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413則

美國景氣放緩帶動降息預期 2024年美元偏弱盤整
文/中國信託銀行財富管理產品處理財規劃部投顧中心 景氣強弱牽動貨幣政策動向,利差交易引領資金挪移,為近年引導美元趨勢的關鍵因子,而最新公布的11月美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創四個月新高,內需市場表現強勁。美國黑色星期五單日消費金額創新高,Adobe Analytic統計較去年同期成長7.5%,緊接網購星期一銷售較去年成長9.6%,原先預估6.1%。兩日銷售成長數據遠高於今年前十個月零售銷售年增率3.1%,超成長的旺季消費數據將為2023年經濟成長帶來正向貢獻。 ■疫後超額消費將告一段落 時序進入2024年,儘管疫後高額儲蓄支持了2023年旺季消費動能,但此消費紅利即將耗盡。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統計,美國疫後個人儲蓄總額在2021年8月高達2.1兆美元,最新數據顯示僅剩2千億美元,疫後超額儲蓄所提供的消費動能即將告一段落。 美國內需市場面臨多項挑戰,除了超額儲蓄下降外,長期高利率環境加重房貸支出逐漸侵蝕可支配所得,消費現況雖樂觀但展望已逐漸偏向保守。密西根大學統計未來六個月消費者信心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觀察統計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差值的花旗經濟驚奇指數可見,近期美國所公布之經濟數據已趕不上過於樂觀的市場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美國2024年經濟成長將由2.1%降至1.5%,家計消費成長預期放緩至0.9%。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牽引貨幣政策轉趨寬鬆,美國利率與非美主要國家利差收斂,降低2022年3月以來美國升息所提供的高利誘因,因此預期美元後市傾向偏弱盤整格局。 ■美國2024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 全球三大信評公司中唯一給予美國AAA最高信評的穆迪信評公司,於2023年11月11日將美國信評展望由穩定降為負向,開啟了美國再度被降評的可能性。本次調降展望反映高利率環境加重美國債務負擔壓力,財政惡化風險增加。同時,美國根深蒂固的政治兩極化,如近期國會兩黨預算協商延宕,加劇政府停擺風險,政治分裂制約決策有效性。 除此之外,2024年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極可能由共和黨前總統川普挑戰現任總統拜登,前者於2017年執政時期推行減稅與就業法案將企業稅從35%降至21%,川普已表態若當選將調降企業稅至16%。拜登方面,拜登經濟學大量實施補貼計畫,除了上述疫情期間以大量補貼增加家庭儲蓄,也透過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8,910億美元激勵潔淨能源的「通膨削減法」來振興經濟與產業。 歐亞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也令美國官方重視,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未來五年國防支出將每年成長10%。2024年美國預算支出預估成長17.7%,高利率環境讓政府公共債務利息支出占GDP比重升至3.1%,創29年新高。上述兩黨候選人政策均傾向擴大支出,2024年美國選舉的最終結果導向政府財政惡化的可能性加大,美國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短期難以為美元帶來利多。 ■聯準會反轉降息將壓抑美元走勢 美元指數2023年11月2日升至107.11,技術面未能突破前波高點,之後迅速跌破年線103.6並且回測103整點關卡。11月美國就業及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加深市場對於聯準會提前降息的看法,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美國2024年5月1日前降息一碼至5%~5.25%,2024年年底降至4%~4.25%,全年降息5碼(1.25個百分點),降息預期提前且幅度增加。 美國聯準會官員對於降息抱持開放的態度,然而歐元區傳來的訊息仍是對於通膨的擔憂。德國經濟面臨衰退,然而該國央行總裁納格爾(Nagel)認為通膨風險升溫,不排除歐元區再次升息。加上日本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回升,帶動央行加速邁向緊縮的預期,主要非美國家與美國利差收斂降低高利美元利差交易的需求。展望後續,美國經濟成長預期放緩,疫後超額儲蓄帶動消費動能即將告一段落,加上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政策均傾向擴大支出,美國選後財政問題仍待改善,預期2024年美元進入偏弱盤整格局。

官媒預告 陸明年估續降準降息
