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退休理財」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108

老後要花多少錢?退休準備不發愁

書房

老後要花多少錢?退休準備不發愁

很多人都希望退休後能過安穩的年金生活。不過,只能光靠年金過活或許還是讓人覺得有點不安。 根據日本總務省所做的家計調查指出,夫妻2人每月可領到的年金金額,平均約為19萬日圓。儘管到了這個階段,養兒育女已經告一段落,夫妻飲食量也不多,但要把生活開銷控制在這個金額之內,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來試想靠年金過活的日子有哪些開銷,算出每個月至少需要多少老後資金吧!懂得盡量預做準備,以免將來為錢發愁,是很重要的觀念。 那麼台灣呢: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建議,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至少要達70%。但是勞保局統計,2022年底領有勞保年金給付之退休勞工,平均每月領取的退休金僅18294元,遠低於國人平均總薪資57178元。此外,主計處2021年調查統計,國人每人每月平均消費約為23513元。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的網路平台「好命退休聰明理財平台」,指出退休金有3大來源:社會保險、職業退休金、退休理財。 第1層的社會保險是最基本的退休保障,包括國民年金、公教人員保險、勞工保險、軍人保險。第2層是依照職業別有不同,雇主與受雇者共同提撥,包含退撫基金、私校退撫基金、勞退新舊制。第3層則是為彌補退休金不足缺口,依個人需求自行準備的投資內容。 政府為協助民眾提早布局退休規畫,自2019年推動具實驗性質的退休理財專案後,2021年更進一步推出結合基金、保險、教育與公益四大功能的一站式退休準備平台「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後由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證基會及壽險公會共同主辦,國內最大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擔任執行單位所推出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正式上線。好好退休加上前身「好享退」兩大專案合計參與人數超過8萬人,每月扣款總金額逾6.5億元。 基富通「好好退休準備平台」:https://www.fundrich.com.tw/event/pensionplatform/。 參考資料:https://reurl.cc/K3026q、https://reurl.cc/q0LpDy、https://reurl.cc/dmDp0g。 萬一進入退休生活,才發現自己準備的老後資金不夠充裕,那就只能再工作賺錢貼補了。如今健康壽命不斷延長,65歲以上仍能勝任的工作愈來愈多,預估今後這樣的工作機會還會增加。要是在退休後還能有現金收入,的確讓人心安。及早調查銀髮世代的職業選項,鎖定大致目標,也不失為一個方案。

退休族投資管道 ETF躍第三

理財

退休族投資管道 ETF躍第三

中信銀行「2023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出爐,在通膨壓力下高達65%受訪者憂心退休金不足,超過4成考慮退而不休繼續工作,5成擔憂退休後每月生活費僅剩3萬元,且發現30歲至50歲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為第三個主要投資管道。  中信銀針對全台1,200名30歲以上民眾進行網路抽樣調查,中信銀個金執行長暨執行副總楊淑惠表示,歷經高通膨影響購買力、升息促使貸款壓力增加等挑戰,65%受訪者擔心通膨議題影響退休準備,且有近3成表示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整體理財規劃。 調查顯示,每4人就有1人明顯感受入不敷出,其中又以30歲至40歲感受最為強烈。更有逾4成思考退休後繼續工作,破8成積極進行理財規劃,以滿足退休、財富累積及醫療需求三大目的。 疫情期間歷經市場趨緩走向築底的景氣位階且詭譎多變,隨大環境加速變化,ETF於這次調查中成為股票與定存後第三個主要投資管道,以30歲至50歲最為明顯,反映出投資市場日趨難掌握,民眾轉以分散標的方式,避免人為操作或壓注單一個股風險影響投資效益。  另有7成以上受訪者選擇股票股息為退休後主要投資來源,其次是領保險年金或利息,「投資收入」視為退休後主要金流來源,盼創造餘裕支援退休生活。 中信銀行觀察,愈年輕世代受通膨衝擊影響愈深,若以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維持3%、持續30年,原有預備退休金實質購買力恐將大幅縮水5成以上,呼應調查中有5成受訪者認為需準備1,500萬元才足以支應退休生活。 中信銀進一步分析,30至60世代的理財樣貌,針對7成以上習慣以股票作為投資工具的30世代,理財規劃須避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標的,應設定目標並定期定額投入具抗通膨的金融工具,並藉由基礎醫療險保障基底適時轉嫁風險;40世代的三明治族群處於開銷急劇階段,建議透過智能理財工具協助累積家庭財富,加上逐步配置壽險打造醫療防護網,以避免突發或龐大醫療支出中斷經濟來源。

