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AI伺服器,AI股」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619

技嘉:AI伺服器需求續強

產業

技嘉:AI伺服器需求續強

AI伺服器2023年成電子產業當紅焦點,技嘉(2376)董事長葉培城28日出席公開場合,直言看好AI伺服器後市表現!葉培城說,短期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出貨動能得看晶片供應情況,目前手上新接單的交期甚至長達六個月,2024年輝達(NVIDIA)也還將有新品推出,對整體產業展望來說,2024年表現「絕對是正面」。  2023年以來伺服器產業亦受庫存調整影響,不過技嘉手上訂單能見度明朗,除了先有含括如A100、A800系列等GPU架構的高密度伺服器產品出貨挹注外,自第三季下旬起、H100系列的高單價高階AI伺服器產品陸續出貨後,更直接帶動營收飆漲。  葉培城直言,現在「早就沒有庫存的問題了」,展望AI 2024年市況,短期內問題不在於需求,「一定還是很強勁」,但要觀察CoWos供應的情況。此外,輝達也已預告2024年將有新的晶片平台推出,葉培城亦看好這對產業及技嘉都將帶來正面效益,至於中長期來看,就要考量總經、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業者的走向,隨著應用不斷推出,AI伺服器就會繼續成長。  另一方面,葉培城也指出,目前主機板及顯示卡市況也已度過最壞情況。其中主板業務已見市場需求有較明顯回溫,顯卡雖相對處於谷底盤旋,不過進入下半年傳統旺季後,顯卡仍有緩步復甦走勢。  針對美方新一波的晶片出口限令影響,葉培城指出,被列入清單中的RTX 4090高階顯卡並不是完全不能在中國市場銷售,但需要經申請、取得相關文件,但因為程序複雜,大家都還在摸索如何才能銷售到終端客戶手上。  不過他也提到,以AI伺服器來說,非中的海外市場需求還是很強勁,足以填補暫停售中國大陸市場的缺口,目前手上新接單的交期甚至長達六個月,也因此美方限令其實對其業務並沒有影響。

AI伺服器夯 華泰EMS業績靚

產業

AI伺服器夯 華泰EMS業績靚

封測廠華泰(2329)今年來營運表現相對亮眼,據悉,EMS是主要成長動能,而EMS的主要客戶則為Supermicro,占EMS約60~70%營收,換算約占總營收比重約達15%,而華泰供應給Supermicro的出貨訂單中,多數和AI伺服器相關,在AI伺服器需求強勁及記憶體封測回升帶動下,市場看好該公司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強勁。  華泰今年來營運表現明顯相對多數封測廠強勁,主要由於受惠於該公司EMS部門營運因AI伺服器訂單而激勵今年營運成長,也是今年營運亮眼的主要動能。  市場法人指出,到今年第三季底為止,華泰單是AI伺服器就貢獻華泰EMS營收40~50%,也帶動EMS業績成長,今年第三季華泰EMS營收較上季強勁成長21.08%,第三季毛利率由上季的18.53%提升至第三季的22.61%,毛利率上升來自半導體事業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EMS產品組合改善。  市場法人進一步表示,今年以來AI伺服器帶動華泰EMS的營運成長,而該公司在EMS的主要客戶則為Supermicro,占其EMS約60~70%營收。  由於該公司與Supermicro長期合作,華泰供應給Supermicro的出貨訂單中,約有70%是和AI伺服器相關,市場法人看好,後市華泰營運仍將持續受到AI相關需求強勁的帶動。  展望後市,華泰半導體事業將營運重心聚焦於記憶體各應用產品的封裝測試,特別是NAND Flash,持續加強CSP BGA/Flip市場的開發及持續加強生產效率的改善,也將開發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相關產品的應用市場。  電子製造服務EMS則是以成熟的技術提供先進的PCB和成品組裝,除原有伺服器、高端技術代工及工業電腦,並引進網通資安、車載、高階顯示卡、FPGA客戶,產業涵蓋AI、5G、Machine Learning、BigData、自駕車、電動車及電競市場。此外,華泰與頎邦策略合作擴大開發5G應用、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相關系統級封裝SiP產品應用市場,市場看好,未來二家公司策略結盟效益逐步顯現,也將有利明年華泰營運表現。

