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3542則
美藥廠一周內併購連發 艾伯維 斥87億美元買Cerevel
美國藥廠艾伯維(AbbVie)6日宣布,將斥資87億美元收購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藉此拓展收入來源,以因應其暢銷藥物Humira面臨學名藥市場競爭的壓力。 艾伯維將以每股45美元的價格買下Cerevel,此交易預計2024年中完成。 受此激勵,Cerevel股價7日早盤狂飆16%至42.75美元,接近收購價43美元。艾伯維7日開盤股價小跌0.12%至146.2美元。 與收購傳聞尚未曝光的Cerevel Therapeutics12月1日收盤價相比,此交易溢價約73%。隨著併購傳聞出現後,Cerevel股價從12月1日以來累漲42%。 此為艾伯維過去一周內宣布的第二起大型交易,數日前該公司甫同意以101億美元現金併購抗癌藥物開發商ImmunoGen,展現砸下重金押注新藥的企圖。 Cerevel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癲癇、恐慌症等疾病藥物,正在進行實驗的藥物包括emraclidine,此藥正在治療思覺失調症方面的中期試驗階段,若實驗數據良好,未來有望獲得監管機關核准。 艾伯維發表聲明指出,Cerevel可強化該公司在精神和神經疾病的產品組合,「該領域仍有極大的需求尚未被滿足」。 艾伯維的免疫疾病藥Humira曾是全球最暢銷的藥物,隨著多款生物相似藥在今年進軍美國市場,也令Humira的收入大受打擊。 Humira去年銷售突破210億美元,但明年可能銳減至不到90億美元。艾伯維另一款暢銷的血癌藥Imbruvica在第三季的業績驟減20%,歸因於對手百濟神州(BeiGene)的Brukinsa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Calquence的競爭。

陸11月外匯存底 暴增706億美元
大陸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最新數據,11月外匯存底達3兆1,718億美元,較上月激增706億美元,不僅結束連三月下降,增加規模更創下逾10年單月新高。專家解釋,由於11月全球市場股債雙升,加上美元貶值背景下,為外匯存底資產帶來的正估值效應所致。 外管局同時公布,截至11月末,人行黃金儲備規模達7,158萬盎司,較上月增加38萬盎司,為連續第13個月增加。 11月外匯存底單月增加規模之所以創下2013年10月以來新高,上海證券報引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分析,主要是11月全球主要市場股債雙升,為外匯存底帶來正估值效應。管濤解釋,一方面是11月美元顯著貶值,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聯準會緊縮預期緩解,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所致。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表示,11月,由於市場加大對美國明年降息的押注,美元指數下跌,非美貨幣走強,美債等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普遍上漲,這些因素推動資產估值走高。 回顧11月全球金融市場,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匯率指數下跌3%至103.5,非美貨幣總體升值。資產方面,全球債券指數上漲3.4%;標普500股指更是上漲8.9%。 管濤還說,除了外部環境的利多,11月大陸經濟數據邊際改善,人民幣匯價也快速回升,尤其是中間價與在岸價、離岸價的偏離大幅收斂,顯示市場預期有所改善,外匯市場交投恢復活躍,也為外匯存底的穩定創造良好條件。 展望後續外匯存底變化,周茂華認為,在歐美主要經濟體經濟、通膨與政策前景不確定性等因素下,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仍將對外匯存底資產估值造成一定影響,但無礙外匯存底繼續在3兆美元之上保持穩定。

美國景氣放緩帶動降息預期 2024年美元偏弱盤整
文/中國信託銀行財富管理產品處理財規劃部投顧中心 景氣強弱牽動貨幣政策動向,利差交易引領資金挪移,為近年引導美元趨勢的關鍵因子,而最新公布的11月美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創四個月新高,內需市場表現強勁。美國黑色星期五單日消費金額創新高,Adobe Analytic統計較去年同期成長7.5%,緊接網購星期一銷售較去年成長9.6%,原先預估6.1%。兩日銷售成長數據遠高於今年前十個月零售銷售年增率3.1%,超成長的旺季消費數據將為2023年經濟成長帶來正向貢獻。 ■疫後超額消費將告一段落 時序進入2024年,儘管疫後高額儲蓄支持了2023年旺季消費動能,但此消費紅利即將耗盡。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統計,美國疫後個人儲蓄總額在2021年8月高達2.1兆美元,最新數據顯示僅剩2千億美元,疫後超額儲蓄所提供的消費動能即將告一段落。 