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101則

習拜會後 中美從此幸福快樂?
【時報編譯柳繼剛】在習近平與拜登在日前於APEC會議時,舉行約1年以來首次會面後,專家學者認為習拜會位中美兩國畫下底線,減少雙方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為求穩定下,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同意恢復中斷1年多的軍事對話。 北京大學財金學者王東表示,這次峰會達成很多共識,在互惠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可以用某種形式來脫鉤,對全球經濟非常重要。本質上來說,中國大陸與美國正在研究可能的合作模式。 王東指出,對於美國企業來說,希望中美新基調能夠轉化成在經濟關係上的新常態。同時,在這種關係中,存在著互惠互利,遵守規則的中國大陸,可以跟美國恢復到更加平等的雙邊關係。 另外,華盛頓特區國家對外貿易委員會(Washington, D.C.-based 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也表示,美中為了恢復正常的經濟基礎,也取消部分關稅與制裁項目。 在與習近平的對談中,因拜登出於國安考量而實施的出口管制議題上,並沒有讓步。但白宮有份聲明宣稱,領導人確認過,有必要藉由美中政府會談,以解決先進人工智慧AI所造成的系統風險,並提升AI安全。 美國公關顧問公司Teneo認為,對於商界來說,從這次習拜會可看出,雙方全面脫鉤已經是條死胡同,投資中國大陸還是可被許可的,至少在非關國安的敏感產業上是可行的。這兩大國都希望避免惡性循環,且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來合作。 其實,拜登政府試著限制,美國支援解放軍研發的先進技術,或者投資項目。不過,美國官員卻指出,美中絕大多數貿易以及消費相關業務,並未受到禁令的影響。 中美雙方確實有相互示好的行為,像是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21日首次又開啟從北京起飛,然後直達華盛頓特區的航班。美國萬事達卡(Mastercard)在20日也宣布,經過4年與陸企的籌備,終於獲得人行批准,可從事大陸的支付業務。 在會見拜登後,習近平在與美國企業界高層的晚宴上曾說過,根本問題是中美兩國到底是對手,還是夥伴關係。全球為了要有更好的未來,需要中國大陸與美國相互合作。 出席此晚宴的金融管理集團Blueshirt表示,樂於見到有這麼多公司投資的中美兩國,現在能有正面的關係。把這場晚宴比喻成婚宴的Blueshirt,這一天很快樂,但真正的婚姻生活呢? 政經顧問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日前指出,美中關係現在看來,更有可能在2024年底前,出現可控制的惡化,且發生嚴重惡化程度的機率也比較低。但說實話,雙邊會看見什麼實質上的改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美國總統大選訂於2024年11月舉行,台灣則在同年元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認為,中美這種積極氣氛能否可持續很長時間,要取決於明年的總統選舉。從長遠來看,兩國之間的關係就像一項很艱難的工程。 政治專家指出,美國在大陸的企業經營,長期問題依然存在,要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這次會議並沒有達成令外界耳目一新的結果。對公司行號來說,還是會多關注供應鏈會不會出現更大的風險,以及要多元化才行。
APEC領袖爭相請益半導體 張忠謀彰顯科技台灣國際地位
疫情、AI催化晶片供應鏈韌性重要性大增,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年第7度代表台灣擔任APEC領袖代表,峰會期間各國領袖爭相主動請益半導體議題,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更盛讚他是「了不起的天才」。 APEC經濟領袖會議17日圓滿落幕,近日馬不停蹄出席各項官方會議、進行場外雙邊會談的張忠謀,下午在國際記者會幾乎全程站立回答媒體提問,未顯一絲疲態,還可以開玩笑考記者是否牢記總統交付他的4大任務。 當天晚上領袖代表答謝晚宴,在駐美代表蕭美琴介紹驚喜現身的裴洛西到場時,張忠謀也給予一記飛吻,氣氛活絡。 這位智慧與童心兼具的APEC領袖代表,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台積電創辦人。 全球甩開COVID-19疫情陰霾後,人工智慧成顯學,ChatGPT的出現加速生成式AI的普及,晶片儼然成為數位時代的食糧。今年APEC峰會期間,許多領袖主動向張忠謀請益半導體,他在國際記者會被問及「誰沒和您談晶片」時妙回,「我說出來也許你認為好笑,他們問我晶片到底怎麼一回事,這是真的」。 在各國疾呼強化供應鏈韌性之際,作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字字都是金句,他並以台積電擴大台灣產能、赴美日設廠為例,點出要強化供應鏈韌性,就需領悟「全球化幾乎已死」的事實。 涉外官員透露,張忠謀在會場備受尊敬,「現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很清楚,沒有一國能像他經營的台積電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許多領袖主動上前與他互動,他著實替台灣爭取很多國際尊敬與友誼。 APEC共21個經濟體,除了官方行程,張忠謀此行與過半領袖進行互動對話,也完成蔡總統交付的4項任務。