國際

AI股ETF資金回流 BOTZ狂吸金 6月以來最大

輝達(NVIDIA)上季(8至10月)財報亮眼,再加上美國通膨持續降溫,令市場預期聯準會明年降息,吸引資金再度湧入AI類股,也讓追蹤AI類股的「BOTZ」ETF締造今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入額。  根據Lipper統計,截至11月22日為止的一周內,BOTZ資金淨流入額達到3,550萬美元,終結先前連續六周資金外流。  回顧今年初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讓全球投資人聚焦AI類股,吸引資金大量湧入AI股ETF,但好景不常。由於聯準會一再暗示基準利率將維持在高點,使科技業前景飽受打擊,導致6月以來投資人信心漸失,AI股ETF資金不斷外流。  近來美國通膨持續降溫,再度讓投資人預期聯準會升息循環告終,將自明年開始放寬貨幣政策。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2%,小於9月的3.7%且低於華爾街預期,激勵科技類股反彈。  Global X分析師德賽(Tejas Dessai)表示:「通膨數據好轉提高聯準會在明年中降息的機率,讓市場樂觀氛圍延續到11月,吸引更多投資意願。」他認為生成式AI逐漸從實驗性質走向商品化,如今更開始創造有形營收及獲利,也提高AI股ETF的買氣。  今年以來BOTZ價格漲幅已達27.7%,主因是輝達股價翻倍。  輝達在21日公布上季營收1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上季獲利92億美元足足較去年同期增加12.5倍,且本季財測也優於預期。這項消息讓BOTZ在22日吸引1,720萬美元資金流入,是二個多月來最高單日資金淨流入額。BOTZ總資產規模達22億美元,今年以來資金淨流入額累積5.6億美元。

輝達遭壟斷調查 AI股軟腳

證券

輝達遭壟斷調查 AI股軟腳

全球AI指標輝達(NVIDIA)樹大招風,繼對中國大陸特供晶片推遲至明年發布後,市場再傳遭到歐盟、中國大陸調查壟斷市場,受利空消息影響之下,台系AI供應鏈普遍走跌,廣達(2382)、台積電(2330)等概念股皆成外資減碼目標。  台股27日由電子股領頭下跌,加權指數拉回150點失守10日線,群益投顧分析師張聰傑表示,盤面類股漲跌互見,電子雙王指標台積電、聯發科走低,加上AI族群跌勢擴大,拖累類股失守短期均線,研判短多持續降溫,應屬技術性回檔,建議根據個股技術面汰弱留強。  進一步統計,外資主要減碼AI股包括廣達、台積電、緯創、世界、聯電、智原、英業達、昇佳電子、穩懋、宏捷科、信驊、奇鋐等,27日賣超金額皆在2億元以上,拖累股價同步回檔修正,成盤面資金調節重心。  其中,廣達預期AI伺服器在今年第三季有少量出貨,但目前面臨到GPU缺貨問題,訂單動能有所遞延,估計明年第二季得到舒緩,27日遭外資賣超6,761張,減碼金額達13.28億元,位居上市櫃賣超金額榜首。  輝達先前表示因中國大陸、中東等地區受出口禁令影響,且輝達專門為大陸客戶設計的降規版AI晶片,將延後到明年首季推出,使得公司連三日股價回檔。  玉山投顧研究部資深協理湯麒國指出,AI股持續修正,但預期輝達發布B100 GPU後,將帶動水冷散熱滲透率大幅提升,看好AI伺服器對散熱模組規格將有明顯幫助,短線利空消息消化後,有望挾帶業績成長題材向上。

