼,對於這波升息以來受到壓抑的中小型生物科技類股不啻為一大利多,根據歷史經驗,中小型生技類股對於利率敏感度高,與利率往往呈現反向走勢,主要是因為利率上升導致市場預期中小型生技公司籌資成本上升,對股價造成負面影響,一旦高利率環境解除,有利吸引資金回補。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除了籌資成本上升影響,小型股對於資金需求程度較高,因此高利率環境不利小型股投資氣氛,加上中小型生技股長期表現與利率走勢相反,導致相關族群表現明顯落後。根據統計,S&P生技ETF(XBI)指數評價面於去年6月達到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低點,且目前仍低於歷史均值,事實上,當XBI指數評價過低時,往往會有反彈契機,目前XBI預估EV/Sales為4.9倍,遠低於2006年以來的平均值約7倍水準,下檔風險相對有限。 再者,江宜虔說明,多數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股價已低於長期併購價格的股票評價,相對地,現金水位充裕的大型製藥廠及大型生物科技公司因為手握現金,看好中小型生技公司不僅可補足大型藥廠產品線與專利藥到期缺口,且整體醫療生化產業的創新研發動能,主要仍將來自中小型公司,配合現在併購「物美價廉」,未來整體產業併購活動有望加速。 江宜虔認為,S&P 500指數中,醫療產業今年第三季營收及獲利成長整體表現超越市場平均,顯示其基本面相當強勁,然醫療類股持續在大箱型區間整理,看好明年開啟降息循環後的生物科技股補漲行情,以及糖尿病、減重、阿茲海默症等重磅新藥上市帶動的營收成長,搭配AI與醫療產業結合後,將加速整體研發創新能量,建議投資人不妨逢低增持生物科技類股,以及大型製藥、醫療器材、醫療服務等研發領導廠商,卡位明年多頭行情。

大盤有前高壓力區 留意半導體AI生技股

證券

大盤有前高壓力區 留意半導體AI生技股

盤勢觀察:在美聯準會(Fed)暫停升息,財政部發債規模低於預期,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因而由高檔拉回,11月1日殖利率跌破4.806%的頸線位置,市場風險偏好因而增溫,帶動資本市場反彈,美股四大指數皆向前高壓力區推進,國際主要股市亦因而受到帶動表現正向。  由FedWatch Fed升息機率預估觀察,2023年十二月與2024年元月的Fed的利率決策逾九成機率維持目標利率在5.25~5.5%,甚至2024年第二季有降息的可能,不過Fed升息周期告一段落後,後續仍有量化緊縮所造成的壓力,投資人不可不察。  AI股龍頭輝達公告第三季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其營收年增206%,由此可以看出AI晶片的需求暢旺,不過美出口限制政策影響其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組織的銷售,雖其發言體系表示其他地區需求強勁可抵消政策的影響,惟市場仍存憂疑,AI概念股多呈現拉回。  盤勢分析:由周K線看台股,大盤在10月31日觸及五月下旬以來的低點後開始反彈,月線與季線也重新交叉向上,截至上周台股大盤周K線已連3紅,5周KD亦開口擴大持續上揚,技術面表現正向,惟指數目前已來到今年高點附近,解套賣壓相形沉重,上檔賣壓不容小覷。  籌碼面的部分,外資十月共賣超大盤1,449億元,不過11月1至22日外資反手大幅買超1,991億元,在內資的部分操作亦偏正面,同期間自營商反手買超31億元(十月賣超67億元),投信買超111億元,惟內資操作未如外資積極。  整體而言,外資籌碼面偏向正面可為台股提供支撐,另就中期觀之技術面與指標仍偏正面,惟目前指數位處前高壓力區附近,在5日均量未突破3,000億元大關前不易突破,在下有撐,上有壓下,指數近期呈現震盪消化壓力的機率偏高,操作上選股仍重於選市。  投資建議: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表示,全球半導體製造業將於第四季開始復甦,電子產品的銷售可望季增22%,IC零組件銷售則有季增4%的可能,另近期終端市場呈現復甦,加上AI和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暢旺,半導體與AI相關概念股表現值得留意。散熱族群將會在運算效能增加所帶來的散熱需求,相關廠商如健策、奇鋐,及雙鴻等將受挹注,營運表現可留意。  另生技產業中CDMO與學名藥族群相關個股位階多處相對低檔,其中有基本面題材的公司更值得留意,例如:學名原料藥的台耀進行產能擴充並步入傳統旺季,CDMO廠商台康生有乳癌生物相似藥取證的進展,學名藥廠商美時其血癌藥市場份額擴增展望正向。