夫人張淑分享,有一回他剛回飯店休息兩分鐘,「我剝橘子給他吃,他又在看資料」,彼此連講話機會都很少,「看報紙才知道他昨天見了5個人」,甚至連張忠謀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會面,也是看報紙才知道。 張忠謀自14日抵達舊金山以來,除了與老朋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盟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賀錦麗(Kamala Harris)等領袖會晤,和APEC東道主美國官員更是互動頻繁,尤其與主導晶片法實施的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團隊會談,廣泛觸及半導體合作。 裴洛西接受台灣媒體訪問表示,張忠謀是不可忽視的大人物,有一次從台灣回美國,大家爭相詢問「你有見到Morris(張忠謀英文名)嗎?他們知道我有見過總統,但下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凸顯張忠謀的確是一位全球名人,「了不起的天才」。

張忠謀談半導體:日最具競爭力 美國給「這3個字」
2023年APEC峰會落幕,我方領袖代表張忠謀帶來台積電的高關切度還再延續。張忠謀針對台積電設廠的美日兩國分析說,日本具有非常強的潛力跟競爭優勢;至於美國,短時間要建立像台積電這樣的事業,簡直不可能。 在台灣領袖代表的國際記者會上,針對「美國護衛台海穩定設有期限,主要看半導體能不能獨立」的說法,張忠謀不直接評論,只說看表面就知道,情況並不是這樣。隨後又強調,「要在美國重新建立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事業,簡直不可能,尤其短期內更不可能。」 對於台積電在鳳凰城設廠情形,他先說,這應該去問台積電,他並不了解台積電整體營運狀況。不過,以鳳凰城廠的情況來看,相信正在一一解決遇到的問題,不管美國聯邦或州政府,還是當地鳳凰城市政府,都在共同協力解決台積電遇到的任何問題。 而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情況,張忠謀說,就他所知,台積電在日本(指熊本建廠)進展蠻好,從過去經驗來看,日本半導體產業有非常強的潛力跟競爭優勢。 至於美國商務部設下要在2030年重新活化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目標,尤其是生產群聚,會如何影響台灣和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張忠謀說,台韓當然都有新的競爭,但坦白說,在產業界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競爭無可避免,台韓都經歷過很多次競爭,才達到今天的情況,競爭是很常見的事。 張忠謀並重申,之前提到全球化已死,晶片領域尤其如此的說法,目前他還是保持這個立場。 談到美國晶片法的影響,他認為「蠻浪費的」,因為美國晶片法是多年總計補貼390億美元,而台積電平均每年投資300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端晶片管制一事,張忠謀說,事實上他是支持美國的,有沒有效是另外的問題,但以台積電而言,會完全支持禁運。

APEC領袖會議 張忠謀刮晶片旋風 提升台灣關注度
代表我國出席2023年APEC領袖會議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總結此行成果時指出,本次行程與日本等超過十國領袖談話互動,各國代表重視的議題,主要聚焦在和平、經濟發展,以及供應鏈韌性等三大面向。特別是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的部分,受到廣泛重視。以台積電而言,增加台灣產能時也在美國與日本投資,即為提升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 張忠謀是在出席領袖代表國際記者會時,做了上述表示。提及此行赴美刮起的晶片旋風,張忠謀透露,甚至有的領袖好奇問他,「為甚麼在台灣半導體可以做成起來?」此趟APEC之行,透過晶片確實為台灣提高不少的關注度。 在台美關係部分,張忠謀表示,跟美國總統拜登雖沒有正式的雙邊會談,仍有相當多的互動,而好幾位美國的資深官員,包含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白宮主管晶片法的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等,都和他有多深入的對談。據悉,張忠謀與美方高層官員談論的話題,多集中在半導體及晶片領域。 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時,張忠謀主要談及台日間的人員往來、青年交流及科技產業合作的進展,雙方對於包含半導體在內的產業合作關係蓬勃發展,連結日漸深化,都樂觀其成。 岸田文雄表達對台積電在日本投資的進展,感到滿意,也表達支持並鼓勵我國參與WHO、ICAO等國際組織的立場,並鼓勵台日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共同貢獻國際社會,並重申重視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是美日高層之外,張忠謀此行另一重要的接觸對象。李顯龍透過臉書表示,做為獨立經濟體都有其優勢和挑戰,希望透過溝通找到共同點,然後共同受益、解決問題。李顯龍還說,由於在APEC字母排序,所以他常跟張忠謀坐在隔壁,因此彼此熟識。 談及半導體時,張忠謀說,一直到兩、三年前,半導體才忽然被大家注意,過去很少人有足夠好奇心去問,但這次的確有很多國的領袖問他,提出包括「半導體為什麼那麼難做?」、「為甚麼台灣可以做成半導體?」等問題,多數是基於好奇,但也凸顯大家對半導體的興趣,這幾年來有顯著的增加。

