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祥碩」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117

證券

PC將觸底回溫 外資調高祥碩目標價至「這數字」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日系外資針對祥碩(5269)出具最新研究報告,點名祥碩一直是在PC領域相當受到青睞的個股,現階段PC調整已經接近尾聲,預計祥碩2024年在PC回溫下,將有利於其USB4.0的貢獻。 日系外資表示,祥碩一直是這半年以來最青睞的PC相關各股,儘管目前PC半成品仍處於修正階段,但預計已經觸底,2024年會是更好的一年。祥碩2024年在PC回溫下,將有利於其USB4.0的貢獻(營運動能不僅僅來自於轉投資文曄的收益)。故將祥碩目標價由1,400元調升到1,690元、評等維持買進。 日系外資表示,看好祥碩在大陸的營收貢獻將自2023年接近零到2024年回成長到10%以上,主要來自於祥碩為大陸CPU平台提供PC週邊晶片,此也將有利於祥碩毛利率表現。 因此,儘管將祥碩2024年、2025年營收預估削減3%、1%(USB4.0成長速度較慢),但提高祥碩2024年、2025年毛利率4個百分點以及2個百分點,也將祥碩2025年每股收益提高15%,其中一部分是來自轉投資文曄(3036)的業外獲益激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對大陸的晶片制裁,日系外資表示,祥碩在大陸CPU業務2019年佔營收約15%,但今年卻是已經接近零,不過,相信當地供應商使用中芯國際進行晶片製造。最近華為推出的採用中芯國際N+2節點的5G SOC Kirin 9000,顯示中芯國際N+1和N+2節點的技術和容量準備度不斷增強。

高檔賣壓出籠!千金股黑鴉鴉 僅大立光、祥碩逆勢上漲

證券

高檔賣壓出籠!千金股黑鴉鴉 僅大立光、祥碩逆勢上漲

台股今(23)日早盤維持紅盤的榮面,惟高檔賣壓出籠,指數隨後一路拉回,17,300點及5日線雙雙失守,外資、法人認養的千金股,更明顯拉回,僅有大立光(3008)及祥碩(5269)逆勢上漲,尤其大立光大漲近3%,股價衝上2,300元,表現最亮眼。 經過今年來庫存清理後,消費性電子及手機零組件有望恢復成長動能,手機鏡頭大廠大立光可望受惠,大立光今年來營收一路攀登,10月營收衝上63.26億元,創下2019年12月來新高,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達372.86億元,年減縮減至3.05%,若11月及12月持續攀登在高檔,今年有望扭轉衰退局面。 此外,大立光22日再傳出對玉晶光提起侵犯發明專利訴訟。不過,玉晶光今天股價並未受影響,與大立光同步上漲。 在營運否極泰來下,三大法人近4日天天加碼大立光,合計近4日買超1,000張。

資金重返電子 威盛祥碩搶鏡

證券

資金重返電子 威盛祥碩搶鏡

台股上演反彈行情,多方資金重返電子類股,市場聚焦未來成長趨勢樂觀,獲利動能看旺的IC設計族群,如威盛(2388)、祥碩(5269)等,營運展望正向,股價具表現機會。  威盛ASIC營收比重今年前三季為40%,透過VIA NEXT提供設計服務,包括後段量產服務與軟硬體系統設計。預料下半年營運展望優於上半年,第四季營收有望較第三季季增3成以上,全年營收有望年增30%~40%。  威盛智能產品專注在「智能車載」、「智能工業」、「智能建築」、「智能邊緣」等四大領域應用,涵蓋視訊車載資通、堆高機安全、重型設備安全、工廠目視檢測、預防安全、智慧家庭、智慧零售,以及AI邊緣、AI邊緣發展工具等。公司目前除自行開發產品並建立品牌外,亦提供架構針對OEM客戶訂製設計做其他應用領域產品之開發,長期積累項目以及長期供貨。  展望2024年,威盛認為儘管全球PC與智慧型手機等市場成長尚不明顯,但企業對於投資AI與雲端數位轉型會持續增加,看好智能產品事業部發展。對於VLI與VIA NEXT明年營運展望同樣抱持正面看待態度。  祥碩為高速傳輸IC設計廠,受到大客戶市占率持續增加,帶動祥碩晶片組業務受益;另外在USB 4產品部分,裝置端在今年第三季會有微幅貢獻,要大幅貢獻營收將要等到明年品牌客戶採用USB4產品之後,而USB4主機(Host端)部分,公司希望在年底前獲得USB-IF認證,並預計營收在明年上半年帶來貢獻。