上櫃生技股 添三新兵

證券

上櫃生技股 添三新兵

年底IPO進度加速狂飆!櫃買中心上周上櫃審議三連發,陸續通過國內知名連鎖藥局佑全(6929),及國邑*(6875)、昱展新藥(6785)兩家新劑型新藥研發商三家公司上櫃申請,3檔均與生技題材相關,上櫃生技小尖兵聲勢浩大,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湧入。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  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44元。

挾三大題材 生技股搶紅包行情

證券

挾三大題材 生技股搶紅包行情

2023年步入尾聲之際,生技股挾著第四季的旺季效應、前三季財報亮麗和藥證等三大題材,再度吸引資金進駐,重掌多頭大旗,包括保瑞、美時、麗豐-KY、長聖、生達、科妍、合一、聯合、杏輝等生技公司,有機會搶先攻一波紅包行情。 逐漸成為台股主流之一的生技股,至少15家企業前三季獲利超過半個股本,保瑞更以EPS 24.63元穩坐獲利王;麗豐EPS 9.25元,也賺贏去年全年。晶碩、美時分別達15.31、14.19元。  另外,精華 、生展、亨泰光、達爾膚、鐿鈦、葡萄王、杏昌、大江、醫揚、生泰、邦特的每股稅後純益,都自5元起跳,法人預期,尚未公布財報的大學光、軒郁、泰博也有不錯的表現。  其中杏輝前三季EPS 1.58元,創下2014年以來的年度新高紀錄,受惠第四季醫藥傳統旺季,加上大陸子公司杏輝天力狀況已落底,獲利有機會重回季增,法人看好公司每股盈餘可望超過2元,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 科妍在關節腔注射劑、皮下填補劑、防沾黏產品三大主力產品的滲透率,均逐步走高,前三季EPS 2.08元,更接近去年全年的2.14元。隨著海外新獲許可證堆疊,中國膀胱灌注液最快明年第三季取證,預期明年仍將延續高成長力道。  聯合繼前三季EPS以3.14元交出歷史年度新高後,由於第四季為人工關節手術旺季,在12月進入假期前,整體置換關節的需求較高,帶10月營收來到4.07億元、創下新高紀錄。

