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1481則

蘋果救市 明年多款新品連發
蘋果為了挽救銷售,傳將在明年3月春季發表會發表多款新品,除了新增一款大尺寸iPad Air之外,也將推出內建OLED螢幕的iPad Pro。此外,新一代MacBook Air也將內建蘋果最新M3晶片。但外界最期待的仍是外傳明年亮相的虛擬實境(VR)頭套裝置Vision Pro。 法人指出,蘋果明年多機齊發,相關概念股包括台積電、玉晶光、廣達及和碩等供應鏈可望受惠。 蘋果今年剛升級MacBook Air,螢幕升級到15吋,但是仍使用M2處理器。 內情人士透露,明年上市的新一代iPad Air除了原有的10.9吋款之外,還將加入12.9吋款,使iPad Air和iPad Pro的款式更加相近。iPad Pro目前共有12.9吋及11吋兩種尺寸,蘋果的目標是在屏幕尺寸和價格之間提供更多的選擇,12.9英吋的iPad Air將比12.9英吋的iPad Pro更實惠。另外,明年推出的新一代iPad Pro將內建OLED螢幕,將是2018年以來iPad Pro最大規模設計改版。 頂規版本的新款iPad Pro將配備台積電3奈米工藝製造的M3晶片,與目前iPad Pro使用的M2晶片相比,圖形性能將有顯著提升。 蘋果在今年萬聖節前夕一口氣發表Mac系列多款新品,包括14吋MacBook Pro及新款iMac皆主打蘋果自家研發的M3晶片。蘋果M3系列晶片共有3款,全都採用台積電最新3奈米製程,其中最高階的M3 Max晶片運算速度相當於入門款M3的2.5倍,足以執行AI運算。外傳蘋果明年發表的新一代MacBook Air也將跟進採用M3晶片。 除了iPad及Mac推陳出新之外,外傳蘋果明年還將發表第三代Apple Pencil及iPad魔術鍵盤等配件。蘋果先前在10月底發表會上推出一款平價Apple Pencil USB-C,但這款Apple Pencil無法搭配最低價的入門款iPad使用。 在2023年第四財季,蘋果公司的Mac銷售額急劇下降。Mac收入為76億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115億美元下降34%。蘋果預計,在10月份MacBook Pro機型推出後,Mac的銷售額將會上升,2024年初MacBook Air的更新換代也將有助於推動增長。
《國際產業》傳蘋果明年初推出新平板、筆電 聚焦3個「第一次」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彭博社周三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畫在明年初發布速度更快的MacBook Air以及新版iPad Air和iPad Pro平板,盼為這些銷售放緩的產品帶來新動能。 報導指出,新款iPad Air將首次提供兩種尺寸,iPad Pro將首度配備OLED螢幕,而新款MacBook Air將首度引進自家效能更好、速度更快的新一代M3處理器。 蘋果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由於通膨高漲和借貸成本升高迫使消費者減少購買非必需品,蘋果Mac和iPad營收已經連跌好幾季。這兩款產品總計佔蘋果整體營收近15%。 考量iPad和穿戴式裝置需求疲弱,蘋果上個月對年底節日旺季提出的營收預測不如華爾街預期。此外,其Mac業務也一直苦於整體PC市場低迷不振。 目前蘋果中階平板電腦iPad Air僅提供10.9吋螢幕,彭博報導,該系列明年將新增一款螢幕約為12.9吋的版本,且將提供4種機型。 新iPad Pro將首度採用OLED螢幕,可能也有4種機型,應該會和新iPad Air同時亮相。報導指出,新iPad Air預計在明年3月底左右推出。此外,蘋果也正在為iPad Pro開發新版的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等周邊。 最新版的MacBook Air仍將提供13吋與15吋兩種尺寸,其焦點將是配備蘋果自行研發的M3晶片。