證券

《半導體》AI伺服器訂單 華泰營運催熱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華泰(2329)受惠AI伺服器訂單帶動營運成長,明年獲利可期,法人投資建議給予Trading Buy(區間操作買進),目標價至53元。外資近日偏空,周一股價雖然5日線得而復失,不過走勢抗跌翻紅走高。  華泰成立於1971年6月,在1994年4月掛牌買賣,公司為電子產品製造服務和IC封裝測試製造服務供應商。半導體事業以NAND Flash記憶卡封裝測試為主;成品事業部則為EMS代工,以工業電腦產品為大宗。頎邦(6147)為最大股東,持股29.53%,華泰現在普通股本為55.5億元與18億元丙種特別股,另有10.03億元乙種特別股負債。公司決定買回乙種特別股並減資9億元,減資比率10.9%,減資後股本為73.55億元,今年12月27日為減資基準日。  華泰營運重心聚焦於NAND Flash各項應用產品之封裝測試,並引進策略性合作夥伴金士頓、群聯(8299)等大廠,這幾家也是華泰NAND Flash的主要客戶;EMS的主要客戶則為Supermicro(SMCI US),占EMS約60~70%營收。  華泰今年第三季營收47.02億元,季增17.59%;其中半導體事業部受惠NAND Flash客戶訂單增加,半導體事業部營收季增15.96%,半導體事業中心方面,記憶體占77%、邏輯占15%及測試占8%。  華泰今年第三季半導體事業占全公司營收比重減少至67%,主要是EMS成長更多。單季主要客戶AI訂單占其所有訂單70~80%,因此AI伺服器貢獻華泰EMS營收40~50%,帶動EMS業績成長,工業用同樣得宜。今年第三季EMS營收季增21.08%。  華泰今年第三季毛利率上升來自半導體事業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EMS更好的產品組合,單季稅後EPS為0.82元,創下7個季度新高;前三季EPS達1.80元。  展望後市,華泰封測業務除持續深耕記憶體市場、投入CSP BGA/Flip Chip開發及改善生產效率外,並與頎邦策略合作擴大開發5G應用、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相關系統級封裝SiP產品應用市場,策略結盟效益逐步顯現。電子製造業務方面,華泰將配合客戶及市場需求增加,持續規畫擴充SSD及伺服器產能,車載產品亦已取得認證,將陸續進入量產。  由於主要客戶AI伺服器訂單明顯增加,增加華泰的代工比例,將有助華泰營運成長,法人預估,華泰2024年稅後EPS將升至2.65元,並可望創下多年高點。

產業

AI伺服器放量 研調估Q4全球伺服器出貨季增3.8%

研調機構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蕭聖倫預期,第4季全球伺服器出貨季增3.8%,主因美系大型雲端業者通用型伺服器出貨回升,人工智慧(AI)伺服器出貨也將放量。 DIGITIMES研究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除先前衰退較多的北美大型雲端業者,因第4季採購量觸底回升,加上AI伺服器採購開始放量,及亞馬遜(Amazon)積極轉向自家Arm架構平台,使整體大型雲端業者採購量將出現較大反彈。 蕭聖倫表示,第4季品牌商新處理器平台機種出貨較前季為佳,可望帶動品牌商出貨季增4.5%。Meta及亞馬遜等大型雲端業者採購量反彈,也帶動台系代工廠緯穎出貨表現優於其他代工業者。 DIGITIMES研究中心調查,2023年第3季全球伺服器出貨如先前預期季增1.5%,主要由品牌商新平台機種上巿所帶動,美系大型雲端業者因出貨重心集中於AI伺服器,使整體伺服器採購量仍呈小幅衰退。 調查顯示,第3季巿場持續的高利率環境抑制企業採購力道,也使品牌商如戴爾(Dell)、慧與(HPE)降低英特爾(Intel)、超微(AMD)平台新品的拉貨力道。 另外,第3季北美大型雲端業者因傳統雲端業務不佳,及將傳統伺服器預算轉於搶購高階AI伺服器,導致整體伺服器採購量仍季衰退,Meta及Google採購量皆季減1成以上;中系資料中心因基期已相當低,採購量微幅季增,不過,第4季業者採購伺服器量已觸底回升。