IC設計續攻 這檔生技股「高割」 攻漲停後反向重挫逾4%

證券

IC設計續攻 這檔生技股「高割」 攻漲停後反向重挫逾4%

台股今(10日)開低走低,電金傳同步疲軟,大盤失守16,700關卡及5日線,加權股價指數收市跌62.98點,跌幅0.38%,收報16,682.67點,成交量2,302.37億元,日K線止步連七紅,周線連二紅。 權值股台積電平盤作收,聯發科、鴻海、聯電同步下挫,其中聯發科大跌2.32%,台達電、南亞、台塑表現同樣疲弱。 千金股普遍走跌,材料-KY大跌4.66%,失守千元大關,跌出千金股俱樂部,M31昨日強攻,今日遭空方狙擊,重挫逾半根跌停,千金股之路顛簸,此外,旭隼也跌逾2%。祥碩、緯穎逆勢上揚,分別上漲2.20%、1.40%。 半導體、IC設計方面,金麗科大漲8.19%,安國、沛亨聯袂漲逾3%,點晶、矽統、普誠、穩懋、點序、旺矽、欣銓、合晶同步上漲1%以上。 AI族群跌多,僅勤誠、健策、緯穎漲勢明顯,智原、廣達、研揚、廣明均連袂走跌逾2%。 觀光股方面,寒舍、新天地同步亮燈漲停,五福也大漲9.54%,距離漲停僅一步之遙,富野也拉出半根漲停,其餘包括易飛網、力麗店、洛碁、天蔥均同步漲逾3%。 生技股方面漲跌不一,福永生技強攻漲停,濟生、皇將漲幅超過4%。基亞、安克、藥華藥重挫約7~9%,而合一、中天、鑽石早盤一度攻上漲停,惟後續遭遇獲利了解賣壓,中天、鑽石終場漲勢明顯收斂,而合一則出現戲劇性翻轉,打開漲停後反向大跌4.33%。 據業內初步統計,上市、櫃股票合計寒舍、新天地、擎邦、久陽共10檔漲停板,表現搶眼。 類股表現方面,電子零組件類股及鋼鐵類股表現亮眼,漲幅分別為0.17%、0.14%,電通類股、汽車類股表現疲軟,下挫1.35%、1.34%。 上市股、上櫃股今成交量與漲跌幅前10名如下,僅供參考: 上市漲幅逾7%共10檔,其中5檔觸及漲停,收盤漲幅前十名依序為富世達(6805)、寒舍(2739)、新天地(8940)、志聖(2467)、南寶(4766)、金橋(6133)、力山(1515)、弘憶股(3312)、精元(2387)、中磊(5388)。 上市跌幅逾5%共13檔,3檔跌停股,收盤跌幅前十名依序為力達-KY(4552)、達邁(3645)、聯德(3308)、合機(1618)、必應(6625)、易華電(6552)、峰源-KY(6807)、工信(5521)、名軒(1442)、同欣電(6271)。 上市成交量前10名個股依序為緯創(3231)、矽統(2363)、華通(2313)、華泰(2329)、長榮航(2618)、廣達(2382)、中信金(2891)、金像電(2368)、鑽石投資(6901)、技嘉(2376)。 上櫃漲幅逾7%共11檔,5檔亮燈漲停,收盤漲幅前十名依序為擎邦(6122)、久陽(5011)、雙喜(5516)、福永生技(4183)、雷笛克光學(5230)、五福(2745)、金麗科(3228)、尚茂(8291)、寶碩(5210)、天方能源(3073)。 上櫃跌幅逾6%共10檔,1檔跌停股,收盤跌幅前十名依序為科嶠(4542)、創威(6530)、合邦(6103)、基亞(3176)、安克(4188)、新零售(3085)、藥華藥(6446)、康和證(6016)、鉅明(8928)、宏碩系統(6895)。 上櫃成交量前10名個股依序為中天(4128)、合一(4743)、協易機(4533)、擎邦(6122)、富喬(1815)、榮群(8034)、兆利(3548)、聯合(4129)、宏捷科(8086)、良維(6290)。