APEC領袖宣言 推進區域一體化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在美西時間17日發表領導人金門宣言,強調以市場驅動方式推動區域貿易一體化,並注重可持續發展。宣言之外,市場信心受峰會亮點「習拜會」提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指出,中美破冰發出「任何國家都須加強合作」訊號,有利全球未來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 綜合外媒18日報導,美國白宮官網顯示,APEC峰會在17日發表領袖宣言指出,經濟復甦、可持續、創新與包容性成為當下最重要目標,峰會歡迎「貿易和投資政策包容和可持續舊金山原則」,並且持續推進年內貿易、交通、能源、糧食安全、衛生、婦女等部長會議成果,如「亞太經合組織合作公正能源轉型非約束原則」、「通過可持續農業體系保障糧食安全原則」。 宣言並提出區域貿易自由開放,強調以市場驅動方式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重申致力市場開放與解決供應鏈中斷問題。服貿與數位經濟亦有規畫,加速要在2025年前全面實施「APEC服務業競爭力路徑圖(ASCR)」。支持所有經濟體加速實施「APEC網路與數位經濟路徑圖(AIDER)」。 宣言表示,全球貿易繼續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致力WTO必要改革,並要在2024年前使WTO成員有個運作完善的爭端解決機制。 但面對可持續的重大挑戰氣候與減排,具體措施並不多。而地緣與戰火衝突方面,APEC主席聲明,部分領袖認為APEC不是討論地緣政治的會議,反對將相關字詞加入共同宣言裡。 報導稱,本屆APEC會議宣言強調市場貿易與供應鏈暢通,以帶動全球經濟復甦。雖然如此,但年內中美強權拉攏盟國實施出口管制等相互制裁動作頻繁,反成為APEC實現宏願的巨大阻礙,外界觀望宣言會否淪為紙上行動。 但路透18日引述喬治艾娃表示,峰會上習拜會舉辦至關重要,等於向全球各國發出必須合作的訊號。G2此次進展雖不多,但當前全球正在不確定性籠罩下,缺乏合作精神與訊號。相信COP28氣候大會本月底登場時,中美當前的溝通也會有助於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巨大挑戰。

亞太創黃金30年 習近平獻四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美西時間17日在APEC第30次領袖非正式會議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種風險挑戰,中國提出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導向、綠色發展、普惠共用四項建議,期許各國共同打造亞太下一個黃金30年。他並強調,中國將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綜合外媒18日報導,習近平17日上午以「堅守初心,團結合作,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為題發表講話。他表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經濟面臨多種風險挑戰,各國領袖該思考如何打造亞太發展的下一個黃金30年? 習近平對此提出四項建議,首先是堅持創新驅動。各國要以更加積極姿態推動科技交流合作。要加速數位化轉型,縮小數位鴻溝,加快落實「亞太經合組織互聯網和數位經濟路線圖」,支援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新技術應用。 其次是堅持開放導向,要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支持並加強以世貿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反對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同時要堅定不移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 習近平強調,中國堅持高水準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推動加入兩個協定進程。 第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各國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落實好「生物迴圈綠色經濟曼谷目標」。第四是堅持普惠共用,針對全球發展鴻溝加劇,要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共同解決全球發展赤字。 舊金山APEC峰會落幕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台X上發照片,顯示峰會結束時,美國總統拜登向習近平話別。據新華網報導,習近平已於18日晚間返抵北京。
IMF評價習拜會 有利全球合作
路透報導,IMF總裁喬治艾娃在APEC峰會上表示,中美元首習拜會象徵兩大國關係解凍,這是向任何國家發出必須加強合作訊號,有利全球未來攜手應對氣候等挑戰。 喬治艾娃表示,峰會上習拜會舉辦至關重要,等於向全球國家發出必須合作的訊號,對全球國家產生積極影響,當前全球正是在不確定性籠罩下,缺乏這種合作精神與訊號。相信COP28氣候大會本月底登場時,中美當下的溝通也會有助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巨大挑戰。

APEC峰會圓滿落幕 拜登燦笑話別習近平