資金大回流、AI股ETF「BOTZ」創6月最強單週進帳

國際

資金大回流、AI股ETF「BOTZ」創6月最強單週進帳

受到輝達(Nvidia Corp.)財報財測超亮眼、投資人期待聯準會(Fed)結束升息循環帶動,一檔追蹤AI股票的ETF結束連續六週失血困境、再次獲得投資人青睞。 路透社24日報導,Lipper資料顯示,截至11月22日為止當週,Global X機器人與人工智慧ETF (Global X Robotics &a...詳全文(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AI伺服器升級潮爆發 法人點名「這2家」導軌、機殼廠受惠

證券

AI伺服器升級潮爆發 法人點名「這2家」導軌、機殼廠受惠

NVIDIA第三季營收與獲利表現皆優於市場,法人預期,因生成式AI的崛起,驅動以加速器為運算核心的產品設計變化,將使伺服器導軌與伺服器機殼廠商有望受惠AI伺服器帶來的產品規格升級的商機,因此維持川湖(2059)、勤誠(8210)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分別為1,020元及265元。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為181.2億美元,季增34.15%、年增205.51%,優於市場預估的160.94億美元;EPS4.02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3.36美元。 群益投顧表示,生成式AI崛起進一步驅動以加速器為運算核心的系統設計改變,以較高階的AI伺服器而言,搭載GPU數量通常為4~6顆以上,甚至能達到8顆以上的用量,而AI高速運算的需求正使週邊零組件的數量與規格的全面提升,亦推動AI伺服器往高U數的設計方向去發展。 AI伺服器的產品設計變化除了高U數設計的趨勢,另一個趨勢是密度與重量的大幅增長,過去伺服器高度普遍低於4U,重量通常低於50斤,但因為AI伺服器,尤其是高階的AI伺服器,使用的週邊零組件的數量與規格皆有大幅的提升,使AI伺服器的重量可達70公斤以上,甚至高階的AI伺服器的重量可達100公斤以上,在此情況下,伺服器導軌也須要因此升級,提升承重與抗撞能力,也使AI伺服器導軌的單價(ASP)可較一般伺服器導軌的單價進一步提升。 另外,一般1U~4U的伺服器,一台伺服器僅需安裝一組導軌,但高U數AI伺服器的設計上,為了能有效率的更換GPU及排除故障,部份GPU插槽模組亦會搭載一組導軌,使高U數AI單台伺服器導軌使用量可從原先的一組(2支)提升至二組(4支),AI伺服器往5U以上的方向發展,將讓伺服器導軌的需求量有望翻倍成長。 群益投顧表示,因生成式AI的崛起,驅動以加速器為運算核心的產品設計變化,也使AI伺服器有產品高度(U數)上升、伺服器導軌承重與抗撞能力須提升與伺服器導軌的用量增加的設計變化,將使伺服器導軌與伺服器機殼廠商有望受惠AI伺服器帶來的產品規格升級的商機。

產業

台AI伺服器明年放量出貨 供應鏈添柴火

AI伺服器成為今年度最熱產業,惟受到GPU先有供貨短缺、後又遇美方擴大晶片出口限令的夾擊下,台伺服器廠原盼於11、12月可見出貨放體浮現的時程,推遲至明年上半年。預期明年第一季除有超微(AMD)的MI300X系列和輝達正面迎戰外,輝達的H200系列也將於第二季出貨,接續於下半年還將有新一代B100系列產品上市,皆將為台廠AI伺服器明年放量挹注利多。  其中,在AI伺服器ODM廠中居前段供應鏈優勢的緯創,出貨動能受GPU短缺影響十分有限,憑藉其在輝達DGX架構之AI伺服器前/後段生產,及HGX架構之前段基板,目前皆仍獲獨供訂單,推升其今年下半年在GPU相關伺服器產品的出貨動能逐月走升、第四季登峰。  至於在輝達H100、H200系列皆入列首波供應商的廣達以及技嘉,手上AI伺服器出貨動能雖已於9月起逐步顯現效益,不過進一步放量時程仍因GPU供應略有受限。