離職也要看日子?「選這天最划算」勞、健保保費計算一次懂

理財

離職也要看日子?「選這天最划算」勞、健保保費計算一次懂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據《民法》第123條規定,以每月30天,不分大小月的方式來計算破月薪資,勞保保費亦然,不分大小月都是用「30日」來計算保險費,因此勞保不論在當月份30日或31日退保,當月保險費都是收30天。 離職當月退保,保險費從當月1日計算到退保當日或當月底,舉例來說,2月4日退保,保險費計收4天;6月15日退保,保險費計收15天;若10月30日退保或10月31日退保,保險費一律計收30天。 健保與勞保計算方式不同,由於健保不能中斷,即使員工離職、待業期間若符合全民健保的保險資格身分就必須投保,保費以一個月為單位計算,也可以追溯補繳。 員工應付的健保費是由雇主負責扣繳,若員工在公司做到當月底最後一天離職,雇主應扣繳當月健保費,但員工如果不是在月底離職,雇主就不用繳當月保險費,應由員工下一個投保單位負責投保;雇主如果有不小心扣收員工當月的健保費也要退還給員工,健保署應會向最後一個投保單位收取保險費。 舉例來說,如果王先生10月30日離職,10月31已經不在公司,10月份健保費就要看看勞工10月31日(當月最後一天)的投保單位,若有無縫轉職就由新公司扣收員工的自負額,加上公司共同負擔的部分,一併繳納;如果還沒有工作可依附配偶、血親親屬成為眷屬,就由家人任職的公司扣收、繳納;或沒有工作也不具有眷屬身分,則要到戶籍地的鄉鎮市區公所投保。 人力專家建議,勞保是以「日」、健保以「月」來計算,若把離職日選在當月最後一天,可避免產生勞、健保中斷;如果想在月中離職,離職日可壓在周日,可以多領工資與多賺勞、健保費。