【中時新聞網 黃凡甄】今年舊金山APEC峰會在當地時間17日落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群媒體發布照片,記錄下拜登與習近平話別的一刻,也正式為兩人的歷史性會面劃下句點。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5日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會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是過去一年美中發生一系列外交齟齬以來,雙方領袖首次見面,意義非凡。不過拜登卻在拜習會後的記者會上,再次稱呼習近平為獨裁者,並表示兩人管理不同體制的國家,引發各界震驚。 在華春瑩貼出的照片中,拜習兩人在APEC峰會場邊握手話別,拜登綻放滿臉笑容,心情看起來相當愉快,反觀習近平則是報以禮貌的微笑,神情略顯疏離與尷尬。 這張照片也獲得中國大陸媒體新華社轉貼,顯示陸方有意藉此平衡峰會期間的一些負面報導,強調中美雙方仍是彼此重要的朋友與合作夥伴。 下一屆APEC峰會將於明年11月在祕魯舉行。
分析:習近平訪美可謂成功 但要看後續實際作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赴美,期間與美國總統拜登長談,並獲商界領袖熱烈歡迎。有分析家認為這趟行程可謂成功,但也有觀察家指出,接下來要看習近平的實際作為。 法新社報導,分析家認為,習近平在舊金山受到高調款待,加上他與拜登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期間同意恢復中斷已久的美中軍事聯繫,可見他這趟行程相當成功。 然而,考量到中國商業風險增加及國家安全疑慮仍存,也有專家說,如今必須以行動來支持言論,才能為習近平帶來有意義的長期結果,因為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需要扭轉外資逃離的趨勢。 「卡內基中國」(Carnegie China)資深研究分析人士謝爾(Nathaniel Sher)說:「對中國而言,習近平能在舊金山取得一個顯眼的舞台,並與美國商界領袖交談,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習近平本月15日出席了一場晚宴,席間還有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和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習近平當時說,中國隨時可以做美國的「夥伴和朋友」;他還暗示,中國可以送更多貓熊來做「友誼使者」。在美國,貓熊一向是動物園裡極受青睞的動物。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中國社群媒體發文表示,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和其他代表也在晚宴前與習近平見了面。馬斯克現為全球首富,同時也是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執行長。 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在業務通訊中表示,習近平在APEC峰會露面,對他來說是一個與外國商界領袖互動的難得場合,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商榷中國不歡迎外國企業的想法。 習近平沒有親自出席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APEC CEO Summit),中方也沒有解釋原因,但提供了講稿,邀請企業投資中國並深化據點,並承諾採取「暖心」措施「讓外國公司更方便在中國投資運作」。 不過,撇開這些溫馨字句不談,隨著中國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經濟正在放緩,商界信心也正在衰減,美國投資人將持續關注習近平的一舉一動。 謝爾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中國的反間諜法、網路安全調查、對跨國企業的突襲搜查、不當拘留和非市場措施,「全都對外資起了寒蟬效應」。 他還說:「最重要的是,跨國企業希望中國能有更多法律上、監管上的可預測性,而不是更多中國承諾雙贏發展的空頭支票。」 觀察家認為,在政治方面,習近平與拜登會談可以算是成功。 澳洲駐美大使陸克文(Kevin Rudd)說,經過數年緊張局勢,美中現在有了穩定關係的共同目標。他在APEC峰會場邊告訴記者:「這意味著恢復過去的路線:政治、外交和現在的軍事聯繫。」 曾任澳洲總理的陸克文說:「這不只是話術,實際上有政府機構(在運作)…以上這些事項的底線都是要實證。架構在那裡,是可以衡量的。接下來在實踐上會發生什麼呢?」 他說,就現在來看,美中恢復軍事聯繫「只是第一步」。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是否改變了有關台灣的戰略時程,也不知道這次拜習會是否會改變中國軍方的行為。 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教授汪錚說,習近平時隔6年首度訪美,他與拜登的會談象徵雙邊關係在近年敵對後出現「潛在轉折點」。 他認為,如今拜登要爭取連任,同時要關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和中東緊張局勢,而習近平要帶領中國度過經濟挑戰和共產黨高層的政治問題,「因此雙方都需要穩定、具建設性的美中關係」。 不過,謝爾說,習近平本可做得更多,好讓美國和全球社會相信中國的善意。 他說:「如果中國『復興』意味著否定既有國際秩序,那麼無論中國領袖在國際論壇上說什麼,都阻止不了美國及其夥伴試著阻撓北京崛起。」

李顯龍PO與張忠謀雙邊會談合照 張淑芬曝見面細節