台AI伺服器搶單 廣達、華碩等台廠布局液冷決勝負

產業

台AI伺服器搶單 廣達、華碩等台廠布局液冷決勝負

隨晶片大廠輝達(NVIDIA)領軍掀起AI伺服器熱潮,液冷與氣冷的散熱趨勢之爭,正逐步隨著AI算力及效能的加倍成長偏向,做為AI伺服器供應鏈後段的系統廠的選項,也愈來愈明確,除了已投入浸沒式液冷技術多年的緯穎、提供最多液冷解決方案的技嘉外,包括廣達、神達及華碩等AI伺服器供應商,近期也接續端出新液冷解方,朝高階散熱方向前進。  台伺服器廠指出,液冷與氣冷之爭可能將隨AI伺服器的能耗直線飆升落幕,「不用液冷、(溫度)降不下來」的臨界點,恐在明年第二季或下半年、輝達推出的H200系列配置了Grace超級晶片,或採用下一代Blackwell平台的B100系列,使得其能耗突破1,000W時浮現,「到時液冷的解決方案就是非用不可的唯一選項」。預見這樣的前景,也讓各伺服器廠在近兩季更積極投入相關液冷新技術。  在浸沒式液冷技術及冷卻板技術已具相當基礎實力的緯穎,近斯即推出自行研發的整櫃式液冷板冷卻解決方案「Aqualoop」,協助雲端服務供應商依其資料中心既有條件,選擇透過空氣或水將冷卻液降溫,達到彈性的散熱效益。  廣達旗下雲達則是提供在不需改變既有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情況下,透過其導入D2C直達晶片液冷設計的液冷式機櫃「QCT QoolRack」,大幅降低能源使用效率(PUE)。  另在液冷解方布局相對積極的技嘉,近年在單相浸沒式液冷解方部分,已陸續與Asperitas、GRC、Submer等外商合作,並落地於如法國地質科學研究公司、日本電信商KDDI等客戶之資料中心。  同時在兩相浸沒式液冷解方部分,技嘉也已與3M、智邦等業界夥伴,將產品應用落地於台半導體大廠的資料中心中運行。  此外,技嘉近期在直接液冷技術(DLH)領域亦積極擴大合作版圖,先後與包括CoolIT System、Motivair等業界技術先廠商攜手,端出全新直接液冷裝置系統。  其它包括華碩、神達旗下神雲,也皆先後發表混合浸沒式冷卻解方。