蘋果市值重登3兆美元 嘉澤、緯創等蘋鏈沾光紅通通
蘋果市值重登3兆美元大關,蘋果鏈今(7)日表現相對抗跌,嘉澤(3533)、緯創(3231)、正達(3149)等10多檔個股,今天股價紅通通,漲幅在1%~4%以上。 美銀最新報告指出,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收入次於第一季(第四季度)前面24天同比增長11.3%,此外,2024年第一代混合實境(MR)將發售等利多消息,激勵蘋果股價再度衝高。 台廠蘋果鏈今天整體股價表現不俗,除了上述3檔個股大漲2%~4%之外,佳必琪、鉅祥、精英、臻鼎-KY、元太、廣達、新日興、金像電、康舒、台達科、聯德控股-KY、祥碩、捷迅等,股價都大漲1%以上。

提振iPad銷量 蘋果3月全面升級iPad
外媒指出,為了提振iPad銷售量,蘋果計畫明年春天進行大幅度新,蘋果計劃推出新款iPad Air和iPad Pro。並首次在iPad Pro機型將採用OLED螢幕。 iPad Air將首次像iPad Pro 一樣提供兩種尺寸。較小的機型將繼續採用 10.9英吋的尺寸,但較大的機型將是12.9英吋,就像較大的iPad Pro 一樣。蘋果的目標是在屏幕尺寸和價格之間提供更多的選擇,12.9英吋的iPad Air將比12.9英吋的iPad Pro更實惠。 蘋果 2024 年的 iPad Pro 機型將採用 OLED螢幕,這在 iPad 系列中尚屬首次。蘋果在iPhone和Apple Watch上使用OLED技術,但大尺寸的 OLED螢幕價格更高。與LED或mini-LED相比,OLED能帶來更深邃的黑色和更鮮豔的色彩。OLED螢幕將是iPad Pro機型的專屬,iPad Air將繼續使用標準螢幕。 頂規版本的新款iPad Pro將配備台積電3奈米工藝製造的M3晶片,與目前iPad Pro使用的M2晶片相比,圖形性能將有顯著提升。 蘋果還將在 2024 年更新iPad mini和iPad機型,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平板電腦是否會與 iPad Pro 和 iPad Air 同時更新。 新款iPad Air和iPad Pro機型及其配件預計將於明年3月底左右推出,這也是蘋果計劃發佈 iOS 17.4 和 iPadOS 17.4 的時間,蘋果可能會在3月份舉行發布會來推出新設備。

蘋果明年3月推新MacBook Air 使用M3晶片
外媒指出,蘋果計畫在2024年3月,發布新的MacBook Air,而新款13英吋和15英吋MacBook Pro機型則正在開發中。由於蘋果公司在2022年對 MacBook Air 的設計進行了全面調整,並在2023年推出了更大的機型,因此2024年的機型將不會有任何設計上的變化,重點將放在新的內部硬件上,包括更新的M3晶片。 M3晶片日前在MacBook Pro機型中推出,是首款採用台積電3納米工藝製造的晶片,帶來了性能和效率的提升。M3晶片的基準測試表明,其 CPU 比 M2 快 21%,GPU 快 15%。 在2023年第四財季,蘋果公司的Mac銷售額急劇下降。Mac 帶來的收入為76億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115億美元下降34%。蘋果預計,在 10月份 MacBook Pro 機型推出後,Mac 的銷售額將會上升,2024年初 MacBook Air的更新換代也將有助於推動增長。