台灣APEC領袖代表張忠謀夫人張淑芬日前透露,將於舊金山時間17日陪同張忠謀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李顯龍稍早也在臉書PO出與張忠謀會談合照,並表示作為獨立經濟體都有其優勢和挑戰,希望透過溝通找到共同點並解決問題。 李顯龍在臉書指出,今年APEC以互聯互通、建構包容和彈性經濟為主題的會議已經結束,作為獨立的經濟體,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挑戰,以及面對不同利益和情況。 李顯龍說,APEC這個多邊平台提醒我們,透過溝通、共同努力,不僅可以找到共同點,而且可以共同受益跟解決問題,並共同前進。他還說,現在正在回家路上。 針對與張忠謀的會面,李顯龍說上次見面是在2022年泰國主辦的APEC峰會上,由於在APEC的字母排序,所以常常跟張忠謀坐在隔壁,因此彼此熟識。 張淑芬稍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今陪同張忠謀去見李顯龍,「在那乖乖的,聊了半小時以上」。她還說,他們跟李顯龍是蠻熟識的朋友,但尚未相約明年見面。 張淑芬也提到,李顯龍方面準備很齊全,工作人員很細心,知道自己不喝茶跟咖啡,張忠謀跟李顯龍面前放的是一杯咖啡,她則是果汁,小細節都注意到,還有準備吃的東西。如果未來有去新加坡,會去找李顯龍,張忠謀跟李顯龍夫人也很熟識。
習近平:中國將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美西時間17日上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30次領袖非正式會議上,以「堅守初心,團結合作,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為題發表講話。他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面臨多種風險挑戰,中國將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習近平指出,各國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支持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慧(AI)、量子計算等新技術應用,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支持並加強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綜合外媒18日報導,17日舉行的APEC會議進入第二天,亦是最後一天會議。本屆東道主美國總統拜登先作開場發言,然後輪到主辦下屆會議的祕魯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發言。 在習近平進場後,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Albanese),先後在會議正式開始前主動到習近平身邊與他交談。 習近平表示,各國應該秉持亞太合作初心,負責任地回應時代呼喚,攜手應對全球挑戰。他指出,應該全面落實布特拉加亞願景,建設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亞太人民和子孫後代的共同繁榮。 習近平表示,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要取代誰。 他並強調,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另外,中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杜魯多與習近平簡短交談 表明須保持聯繫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美國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表示,他在會場遇到習近平時曾有簡短交談,並向習近平表明中加兩國需保持聯繫,亦獲習近平認同。 香港信報18日報導,杜魯道於美西時間17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他向習近平提出中加雙方共同努力開展建設性對話的重要性,雙方有良好的交流。他指出,中加關係近年面臨分歧和挑戰,雙方有漸進式的接觸,期望最終可以達成正式的會面,但目前仍未到這個階段。 杜魯多強調,加拿大會繼續在不同層面與中國接觸,同時堅持自身的原則和價值觀,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加拿大的國家安全。 在被問及是否同意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曾形容習近平是獨裁者的說法時,杜魯多回應指,中國是單一政黨國家,相信沒有人會稱其為民主。

張忠謀APEC答謝晚宴 黃仁勳、裴洛西竟驚喜現身
APEC峰會在舊金山時間17日正式落幕,台灣領袖代表張忠謀下午先是出席國際記者會分享成果,晚上則出席領袖代表伉儷答謝晚宴。驚喜的是,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都在晚宴現身。 2022年8月時,裴洛西睽違23年再度訪台,當時會晤總統蔡英文、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等多位首長,也參觀了立法院,進行多面向交流。相關的網路攻擊更是從訪台前就不斷出現,前後持續了9天之多。 除了17日驚喜現身晚宴,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也透露,APEC期間,卸下職務的裴洛西依舊和台灣互動密切,在部長歡迎晚宴上同桌,談話相當熱絡。 至於黃仁勳,日前也在李國鼎獎上驚喜現身,為第一屆得主張忠謀祝賀。這次再度驚喜現身,顯示跟張忠謀多年情誼。

APEC蔡總統交付四大任務 張忠謀:我做到了!