祥碩 股價寫下今年新高

證券

祥碩 股價寫下今年新高

資金點火高價股,祥碩(5269)14日大漲6.57%,收高在1,540元,創2023年以來新高價。  美國超微(AMD)近期表示,CPU需求回穩,PC將於2024~2025年由AI推動展開成長走勢,營運持續聚焦高階消費性PC市場,將有利於祥碩營運的提升。  據法人調查顯示,2024年有多家PC品牌廠將推出AI功能的PC,微軟Win 10於2025年停止更新,2024年可望迎來PC換機潮。  祥碩持續在伺服器領域布局,既有客戶已有升級需求,往PCIe Gen4 package switch發展,法人認為,祥碩往伺服器發展,也有利於市場評價提升。

證券

《盤後解析》「息」字是關鍵 高檔震盪暫難解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台股今日股匯雙升,大盤在權王台積電(2330)穩坐高檔、鴻海(2317)重返百元俱樂部、航海王揚帆疾駛,加上股王世芯-KY(3661)盤中再寫3415元天價,激勵信驊(5274)、材料-KY(4763)、祥碩(5269)、創意(3443)等高價股連袂走強下,終於成功闖進16900關,終場集中市場收高76.42點、為16915.71點,但總成交值縮減至2698.15億元;櫃買市場漲0.74點、收在219.08點,重登5日線,惟總成交值亦降至719.04億元。匯率方面,今日開盤新台幣兌美元為32.315元、升值1.7分,上半場暫收32.331元、升值0.1分。 盤面上,台積收在572元,上漲0.18%;股王世芯-KY(3661)收在3285元,上漲1.55%;鴻海重回百元大漲,收在100元,上漲2.35%;華碩(2357)收在漲停板396元;長榮(2603)收在114元,上漲5.07%。 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說,台股只有一個字「息」,美國升息與否12月還有一次的機會,不過,預期不會升息的機會比較高,若今年度不再升息,只剩明年何時降息了。依新台幣匯率來看,目前是止貶回升的狀態,只要台幣回升、外資回流,台股一定會上漲。 台股今日持續高檔震盪,面臨萬七關卡,張陳浩說,股王還在衝,可以看出資金仍在市場,雖然萬七無法輕易站上,但震盪整理後,在年底前指數仍有向上的空間。AI雖然利多不太漲,市場上產品已經開始在量化,等業績出來後,將會再衝一波。 總統大選將至,市場期待選舉行情,投資上如何挑選?張陳浩指出,預期市場主力將會以電子股為主,除了對指數有幫助外,進出也容易,加上又有人氣,未來的表現空間應該仍大。 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認為,隨著時間接近年底,根據近10年的統計,在產業旺季的加持之下,台股12月的上漲機率高達八成,若將時間拉長至第四季來看,大盤歷年第四季上漲機率更達九成之多,建議投資人不妨可逢回布局趨勢產業,以及受惠景氣回升的相關類股。