美國內需市場面臨多項挑戰,除了超額儲蓄下降外,長期高利率環境加重房貸支出逐漸侵蝕可支配所得,消費現況雖樂觀但展望已逐漸偏向保守。密西根大學統計未來六個月消費者信心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觀察統計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差值的花旗經濟驚奇指數可見,近期美國所公布之經濟數據已趕不上過於樂觀的市場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美國2024年經濟成長將由2.1%降至1.5%,家計消費成長預期放緩至0.9%。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牽引貨幣政策轉趨寬鬆,美國利率與非美主要國家利差收斂,降低2022年3月以來美國升息所提供的高利誘因,因此預期美元後市傾向偏弱盤整格局。 ■美國2024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 全球三大信評公司中唯一給予美國AAA最高信評的穆迪信評公司,於2023年11月11日將美國信評展望由穩定降為負向,開啟了美國再度被降評的可能性。本次調降展望反映高利率環境加重美國債務負擔壓力,財政惡化風險增加。同時,美國根深蒂固的政治兩極化,如近期國會兩黨預算協商延宕,加劇政府停擺風險,政治分裂制約決策有效性。 除此之外,2024年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極可能由共和黨前總統川普挑戰現任總統拜登,前者於2017年執政時期推行減稅與就業法案將企業稅從35%降至21%,川普已表態若當選將調降企業稅至16%。拜登方面,拜登經濟學大量實施補貼計畫,除了上述疫情期間以大量補貼增加家庭儲蓄,也透過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8,910億美元激勵潔淨能源的「通膨削減法」來振興經濟與產業。 歐亞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也令美國官方重視,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未來五年國防支出將每年成長10%。2024年美國預算支出預估成長17.7%,高利率環境讓政府公共債務利息支出占GDP比重升至3.1%,創29年新高。上述兩黨候選人政策均傾向擴大支出,2024年美國選舉的最終結果導向政府財政惡化的可能性加大,美國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短期難以為美元帶來利多。 ■聯準會反轉降息將壓抑美元走勢 美元指數2023年11月2日升至107.11,技術面未能突破前波高點,之後迅速跌破年線103.6並且回測103整點關卡。11月美國就業及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加深市場對於聯準會提前降息的看法,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美國2024年5月1日前降息一碼至5%~5.25%,2024年年底降至4%~4.25%,全年降息5碼(1.25個百分點),降息預期提前且幅度增加。 美國聯準會官員對於降息抱持開放的態度,然而歐元區傳來的訊息仍是對於通膨的擔憂。德國經濟面臨衰退,然而該國央行總裁納格爾(Nagel)認為通膨風險升溫,不排除歐元區再次升息。加上日本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回升,帶動央行加速邁向緊縮的預期,主要非美國家與美國利差收斂降低高利美元利差交易的需求。展望後續,美國經濟成長預期放緩,疫後超額儲蓄帶動消費動能即將告一段落,加上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政策均傾向擴大支出,美國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預期2024年美元進入偏弱盤整格局。
英國|BAT美國香菸業務價值減記315億美元
生產駱駝(Camel)等香菸品牌的跨國菸草巨頭英美菸草公司(BAT),6日宣布美國香菸業務價值減記315億美元,這是近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企業沖銷(write-offs)紀錄。BAT6年前斥資490億美元完全收購美國菸草商Reynolds American,但隨著菸品銷量劇跌,菸草巨頭近年將重心轉向電子菸等替代品。

中俄貿易總額破2千億美元 五年內翻倍成長