65歲才請領老年給付反吃大虧?達人揭勞保年金陷阱:早2年多賺25萬

理財

65歲才請領老年給付反吃大虧?達人揭勞保年金陷阱:早2年多賺25萬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勞保局長年大力宣導勞保年金按月領,甚至洗腦民眾提早領要打折,每早1年就少4%,但真的提早領就比較吃虧嗎?答案竟是否定的,達人試算請領至國人平均餘命80歲止,65歲正常領只比63歲多5萬元,約當多保2年的勞健保費,但同樣打折領,63歲則比60歲足足多出快25萬元,由於63歲是請領年金的最佳黃金年齡,建議在此之前,就要把投保薪資拉至最高水準。 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頻道分享,勞保年金越晚領不見得越有利,63歲才是精算師所說的黃金交叉點,但也提醒有3類人,不適用63歲最佳請領年齡的通則,包含1.因個人身體健康因素不得不提早領或選擇一次領;2.經濟因素繳不起勞保費或急需用錢;3.正在調高薪資當中,還沒調到最高平均投保薪資者。 由於勞保年金提前、正常領或延後,最大的考慮變數是死亡年齡,但偏偏沒人能預知幾歲死亡或活多久,只能用國際認可的平均餘命來分析,至於通膨等變數,由於勞保年金已將實質購買力考慮進去,CPI累計成長率達正負5%時,年金給付也會隨之調整。 若講求效率的人,或許會在乎所謂的投資報酬率,但張秘書抱持比較不贊同的角度,認為老後要支付年老基本生活費用,因此需要毫無風險、固定的收入來源,相信沒人敢拍胸脯保證投資穩賺不賠,沒必要讓老年生活承擔任何風險。 排除變動因素之後,為什麼63歲是最佳請領時機,她以案例說明:勞工小黃52年次、截至今年年資30年,最後3年投保薪資4萬元,而最高5年投保薪資也是4萬元。 滿60歲一次領:4萬元x45個基數=180萬元 60歲提前按月領(提早5年打8折):4萬元x30年x1.55%x80%=14880元 63歲提前按月領(提早2年少8%):4萬元x33年x1.55%x92%= 18823元 65歲正常按月領(不扣趴數):4萬元x35年x1.55%=21700元 以國人平均餘命80歲計算,並按照60歲、63歲、65歲等3種情境分析,來了解為何63歲是最佳請領時機。 ★60歲活到80歲:14880元x12個月x20年=357萬1200元,約10年可超越一次領的180萬元,等於70~80歲都是多賺的,10年共可多領178.56萬元(14880元x12個月x10年) ★63歲活到80歲:18823元x12個月x17年=383萬9892元,約8年可超越一次領的180萬元,等於71歲以後多賺,9年多領203萬2884元(18823元x12個月x9年) ★65歲活到80歲:21700元x12個月x15年=390.6萬元,約7年超越一次領的180元,等於72歲以後多賺208萬3200元(21700元x12個月x8年) 把所有數字都算出來後,張秘書提醒2個眉角,首先是63歲和65歲領,兩者至80歲多領的總額只相差5萬0316元(208萬3200元-203萬2884元),相當支付多保2年的勞健保費,兩者幾乎差不多。但63歲跟60歲就差很多,到80歲時相差24萬7284元(203萬2884元-178.56萬元),且若活愈久,相差的數字也愈大。 數字不會騙人,得到結論是愈晚領不見得愈有利,並提醒要在63歲前,就達到最高投保薪資5年的標準,而不是等到65歲才達到最高投保薪資,但她也聲明,勞保年金牽涉到平均餘命,幾歲領最適合並沒有標準答案,若自認身體健康可活到80歲以後,就可以考慮多保2~3年再去請領,最終決定權仍在勞工自己身上。

舊制勞工注意! 這群人退休金慘剩13萬 勞退專戶蒸發9成才驚覺這問題

理財

舊制勞工注意! 這群人退休金慘剩13萬 勞退專戶蒸發9成才驚覺這問題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從事紙容器製造業的優美公司,7年前遭北市勞動局發現,34名勞工退休金專戶內的退休金只剩1/10,平均每人退休金由142萬元銳減為13萬元遭罰,雇主抗罰上訴多年,大法官最新釋憲結果出爐,雖認定勞動局裁罰並公布負責人的做法合憲,還給主管機關公道,但統計去年尚有41家公司未足額提撥,由於目前還有58萬名勞工適用勞退舊制,提醒查詢雇主是否足額提撥,以維自身權益。 憲法法庭昨(27)日作出112年憲判字第16號判決,認定《勞基法》第56條第2項,有關雇主應預估隔年退休員工人數,並一次提撥補足勞工退休金差額的規定,沒有違背憲法第15條的保障人民財產權,也未違第7條的比例、平等原則,宣告合憲。 事件起因是北市政府勞動局在民國106年發現,優美公司在105年有34名勞工符合《勞基法》退休條件,依法應在專戶提撥退休金約4843萬元,但專戶內卻只剩下450萬元,等於連10分之1都不到,每人平均退休金也由142萬元銳減為13萬元,遭勞動局裁罰9萬元罰鍰,並公布公司及負責人姓名。 優美公司不服抗告,最高行政法院原認為《勞基法》要求退休專戶提撥等相關規定,不符比例原則,對經營困難的雇主形成不合理負擔,有侵害人民財產權之虞,因此裁定停止訴訟、聲請釋憲。 但憲法法庭認為,勞退提撥的規定主要是為了讓雇主及早準備,確保次年度退休的勞工可以領取法定足額退休金,降低雇主因突發性企業財務問題,強化勞工請領退休金的權益,立法目的符合憲法第153條第1項規定「國家應實施保護勞工政策」意旨,有即時預防與示警效果,核屬正當。 憲法法庭也認為,雇主若確實依法規規定,擬定「適切」提撥率且按月提撥,或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按精算的提撥率於5年內足額提撥,雇主每年提撥的退休金差額尚屬有限。 因此,未來仍須依照《勞基法》規定,雇主每年得預估來年符退休要件的勞工,並在3月底前一次足額提撥至舊制帳戶內,以支付勞工退休所需,未足額提繳可罰9~45萬元罰鍰,統計目前足額提撥率雖已高達99.8%,但去年仍有41家挨罰,其中不乏知名公司。 統計目前仍有7萬餘家事業單位,約58萬餘人保有舊制年資,雖勞退舊制的退休金基數計算較新制優渥,只要符合連續工作15年且年滿55歲、工作25年至30年或工作10年且滿60歲等退休要件,就可請領最多45個月薪資,但提醒公司若發生關廠歇業、離職等情況,勞工可能就無錢可拿。