台股上攻萬七 專家點名留意財報績優股、生技股

證券

台股上攻萬七 專家點名留意財報績優股、生技股

投組表現: 金麗科(3228)表現最佳,9日股價亮燈漲停,股價創下波段高點,後勢仍有創高機會。 驊宏資(6148)表現最差,9日股價下跌3.53%,股價跌破月線、季線,建議賣出。 盤勢預測: 台股大盤開高走高,終場上漲4.82點,漲幅0.03%,收在16,745.65點,成交量為2451.55億元。 類股方面,居家生活表現最佳,漲幅1.96%,電子通路表現最差,跌幅1.52%,權值股台積電上漲1元,漲幅0.18%,收在557元。聯發科下跌9元,跌幅0.98%,收在905元。 展望後市,台股大盤在前高16,825點壓力區附近,多頭攻勢暫時受阻,但仍站穩所有重要均線之上,再加上外資連多日買超,上攻17,000點的目標沒有改變。除顯卡的青雲、麗臺、撼訊可特別留意外,IC設計的金麗科、力旺、世芯-KY可逢低買入。 投組表現: 新日興 (3376)表現最佳, 受惠富世達上市影響,股價創下新高。 十銓(4967)表現最差,受到漲多影響,加上原廠減產效應下,股價拉回。 盤勢預測: 受到Fed主席包爾即將準備談話,盤中平盤震盪下,加上短線漲幅大,強勢就是橫盤震盪,弱勢就等拉回到季線。加上陸續公布10月營收下,預計個股震盪機率大增。 投組表現: 群電(6412)表現最佳,前三季EPS來到5.81元,法人估全年EPS上看8元,有望創下近年次佳紀錄,吸申投信及市場買盤持續進駐。 醫揚(6569)表現最差,10月營收雙率雙增,盤中一度攻至漲停,可惜短線獲利賣壓及早盤追高之當沖停損賣壓續出籠,導致終場不跌,但基本面優異且月底有醫療科技展題材下,未來仍有望重整旗鼓。 盤勢預測: 美股四大指數近日已漲多休息,費半停在季線附近,其他三個指數則為半年線,因此台股本波來到半年線後也勢必需要先作喘息,未來若成功補量2,800億元甚至3,000億元,就有機會挑戰10月高點16,825點及9月高點16,920點。 今日中小型股賣壓明顯出籠,兩市合計逾千家走跌,但成交量萎縮說明內資大戶惜售,偏多心態不變,在5日線未失守且轉為下彎前,短多架構不變,逢拉回應積極站在買方。 近日為財報密集公布期,投資人應把握機會檢視持股汰弱換強,除了留意財報績優股外,也可持續關注生技股表現,因為生技股除了月底醫療科技展題材外,政策偏多下也被市場視為選舉概念股之一。 投組表現: 艾訊(3088)表現最佳,毛利率走升獲利增長,股價底部技術性反彈延續。 威盛(2388)表現最差,上半年獲利優於去年同期虧損,股價拉回十日線留意止穩點。 盤勢預測: 昨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再度下降5個基點至4.52%,近期科技股表現佳,微軟股價再創新高,激勵標普周三收盤上漲0.1%,創下2年來連八漲勢,根據 CME FedWatch統計,高達90%交易員認為今年不會升息,且25%交易員認為3月會開始降息,有望激勵股市續攻。 台股一周以來從低點強彈,尤其在外資買盤敲進下,指數已站上所有均線,成功化解破底危機,不過大盤技術面乖離較大,權值股上攻有限,成交量若能進一步放大,在中小型股類股輪動下,有機會進一步挑戰前高。

題材連發 鑽石、達爾膚等14檔生技股火熱

產業

題材連發 鑽石、達爾膚等14檔生技股火熱

今度重要醫療盛事台灣醫療科技展月底登場,題材熱度升高,生技股抓準時機吸納資金,鑽石投資(6901)8日大漲9.18%收52.9元創上市掛牌以來新高,上櫃小尖兵更搶戲,生技醫療類股指數連四日大漲,創逾三個月高,達爾膚(6523)第三季獲利告捷,催動股價盤中觸及漲停,而受惠年底作帳行情,集團股中天(4128)、合一(4743)也連兩日飆漲。  生技族群11月喜事連連,除即將於14日登場的生技論壇外,另一醫療盛事則是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30日至12月3日舉行,本年三大主題為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及全齡健康,為生技類股帶來題材熱度。  投資人靜待美國聯準會(Fed)多位官員本周談話,市場投資氛圍轉趨觀望,生技族群趁勢竄起,值得留意的是,內資當道之際,本波生技股補漲列車由中小型櫃買尖兵領軍,上櫃生技醫療類股指數8日續漲0.89%,為上櫃類股漲幅第二,寫下連四紅,短中期均線全面走揚,高點更衝上208.64點,創逾三個月高。  國內首家上市掛牌的永續型生技創投鑽石投資近日來利多頻傳,6日宣布與日本大和生技創投結盟,鎖定細胞治療、核酸藥、再生醫學等領域進行台日合作,受此消息激勵,鑽石投資股價連兩日量價齊揚,8日衝破50元大關、締造掛牌上市後的新天價,且成交量1.79萬張也寫下繼掛牌首日後的最大量。  另外,以DR.WU為品牌的達爾膚財報告捷,第三季稅後純益1.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82元也創下11季來新高,推升其股價8日早盤一度觸及漲停價145.5元,終場勁揚6.79%跳空飛越季線。  而呼吸道吸入製劑製造商益得,則因疫情趨緩後股價回檔已深,也反彈6.2%突破月線,此外,聯合、合一、藥華藥、中天、泰博、華安、易威、大樹、曜亞、醣聯、軒郁漲幅則介於1%~5%。