iPhone又爆1嚴重災情 用戶氣炸 快做這事解決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蘋果iPhone的iOS 17系統再傳出災情,用戶抱怨使用iOS預設鍵盤打字時,會跳出切換APP的畫面,不僅影響打字體驗,還會不小心誤觸其他APP軟體跳轉,讓人相當困擾,氣炸喊「想跳槽安卓」、「打字超卡」儘管蘋果尚未修正此Bug,但用戶可以嘗試關閉單手操作功能,有望解決此問題。 此災情在國外Reddit及蘋果官方論壇有不少討論,主要集中在iOS 17系統,包括最新的iOS 17.1.2都出現類似狀況,目前蘋果尚未回應如何處理此狀況,但依據過往經驗,可能會在iOS 17.2進行修復。 目前的臨時解決方案,是關閉單手操作功能,進入設定後點選輔助使用,接著選擇觸控,再點選關閉螢幕上方觸控,就有機會暫時排除障礙,不過確切解決辦法仍有待蘋果官方進一步公告。 事實上,蘋果於9月釋出iOS 17版本後,屢傳用電量激增、WiFi連線不佳、通知跳不出來、系統佔存過大等問題,並經過後續17.1.2版本進行修正,但近日又出現iOS鍵盤使用上的狀況。
美議員警告 外國施壓科技巨頭索取推播通知來監視民眾
美國參議員魏登(Ron Wyden)6日警告,有一些外國政府正透過施壓蘋果和谷歌方式,取得這些科技巨頭向客戶發出的推播通知記錄來監視智慧手機用戶。但他未點名是哪些外國政府。 他對司法部發出的信函中指出,有外國政府不斷要求谷歌和蘋果提交相關資訊。儘管他沒有列出太多細節,但已點出外國政府能以另一種方式,透過智慧手機來監視民眾。 各種行動應用程式app藉推播通知來提示智慧手機用戶,有關簡訊、突發新聞和其他更新等資訊。 但用戶通常並未了解到,那些推播通知和他們接收電子郵件或其他即時新聞等資訊,都是透過谷歌和蘋果的伺服器而取得,給外國政府另一種監視民眾的方法,去掌握民眾所使用的特定app和使用情形。 魏登要求司法部讓谷歌和蘋果等公開披露其所收到外國政府的法律索求,並廢除或修改任何妨礙讓這些科技業透明公開的政策,讓大眾能討論政府利用推播通知來監視民眾的問題。

傳蘋果明年推OLED iPad、M3 MacBook Air救銷量
蘋果(Apple)硬體產品經歷快速成長後,已進入銷售高原期。不過有傳言稱,2024年蘋果Mac和iPad產品線迎來重大更新,將推出多款果粉期待的新品,包括眾所矚目的OLED螢幕iPad,以及搭載全新M3處理器的MacBook Air,以挽回銷量下滑的局面。 彭博社知名記者Mark Gurman 12月7日率先爆料,...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蘋果發威 市值再飛越3兆美元
蘋果市值在5日收盤衝破3兆美元,是今年8月以來再度重返此一指標水位,穩坐全球市值王寶座。蘋果股價之所以節節上漲,除得利於近年蘋果大手筆實施庫藏股,反映投資人對蘋果前景的信心。 去年12月蘋果市值在盤中短暫達到3兆美元,隨後又下跌。今年6月蘋果市值首度衝破3兆美元,但此後股價表現起伏不定,先是在7月31日收盤衝上198.23美元的歷史新高,後來在10月初又跌到166.89美元。 10月低點以來,隨著外界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在明年內降息,科技類股行情普遍反彈,蘋果股價自當時至今也上漲超過16%,使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過48%,穩坐全美最有價值上市公司的寶座。 投資人之所以如此支持蘋果,除了該公司長期握有龐大現金流之外,iPhone及其他蘋果產品在全球擁有大批死忠粉絲,也令投資人看好蘋果長期前景。加上蘋果向來大方回饋股東,更能贏得投資人的肯定。 去年以來高通膨、高利率持續打壓消費支出,使蘋果業績受到衝擊。蘋果日前公布去年度(今年9月底止)營收3,832.9億美元,較前一年度下滑3%,並預期本季(10至12月)營收零成長。 本季是iPhone 15上市以來經歷的第一個完整季度,財報數字勢必被視為iPhone 15業績指標,但蘋果在11月預警本季營收零成長令外界擔心iPhone 15銷售不如預期,尤其擔心中國市場銷售不佳。 今年9月外媒引述消息報導,中國擴大限制政府官員及國營企業員工使用iPhone,當時曾造成蘋果市值在兩天內蒸發近2,000億美元,引來華爾街作空蘋果。 近日多數分析師認為,市場先前對中國禁蘋令反應過度,不少投資人期待蘋果明年推出虛擬實境(VR)頭套裝置Vision Pro將激勵股價再創高,因頭套裝置將是2014年蘋果推出Apple Watch以來首度新增的產品類別。