多做1件事 他65歲退休後每月爽領8萬元!

理財

多做1件事 他65歲退休後每月爽領8萬元!

【中時新聞網 于川】有媒體報導,一名科技業中階主管善用勞退自提,退休每個月至少還有8萬元的年金保障,同時他還披露了勞退自提減稅小妙招。為保障勞工退休後生活,政府推行勞保、勞退制度行之有年,有別於勞保的破產疑慮,勞退金的制度為個人專戶,專戶中的錢為勞工所有,因此現在不少勞工透過勞退自提加速累積退休金,以穩定退休後生活保障。 據《鏡週刊》今(28)日報導,該科技業主管從10年前開始勞退自提6%,他當時薪資已經觸到最高投保級距的15萬元的門檻,另光是靠著勞退自提,退休之後勞退可以領到超過5.4萬元、勞保2.9萬元,兩者相加每個月就有8萬元可供支應開銷。 該名科技主管還指出,自提不但可以幫自己積累退休金,另外還能節稅,以自己所得稅率40%來看,每個月自提6%最高約在9000元上下,每年有108000元流到退休金帳戶中,由於這筆近11萬的收入可以從每年個人綜合所得稅中扣除,在根據所得稅率估算,一年足足可以減少43200元的稅金。他最後強調,勞退自提具有強迫儲蓄的效果,因此也非常鼓勵自己下屬員工做這件事。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103萬名勞工參與自提退休金,且在這些人當中,提滿6%者占比更是高達9成。專家也指出,儘管生活上能使用的財富隨之減少,但若在能維持生活品質的情況下,自提比率選擇6%提滿,實際上在未來退休生活裡可是相當有感。 不過由於報導中提到的主人公是科技業主管,薪資與一般民眾差異較大,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在2022年,半導體業平均薪資為229.1萬、電腦相關產業135.1萬、其它電子業133.6萬、其它一般產業平均薪資落在80萬到100之間。 而從半導體產業中來看,平均年薪最高的日月光為550.8萬、非主管年薪100.1萬、非主管年薪中位數則為77.2萬;而「護國神山」台積電平均年薪317.5萬、非主管年薪316.7萬、非主管年薪中位數則為243.5萬。

勞保破產剩5年 勞長許銘春「撥補就不會倒」 但政府沒說的2大真相是...