根據路透7日報導,中國海關總署周四(7日)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與俄羅斯在今年1月至11月的貿易總額來到2,182億美元,提前一年突破兩國在2019年時訂下的目標。 報導指出,中俄兩國在今年前11月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的貿易數字。2019年時,中國與俄羅斯雙邊同意,訂下在2024年前達成兩國貿易2,000億美元的目標,而2018年時,兩國的交易量為1,070億美元,五年後已翻倍提前達標。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制裁,中國成了俄羅斯主要的經濟命脈。僅今年11月單月,中俄兩國雙邊貿易便暴增至215億美元,是自烏俄戰爭在2022年2月爆發以來的最高點。 此外,路透根據公開數據計算後發現,中國11月對俄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狂漲34%至103億美元。上月,中國駐俄羅斯大使表示,隨著俄羅斯成為中國汽車的主要買家,中國也希望俄羅斯以政策支持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生產及銷售營運。
陸11月外匯存底激增706億美元 結束連三月跌勢
大陸外匯存底出現大幅增長,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截至11月末,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為31,718.07億美元,較10月末激增705.83億美元,升幅為2.28%,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下降趨勢。 11月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為7,158萬盎司,較上月增加38萬盎司,為連續13個月增加。 外管局表示,11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存底規模上升。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存底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台、外幣優惠存款怎選? 聰明布局、穩健賺取高利
近兩年來美元呈現走強的趨勢,即便近期出現高點回落,但作為主要貨幣,美元憑藉其利差優勢,仍是許多民眾外幣理財的首選,各家銀行也紛紛祭出美元高利存款優惠吸金搶客。 專家建議,民眾可多方比較、看仔細各家美元優利活存內容,聰明布局美元資產配置,才能穩健賺取較高的利息收入。 就市場上各家美元優利活儲利率來看,以渣打銀行美金活存專案利率最優,達成條件累計各項加碼回饋後,最高可享三個月5.88%及5.98%的年利率,不過此案限該行「優先理財貴賓」、「優先私人理財貴賓」,即與該行往來資產達等值須達新台幣300萬元或3,000萬元以上者,才得以申請該美元高利活存專案。 至於年利率達5%以上水準的還有王道銀行,且無設立高資產客戶等門檻,讓一般民眾都有機會拿到美元高利回饋。王道銀行表示,即日起推出的四個月美元活存5%優利專案,不限新舊客戶與資產級別,只要活動期間首次自他行轉(匯)入單筆5萬元(含)以上至該行新台幣活儲帳戶,且於王道銀線上完成任一筆以台幣兌換美元換匯交易,可享美元優惠年利率5%,每人最高優惠額度為100萬美元。 王道銀表示,對消費者而言,申請門檻既親民且簡單入手,可輕鬆無負擔賺取高利息。 此外,美元活存專案利率介於4%~5%的,還包括匯豐銀行與台新銀行等,其中,匯豐銀行提供給新開立「運籌理財One能戶」之客戶,可享4.4%美元活存利率,每人優惠額度為美元50萬元整。
《金融》明年台港總經 歸納3重點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明年的台港總經情勢,隨著金融機構陸續舉行展望說明會,輪廓也愈趨明顯。歸納明年總經重點:一、台灣H2出口暢旺,月均出口值可望重新站回400億美元。二、香港「東方明珠」光環逐漸褪色。三、新台幣匯價走升,是否重現「2」字頭則較為分歧。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表示,明年下半年出口表現會非常暢旺,單月出口均值可望重回400億美元,預估由資通訊產業帶動。永豐金證券總經研究處副總林秀貞表示,消費性電子可望觸底反彈,同時,各種的AI終端新品推出,都有利於台灣出口復甦,月均出口值在400億美元之上,就是「Outperform」。 針對美元、港幣的聯繫匯率和港股的前景,林秀貞表示,美元與港元不會這麼快就脫鉤,不要低估中國穩匯的能力。但今年港股在資金外流下,全年跌幅達17%,而台股則是上漲23%。隨著中國對香港的控管能力加大,資金由香港流向新加坡的趨勢也更明顯。香港這個「東方明珠」的光環恐將逐漸褪色。 而在匯率上,由於明年美元指數恐破百,日圓匯價也將觸底向上,呈現逐季走強;至於新台幣匯價,法人看法較於分歧,較樂觀者預估明年新台幣匯價有機會看到「2」字頭。而較保守則認為新台幣匯價不會升破31元。 對於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估值,永豐投顧的預估為:明年首季5.41%,Q2為3.52%,Q3為2.88%,Q4為1.27%,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為3.19%。
國際油價自半年低點反彈 但前景仍黯淡