產業

《科技》TrendForce:陸CSP業2024年高階AI伺服器出貨占比低於4%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惠於北美大型CSP業者對AI伺服器需求高漲,根據NIVIDA日前公布的FY3Q24財報資料顯示,資料中心部門營收創新高。不過,據TrendForce觀察,儘管NVIDIA高階GPU出貨動能強勁,然近期美國政府出台對中國新一波禁令卻對其中國區業務帶來衝擊,NVIDIA雖然快速推出符合規範的產品如H20、L20及L2,但中國雲端業者仍在測試驗證階段,難在第四季對NVIDIA貢獻實質營收,預估2024年第一季才會逐步放量。 TrendForce表示,2023~2024年北美CSPs如Microsoft、Google、AWS等仍是高階AI伺服器(包含搭載NVIDIA、AMD或其他高階ASIC晶片等)主要需求出海口,預估2024年對高階AI伺服器出貨占比分別有24.0%、18.6%及16.3%。而預估中國CSP業者ByteDance、Baidu、Alibaba及Tencent(BBAT)2023年對高階AI伺服器出貨占比合計約6.3%,若考量現有禁令或後續風險,2024年占比可能將不到4%。 由於存在禁令可能擴大限制的潛在風險,TrendForce認為,短期內中國業者將持續購買現成AI晶片,而NVIDIA GPU AI加速晶片仍為其優先考量,除使用先前既有A800或H800庫存,也將積極導入因禁令推出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特規版H20、L20及L2等。但長期而言,中國CSPs將加速擴大投入自研ASIC晶片,預估2024年尤以Alibaba旗下平頭哥(T-Head)、Baidu最積極投入自研AI晶片開發,主要交由台積電和三星等代工生產。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較具規模或AI技術業者,如華為(Huawei)、Biren等,將持續發展通用型AI晶片,以提供給中國本土業者作為AI解決方案。此外,上述中國業者目標在發展AI晶片之餘,未來更以建置中國本地AI伺服器生態鏈為首要目標。TrendForce認為,要成功發展的關鍵之一,是在中國政府須透過如規範中國電信營運商等相關標案,需採用中國自有AI晶片等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礙於美國禁令挾制,中國在發展高階AI晶片的過程所面臨的困難點仍是先進製程技術受局限。此外,華為依舊被列於實體清單,在生產上得依賴如中芯國際(SMIC)等國內晶圓代工業者,然即便是中芯國際其在先進製程上同樣受到美國禁令影響,同樣須面對難以取得先進製程關鍵設備,以及生產良率等問題。TrendForce認為,中國力求突破禁令限制之餘,考量市場需求面向不同,對於相較AI運算效能要求較低的中低階邊緣AI伺服器市場,如企業型ChatBOT、影音串流或互聯網平台、車用輔助駕駛系統等應用,美國政府禁令或將難完整涵蓋,或有機會成為未來中國業者發展AI市場的發展方向之一。

迎廣:AI伺服器機殼是明年重心

產業

迎廣:AI伺服器機殼是明年重心

機殼廠迎廣(6117)召開法說會,管理階層統計,前三季伺服器機殼已逾營收比重40%,公司預期,明年景氣有機會溫和回溫。  隨與客戶合作的AI伺服器開始出貨,迎廣預期,AI伺服器機殼、水冷伺服器機殼為2024年發展重心,AI伺服器機殼比重可望從今年的個位數,漸次攀升至雙位數。  迎廣今年前三季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達0.13元,今年前三季伺服器機殼已逾營收40%,公司重申,明年第二季底可達到50%的原訂目標,迎廣的伺服器與國內的OEM、ODM廠合作開發,隨著出貨規模拉升,迎廣預期第四季營運有機會拚持平到小幅成長。  展望2024年,迎廣認為IPC有較大成長動能,其中AI伺服器機殼可望從今年的個位數,攀升至雙位數,至於水冷伺服器機殼也有機會達個位數,公司看好液冷散熱到明年底有機會超越氣冷散熱,至於浸沒式散熱還需要更多數據,公司目前持續投入研發資源。  迎廣今年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雙率雙升,處於高檔位置,管理階層分析,主要受到匯率、營收規模拉升、伺服器比重拉高改善產品組合激勵,單季獲利6,300萬元的財報成績單,一舉弭平上半年虧損。而伺服器機殼毛利率優於平均值,也高於商用、電競PC機殼,系統組裝只代工不代料,因此毛利率對較低,但公司積極發展一條龍組裝,綁定前段機殼產能,有助於拉高毛利率。  迎廣旗下共有二座廠區,組裝空間占地1,800坪,可活用倉儲空間達2,700坪,共布建十條伺服器系統組裝生產線,月產能達37萬台PC機殼、2.5萬台伺服器機殼、3.8萬套系統組裝,系統整合能力可達Level 11等級,長興二廠將完成伺服器水冷設備及產線建置,跨入水冷產品線。