理財

勞保破產剩5年 勞長許銘春「撥補就不會倒」 但政府沒說的2大真相是...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勞保破產5年倒數,曾自詡就算掉了烏紗帽也會推動年金改革的勞動部長許銘春,至今仍是跳針指出「撥補再撥補」,4年來年改進度原地踏步,學者估算,就算政府撥補預算年年增加,每年撥補千億元也無法讓勞保不會倒,僅能讓破產時程延後4年左右,勞團則出示數據,指出初領人數2年來暴增逾4成,戰後最大退休潮襲來,勞保財務只會更加嚴峻。 依最近一次勞保精算報告指出,若不啟動年金改革,勞保基金將在2028年破產,行政院昨(26)日也僅是老調重彈,表示會續與專家學者跟社會各界溝通,穩健規劃勞保財務改革等相關措施,政府一定會負勞保最終給付責任;勞動部長許銘春也強調,撥補一定持續。 對勞保撥補是否法制化或採年金改革方式?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政府從2020年至今持續撥補勞保基金,今年政府在遵守財政紀律原則下,以最大幅度增補挹注勞保基金預算,總撥補金額達2760億元,勞保基金餘額6月回升到8600億元,目前財務相對穩健。 即使政府每年撥補千億元,勉強維持勞保基金餘額暫時不降,但有學者指出,勞保的核心問題是潛藏負債破10兆元,加上入不敷出,每年保費收入與給付支出相較,短少至少400億元,即使政府每年撥補千億元,若無其他改革配套,勞保頂多僅能延命4年左右。 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則認為,撥補對對勞保財務有幫助,卻是最便宜行事的作法,還是要進行勞保制度改革才能治本,以初次請領勞保年金為例,2年來人數已從9千多人成長到1.3萬人,反映出戰後嬰兒潮的退休潮,在人口結構壓力之下,勞保財務只會更加嚴峻。

憂勞保破產或年改?他靠這招退休金月領多1萬

理財

憂勞保破產或年改?他靠這招退休金月領多1萬

【中時新聞網之旺得富 王順泉】勞保與勞退是勞工退休生活的2大支柱,日前立委質詢勞保財務缺口與改革問題,勞動部長許銘春重申,勞保「有政府就不會倒」,將持續撥補穩定財源。 相較於勞保有破產疑慮,勞退金則屬於個人專戶,專戶中的錢為勞工所有,不會有破產問題。如果擔心勞保破產,透過勞退自提加速累積退休金,可以強化退休生活保障。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有103萬名勞工參與自提退休金,佔全體提繳人數746萬人約13.8%。而在有自提勞退金的勞工之中,直接提滿6%者占比近9成。8月最新平均提繳工資為4萬4120元,創歷史新高。 勞退自提有3大好處:1、儲蓄,增加勞退金個人專戶累積金額,強化退休生活保障。2、節稅,自願提繳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3、保證收益,勞退金專戶享有不低於以銀行2年定存利率的之收益保障,實際操盤長期平均報酬率約4%。 至於缺點,則是自提的資金會從每月薪資中扣除,生活上能運用的資金也隨之減少。專家表示,在不影響日常生活所需資金的範圍內,自提比率選擇6%提滿,對於未來退休金的挹注將最有感。 以目前平均提繳薪資4.4萬元、未自提只靠雇主提繳6%、提繳35年、資金報酬率3%來試算,退休時可累積202萬1212元,按月領1萬1182元。若選擇自提6%,則可累積404萬2425元,按月領2萬2363元,比未自提可多領1.1萬元。

擔心勞保破產或年改? 他靠這招退休金每月多領1萬

理財

擔心勞保破產或年改? 他靠這招退休金每月多領1萬

【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勞保與勞退是勞工退休生活的2大支柱,日前立委質詢勞保財務缺口與改革問題,勞動部長許銘春重申,勞保「有政府就不會倒」,將持續撥補穩定財源。 相較於勞保有破產疑慮,勞退金則屬於個人專戶,專戶中的錢為勞工所有,不會有破產問題。如果擔心勞保破產,透過勞退自提加速累積退休金,可以強化退休生活保障。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有103萬名勞工參與自提退休金,佔全體提繳人數746萬人約13.8%。而在有自提勞退金的勞工之中,直接提滿6%者占比近9成。8月最新平均提繳工資為4萬4,120元,創歷史新高。 勞退自提有3大好處:1、儲蓄,增加勞退金個人專戶累積金額,強化退休生活保障。2、節稅,自願提繳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3、保證收益,勞退金專戶享有不低於以銀行2年定存利率的之收益保障,實際操盤長期平均報酬率約4%。 至於缺點,則是自提的資金會從每月薪資中扣除,生活上能運用的資金也隨之減少。專家表示,在不影響日常生活所需資金的範圍內,自提比率選擇6%提滿,對於未來退休金的挹注將最有感。 以目前平均提繳薪資4.4萬元、未自提只靠雇主提繳6%、提繳35年、資金報酬率3%來試算,退休時可累積202萬1,212元,按月領1萬1,182元。若選擇自提6%,則可累積404萬2,425元,按月領2萬2,363元,比未自提可多領1.1萬元。