華碩強攻漲停 長榮乘風破浪 IC設計續強 11檔閃金光

證券

華碩強攻漲停 長榮乘風破浪 IC設計續強 11檔閃金光

台股今(14)日開高震盪,盤中最高來到16,946.38點,距離萬七大關還是差一步,收盤報16,915.71點,上漲76.42點,漲幅0.45%,成交量2,698.14億元。 台積電今天盤中最高至576元,之後漲幅收斂,收盤小漲0.18%,收在572元,日月光上漲0.82%,收在123.5元,聯發科沒能守住漲勢,收盤下跌0.11%,收在905元。 華碩挾著AI PC與AI伺服器題材助攻Q3獲利,開高後一路向上挺,最終以漲停作收,惟AI族群各自表現,金像電、技嘉、奇鋐、廣達收紅,緯創則是下跌1.9%,失守百元大關,收在98.1元,反倒是鴻海上演法說會前行情,收盤上漲2.35%,剛好站上百元整數關卡。 IC設計依舊是盤面強勢族群,股王世芯-KY上漲1.55%,收在3285元,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信驊、譜瑞-KY、創意、祥碩、敦泰、通嘉、威盛、來頡等一齊攻高。 長榮Q3賺進一個股本,股價上漲5.07%,陽明與萬海也跟著收紅。 據業內初步統計,上市、櫃股票合計華碩、皇昌、東隆興、鴻翊共11檔漲停板,表現搶眼。 類股表現方面,化工類股及其他電子類股表現亮眼,漲幅分別為1.91%、1.78%,水泥類股表現疲軟,下挫0.77%。 上市股、上櫃股今成交量與漲跌幅前10名如下,僅供參考: 台股上市股有11檔7%以上漲幅,其中2檔觸及漲停,收盤漲幅前十名依序為華碩(2357)、皇昌(2543)、敦泰(3545)、通嘉(3588)、台耀(4746)、定穎投控(3715)、威盛(2388)、來頡(6799)、材料-KY(4763)、AMAX-KY(6933)。 今日上市有10檔股票3.5%以上跌幅,收盤跌幅前十名依序為泰福-KY(6541)、佳能(2374)、錩新(2415)、三商電(2427)、華冠(8101)、華新科(2492)、力銘(3593)、東元(1504)、東華(1418)、永冠-KY(1589),今日無跌停股。 上市成交量前10名個股依序為威盛(2388)、緯創(3231)、中信金(2891)、華邦電(2344)、矽統(2363)、長榮(2603)、長榮航(2618)、鴻海(2317)、華泰(2329)、聯電(2303)。 上櫃有11檔9%以上漲幅,其中9檔觸及漲停,收盤漲幅前十名依序為東隆興(4401)、福永生技(4183)、安克(4188)、鴻翊(3521)、世紀(5314)、康聯訊(3672)、宇環(3276)、天方能源(3073)、飛寶企業(4413)、昇華(4806)。 今日上櫃有12檔股票有6%以上跌幅,其中5檔觸及跌停,收盤跌幅前十名依序通訊-KY(6404)、新零售(3085)、京晨科(6419)、雙喜(5516)、台灣銘板(6593)、牧東(4950)、尚茂(8291)、博士旺(3555)、唐鋒(4609)、大宇資(6111)。 上櫃成交量前10名個股依序為擎邦(6122)、富喬(1815)、兆利(3548)、世界(5347)、鼎天(3306)、國統(8936)、僑威(3078)、宇環(3276)、品安(8088)、合一(4743)。

求饒式買盤回籠?分析師點名4檔護城河股翻多

證券

求饒式買盤回籠?分析師點名4檔護城河股翻多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表示,美、英、歐元區利率已到最高點,台灣通膨率正在下滑,利率也慢慢達到高點,並強調升息循環還沒結束;在升息預期下,新台幣相對於美元將轉強,吸引外資重返台股,外資期、現貨都由空翻多。 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以產業面來觀察,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限制令後,輝達再次改良降規版AI晶片,最快年底量產,英特爾也傳出有改版降規版晶片的計畫,這都有助台灣AI相關類股再次向上,支撐台股上升走勢,大盤維持在16,600點之上震盪,V型反轉型態沒有改變。 資金強勁推升台股,高價股走強,其中包括世芯-KY(3661)近期穩定大漲30%,進一步帶動祥碩(5269)、力旺(3529)、M31(6643)等穩定上漲。 何基鼎表示,高價股籌碼集中在大戶、法人,籌碼相對穩定,擁有在該產業中不能被輕易取代或模仿的經營優勢,如同巴菲特所說的護城河概念。他建議,本周可以留意信驊 (5274)、緯穎(6669)、力旺(3529)、M31(6643)等4檔高價股。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價股夯 祥碩、穎崴認購火