因投資人擔憂中美經濟趨緩使石油需求蕭條,國際油價6日跌至半年低點,儘管7日亞洲盤呈現反彈,但需求前景仍烏雲罩頂。 台灣時間7日午間,倫敦布蘭特原油期價上揚0.30美元或0.40%,報每桶74.6美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期價攀升0.27美元或0.39%,報每桶69.65美元。 CMC Markets市場分析師 Tina Teng表示,石油市場可能只是被賣超,意味油價復甦只是「短暫反彈」。 澳盛銀行分析師稱,美國數據顯示即便庫存下降,但原油產出仍接近歷史高點,這「嚇壞了」市場人士,使得前一日美國油價重挫4.07%,收在每桶69.38美元,失守70美元關卡,創6月底迄今最低收盤價。布蘭特原油2月期價跌落2.9美元或3.76%,收在每桶74.30美元。

SpaceX傳進行新一輪售股、估值上探1750億美元
市場傳出,馬斯克(Elon Musk)的航太製造商SpaceX開始接洽新一輪售股事宜,這會讓公司的估值上看1,750億美元。 Seeking Alpha、路透社引述外媒報導,SpaceX據傳正在討論一項介於5~7.5億美元的要約收購案(tender offer)。每股估計的價值約為95美元。若公司估值真的上探1...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金融》永豐投顧:2024年投資關鍵字「LONGER」 美元、日圓升勢壯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永豐投顧今舉行2024年投資及景氣展望說明會,永豐投顧給2024年的關鍵字是「LONGER」,分別是Landing、Opportunity、Normal、Geopolitical、Environment以及Risk。L、O代表經濟分析與投資建議,N、G、E代表灰犀牛與黑天鵝,R是要留意的Risk;前4大總經關鍵字,是LONG是「龍」的諧音,也意涵時來運到長長久久。在重要數據方面,預測上半年10年期美國公債就會看到3.8%,而明年美元指數破百,日圓則會升到132。 首先,Landing是美中經濟軟著陸。美國CPI自6月起已連續5個月低於4%,通膨向下趨勢確立,預期Fed可望在3Q/24、4Q/24各降息1碼。高利率雖使經濟走緩,然IRA、Chips Act鼓勵供應鏈回流,企業設備投資,對經濟形成支撐,估全年成長1.7%;中國房市收縮對經濟最大衝擊已過,準備進入中後期階段,預期官方將財政擴張、降息雙管齊下穩經濟,估全年成長4.3%;全球消費性電子庫存水位漸趨健康、AI伺服器需求旺盛,台灣出口動能將明顯轉強,估全年成長3.19%。 Opportunity是投資機遇,看好美股、日股與美債,EM亦大有可為。通膨降溫,迎來降息,企業獲利改善,S&P 500 2024年目標價4760,看好科技股,與環保概念的ESG類股。岸田經濟學啟動日本內循環,日經2024年目標價36500,記得1989年歷史高點是38957。美債GT10殖利率預期將續探3.8%,2024將是股債齊揚的一年。美元雙率雙降,資金重返新興市場,EM股市首選包括台灣在內的供應鏈移轉受惠國;DXY預期破百,下看98,日幣升至132。 Normal是指通膨、流動性回歸正常化。預估2024年底美國CPI、核心CPI降至2.6%、2.4%,邁向Fed政策目標2%,央行將更有餘裕兼顧就業與通膨雙重使命;Fed、ECB縮表,BOJ減少購債,估三大央行資產負債表自2021年高峰的25兆持續下降至2024年底的18兆美元,整體流動性將從充裕轉向合理。 Geopolitical是地緣政治與關鍵選舉。俄烏戰爭將邁入第三年,以巴衝突延續,在在引發市場不安。而2024年有四大重要選舉,美國、歐盟、俄羅斯、與台灣。其中年初的台灣大選,攸關兩岸局勢、五缺問題與能源政策;年末的美國總統大選,則涉及美中競爭、地緣政治局勢的轉折,最大變數莫過於前總統川普民調目前領先拜登,但無論誰當選,都不會改變貿易保護與逆全球化趨勢。 Environment是指碳焦慮。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2023/10試行,至2025年前為過渡期,鋼鐵、鋁、水泥、肥料、電力、及化學品等重碳產業,主要衝擊加拿大、南非巴西等國,台灣相關產品出口佔比為1.37%,衝擊有限。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已在參院二讀,以美國產品為計算基準,且涉及產業更為廣泛,台灣的企業碳盤查、碳權認證與碳市場的建設勢必加快。 Risk是指貨幣緊縮滯後性,及流動性枯竭等風險。由於Fed持續縮表,ECB停止APP到期再投資,且可能提早減少PEPP,而BOJ的YCC也可能在明春退場,不再進場購債,三大央行同步縮表,挑戰全球流動性對市場的衝擊。
一周內第2起併購 藥廠艾伯維斥資87億美元買Cerevel
美國藥廠艾伯維(AbbVie)6日宣布,將斥資87億美元收購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該藥廠擬藉此拓展收入來源,以因應其暢銷藥物Humira面臨仿製藥市場競爭的壓力。 此為艾伯維過去一周宣布的第2起大型交易,數日前該公司甫同意以101億美元現金併購抗癌藥物開發商ImmunoGen,展現砸重金押注新藥的企圖。 艾伯維將以每股45美元的價格買下Cerevel,此交易預計2024年年中完成。 Cerevel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癲癇、恐慌症等疾病藥物,正在進行實驗的藥物包括emraclidine,此藥已達治療思覺失調症方面的中期試驗階段,所取得的實驗數據將來有望於申請監管機關核准。