43歲可退休?網曝買「這2檔」月領5萬

理財

43歲可退休?網曝買「這2檔」月領5萬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許多人都夢想能夠早點退休,一名網友在Dcard以「43歲退休會太早嗎?」為題,分享自己在保單、存股00919和0056等規劃,引發其他網友討論。有網友說,如果未來有小孩的話,可能就完全不夠用了。 該名網友表示,目前他36歲,買的美元保單年繳6萬1380台幣,每月差不多繳5115元,總繳是122萬元,該保單是他23歲開始買的,43歲的時候繳完大概是164萬元,想放著複利滾存,到60歲也有300萬元。 再來是股票,目前他手上有00919共123張,換算下來每月差不多2萬2140元的收入,0056有34張,換算每個月有1萬1333元的收入,目標是00919存到200張,0056存50張,每個月等於有5萬元被動收入;至於緊急預備金則是準備12萬元。 原PO說,如果每個月被動收入達5萬是不是就可以退休了,想詢問其他網友意見,「43歲就退休真的好嗎」? 有網友分析,5萬元不足以退休,這只是剛好cover生活的費用,簡單說,就是禁不起人生的意外,意外包括但不限於生病,剛好碰到人生真愛並生了個小孩也算。再者, 15萬元緊急預備金太少,至少抓6~18個月生活費。 也有網友說,「沒有小孩的話這個規劃很可以,如果有小孩就完全不夠用了」、「 保單有點多餘,多買00919跟0050會更好吧」 另根據國泰世華銀行發表台灣首份結合總體經濟模型的《2023台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台灣人認為至少要準備1431萬元才能退休,而且認為退休後每月生活費約需5萬元。根據統計,45~64歲台灣人中,約有15%能提早退休。 文章來源:Dcard

千萬退休金 小資族存得到!達人教戰每月3千元 「3桶金計劃」立大功

理財

千萬退休金 小資族存得到!達人教戰每月3千元 「3桶金計劃」立大功

【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究竟多少退休金才能支應退休生活?《遠見》日前「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顯示,近6成民眾認為,退休金要1千萬元才夠;認為1,000萬元以下就夠的民眾有30.5%;只要500萬元以下就夠者僅8.8%。 「千萬退休金」是許多上班族的理想,但看看每月幾萬元的薪水,似乎有點遙不可及?其實不需要太早失望,專家表示,年輕人從做得到的「每個月3千元」開始,按部就班規劃理財,存到1千萬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專家表示,退休理財每階段都可設定目標,25到35歲的小資族,每月定期定額3,000~5,000元,累積第1桶金為首要目標。35到60歲的三明治族群,可適度增加到5,000~8,000元,累積第2桶金。60到65歲的準退休族,可增加到10,000~12,000元,做最後衝刺。 這3桶金,依年齡階段不同,越年輕時風險承受力越高,25~35歲可選擇預期年報酬率約8%的投資標的,例如市值型股票ETF,以台股、美股來說,長期平均報酬率落在8%~10%。假設以低標每月3千元、報酬率8%計算,25~35歲10年下來可累積53.7萬元;這第1桶金繼續放到65歲,將成長至541萬元。 35到60歲這段期間,隨著收入增加、年齡漸長,改以高股息或股債混合等穩健型投資標的為主,假設報酬率6%、以低標每月投入5,000元計算,25年下來可累積337.7萬元,第2桶金繼續持有5年至65歲,將成長至451.9萬元。 60到65歲這段期間,年齡已接近退休,以每月1萬元、投入保守型標的,例如債券佔比超過一半的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4%來計算,5年下來第3桶金可存到65.18萬元。 從25歲到65歲退休,3階段3桶金合計,可存到1,058萬元。透過不同年齡階段「3桶金」的規劃,在65歲時達成「千萬退休金」的目標。

勞保、國保雙年金議題正夯!能領多少錢?怎樣領?