為助力大陸經濟增長,近日市場再掀寬鬆貨幣的討論。大陸官媒中國證券報7日引述專家分析,為加強信貸均衡投放,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預期明年將繼續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與2023年類似,即降準50個基本點、降息20個基本點左右,並帶動存款利率下調。 11月14日,包括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等四大官媒同步在頭版刊文討論降準。儘管當月人行未宣布降準,但透過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市場大幅釋出6,000億元的流動性,規模等同一次降準。官媒在11月數據公布前再次刊文,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官方下一步寬鬆政策預告。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官方加強信貸均衡投放背景下,不排除部分銀行提前動用儲備專案支持信貸增長。預估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發力穩增長,降準降息有空間。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透過多種政策工具,營造寬鬆貨幣環境。人行行長潘功勝近日強調,下一階段人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方正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偉認為,近期政府債供給壓力增大,對資金面帶來影響,加上12月銀行信貸投放有望超過往年同期水準等因素影響,人行降準可能性仍在。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擴需求、防風險都促使貨幣政策提供較為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和適宜穩定的融資利率。他預計,2024年將繼續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與2023年類似。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則預計,明年人行將再下調MLF利率10~20個基本點、降準25個基本點,同時綜合運用其他流動性調節工具。

升息尾聲 美股聚焦降息預期
市場預測聯準會在明年第一季降息的可能性為70%,預計到2024年底聯準會將降息五次,儘管面臨不確定性,大多數經濟學家仍預測明年經濟可望溫和成長,可考慮使用臺灣期貨交易所發行的臺灣永續期貨和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來逐步布局。 近期市場對聯準會可能調整貨幣政策的反應明顯,特別在GDP穩定成長的表現,加上美國勞工市場依然緊俏的背景下,從GDP和就業市場數據觀察,美國經濟沒有衰退現象,很難讓聯準會官員認為有降息的必要,也是主席鮑爾認為,現階段還不能放棄升息工具的原因,因美國經濟尚未達聯準會先前預期的軟著陸目標,也間接導致道瓊、標普500和那斯達克指數出現下跌。 指數期貨上,NASDAQ期貨近期持續在壓力之下小幅震盪,且5日線近日向下穿越月線帶來利空訊號,若持續走弱,則下檔支撐可能落在季線的位置,以目前指數位置來看,若行情進一步走空,則距離支撐價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在行情未突破壓力前,應保持謹慎態度。 回顧今年,全球股市尤其是科技股表現出色,逆轉市場預期,大型科技股經歷裁員和重組後,展現出強勁的獲利能力,企業通過財務操作有效減輕聯準會升息政策的衝擊。(華南期貨提供,黃皓宸整理)

降息預期助攻 亞洲投等債強勢
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明顯收斂,市場對明年美國降息預期增強,債市普遍走揚,激勵資金湧入,據EPFR統計,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連續五周資金淨流入,其中非投資級債單周淨流入動能較強,JPM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近一個月也交出高報酬率,法人建議,留意亞洲非投等債投資契機。 日盛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美債信用利差收斂,11月中旬大陸金融監管部門傳出研擬50家房企白名單,大幅提振市場信心,推升整體亞債表現;印尼持續推動經濟復甦,煤炭及金屬等需求持續,加上市場看好房市銷售前景,預期相關債券價格將有所支撐,持續關注煤炭、金屬及房地產產業公司相關債券表現。 印度最新年度預算將資本支出提高33%,創造就業和基礎建設為優先要務,預期鋼鐵需求量仍大,去年開始啟用5G服務且政府提及明年電信行業收入將年增30%以上,加上年度預算亦於再生能源領域投資3,500億盧比,故將持續留意鋼鐵、再生能源及電信等相關公司債發展。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指出,亞洲債市仍需觀察大陸後市表現,官方通過增發國債人民幣1兆元,作為特別國債管理,穩經濟決心加溫,除地產政策持續優化,匯率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人民幣匯率準趨穩定,且各項政策持續加碼,有助於外資對大陸經濟預期的修復,帶動大陸債市買氣。 在美債殖利率仍偏高下,市場偏好高息收、存續期間較短產品,短天期高收債長期投資價值浮現,故方向可專注於短天期、基本面佳、融資需求低、管制風險低且安全的標的;產業上,相對看好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具防禦特性的通訊產業。 PGIM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黃相慈認為,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企業明年違約率將放緩至4%,接近歷史平均水準4.2%,亞洲非投資等級企業的違約率大幅降至4.5%,但鑑於高利率環境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建議持續分散產業與發行人曝險,避免單一事件所帶來的風險影響。