陸11月出口2919億美元 年增0.5%「由黑翻紅」
據大陸海關總署7日發布最新統計,按美元計價,11月進出口總額為5154.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單月出口為2919.3億美元、年增0.5%,終止「連6黑」趨勢。同時前11個月出口累計3兆773億美元、年減5.2%,也較前10月收窄0.4個百分點。據路透6日引述多位經濟學家指出,在需求經歷嚴重滑坡後,有跡象顯示大陸的工業產出可能已經穩定下來。 觀察兩岸部分,前11個月雙邊外貿總額達到2444.8億美元、年減幅16.3%,繼續縮小2.1個百分點。其中台灣出口大陸累計1820.1億美元、減幅16.1%、同樣收窄2.1個百分點;進口大陸則為624.5億美元、年減17.1%,縮水1.9個百分點,持續維持從年初高峰以來的逐月衰退放緩格局。 在中美貿易部分,也同樣呈現連月回溫狀態。統計前11月外貿總額為6070.1億美元、年減幅12.2%,較前10月再收窄1個百分點。 至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國,大陸與最大貿易夥伴東協的前11月進出口總額來到8255.5億美元、年減5.3%,繼前10月衰退止緩後,再反彈擴大0.3個百分點。中歐外貿部分,前11月則累計至7163.4億美元、年減7.6%,也同樣擴大0.1個百分點。
《產業》Klook獲2.1億美元融資 聚焦3關鍵成長領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線上旅遊及娛樂體驗預訂平台Klook今(7)日宣布完成2.1億美元融資(約新台幣66億元),以支援業務穩健成長、增強財務穩定。Klook表示,新一輪融資資金將策略性分配至產品創新、社群聯盟、人工智慧等3個關鍵成長領域,開啟穩健獲利新階段。 Klook此次融資由美國知名風投機構貝塞默風險投資夥伴(BVP)領投,其他投資人包括歐亞前三大私募基金霸菱亞洲殷拓(BPEA EQT)、南韓Atinum Investment、印尼Golden Vision Capital等亞太大型跨國投資基金,強化投資陣容穩定度。 同時,Klook此次融資投資人亦包括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旗下泰國大城銀行投資部門Krungsri Finnovate、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bank)、菲律賓最大集團SM投資(SMIC)的SG Holdings等多個東南亞企業創投部門,以及花旗、摩根大通和匯豐等銀行融資。 對許多亞洲市場而言,2023年是旅遊復甦元年。儘管仍處於早期復甦階段,Klook業務已獲得迄今最亮眼表現,整體業績較疫前2019年成長達3倍,年化訂單總額(Gross Booking Value)達30億美元(近千億新台幣),更在成立第9年實現整體獲利。 Klook表示,目前已有逾8成訂單是在行動裝置上完成,今年新用戶成長是2019年的2倍以上,回購用戶超過總預訂量的一半,代表顧客忠誠度持續成長。加上成功完成新一輪2.1億美元融資,代表Klook將維持高速成長之際,將邁進穩健獲利的新階段。 Klook指出,新一輪融資基金將策略性分配至產品創新、社群聯盟、人工智慧3個關鍵成領域。包括擴大城市通票方案(Klook Pass),透過Klook Kreator社群媒體聯盟計畫擴大社群和數位行銷,以及透過持續整合的AI技術推動創新,搶進快速成長的東南亞中產階級市場。 Klook執行長暨聯合創辦人林照圍指出,公司擁有強勁的業務基礎,包括人均生產力成長3倍,帶動今年營收與獲利顯著成長,已準備好進入穩健擴張的新階段。亞洲目前仍處於旅遊復甦期,隨著全球大型活動陸續展開,整體亞洲市場展望呈現前所未見的正向樂觀。 林照圍表示,隨著亞洲旅遊市場進入快速成長的關鍵時刻,Klook完成新一輪融資,並引入歐洲、韓國、泰國、菲律賓與印尼等亞洲大型機構資金,讓整體投資陣容更穩固且符合國際拓展趨勢,Klook將憑藉著強勁的投資陣容和戰略資源,持續帶領亞洲旅遊業復甦與成長。
蘋果市值重登3兆美元 嘉澤、緯創等蘋鏈沾光紅通通
蘋果市值重登3兆美元大關,蘋果鏈今(7)日表現相對抗跌,嘉澤(3533)、緯創(3231)、正達(3149)等10多檔個股,今天股價紅通通,漲幅在1%~4%以上。 美銀最新報告指出,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收入次於第一季(第四季度)前面24天同比增長11.3%,此外,2024年第一代混合實境(MR)將發售等利多消息,激勵蘋果股價再度衝高。 台廠蘋果鏈今天整體股價表現不俗,除了上述3檔個股大漲2%~4%之外,佳必琪、鉅祥、精英、臻鼎-KY、元太、廣達、新日興、金像電、康舒、台達科、聯德控股-KY、祥碩、捷迅等,股價都大漲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