理財

勞保、國保雙年金議題正夯!能領多少錢?怎樣領?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國民年金(國保)施行15年後(自10月1日以後),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即使未滿65歲,也不得再參加國民年金保險;勞保、國保兩者保費計算也不同,勞保的保險費是自加保當日計至退保是日止,而國保則是以「月」為計算單位,一文整理勞保、國保老年給付平均領多少錢。 勞保局統計勞保老年給付情況,至去(2022)年底為止,超過159.7萬退休勞工平均月領18,294元,較2021年增加400元,平均請領年齡為61.28歲、平均投保年資29.46年、平均投保薪資為37,716元,月領老年年金金額低於2萬元的退休勞工,占比約61%。 另一項統計,目前51%領取國保老年給付的國人,年金落在4,001至5,000元之間,12%領取金額在5,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則有大約35%,整體金額為3,823元;若以A式計算領取金額的話,年資達10年才有可能領到2,400元。 過去,國保領取金額可以用A、B二式計算,但有保其他社會保險(勞保、農保等)的民眾,就無法用有最低保障金額3,772元的A式計算,現在只要參加國保所累計之國保年資,於領取國保老年年金給付時,應按B式發給(月投保金額×國保年資×1.3%)。 「勞工保險條例」及「國民年金法」訂有「年資併計」規定,只要勞保、國保年資合計達15年,65歲後,即可依各該保險年資,同時領取國保及勞保老年年金給付,據試算,將比分開領取勞保一次金及國民年金更為划算。

理財

退休金準備妙招 退休基金協會提供免費專家宣講團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是許多民眾都關心的問題。為將全方位思考帶給民眾,退休基金協會指出,已邀集保險業、投信投顧業以及信託業的專家組成「專家宣講團」,分別從保險年金長照、退休理財配置以及信託財產保障等三個面向,向有興趣瞭解的民眾免費面對面宣導。 退休基金協會指出,私校退撫基金所屬教師、適用新制公務人員退撫制度的各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公務員、公司團體、或一般關心退休金準備的民眾,都歡迎向退休基金協會聯繫,請協會安排講師宣講。 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巫慧燕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長期致力於國內民眾退休金準備觀念宣導的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就表示,民眾應以全方位的角度來思考「退休金準備」,除了財富增值外,財產保障與傳承的規劃也不可偏廢。為協助台灣民眾輕鬆做好完善的退休規劃,退休基金協會集結各方專業資源與能量,提供多種資源與工具,協助民眾更快訂出個人退休計畫,並建立正確的退休金準備觀念。 巫慧燕表示,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把資源放在自我成長上,而且人生總有許多突發的事,需考慮的不只是「健康活著」時的安排,包括生、老、病、死甚至傳承,都應及早妥善規畫,因此退休金準備也應涵蓋全面,以人生各階段所需的安排為核心,除了利用退休金三支柱累積退休財產,在退休階段運用財產時,更應妥善規畫和管理,才能確保所領取的給付一定用在自己身上。 巫慧燕表示,民眾無論處在人生何種階段,退休金準備是一刻也不嫌晚,而且退休金累積是一塊也不嫌少;對財產運用的學習更該像撲滿存錢般涓滴細流,長期累積就能讓自己對財產運用的心態更趨成熟,也是最有價值的無形財富。 巫慧燕表示,未來退休基金協會將持續從全方位角度提升社會各階層民眾對退休金準備的瞭解,讓不同年齡與程度的民眾都願意著手開始退休金規劃,以達到普惠金融目標,進而對促進家庭安定與社會安康盡一份力量。