兩岸

《港股》恆指小漲 科技、生技股走高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雖然聯準會官員釋出鷹派訊息,但美國公債殖利率下跌,激勵隔夜美股主要指數收高,受此提振,周三香港恆生指數盤中漲0.26%,報17715.84點。國企股(H股)漲0.2%,報6099.23點。 恆生科技股指數漲0.7%,金蝶國際漲5.7%,閱文集團漲5.56%,表現最佳;小鵬汽車跌5.65%,跌幅最大。 騰訊漲近2%,為大盤帶來支撐。 小米暫漲3.2%,報16.32港元,再創52周新高。 受油價下跌影響,中海油目前跌逾2%。 生技股表現相對亮眼,目前漲2%,藥明生物大漲逾5%,京東健康漲近3%,中生製藥漲2%。翰森、國藥和石藥均漲逾1%。 再鼎醫藥第三季虧損縮小,股價大漲逾8%。

困難學名藥開始收成 法人喊買這家生技股 目標價95元

證券

困難學名藥開始收成 法人喊買這家生技股 目標價95元

東洋(4105)近日在外資買盤拉抬下,短線股價出現不小漲幅,法人表示,公司透過「授權引入新藥」深耕台灣市場及「開發困難學名藥」拓展國際市場,東洋雙引擎將推升營收獲利成長,給予「買進」的投資建議,目標價95元。 東洋近五個交易日外資連續站在買方,累計買超2,128張,股價從23日最低點78.2元起漲,27日盤中最高價來到85.5元,終場以83元做收,上漲1.7元,留下長上影線。 群益投顧表示,東洋與國際大廠合作開發微脂體抗真菌藥物Ambisome之學名藥,去年底取得美國藥證,今年初上市,是目前唯二的學名藥之一。Lipo-AB美國上市帶動今年外銷成長,東洋已取得簽約金、里程碑金共350萬美元,後續還享有銷售分潤。 此外,今年6月與國際大廠進一步合作開發歐洲市場,而南美、澳洲市場也有機會在今年底前簽約。 東洋今年前三季營收38.61億元,年增9.41%,EPS3.94元。群益投顧指出,東洋引進的第一個膽管癌標靶新藥Pemazyre於今年5月正式納入健保,肺癌新藥Gavreto也順利上市,整體癌症用藥個位數百分比成長。抗生素的銷售表現非常亮眼,帶動重症醫療事業部成長幅度高於平均。 疫苗方面,今年新引進了四價含佐劑流感疫苗,適用於65歲以上高齡族群,疫苗的收入會集中在9~11月認列,因此預估今年第四季營收將達到全年高峰。 展望2024年,群益投顧表示,Lipo-AB在美國銷售邁入第二年,市占率有機會繼續提升;從德國引進的麻醉藥Byfavo(Remimazolam),繼去年底取得檢查鎮靜適應症藥證後,今年第四季又進一步將適應症擴展到全身麻醉,可爭取每年約250萬人次全身麻醉手術市場,挹注新動能。 抗生素新藥Eravacycline預計今年11月可取得台灣藥證,有助於讓原本就因抗生素銷售表現佳而成長幅度高於平均的重症醫療事業群延續成長力度。