歷次Fed升息走到降息 A股彈升機率高
中美利差明年再擴大的概率降低,貨幣環境有望好轉,有利於外資回流大陸,流動性持續改善,國內資金及匯金增持ETF,上市公司回購增加,提供股市增量資金,歷次美國聯準會升息末端到降息開啟區間內,A股走強機率高,現在是逢低布局時機。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表示,大陸對內積極作多,顯示政府穩增長的決心,有助穩定基建投資,當前大陸部份產業開工率、產能利用率等生產端恢復較好,商品價格回升,為經濟揚升奠定良好基礎。 操作上可關注三條主線,即科技創新相關的計算機、電子、通信、軟體服務、數位經濟等科創領域;消費復甦的食品飲料、家電、出行餐飲等;大陸特色估值重塑的能源、基建、房地產產業鏈等。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王柏強指出,大陸中央政府在達成今年經濟目標確定性已經較高的背景之下,再增發1兆元國債,投資人對政府政策的力度及持續性看法轉樂觀,整體陸股情緒有望逐步修復。 兆豐中國A股基金研究團隊分析,去年以來,諸多新政策及新規定陸續發布,其中在貨幣政策總量寬鬆調整是為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穩固支援實體經濟向上恢復;房地產政策,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大陸政府單位積極釋放政策信號,有利A股指數擺脫震盪行情,下半年穩步上行機率較高。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陳朝政強調,隨官方積極釋放政策信號,有利A股指數擺脫震盪行情,下半年穩步上行機率較高。選股邏輯將以未來價值型股票、小型成長股雙主線為主軸,並搭配TMT及AI數位經濟作為產業成長主題投資。 先機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廖伯修預期,大陸政府在貨幣政策方面提供額外的支持,並繼續針對房地產產業紓困,將會有更多的政策刺激措施,以及更多對房地產領域和整體經濟的支持,這也將對包括大陸在內的亞股有正面激勵作用。
10年台債得標利率不降反升至1.26% 飆今年新高
美國10年債殖利率回落,但台灣10年期公債卻持續上揚。中央銀行7日代財政部標售300億元10年期公債,最高得標利率升至1.26%,創今年以來新高水準,較前一期10月標售的1.257%上升0.3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 券商主管表示,此波升息循環幾已告終,近期美債利率大幅回落,但台債卻似乎毫無反應、動也不動,且市場為平衡利率風險,操作維持審慎保守策略,投標金額倍數仍僅有1.68倍,市場熱度偏低,使10年期台債得標利率反而上揚。 據央行公布10年期增額公債標售結果,僅吸引505億元資金投標,投標倍數雖由上期1.54倍升至1.68倍,但仍遠低於長期平均的2倍至2.5倍水準,投標保守下,最高得標利率繼續上升至1.26%,為今年以來新高,僅次於去年12月的1.3%。 券商主管指出,10年新券利率回升至1.26%,等於回到原點,但並非有神秘大戶瘋狂敲進,而是反映兩大關鍵,第一是台灣公債籌碼相對少,10年債額度僅300多億元,其二是市場大部分債券都已凍結鎖死,導致台債利率幾乎如一灘死水,長天期新券利率也下不來。 根據央行統計,本期仍以銀行業搶下68.17%或204.5億元籌碼最多,符合市場預期,其次證券業拿到23.67%或71億元,票券業標得6.83%或20.5億元,保險業則標得1.33%或4億元。 券商主管說,進入年底金融業資金相對趨緊一點,後續還卡一個農曆年,再加上債券已經買一整年了,「該補的都補了」;而此次投標倍數小升為1.68倍,顯示銀行業要為明年部位先布局,相對進場投標資金量就比上一期稍稍增加。 展望後續債市,券商主管認為,央行還沒有降息,對銀行來說資金成本還是高,因此市場追價力道還沒出來,在降息以前業者一定會保守些,首要還是先等美國完全停止升息;而觀察芝商所FedWatch工具,市場押注3月降息,此看法恐怕是太樂觀,還是要等12月FOMC會後說法,「升息句號都還沒畫上來,美債市場現在有點樂觀過早」。

陸官媒喊話:貨幣政策繼續穩增長 降準降息有空間
新華社主辦《中國證券報》7日報導,大陸11月金融數據發布在即,專家預計11月新增信貸或同比少增,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有望抬升。在加強信貸均衡投放背景下,2023年末信貸表現料有支撐。下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降準降息有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日前聯合召開的金融機構座談會提出,要落實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要求,著力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統籌考慮今年後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大陸經濟穩定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著力加強信貸均衡投放」或支撐2023年末信貸表現。