系統更新限制手機性能 韓法院判蘋果應賠消費者這金額
蘋果公司因透過系統更新限制舊款iPhone性能,遭韓國用戶集體狀告法院,韓國法院今天二審判決原告部分勝訴,蘋果公司應賠償原告每人7萬韓元(約新台幣1,750元)。 韓聯社報導,首爾高等法院今天就蘋果公司故意限制舊款手機性能案件進行二審宣判,這起案件在一審中共有6萬多人集體提告,但法院認為難以認定更新系統有損手機功能,判定原告敗訴,其中只有7人提出上訴,今天獲得部分勝訴宣判。 法院認為,蘋果公司提供系統更新服務時確實未盡告知義務,造成用戶精神上損失,蘋果公司與消費者間對升級系統結果的認知資訊不對稱,用戶難以預料升級系統可能限制手機性能等狀況,就算用戶提出疑慮的系統更新是為改善電源突然關閉的問題,蘋果方也應確實說明部分性能將遭限制,讓用戶有充分資訊選擇是否更新。 法院指出,這次系統更新並未毀損手機,也不屬惡意程式,未造成用戶財產損失;且更新內容是在可能造成手機電源突然關閉的特定條件下才會限制部分性能,蘋果公司之後也提供調整功能等系統更新內容,難以視為對手機性能的永久限制或損害,因此裁定原告部分勝訴,賠償金額較原告要求的每人20萬韓元降低至7萬韓元。 法院判決出爐後,蘋果公司發聲明澄清,絕對沒有故意透過降低產品功能或縮短產品壽命的方式,誘使用戶更換更新型的產品,之後也不會發生這種狀況,強調蘋果公司將協助用戶長久使用iPhone產品視為最重要任務。 各國社群網站在2017年12月陸續傳出iPhone系統更新後性能顯著下降的說法,部分意見認為,蘋果公司可能藉由降低手機性能促使用戶更換新機,但蘋果公司始終堅持上述立場。韓國用戶2018年集體對蘋果提告,要求賠償每人20萬韓元。
《國際產業》新普佔上風? 傳蘋果要iPhone 16電池「印度製」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金融時報》周三援引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已經通知其零件供應商,iPhone 16手機電池將優先向印度工廠採購。 報導指出,為了分散全球供應鏈並減少製造業務對中國的依賴,蘋果希望其最新一代iPhone手機電池在印度生產。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經向中國德賽集團(Desay)等電池製造商表達希望它們到印度建造新廠的想法,而蘋果的台灣電池供應商新普(6121)則被要求擴大印度產能,以承接將來的訂單。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iPhone 16電池由印度供貨的進展順利,蘋果有意將更多iPhone電池的生產轉移到印度。 印度電子與IT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本周宣布,蘋果的日本供應商TDK將在哈里亞納邦馬尼薩爾(Manesar)建造一座佔地180英畝的工廠,未來將生產印度製iPhone手機所需的電池組(battery cell)。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之際,蘋果正試圖降低多年來對中國製造和供應鏈的依賴。近幾個月來,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直試圖擴大在越南和印度的生產,但也一直難以在這兩地複製其中國業務的規模、速度和品質。 產業專家表示,部分蘋果供應商在印度建立產線仍然面臨障礙,這一點,印度官員也不否認。 在2020年中印兩國爆發邊境衝突後,印度便對來自接壤鄰國的外國投資祭出更嚴格的監管。儘管印度政府積極向外招商以促進國內經濟和電動車、半導體等產業發展,但基於對中國的強硬立場,過去一年來印度政府也只允許蘋果的中國零件供應商必須與當地企業合資才能在印度開展業務。 