證券

高價股夯 祥碩、穎崴認購火

台股高價股多頭行情不打烊,國內投顧研究機構擴大戰線,中信投顧指出,祥碩(5269)第三季獲利符合預期,2024年可望迎換機潮,AI PC有利評價提升;凱基投顧看好穎崴(6515),研判將為HPC與AI趨勢向上之主要受惠者,雙雙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祥碩美系客戶晶片組拉貨穩健,自有產品銷售強健,第三季營收17.3億元,單季EPS 9.74元符合預期。第四季為傳統淡季,祥碩預估第四季營收季減10%,毛利率估介於50%~55%,2023年營業費用約15億~16億元。  中信投顧所做調查顯示,祥碩美系客戶近期需求提升並聚焦高階產品,且庫存水位處在相對低檔,後續將重啟拉貨,有利祥碩營運動能回溫。PC市場方面,英特爾與超微(AMD)均看好PC需求回溫與AI PC趨勢,英特爾預估未來二年搭載x86的AI PC出貨超過1億台。另,受益微軟Copilot發表與Window 10將於2025年停止支援,中信投顧認為,2024年將迎PC換機潮,祥碩受惠AI PC趨勢,有利評價提升。  穎崴為全球GPU領導廠商之測試介面主要供應商,凱基投顧認為,穎崴為高效能運算(HPC)與AI趨勢向上之主要受惠者,且未來三至五年將持續受惠於此趨勢,將穎崴重新納入研究範圍,並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865元。 凱基投顧指出,根據全球GPU領導廠商每兩年推出新產品之週期,預估下一代消費性GPU將於2024年推出,並將提高穎崴VPC營收;其次,隨CoWoS產能持續於2024年擴增,預期2024年AI伺服器GPU出貨量將大幅成長,加上下一代AI伺服器GPU預計2024年上半年推出,將刺激穎崴的同軸測試座營收。

證券

高價股行情不退燒 中信投顧喊買祥碩

台股高價股多頭行情不打烊,大型投顧研究機構擴大戰線,中信投顧指出,祥碩(5269)第三季營運獲利符合預期,2024年可望迎來換機潮,AI PC有利評價提升,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1,490元。 祥碩美系客戶晶片組拉貨穩健,自有產品銷售強健,第三季營收17.3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9.74元,符合預期。由於第四季為傳統淡季,祥碩預估第四季營收季減10%,毛利率估介於50%~55%,2023年營業費用約15~16億元。 中信投顧所做調查顯示,祥碩美系客戶近期需求提升並聚焦高階產品,且庫存水位處在相對低檔,後續將重啟拉貨,有利祥碩營運動能回溫。PC市場方面,英特爾與超微(AMD)均看好PC需求回溫與AI PC趨勢,英特爾預估未來二年搭載x86的AI PC出貨超過1億台,另,受益微軟Copilot發表與Window 10將於2025年停止支援,中信投顧認為,2024年將迎來PC換機潮,祥碩受惠AI PC趨勢,有利評價提升。

產業

祥碩第三季獲利攀今年高點 早盤股價逆勢上漲

祥碩(5269)第三季獲利攀今年高點,9日股價早盤逆勢上揚,漲幅逾1%。 法人分析,祥碩因美系客戶晶片組拉貨穩健,自有產品銷售強健,第三季營收 17.3 億元,季增11%,因高毛利裝置端產品需求強勁,毛利率52.5%,但因開發 USB4.0 產品、PCIe Gen5 等研發費用及開光罩的支出,營業費用略高於預期,業外認列文曄投資收益及匯兌損益挹注,每股稅後純益(EPS)達9.74元。 由於第四季為傳統淡季,預估祥碩第四季營收季減 10%,毛利率估介於 50~55%。

譜瑞-KY大跌約3%跌破千元 台股剩九千金

證券

譜瑞-KY大跌約3%跌破千元 台股剩九千金

譜瑞-KY(4966)今(3)日股價開平高後一路下滑,最低來到990元大跌2.94%,跌落至千元以下,台股只剩下九千金。 繼2日收復月線之後,台股今天再漲百點,攻上16,500點之上,到上午11點15分寺,成交值已超過1,700億元,市場推估今天成交值有可能擴增至2,800億元,呈現價量齊揚走勢。 而千金股今天漲跌互見,盤面以緯穎、旭隼及亞德客-KY較亮眼,上漲約2.5%~4%以上,但祥碩跌約半根跌停,譜瑞-KY也跌近3%,其餘多維持平盤或小漲小跌格局。 譜瑞-KY昨天遭到投信大提款,賣超419張,外資小買,合計三大法人賣超351張,因投信近來調節壓力大,累計三大法人呈現連3日賣超、合計達826張。