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信貸均衡投放要求下,不排除部分銀行提前動用儲備項目以支持當月信貸。信貸結構將更受關注,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率將要求信貸分項有增有減。 報導指,為確保下一年度第1季信貸「開門紅」,銀行通常在第4季會逐漸減少信貸投放。但在「統籌考慮今年後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的要求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商業銀行或將把部分為2024年「開門紅」儲備的項目提前至2023年後兩個月投放。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預計,11月居民部門貸款新增3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從結構看,中長期貸款在房地產政策優化的影響下料同比多增,短期貸款與去年基本持平。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預計新增5500億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小幅回落。 「貨幣信貸增長既會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持力度,又會強調可持續的平穩投放,更好地匹配宏觀經濟發展和經營主體需求。同時,強調關注存量貸款的持續效用」,接近人民銀行人士日前說。 社融方面,專家預計,1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有望持續抬升,政府債淨融資是重要支撐。Wind數據顯示,11月國債發行額度為1兆2405.30億元,地方政府債發行額度為6672.09億元,其中,9月至11月國債發行連續3個月逾兆元。 中金公司宏觀首席分析師張文朗表示,政府債發行或帶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繼續上升。「11月政府債發行持續保持較快節奏,預計政府債淨融資達1.1兆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4500億元左右。1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或小幅上升至9.4%」,他說。 「11月人民幣貸款和國債發行量走高將對社會融資規模形成支撐」,魯政委表示,預計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9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為9.9%。 在M1和M2方面,張瑜認為,11月M2同比增速預計維持在10.2%,M1同比增速預計在1.8%左右。 報導指,大陸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人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帶動貸款報價利率(LPR)等市場利率下行等。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從貨幣操作的情況來看,方正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偉認為,近期政府債供給壓力增大,對資金面帶來影響,疊加12月銀行信貸投放或超過往年同期水準等因素的影響,人民銀行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擴需求、防風險都要求貨幣政策提供較為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和適宜穩定的融資利率」,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預計2024年將繼續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與2023年類似,即降準50個基點,降息20個基點左右,並帶動存款利率調降。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認為,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汪濤表示,「預計明年人民銀行將再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至20個基點,降準25個基點,同時綜合運用其他流動性調節工具」。