一位印度官員表示,鴻海(富士康)的中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因未能獲得印度政府批准在當地的擴張計畫,因此轉而宣布將砸下3.3億美元在越南擴產。 印度官員和業內人士透露,iPhone的中國電池供應商德賽想要在度建立新產線的計畫可能遭遇阻礙,一名地方官員表示:「我們聽說過德賽要在印度擴張,但我不認為這是現在進行式,這家中國公司遇到一些麻煩」。 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 Lam表示,能越早在印度建廠,對電池製造商來說是「一大優勢」,如果品質令人滿意,蘋果會更偏好那些在印度設有工廠的公司。 蘋果、德賽、新普、立訊精密和TDK均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蘋果警告印度若依循歐盟充電規格 將影響當地生產目標
路透5日引述印度政府文件指出,蘋果正在向印度政府遊說,表示若印政府跟進歐盟的充電規格,要求現有iPhone配備全球通用的充電接口,該公司在印度當地的生產目標將受影響,希望新德里當局能夠豁免或延遲此政策。 另據路透引述金融時報報導,蘋果已通知零件供應商,未來推出的iPhone 16的電池將來自印度工廠。 印度希望執行歐盟要求智慧型手機必須配備通用USB-C充電接口的規訂,並且持續在與製造商協商關於在2025年6月之前在印度推行的提議,比歐盟規定的最後期限晚6個月。包括三星在內的所有製造商都同意印度的規畫,唯獨蘋果反對。 多年來蘋果iPhone皆採用獨特的Lightning充電接口。然而,歐盟估計,若採取單一充電解決方案,可讓消費者節省約2.71億美元,印度也曾表示此舉將減少電子垃圾,並對使用者有益。

不再Made in China?傳iPhone 16電池將由這國製造
路透6日引述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科技大廠蘋果(Apple)已經通知零件供應商,iPhone 16的電池將會由印度工廠供貨。 根據路透4日報導,日本電子零件製造業者TDK將在印度為蘋果生產用於iPhone的鋰離子電池。為了將某些生產線移出中國,蘋果已將印度視為下個成長動力。 蘋果自2017年開始透過緯創及富士康在印度組裝iPhone,目前在印度已有14間供應商。 (工商時報 馬婉娟) 《金融時報》周三援引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已經通知其零件供應商,iPhone 16手機電池將優先向印度工廠採購。 報導指出,為了分散全球供應鏈並減少製造業務對中國的依賴,蘋果希望其最新一代iPhone手機電池在印度生產。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經向中國德賽集團(Desay)等電池製造商表達希望它們到印度建造新廠的想法,而蘋果的台灣電池供應商新普(6121)則被要求擴大印度產能,以承接將來的訂單。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iPhone 16電池由印度供貨的進展順利,蘋果有意將更多iPhone電池的生產轉移到印度。 印度電子與IT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本周宣布,蘋果的日本供應商TDK將在哈里亞納邦馬尼薩爾(Manesar)建造一座佔地180英畝的工廠,未來將生產印度製iPhone手機所需的電池組(battery cell)。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之際,蘋果正試圖降低多年來對中國製造和供應鏈的依賴。近幾個月來,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直試圖擴大在越南和印度的生產,但也一直難以在這兩地複製其中國業務的規模、速度和品質。 產業專家表示,部分蘋果供應商在印度建立產線仍然面臨障礙,這一點,印度官員也不否認。 