祥碩 PC需求回溫營運俏

證券

祥碩 PC需求回溫營運俏

祥碩(5269)股價連兩日上漲,25日一度衝高至1,395元的今年最高,終場上漲4.33%收1,325元,留上影線。  法人分析,美國超微(AMD)近期表示,CPU需求回穩,PC將於2024~2025年由AI推動成長,營運持續聚焦高階消費性PC市場,將有利於祥碩營運的提升。  據法人調查顯示,2024年有多家PC品牌廠將推出AI功能的PC,微軟Win 10於2025年停止更新,2024年可望迎來PC換機潮。  祥碩持續在伺服器領域布局,既有客戶已有升級需求,往PCIe Gen4 package switch發展,法人認為,祥碩往伺服器發展,也有利於評價提升。

證券

《盤中解析》台股大漲百點一次收2關 轉強關鍵在這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微軟業績超越預期,激勵股價勁揚,而強勁企業財報搭配美國債市持穩搭配,帶動美股上揚,周二美股四大指數全收紅,道瓊指數終止連四跌、收漲逾200元。周三台股開漲10.95點報16,320.71點,隨後漲幅擴大,突破16400、5日線,盤中最高達16451.54、上漲141.78點,電子、鋼鐵強悍上陣。  美債10年期殖利率本周一度升破5%,恐將帶衰美股、科技股,周二走勢略為回檔走穩,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周二外資連八賣超,靠投信不離棄,但後續能需帶量反彈。目前科技股漲勢仍難有延續性,以IP、IC設計、AI、板卡等題材輪漲,預估AI仍是帶動指數上揚的觀察點,AI緯創(3231)、廣達(2382)這波震盪中率先破底,後續留意止跌跡象是否能領軍上攻。  AI題材,廖總監分析,美國擴大禁出AI晶片出口大陸,輝達證實新禁令提前生效,對此衝擊市場仍有擔憂,但預估對台灣相關產業為短空長多,美國限制先進AI晶片出口中國,恐反而有利大陸廠商發展,因限制迫使輝達撤離大陸,助於如華為在大陸龐大市場創造壯大機會,並留給台灣AI概念廠機會,後續AI龐大商機將會是大盤關鍵。不過以目前來看,輝達短期財報短期不受禁令影響,股價不跌反而持續反彈,可望助力台灣AI概念股續揚。  大盤周三重返5日線,廖總監認為,台股目前低檔震盪,季線持續下扣形成壓力,預估突破季線才是真正轉強,而低檔雖然周二曾摔至16163波段新低,但預估16200仍有撐,留意十年債走勢、以巴衝突擴大與否且衝擊通膨和油價,美國聯準會(Fed)11月初將召開例會,預估這次不會啟動升息,但觀察聯準會後續利率政策說法。整體台股低檔有接、高檔追高不易,個股輪動,短期估在16200-16600區間震盪,而外資持續賣,只能靠內資、ETF,但往上走需量能放大。  關於富士康被查稅,鴻海(2317)周二跌破百元,鴻海ADR同樣走弱,但鴻海高息題材吸引低搶進買單,周三股價回神開高走高。台股ADR周二僅鴻海收黑,其餘均上漲作收,周四召開法說會的日月光ADR更漲逾1%。周三權值股方面,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皆漲約1%,日月光投控(3711)法說前一天則續跌近1%。  IP股的創意(3443)大漲4%以上,M31(6643)同樣跟風漲。AI指標股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技嘉等則平盤震盪。比特幣飆漲利多,板卡廠有望受惠,麗臺(2465)再鎖漲停,青雲(5386)小漲,輔信(2405)則未能延續漲勢、股價開高走跌翻黑。  蘋果將於10月31日舉辦發表會,新Mac即將登場,蘋果也將於11月初公布上季財報,受到華為大陸競爭壓力、高通膨景氣不振等逆風衝擊新機銷售,分析師關切蘋果財報,後續關注蘋概股如台積電、鴻海、大立光、和碩(4938)等。  千金股方面,大立光(3008)持平穩2000元關卡,緯穎(6669)、材料-KY(4763)小跌,其餘均上攻漲,祥碩(5269)大漲7%,股后世芯-KY(3661)、老三力旺(3529)也漲約4%,股王信驊(5274)小漲表態。而高價股的穎崴打進矽光子、CPO 供應鏈 股價開高走高挑戰700元關  周二召開法說會的旺宏(2337)難迎春燕,賣單大湧,股價大跌7%;同日法說的力成(6239)、智原(3035)也紛紛走疲。不過半導體強悍,千金的祥碩、世芯領軍,揚智(3041)、迅杰(6243)、采鈺(6789)、力智(6719)、矽力*-KY(6415)均大漲半根漲停以上。鋼鐵股同樣露喜色,龍頭股中鋼跌深反彈,周三上漲2%拉長紅K,可望股價築底完成。  盤面上,數位雲端、電機、光電、電纜類股大漲1.5%,生醫、鋼鐵、半導體、電子也漲超過1%,汽車、水泥、造紙也漲幅勝過大盤,航運、金融、紡織走紅,盤面僅玻陶、油電燃氣走跌。