輝達認栽晶片禁令 AI股賣壓罩頂 外資倒賣1檔3.8萬張

證券

輝達認栽晶片禁令 AI股賣壓罩頂 外資倒賣1檔3.8萬張

輝達(NVIDIA)第三季財報(8至10月)繳出亮眼成績,營收181億美元、毛利率75%、每股盈餘4.02美元,均創史上新高。第四季營收更上看200億美元,毛利率75.5%。美國銀行將輝達目標價從650美元上調至700美元,該股盤前由跌逾1%轉漲1.1%。  但分析師看衰中國業績前景,台廠AI概念股22日賣壓湧現,台積電單日市值蒸發2,074億元,緯創、光寶科、技嘉、廣達及英業達重挫逾4.14~4.78%,外資大賣6,210~38,776張。  市場等待輝達三款特供中國市場的晶片HGX H20、L20 PCle、L2 PCle問市。業者指出,輝達新產品H20和L20預計12月推出,L2將於明年1月推出,預估三款晶片獲准銷陸的機率高。  輝達上季營收181億美元,未經調整的每股盈餘達4.02美元,年增近6倍,公司預期本季營收進一步擴大至200億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180億美元,旗下負責生產AI晶片的資料中心部門營收在上季達到145.1億美元,如今已成最大金雞母。  而曾是輝達核心事業的電玩晶片部門營收在上季達到28.6億美元,年成長近1倍。車用晶片部門營收在上季年增4%至2.6億美元。  今年以來,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大廠等大舉投資AI運算,讓輝達AI晶片全球賣到缺貨。輝達財務長克雷斯預期本季中國營收下滑,但強調其他地區需求旺盛可彌補中國流失的訂單。  但因輝達資料中心部門營收有20%至25%來自中國,分析師擔心美國擴大半導體出口禁令將重擊輝達。  針對輝達預期本季毛利率經調整後可達75.5%,高於華爾街預期的72.6%,Capital.com分析師羅達質疑中國業績下滑可能影響毛利率,強調輝達宣稱其他地區營收彌補中國市場損失,但未透露太多細節,況且輝達目前毛利率極高,未來中國業績能否支撐毛利率仍是問題。 大陸又一公司放棄晶片研發  美國晶片禁令衝擊持續擴大,為輝達的展望蒙上隱憂,也擊垮大陸家電大廠TCL科技集團旗下的IC設計子公司「摩星半導體」,摩星曾以人民幣上百萬年薪從台韓延攬工程師為效力,但如今也成為繼OPPO解散哲庫科技、魅族解散AR晶片研發團隊之後,再一家知名陸企解散自研晶片團隊案例。

外資不留情倒貨緯創3.8萬張 2檔金控最受寵

證券

外資不留情倒貨緯創3.8萬張 2檔金控最受寵

【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美股終止連5紅,4大指數收黑,費半跌幅近2%,台股今天同步回檔,結束連7紅,指數下跌106.44點,收17,310.26點,成交量2,837億元。台積電下跌8元,AI族群重挫,廣達、緯創、技嘉跌幅都超過4%;半導體上游IC設計逆勢抗跌,聯發科、聯詠、瑞昱漲逾1%;小型股表現活躍,櫃買指數收紅。 今天外資賣超74.04億元,投信賣超5.26億元,自營商賣超19.31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98.61億元。 外資持續加碼金融股,包辦今天買超前2名,開發金、中信金都大買超過2萬張。 「AI晶片之王」輝達昨公布財報優於預期,但因美對中晶片管制,股價不漲反跌,引爆台股AI族群全面下殺,緯創、英業達、廣達、光寶科、技嘉等5檔指標股,外資全部殺出,緯創3.8萬張名列第一,英業達2.54萬張居次。 外資今天也減碼高股息ETF,0056元大高股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入列賣超前10。00919連續2季配息率都在10%左右,吸引存股族搶進,但外資頻頻站在賣方,今年一整年下來累計賣超逾15萬張。 此外,外資今天賣出的高股息ETF還有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4,557張、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2,062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1,698張。 法人表示,台股自11月以來市場氣氛大翻轉,16個交易日僅2天收黑,指數波段反彈超過1,400點。外資先前連續3個月賣超逾千億,本月轉為買超2千億,點燃台股資金行情。台灣外銷訂單經歷漫長低迷連14黑,本月有機會翻紅,景氣處於谷底復甦階段。雖然台股長線不看淡,但短線漲幅已大,臨近前高17,463點震盪恐加劇,投資人宜有風險意識。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25,434張、中信金(2891)23,229張、元大台灣50反1(00632R)20,459張、誠美材(4960)10,360張、中鋼(2002)6,061張、長榮航(2618)5,505張、國泰金(2882)5,084張、南亞科(2408)4,987張、矽統(2363)4,535張、金寶(2312)3,816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緯創(3231)38,776張、英業達(2356)25,404張、華航(2610)14,938張、廣達(2382)13,780張、光寶科(2301)12,945張、聯電(2303)11,072張、神達(3706)7,901張、技嘉(2376)6,210張、元大高股息(0056)6,178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6,156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輝達財報優股價衰 廣達緯創技嘉嚇跌 專家這樣看AI股

