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EBITDA」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25

產業

裕隆汽車持續去槓桿 中華信評調升評等至「twA-/twA-2」、展望「穩定」

中華信評預期,裕隆汽車在今年底前收到來自處分一家中國子公司的一次性現金流入,以及裕融企業穩定的現金股利支持下,裕隆汽車應可於未來一至二年改善其借款槓桿,並將其2024~2025年期間的借款對EBITDA比,降至低於4倍以下的水準,將有助於改善其個別基礎信用結構(SACP),進而強化其集團信用結構,因此將其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由「twBBB+」調升至「twA-」,並確認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2」、展望「穩定」。 裕隆汽車為日產品牌汽車在台灣的獨家製造商,且旗下擁有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2023年該公司的EBITDA為新台幣43億元。中華信評認為,儘管裕隆汽車的EBITDA利潤率可能因來自裕隆日產的現金股利持續減少而下滑,未來一至二年該公司應可維持業已改善的借款槓桿,因此授予「穩定」展望。 中華信評預期,裕隆汽車今年的借款對EBITDA比應可從去年的3.6倍降至接近3倍,明年則降至2.5~3倍,而此比率改善的主要支持因素,首先,裕隆汽車及其子公司裕融企業處分該集團的一家中國子公司,交易總額近新台幣53億元,預測待該筆交易於預定的今年底前完成後,裕隆汽車將因持有該中國子公司,裕隆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51%的股權而獲得約新台幣28.9億元的現金流入。 其次,中華信評預期,裕隆汽車將持續於今年與明年分別自裕融企業獲得新台幣10億~15億元,以及新台幣15億~20億元的現金股利。儘管裕隆汽車今年的可支配現金流量可能會因準備2025年推出新車款而導致的營運資金流出轉為負數,但前述兩項現金流入應有助於該公司在今年與明年將調整後借款從2023年底的新台幣153億元降至新台幣100億~130億元。 裕隆集團的信用結構亦可望因去槓桿而提升。中華信評係藉由綜合裕融企業與裕隆汽車(未合併裕融企業)的SACP後,得出裕隆汽車的集團信用結構。中華信評認為,裕融企業穩健的市場地位、較低的財務風險,以及對整體集團持續成長的獲利貢獻,部分抵銷了裕隆汽車較高的業務與財務風險。中華信評認為,處分中國子公司將有利於整體集團信用結構,因為裕融企業的資本緩衝空間與該集團的整體借款槓桿,因此而獲得改善。 受惠於新車款發表,2024~2025年裕隆汽車核心汽車製造業務的獲利可望改善。納智捷新型電動SUV 車型「n7」的推出,可望使裕隆汽車今年的整體汽車銷售量成長20%~25%,這將有助於抵銷日產品牌國產車在台灣銷售業績較弱的影響。中華信評認為,此新型電動SUV車型的推出應有助於提升裕隆汽車的整體產能利用率,並進一步支持該公司本業的營業利益。 由於今年的銷售量基期較高,中華信評預期裕隆汽車明年的整體銷售量可能會下降5%~10%。同時,裕隆汽車旗下納智捷品牌業務,亦可望於新型電動車款n7成功上市後轉為獲利,因為納智捷僅需向鴻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新車型的權利金,而無需分擔開發成本。 此外,今年與明年裕隆汽車將從裕隆集團新開業的購物中心—裕隆城獲得全年租金收入,金額將介於新台幣4億~4.5億元。中華信評因此預測,今年裕隆汽車本業的EBITDA(未計入來自權益法投資的現金股利)將成長 25%~30%,但於明年下滑4%~6%。 裕隆日產汽車的現金股利在2024~2025年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日產汽車在中國疲弱的銷售量與獲利能力,已大幅降低未來兩年裕隆日產向裕隆汽車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中華信評預期,此一趨勢將會持續,並導致裕隆汽車未來兩年的EBITDA利潤率降低,因為裕隆日產的現金股利過去為裕隆汽車現金流量的主要來源。2021年來自裕隆日產的現金股利約為新台幣27億元,約占裕隆汽車2021年EBITDA的40.6%。但中華信評預期,2024~2025年來自裕隆日產的現金股利,將從去年的約新台幣10億元下降至新台幣4億~5億元,僅占裕隆汽車同一期間EBITDA的10%~15%。 去年日產品牌乘用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年減17.7%,今年前8個月更進一步下滑9.5%,主要是因該品牌的電動車發展進度落後,且持續面臨本土品牌的價格競爭,導致日產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日趨弱化。未來兩年日產品牌乘用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可能仍將因產業競爭激烈而較為低迷。因此,中華信評預期,來自裕隆日產持續減少的現金股利,將導致裕隆汽車2024~2025年的調整後EBITDA利潤率,從去年的10.5%降低至8.5%~9.0%。