在2020年中印兩國爆發邊境衝突後,印度便對來自接壤鄰國的外國投資祭出更嚴格的監管。儘管印度政府積極向外招商以促進國內經濟和電動車、半導體等產業發展,但基於對中國的強硬立場,過去一年來印度政府也只允許蘋果的中國零件供應商必須與當地企業合資才能在印度開展業務。 一位印度官員表示,鴻海(富士康)的中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因未能獲得印度政府批准在當地的擴張計畫,因此轉而宣布將砸下3.3億美元在越南擴產。 印度官員和業內人士透露,iPhone的中國電池供應商德賽想要在度建立新產線的計畫可能遭遇阻礙,一名地方官員表示:「我們聽說過德賽要在印度擴張,但我不認為這是現在進行式,這家中國公司遇到一些麻煩」。 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 Lam表示,能越早在印度建廠,對電池製造商來說是「一大優勢」,如果品質令人滿意,蘋果會更偏好那些在印度設有工廠的公司。 蘋果、德賽、新普、立訊精密和TDK均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

iPhone 16將用印度電池?傳蘋果要求供應商赴印
市場傳出,蘋果(Apple Inc.)希望最新一代的iPhone能使用印度製造的電池,以進一步分散全球供應鏈、把製造基地移出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6日引述熟知蘋果內部詳情的人士報導,蘋果已通知零組件供應商,iPhone 16使用的電池偏好產自印度工廠。中國德賽電池(000049.SZ)等電池業者,都被鼓勵赴印度建...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生活
青鳥旅行水果旅行計畫 蜜香蘋果系列每一口都吃得到果乾
青鳥旅行推出全新「水果旅行計畫」,探索台灣水果的100種滋味,將當季水果的新鮮甜美分享給每一個人、品嚐道地台灣味。旅程首站「蜜香蘋果系列」嚴選台灣高山蘋果製成果乾,與青鳥旅行招牌灌餡蛋捲、夾餡蝴蝶酥結合玩創意,保留蘋果香氣和果丁嚼感,每一口都吃得到新鮮果乾,享受台灣蘋果的蜜甜滋味,即日起至青鳥旅行官網和全台各門市皆可搶先購買。 青鳥旅行並在台中國美概念店打造「蘋果牛奶」、「蜜香紅茶」蛋捲霜淇淋限定口味,週末和家人好友到國美概念店踩點,可品嚐多層次蘋果霜淇淋,享受豐富食感。 台灣一年四季盛產多樣化水果,台灣水果獨有的香氣和風味令人著迷,觀光客來台旅遊時常會購買新鮮水果,果乾也成為來台必買熱門伴手禮,總能見到許多觀光客一箱箱扛回國。秋季開始適逢蘋果盛產期,青鳥旅行走訪台灣高山果園,與在地果農攜手合作採摘新鮮蘋果蜜漬製成果乾,融入招牌灌餡蛋捲和夾餡蝴蝶酥,變化出市面上少見「吃得到果乾」的常溫點心。外國觀光客即使帶回國品嚐也不減美味,一樣可以享受滿滿蘋果香甜幸福,與親朋好友分享來自台灣的創意點心。 蜜香蘋果蛋捲」將蜜漬蘋果乾揉入白巧克力內餡,灌入酥脆的蜜香紅茶餅皮內,一口咬下果香伴隨茶香,甜酸滋味滿溢唇齒間。「蜜香蘋果蝴蝶酥」紅茶酥皮包裹蘋果乾,獨特夾餡手法將美味緊鎖在細緻酥皮中,享受豐富的蜜餡口感。 不只蛋捲和蝴蝶酥有蜜香蘋果口味,青鳥旅行也在台中國美概念店打造「蘋果牛奶」、「蜜香紅茶」蛋捲霜淇淋,並全面升級「蜜香紅茶甜筒」,保有蛋捲酥脆、多層的口感,及濃郁蛋奶香之外,更散發細緻茶香,香甜馥郁的蘋果霜淇淋在茶韻烘托下更顯層次。 「蘋果牛奶」濃縮蘋果精華,以北海道鮮乳碰撞出清新討喜的風味,而品嚐「蜜香紅茶」霜淇淋時,可以享受飽滿的茶香中透出微微蜜糖香,搭配蜜香蘋果蛋捲、灑上柔軟有嚼感的蘋果丁,刺激味蕾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週末和家人、好友到台中國美概念店踩點,品嚐季節限定蘋果霜淇淋,享受多層次豐富食感,再帶盒「蜜香蘋果蛋捲」和「蜜香蘋果蝴蝶酥」回家,不管是用來送禮或當午茶點心都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