對於APEC領袖會議,總統蔡英文交付的四大任務是否做到?領袖代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舊金山時間17日表示,「我做到了!」 蔡英文交付張忠謀四項任務,包含台灣願促進區域和平繁榮發展,台灣願和各國合作打造更具韌性供應鏈、努力推動綠色轉型以及縮小數位落差。 對於是否有達成任務?張忠謀在國際記者會上表示,「我完成了她要我傳遞的四個訊息,他要我傳的,我都傳到了。」 對於媒體追問是否可以說是成功之行?張忠謀說,很多事情不是以成功或是失敗來表達,例如這次就認為,任務是傳達蔡總統要他傳達的四個訊息,「既然已經做到了,如果這代表成功,我也同意;如果認為不是成功,那甚麼是成功?」他並再次強調,「我做到了,全力傳達四個訊息。」 那這次APEC跟以往有甚麼不一樣?張忠謀說,他很愛舊金山,這次再次回來,已經好多年沒有回來,很開心。至於峰會本身,當然見到很多高階領導人和官員,「見到比之前還要多」,因為之前沒有在美國參加過,都是在美國以外國家舉辦,這次是他參加過唯一在美國舉辦,見到特別多美國官員,比以往都還多。

張忠謀:美國短時間不可能建立像台積電一樣事業
今年APEC領袖代表,我方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六度代表蔡總統、七度代表台灣出席。舊金山時間17日的國際記者會上,面對媒體關心台積電相關議題,他認為「美國要在短時間內建立像台積電的事業,簡直是不可能」;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端晶片管制,他則說自己是完全支持美國。 針對媒體問及,怎麼看曾有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及,美國護衛台海穩定有期限,期限就是半導體能不能獨立?張忠謀對此不加以評論,僅表示「只要看表面,就知道不是這樣子」。他隨後強調,「要在美國重新建立像台積電這樣的事業,簡直是不可能,在短期不可能。」 而張忠謀也重申,對於之前說過全球化已死,特別是晶片,目前他還是保持這個立場。 至於美國晶片法,他認為「蠻浪費的」,因為美國晶片法是多年總計補貼390億美元,但台積電就是平均每年300億美元。惟是否能解讀為認為美國投資不夠大?他則說「沒有這樣說」。 對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端晶片管制一事,張忠謀說,事實上他是支持美國的,當然有沒有效是另外問題,但至少以台積電而言,會完全支持禁運。 針對台積電設廠議題,包含熊本建廠、鳳凰城設廠,他都強調「應該去問台積電」,因為他並不了解台積電營運整個狀況。不過以鳳凰城來說,他相信都一一在解決遇到的問題,不管是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州政府,還是當地鳳凰城市政府,都在共同協力解決台積電遇到任何問題。 怎麼看日本半導體產業?張忠謀說,就他所知,台積電在日本進展蠻好,整體來說是進展不錯。從他過去經驗來講,日本半導體產業,其實有非常強的潛力跟競爭優勢。 另針對美國商務部想要重新在2030年活化美國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生產族群,這會如何影響台灣呢?會不會影響到韓國?張忠謀說,這對台灣或是韓國,當然都會有新的競爭,但坦白說,如果在產業,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競爭是無可避免,台灣跟南韓都已經經歷過很多競爭才達到今天的現況,其實競爭是很常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