理財

《基金》聚焦研發力 「00935」11月1日掛牌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想要找一檔特別關注企業研發的基金嗎?即將在11月1日掛牌的「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00935),納入獨家指標「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排除最差25%及小於2%」,企業研發是創新科技產業確保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唯有投入到位的研發能量,才有機會轉化為營收盈餘逐年成長的長期養分。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研發費用支出占營收的比重相對高者,股價爆發力及長期上漲的潛力也較高,在台灣以創新科技為主軸的產業結構下,這類型的公司長期才能吸引資金不斷流入。 舉例來說,2022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額約25.2兆元,研發費用支出約7000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僅約2.7%,若是改以產業來看,電子零組件業7.7%居首,其次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而在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成分股中,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最高的前三者分別是瑞昱(2379)26.9%、力旺(3529)26.3%以及祥碩(5269)21.7%,而這三檔個股過去三年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分別是26.0%、29.7%以及17.0%,可以看到無論是短期或長期的比重都遠高於全體上市櫃公司及電子產業。 上述三檔股票反映在股價表現,即便今年電子業景氣不算太好,但瑞昱透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今年股價上漲了40.6%,優於大盤的15.7%,也相比另外兩家IC設計巨頭表現更勝一籌;力旺受惠今年AI熱潮,一躍而升最貴記憶體股,今年股價上漲了50.94%,祥碩同樣受惠AI高速傳輸商機,今年股價更是上漲72.4%,可見研發投入愈高的公司,當新一波趨勢來臨時,往往股價也更有表現的機會。