低基期生技股 躍盤面亮點

證券

低基期生技股 躍盤面亮點

台股27日回神,除了AI股有所表現,法人觀察,資金往基期較低的生技股輪動,並有利於指數反彈。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台股除了熱門AI股,觀察資金往低生技股輪動,除了生技股今年股價沒太多表現,隨著產業的轉型,生產業已跳脫以往「一顆新藥救產業」的思維,已有醫材、精準醫療等多元商品,後續預期美股不要太差,台股有機會展開跌深反彈。  生技股是27日最亮眼的類股,上市、櫃生技指數各大漲3.55%、3.8%,單日市值共大增453億元,整體表現耀眼,包括主攻癌症治療的基亞(3176)、前三季營收亮眼的醫藥股王保瑞、生華科、泰福-KY、智擎等均拉漲停。  另外,藥華藥、美時、醣聯同步上揚6%~7%;除了新藥題材及獲得臨床試驗達標,衛福部預計成立百億規模癌藥基金,約60億元明年可望上路,也有望挹注生技股營收。  其中,保瑞前三季合併營收109.94億元,年增成長111.6%,超越去年營收總額,二大事業體業務持續穩定發展,子公司安成藥業購買美國公司的六項品牌藥市場資產,跨足全球最大藥品消費市場的品牌藥業務,股價帶量攻漲停,突破600元大關,站上月均線。  基亞則受惠與日本公司共同開發治療局部晚期食道癌的溶瘤病毒新藥二期臨床數據達標,吸引買盤湧入上攻,股價來到43.9元創波段新高,站上所有均線。  智擎則是傳出旗下胰臟癌新藥,三期臨床試驗去年底完成,預計明年有望上市銷售,將帶動全球營收成長1.5~2倍,股價放量攻上漲停。  泰福-KY則是生物相似藥在美國市場大,營收貢獻可期,並增加多元產品線的轉型效益顯現。  生華科布局泛病毒抗感染商機,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候選新藥,正在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IND申請利多。  儲祥生表示,美股周四大跌,台股應開低守16,000點,但卻開高漲近百點,顯示指數在16,000明顯有撐,近期美股表現不佳,跌深的個股因已跌到相對低點,後市不用太悲觀,仍須觀察美債對科技股的影響。

證券

台股本周跌1.86% 生技股好威漲6.65%

證交所統計,本周加權指數跌1.86%,但生技股一枝獨秀,大漲6.65%;另外,今天收盤上市股票總市值達50.88兆元,本周市值一口氣蒸發逾9,427億元。 證交所統計,台股今天收16,134.61點,周跌306.11點,跌幅為1.86%,大型權值股代表的台灣50指數,則收12,028.25點,周跌342.97點,跌幅2.77%,表現弱勢。 產業別指數方面,本周漲幅以生技醫療類指數上漲6.65%為最大,跌幅以半導體類指數下跌4.05%為最大;代表傳產股的未含金融電子類指數逆勢上漲3.22點,漲幅約為0.02%。 證交所統計,本周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值為1兆1,511.49億元,全體上市股票成交值為1兆696.96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1.62%。 本周各產業上市股票成交值前三名為:半導體類3,568.98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33.36%、電腦及週邊設備類2,254.19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21.07%、電子零組件類1,260.09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11.78%。 另本周成交量週轉率前三名產業為:資訊服務類7.26%、汽車類6.61%、電腦及週邊設備類5%。 累計今年年初開盤迄今共194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金額為53兆7,748.25億元,市場日平均成交金額為2,771.90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83.19%,股票日平均成交量週轉率為0.43%。 112年10月27日全體上市公司市場總值為新台幣50兆8,809.28億元,較上週(112年10月20日)市值51兆8,237.10億元減少9,427.82億元,減幅約為1.82%。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