《國際金融》降息希望 歐股揚升0.52% 德股再衝歷史新高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股周三收市上漲;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工業訂單表現讓人失望,加強了對歐洲央行(ECB)明年降息的押注;此外德國股市連續第二天衝上歷史新高。 周三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上漲2.44點或0.52%,為470.06點。德國DAX指數上漲0.75%,至16656點。 德國10月工業訂單意外下跌,月減3.7%。該數據強化了歐洲央行政策官員、德國籍的Isabel Schnabel在本周的鴿派說法和預期。 歐元區政府公債殖利率的下滑,也支撐了股市。 周三的美國職缺數據,讓投資人認為聯準會最快將在明年三月降息,也讓債市獲得支撐。 eToro投資平台的策略師Ben Laidler說:「基本上我們正在討論何時會開始降息,而降息首先會在歐洲發生,因為歐元區會最早陷入經濟低迷」。 追隨金屬價格上漲,礦業股上漲1.6%。 旅遊休閒股上漲2.3%,此前歐洲最大旅遊業者途易(TUI)預測2024財年營運會大幅增長之後,股價飆漲14.8%。 在個別股票表現中,福斯集團大漲5.4%,報114.4歐元;稍早該公司公布,對於新疆工廠的獨立調查顯示,公司並沒有強制勞動的跡象。 英國工程公司Weir集團上漲1.6%;該公司預計,2026年營業利益增加20%,公司並提高了節省成本目標。 摩根大通將該線上超市集團的股票從「減持」上調到「中立」之後,Ocado集團上漲2.4%,報612英鎊。 默克(Merck)大跌13.1%,至141歐元;此前該公司宣布,多發性硬化症藥物evobrutinib的晚期試驗,未達成主要目標。 英美菸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表示,由於減記一些美國香菸品牌的價值,公司遭到約315億美元的損失,隨後股價下跌8.4%。

通膨難纏 Fed降息要等明年7月、非開啟寬鬆週期
近期一系列指標顯示,美國通膨及就業市場已經在冷卻中,市場主流認定美歐央行明年將啟動降息。專家則多半認為,目前的高利率還會維持一段時間,Fed最早要到明年7月才會降息,但此舉僅是為了調控實質利率,而非「寬鬆週期」的開啟。 路透社報導,根據路透社於12月1日至6日訪調102名經濟學家,結果顯示,高達97名受訪者認為,F...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基金》債券落底反轉漲聲響起 最親民美債00931B強彈12.6%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隨著美國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美債價格出現觸底反彈,九檔長天期美債ETF波段也出現9~12%不等漲幅,其中,價格親民好入手的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自波段低點以來至12月6日盤中高點,反彈幅度已達12.6%,展現美債行情落底反轉漲聲響起。 聯準會自去年3月開始升息,聯邦基準利率從0.25%升至5.5%,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從1.95%一路走高,今年10月23日,一度飆到5.02%的高點。不過,美國通膨向下趨勢確立,市場預期Fed升息循環已結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因此逐步回落到4.2%,在此期間債券價格也在觸底後一路反彈。 展望未來利率趨勢,近期新公布的經濟數據持續佐證美國經濟放緩,例如勞動市場降溫,顯示升息效果已見成效,市場預期明年降息時間也進一步提前。據Fedwatch最新資料顯示,目前交易員認為明年3月降息機率達51.9%,至明年底之降息幅度推估為五碼。正因市場普遍認為,升息進入尾聲,美國公債殖利率將反轉向下,債券價格落底趨勢明確。 法人表示,長天期債券對市場利率波動的敏感度較大,在降息期間資本利得空間也會優於短天期債券,投資人可趁目前美債殖利率仍超過4%,鎖定長天期債券布局,由於目前聯準會並未透露降息之意向,預期後續美債殖利率將維持在區間震盪,建議進場採定期定額分批布局,平滑進場成本,持有領息,等待降息利率走低,美債價格反彈賺取價差,進可攻退可守。

《歐股》期盼降息 歐股續漲、德股再創新高
市場期待歐洲央行(ECB)將於明年轉變貨幣政策、開始降息,激勵歐股續揚;儘管德國最新工業訂單數據令人失望,德股依然再度站上歷史新高。 泛歐STOXX 600指數12月6日上漲0.52%(2.44點)、收470.06點。產業方面,礦業類股大漲1.6%、汽車類股強漲2.2%,石油和天然氣類股則下跌0.9%。。 歐洲主要指數1...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Fed降息預期升溫 金價衝高
12月13日是本年度最後一次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雖然概率是不會升息,但聯準會有可能為打壓市場而發表鷹派言論,並造成金價拉回。綜合以上觀點,黃金近期追高務必謹慎,可等待拉回或利率決策會議後再做多,以降低風險。 美元與黃金高度負相關,11月美國公布的10月非農就業數據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均低於市場預期,市場認為聯準會再次升息的機率大幅下滑,使得美元持續走弱,這兩項因素都推動黃金強勁上漲力道。上周五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談話,試圖降低市場對2024年的降息預期,表示現在推測何時可能降息的時機還尚未成熟,然而,市場反應極為樂觀。 根據CME FedWatch降息預期從2024年5月提前至2024年3月,本周黃金價格開盤直接強勢上漲,並突破2020年以來的盤整區間,創下歷史新高,現貨黃金價格最高達到2,148美元。 儘管黃金價格開盤大漲突破新高,但是後續黃金價格又回吐了所有漲幅,顯示黃金可能有超買的情形,技術線圖上方的長上影線顯示賣壓沉重。以巴戰爭帶來的避險情緒會隨著時間而降低,不能持續帶給黃金上漲,但降息帶來的利多相對持久,何時開始降息才是推動黃金持續上漲的動力。(群益期貨提供,黃彥宏整理)

美債殖利率走跌 Fed明年3月降息機率達6成