AI浪潮檔不住!哪些AI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證券

AI浪潮檔不住!哪些AI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AI大時代來了!從科技大廠與大國強權爭先恐後積極搶進來看,AI產業趨勢已成勢不可擋。而研調機構預估AI伺服器產值三年內將大幅跳增兩倍,未來新AI浪潮延伸到PC/NB產業,AI邊緣運算市場七年要翻十倍,預期接下來的四年間,AI PC滲透率會大幅提升,至2025年將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五月來台激起AI旋風,造就了相關族群一波大行情。輝達原訂10/15~16日在以色列舉辦AI SUMMIT(人工智慧高峰會),黃仁勳要分享生成式AI在邊緣端最新突破並公開與醫療保健產業的全新合作案,但因以巴衝突升高,取消行程。而黃仁勳原訂飛往以色列後於鴻海科技日來台的行程是否生變,也備受關注。不過,AI大時代趨勢不變,如何掌握震盪墊高的漲升節奏,是累積財富的關鍵,本期封面故事就相關AI產業鏈指標,有深入分析。 雖然AI產業趨勢明確,這股旋風在資本市場卻未能持久,主因全球個人電腦(PC)與筆電(NB)銷量達4億至5億台,占據台廠二千家科技供應鏈平均二至三成營收,而無法全面性提升整體業績,如果AI外溢至PC、NB,那麼將掀起股市驚濤駭浪,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近日不約而同發表新世代AI PC處理器藍圖,那麼台廠從IC設計、晶片先進製程、記憶體到零組件以及組裝廠都將大大受惠。 事實上,英特爾與超微兩大處理器廠在第三、四季分別推出新伺服器平台,欲與輝達(NVIDIA)相抗衡,儘管產品性價比不差,但似乎激不起市場漣漪,反而9/19英特爾舉辦創新日,預計年底推出整合神經網路處理器(NPU),加速PC AI運算能力,大舉吸引全球目光,投資人或許記憶猶新,當初IBM是電腦巨人卻深耕商用市場,微軟則針對個人電腦下功夫,大好江山被後發的微軟整碗捧去,因此市場認為AI的演變與電腦的發展將如出一轍。 或許前述說法仍較籠統,用數字表達可能比較貼切,法人認為AI伺服器產值將從今年的1.38兆元,至2026年將大幅成長達4.4兆元,增幅二倍餘,反觀PC/NB過去平均有PC約3億台、NB約5億台,產值約7兆元,但去年至今開始受通膨影響消費意願低落,銷售量都在平均線下。不過,根據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透露,AI PC未來產值將高達8兆元,等於是AI伺服器的二倍,所以真正AI大時代的來臨,將是AI PC大爆發時刻,尤其時序進入第四季,資本市場均在為明年預做準備,提前布局相關強股才能穩操勝算。 把時間拉回今年五月底黃仁勳來台演說時所激起AI旋風,ChatGPT背後的AI伺服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然而AI不僅於此,他在演說中表示,AI的iPhone時刻將來到,所有的產業將會被AI重新翻轉,包括手機、PC、科技、工業、醫療及任何的穿戴裝置,其中沉寂已久的PC產業也將被重新定義。 今年以來,市場熱烘烘的追逐AI伺服器,相關的個股也激情演出,而此波AI的浪潮,將由AI伺服器延伸到PC/NB產業,過去認為PC已是夕陽產業的論調,將徹底被打破。 AI擴散到PC,由英特爾開出第一槍,9/19創新日上,英特爾宣布推出原代號Meteor Lake的「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首次整合神經網路處理器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來加速AI運算,無須連上雲端就能進行語言模型的推論,與英特爾平起平坐的超微(AMD)也同步加速針對x86架構系統增強AI功能,正式擴大AI邊緣運算的商機。 邊緣運算是一種分散式的運算架構,讓處理和儲存功能更接近資料生產之處,減少雲端執行的運算量,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延遲和頻寬的使用,縮短回應的時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說過,在AI發展的過程中,邊緣運算應用模式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根據Tractica統計數據,AI智慧邊緣設備的出貨量從2018年的全球1.6億台,到2025年將提升至26億台。而Business insider資料也顯示未來七年之內,AI邊緣運算市場規模將由2022年的156億美元成長到2029年的1074.7億美元,幾乎翻了十倍,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7%。 目前各大品牌廠,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戴爾、惠普緊鑼密鼓搶進AI PC領域,其中以宏碁跑最快,在英特爾的創新日上,宏碁攜手英特爾發表Wintel架構全新世代筆電,並預計於12/14同步與英特爾推出Acer AI應用程式套件,透過OpenVINO工具套件和共同發展的AI資料庫。 