證券

輝達財報優股價衰 廣達緯創技嘉嚇跌 專家這樣看AI股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AI之王輝達第3季財報出爐,營收181.2億美元、年增206%,EPS為4.02美元,年增近6倍,營收獲利雙雙優於市場預期,但輝達盤後股價卻逆勢重挫,分析師指出,公司示警受美AI禁令影響,預期大陸營收下滑,3款特供版晶片也延後推出是兩大主因,且今年累漲近2.5倍,利多已充分反映完畢,也代表廣達、緯創等AI伺服器廠,已非盤面主流。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示警,第4季在大陸和其他受美國政府10月新出口限制影響的地區,銷售將大幅下滑,但其他地區的強勁增長足以抵消,但股價仍不捧場,盤後跳水一度跌逾6%。 此外,為應對美國擴大管制,輝達為陸市場量身打造HGX H20、L20 PCle、L2 PCle等3款降規晶片,原定11月中旬推出,現也傳出恐要拖到12月中旬才推出,且還要看美國政府是否同意放行。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認為,輝達牽動美台科技股,雖財報優於預期,最大風險是大家全面都看好,華爾街追蹤輝達52位分析師,49位給予買進評級,3位持有,沒有任何1位賣出。且機構法人發布的13F報告中,已有部分重量級法人在Q3減碼,輝達今年已飆漲244%,可能把利多已充分反映完畢。 仔細看輝達的投資心理已有重大變化,5/24盤後發布財報,市場驚喜,股價從305美元漲到波段高點480美元,大漲57%。再來,8/23盤後發布財報,仍然是漂亮數字,但市場心理已有預期,隔天創502美元天價就利多出盡,進入波段整理,最低曾跌到392美元,波段下跌22%。 射頻IC有如類比IC皇冠上明珠,全新、宏捷科、穩懋等PA三雄是背後功臣 最近受美股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強力反彈,輝達11月以來上漲21%,又回到500美元關卡,由於這次在財報之外,並無重大利多,尤其無法突破美對中國的AI新禁令,也導致利多出盡,向下修正。 蔡明彰還指,這波費半成分股當中,股價創今年新高不是AI的輝達、超微,台積電ADR也尚未突破今年高點109美元,而是記憶體的美光、網通晶片龍頭的博通及半導體巨擘的英特爾、全球最大IC設計的高通這一波也很強,距離今年高點6%幅度,未來也有創高的機會。 這幾檔都比輝達更強,對照台股也類似,廣達、緯創等AI伺服器雙雄,距離高點尚有平均3成幅度,與美超微一樣,都不是盤面主流。 這波智慧手機回補庫存,射頻IC有如類比IC皇冠上明珠,射頻前端在手機核心元件佔有重要地位,可視為手機產業鏈景氣先行指標。 射頻lC由博通、Skyworks、Qorvo等3家全球寡佔,全新、宏捷科、穩懋等PA三雄是背後功臣,沒有他們做不出手機射頻晶片。PA三雄佔有重要地位,股價要給予較高本益比。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