美國10月職缺數探新低,意味經濟正在降溫,帶動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到3個多月來最低水位,增強市場對聯準會(Fed)明年寬鬆貨幣期待,預期最快3月降息機率已達6成。 12月5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4日的4.286%滑落到4.171%,與10月底破5%所創的16年高點有段差距,跌至8月31日以來新低,當時收在4.09%。6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到4.2%附近。 市場估Fed最快2024年春季降息。芝商所FedWatch工具最新報價顯示,明年5月前Fed啟動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3月至少降息1碼的機率突破60%,遠高於1個月前的20%左右。ING策略師預測,Fed明年降息達6次;巴克萊集團預期Fed明年4度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Fed停止升息很長一段時間,接下來進一步升息的機率不大,可能會轉為降息,上次升息在今年7月26日,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歷經這波激進緊縮循環洗禮,依然展現韌性。 然而主席鮑爾在內的Fed官員一再潑冷水,稱仍有保持政策限制性的必要,以實現通膨率拉回2%目標的承諾,現在談降息言之過早。 Fed與市場目前的普遍的共識是,利率接近或已經觸頂,短期利率在2024年終將由升轉降,只不過市場預期的降息時間,比Fed聲明暗示的更早。 只要通膨持續降溫,Fed或許真如市場期待提早降息。但萬一美國經濟依舊發燙,通膨頑固停留在2%目標之上不下來,代表Fed的看法略勝一籌,不急於降息是明智之舉。
美債殖利率跌新低 增強市場對Fed明年春季降息預期
美國10月職缺數探新低,意味經濟正在降溫,帶動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到三個多月來最低水位,增強市場對聯準會(Fed)明年寬鬆貨幣的期待,預期最快3月降息的機率已達6成。 5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4日的4.286%滑落到4.171%,與10月底破5%所創的16年高點有段差距,跌至8月31日以來新低,當時收在4.09%。6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到4.2%附近。 美債殖利率遽跌,與美國勞工部5日發布的10月「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有關,職缺數減到2021年3月來新低。 Fed為抑制通膨自去年3月開啟升息循環以來已11度升息,基準利率從近乎零水位升至5.25%-5.5%的22年高點,而就業和通膨數據正是Fed官員決策的主要依據。 債市的走勢反映出,市場預估Fed最快2024年春季就會開始降息。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最新報價顯示,明年5月前Fed啟動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3月至少降息1碼的機率突破60%,遠高於1個月前的20%左右。 華爾街大多認為Fed的升息周期告終。ING策略師預測,Fed明年降息達六次;巴克萊集團(Barclays)預期Fed明年四度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一旦Fed停止升息很長一段時間,接下來進一步升息的機率不大,可能會轉為降息。Fed上次升息已是今年7月26日的事,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歷經這波激進緊縮循環洗禮,依然展現韌性。 然而主席鮑爾在內的Fed官員一再潑市場冷水,稱仍有保持政策限制性的必要,以實現通膨率拉回2%目標的承諾,現在談降息言之過早。 Fed與市場目前的普遍的共識是,利率接近或已經觸頂,短期利率在2024年終將由升轉降,只不過市場預期的降息時間,比Fed聲明暗示的更早。 只要通膨持續降溫,Fed明年或許真如市場期待提早降息。但萬一美國經濟依舊發燙,通膨頑固停留在2%目標之上就是不下來,代表Fed的看法略勝一籌,不急於降息是明智之舉。

美11月民間就業僅增10.3萬人 遠低於預期
美國10月職缺數量降至兩年半新低,加上「小非農」ADP就業報告顯示11月民間就業僅增加10.3萬人遠低於預期,顯示緊俏的就業市場開始降溫,令市場更確信美國聯準會(Fed)此波升息循環已結束,很快就會轉向降息。 人力資源管理機構ADP6日公布,11月美國民間就業人數增加10.3萬人,低於10月的增加10.6萬與市場預估的12.8萬人。11月勞工年薪成長速度放緩至年增5.6%,增幅創2021年6月以來最低。 以產業別來看,服務業依然是就業成長主力,單月新增11.7萬就業,但商品生產業就業人口減少1.4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引領就業成長的休閒觀光業減少7千人。 11月就業成長由中型企業帶動,共增加6.8萬人。小型企業增加6千人,大型企業增加3.3萬人。 支持美國經濟的勞動市場降溫,加上通膨顯現放緩跡象,顯示Fed緊縮貨幣政策發揮效果,可望達成通膨回落又不至於導致經濟衰退的目標。經濟學家推估,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越來越大。也有分析師預測,Fed最快將於2024年3月開始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