華碩在今年的自動化工業展中首次展出AI 邊緣運算電腦,並宣示明年推出AI 筆電,惠普與重大軟體開發商合作,重新設計PC架構,讓用戶使用AI變得更容易,戴爾則從四個面向落實AI技術,「AI-In」中已有一項名為「Dell Optimizer」的服務,即是結合AI,可應用在筆電或是桌機中。業者普遍預估,AI筆電將在明年第三季量產出貨。 研調機構Canalys估算,到今年第二季為止,在蘋果持續導入其Neural Engine(神經網路引擎)於自有的Mx系列處理器推助下,全球AI PC出貨量已逾500萬台。 預期接下來的四年間,AI PC滲透率會大幅提升,至2025年時成為市場主流產品,並在2027年就達整體PC比重的60%,年複合成長率高達94%。 微軟即將於明年底發布的下一代Windows,就將整合AI工具在商業應用及生產力的軟體集成應用,加上2025年PC市場亦適逢新更換周期,預計將推升AI PC總量一舉突破上億台,分別於2025、2026年度年增37%及53%後,至2027年度達到1.75億台。 事實上,2023年第一季受到升息影響,全球景氣低迷,筆記型電腦市場需求不振,出貨量僅達3400萬台,較前一季衰退14.6%,且較去年同期衰退36.4%。第二季開始庫存水位降低,仍較去年同期而從第一季的谷底逐步提升。 展望2024年,IDC預估,疫情期間銷量大增的筆電換機潮,將從2024年第二季後展開,再加上AI筆電的熱潮帶動下,IDC預期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出貨量將可望再次呈現雙位數的年成長率。 雖然電腦品牌商與晶片廠研究新的AI PC/NB硬體架構,不過到目前為止,詳細的硬體規格都還未確認,只能說要從大型LLM到小型邊緣運算的PC或手機端,廠商都還在想像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會將GPU整合到CPU,進一步增強CPU的推理運算功能,或是透過軟體進一步提升AI的使用體驗。 接下來,軟體也要跟上,不論是作業系統、第三方軟體,都會隨著AI PC占比逐步提高做出調整,等於是說既有的PC產業鏈及相關零組件將全面動起來。 雖然目前AI PC沒有清楚的定義,姑且以AI伺服器的供應鏈來思考AI PC的架構,當CPU強力運算時,高速傳輸介面、高寬頻記憶體(HBM)及散熱系統必然就此更新,以因應AI的運算功能,以下就這三方面作說明。 高速資料傳輸已成為現今科技發展的主要趨勢,無論是在PC或是伺服器的主機板上,當CPU透過主機板上的走線和連接器連接到終端的SSD或是顯示卡時,PCIe的信號傳輸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在傳遞的線路上衰減或是受到雜訊的影響,在CPU主晶片和終端設備之間加上Redriver/Retimer這樣的高速傳輸介面IC,將能有效解決高速傳輸所衍生的訊號問題。 過去使用PCIe 3.0單通道每秒8Gbps的規格,在短短幾年內倍增到PCIe 5.0單通道每秒32Gbps的速度,未來朝向PCIe 6.0單通道每秒64Gbps的速度前進。英特爾今年將發表第14代Meteor Lake處理器,除了利用自家的Intel 4製程生產,更將首度大量導入PCIe 5.0,通道數高達20條,將帶動高速傳輸相關晶片需求大爆發,相關晶片廠祥碩(5269)、譜瑞-KY(4966)、群聯(8299)等增添營運動能。 譜瑞-KY近期推出第二代USB 4 Retimer,已切入超微與高通兩大平台,看好明年高階筆電機種至少會有一個接口採用USB4,將催生更多USB4 Retimer 需求。群聯的PCIe 5.0 Retimer晶片已打入英特爾、超微平台供應鏈,鎖定伺服器及高速運算等高階市場,有望在明年上半年開始供貨。 AI伺服器不僅帶旺高寬頻記憶體,也使DDR5需求急速上升,激勵廠商出貨快速增加,INTEL亦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新一代筆電平台Meteor Lake,DRAM將升級為DDR5,可望加速DDR5取代DDR4的步伐成為主流。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推出首款可超頻的DDR5 5600 R-DIMM記憶體模組,同時相容於最新一代Intel Xeon W-3400與Intel Xeon W-2400系列處理器,可滿足商用工作站電腦的嚴苛需求。晶粒廠華邦電(2344)針對中階算力產品,攜手SOC客戶開發4-8GB DRAM相關技術3D TSV DRAM,名為CUBE的客製化高頻寬記憶體,針對AI邊緣運算提供解決方案,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貢獻營收,近日類股股價走勢頗強或與此題材有關。 其次,散熱方式有氣冷、液冷及浸沒式三種,AI伺服器產生的高熱通常以液冷及浸沒式為主,筆記型電腦通常會使用專為較小機殼設計的精密氣冷式系統,推估AI筆電會加強氣冷的散熱模式。奇鋐(3017)和雙鴻(3324)同時兼具筆電、AI伺服器散熱解決方案,並掌握AMD及INTEL二大集團的散熱規格,皆可進一步留意。 文/陳春霖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