退休金逾2千萬是天文數字?達人曝解鎖關鍵

理財

退休金逾2千萬是天文數字?達人曝解鎖關鍵

【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如果上班族想到達成調查中顯示的理想退休金2,366萬元,每個月須存多少錢呢?專家表示,如果以股市長期年化報酬率約8%來看,每個月投入1.67萬元、30年下來可累積2,368萬元退休金。 如果採用較穩健保守的投資工具,例如股債平衡資產配置,年化報酬率約6%估算,每個月須投入2.4萬元,30年可以滾到2,350萬元。 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上班族投資理財的目的,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存退休金、養老金」(78.2%)、「買屋」(54.1%)、「賺更多外快」(35.2%)、「怕失業沒收入」(34.2%)、「覺得錢放著不投資,就是賠錢」(28.8%)。 調查顯示,上班族投資理財目的最多為存退休養老金,希望在離開職場後能夠生活無虞,平均估計退休金需準備2,366萬元,其中甚至有14.1%,認為要存到「5,000萬以上」。 高達87.1%上班族曾經有過投資理財的行動,選擇的投資理財工具,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基金」(70.2%)、「股票(現貨)」(69.2%)、「保險」(51.8%),以及「銀行定存」(48.6%)、「外幣」(35.3%)等。 雖然上班族理想的退休金額高達逾2千萬,但調查現階段財務狀況,卻有近5成(49.2%)上班族,目前是每月薪水幾乎花光的「月光族」,其中,28.1%屬於「需借貸度日」,處於「負儲蓄」的窘境;另外21.1%屬於「還不用借貸度日」。 而另外約5成每月薪水有盈餘的上班族,平均每個月可存9,138元;每月能存到1萬元以上的上班族,僅37.6%。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想完全準備好退休金,確實有些難度,不過如果慎選投資工具,透過長期複利效果,小錢也能變大錢,最重要的是理財觀念的建立:「收入先減去儲蓄,才是等於支出」。

勞保繳43年竟是一場空!4類人辛苦一輩子 為何退休了卻領不到錢?

理財

勞保繳43年竟是一場空!4類人辛苦一輩子 為何退休了卻領不到錢?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勞保破產議題持續炎上,很多人怕退休之後領不到,但在此之前,勞工也要了解相關規定,避免掛名投保等違規情事,以免勞保資格被取消,多繳的保費也無法退還,繳了一輩子保費都成夢一場。 年初有一名勞工因為突然離職,但離一次領退休金年限還差一年,在意外身故之後,錢也無法請領;財經專家建議,在還沒繳滿年限不能中斷勞保,或是沒有工作也要加入職業工會繼續繳,才不會發生無法請領的窘境。 若不符合勞保資格規定,多繳的保費也不會退還,等於是如果22歲開始工作,一路工作到65歲才退休,也就是奮鬥43年,都可能一毛都拿不到。以下狀況也需注意: 勞工已離職或是公司辦理退休者,不得再轉往職業工會投保、累積年資,若經查明屬實,將會被取消被保險人資格,不僅年資無法計算,已繳納的保費不會退還。此外,勞工還必須補繳國民年金保費,若有領取保險給付,勞保局也將依法追還。 勞保條例施行區域為「勞工須受僱在「台澎金馬」登記的公司行號。因此,若長期在國外或大陸居住工作的勞工朋友,從業地區不是區域範圍內,無法認定投保資格,並且也不能夠透過職業工會、漁會加保。 依勞動部針對勞保條例第9條第2款規定,被保險人派遣出國考察研習或提供服務者,得繼續參加勞保,係指受僱於該事業單位,並為執行事業單位業務,領有薪資者為限;也就是加保在職業工會的朋友,短暫至海外旅遊,勞保效力不會中斷。但若長期至海外工作,很容易被稽查到而被取消勞保資格。 因案停職或被羈押,未經法院判決確定的勞工,仍可以繼續參加勞工保險,但如果是經法院判決確定,入監服刑的人,就不能再繼續加保。故勞保局呼籲,入監服刑的勞工如仍在職業工會加保,應儘快通知職業工會辦理退保,以免日後經勞保局查明後取消加保資格,不僅年資無法併計,已繳的保險費也不會退還,還會影響日後領取勞保給付的權益。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