遠傳前八月EPS為2.25元 8月EBITDA再創新高

產業

遠傳前八月EPS為2.25元 8月EBITDA再創新高

遠傳電信(4904)10日公佈8月自結營利概況。受惠於遠亞併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預付卡業務,8月合併營收77.23億元,年成長3.7%,合併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為30.67億元,再次寫下單月新高,年成長達13.7%,稅後純益年增11.5%達到10.4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29元。 累計至今年8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3.1%、12.6%和9.4%,達到663.34億元、238.91億元和81.03億元,EPS為2.25元,營運成績亮眼。 遠傳表示,8月份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達41.3%;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穩健提升,達成合併以來連續八個月上揚。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雙雙持續穩居業界第一,帶動整體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高達17.6%,持續突破50億元水準,締造自2021年3月以來連續42個月正成長的佳績。 除了營運績效優異,遠傳自2018年即已開發「AI預測詐騙自動偵測系統」,主動攔阻詐騙電話阻詐有成;近年配合政府積極打詐,亦擴大至簡訊服務;自2022年起累計攔截國際詐騙電話超過523萬通,簡訊攔截超過1,163萬則。 另外遠傳也推出VoLTE漫遊語音警示、專屬短碼簡訊等提醒消費者防詐措施;並推出遠傳friDay購物無痕通物流隱碼技術,保障網購用戶個資。 此外,更自2023年起積極偵測偽冒基地臺,阻絕非法訊號,累計3,084個;推出「防駭心守護」服務,直接於網路端為用戶阻擋有害網址高達8.8億次。遠傳打詐決心及績效獲NCC高度肯定。 遠傳持續深耕永續行動,8月宣布全面採購再生材質製作的「環保SIM卡」,並改為半卡設計,減少塑料用量,預計最高可減少43%碳排放。遠傳更發布全台首本內容經第三方單位查證的《供應鏈永續報告書》,積極打造永續供應鏈。此外,攜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功開發全台首部「5G AI生態聲景蒐集器」,能透過網路即時傳輸中高海拔的山林聲景資料至AI監控中心,並可辨識出369種鳥類和蛙類聲音,預期將為生物多樣性研究帶來重大突破。

產業

遠傳Q2 EBITDA歷史新高 淨利九年新高

遠傳(4904)8日召開法說會。受惠於用戶穩定升級5G、預付卡業務成長、新經濟營收擴大,與合併亞太電信綜效,遠傳第二季合併總營收249.7億元,年成長率達15.1%,創下連續15季正成長佳績;合併EBITDA(稅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3.0%、達到89.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為31.1億元,登上9年同期新高,年成長率達12.3%,為業界之冠,第二季稅後每股盈餘(EPS)0.86元。 遠傳第二季營收、合併EBITDA和EPS皆超越財測目標,其中EPS達成率更高達118%,繳出亮眼的營運成績。 總經理井琪回應外資法人提問時表示,遠亞併效益持續顯現,合併後擴大的行動網路、固網用戶數,帶動電信服務營收再成長。另亦觀察到原亞太電信用戶對於數位加值服務的採用意願很高,甚至不亞於原遠傳用戶,這些都將帶來很好的營收成長動能。 至於遠亞合併效益,井琪說,遠亞網路整併的過程包含基站、傳輸網路、頻譜資源使用的重新規劃,和最後亞太電信核心網路的汰換。遠傳在今年第一季即完成基站整併作業,在基地台汰舊換新的同時,達成節能省電、擴大網路涵蓋多重效益。下一階段將著眼於整併亞太電信的核心網路,最大化投資經濟效益。 展望2024下半年,井琪表示,將藉由合併後擴大的行網、固網用戶數,推升電信服務營收成長;並透過發展智慧資通訊解決方案,擴大開發企業客戶;打造多元創新的數位加值服務,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用戶生活各個角落,帶動新經濟業務成長。此外,將加速導入生成式AI應用;持續與新創合作注入創新動能;強化與微軟(MSFT)、威睿(VMware)、英特爾(Intel)等國際企業策略結盟;積極參與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A)、國際關懷協會(CMI)、中華智慧運輸協會(ITS)等國內外重要協會。 遠傳整體通訊核心業務穩健成長,受惠於合併亞太電信擴大經濟規模等綜效、以及用戶穩定升級5G,上半年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月月遞增、並穩居業界第一。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達40.5%,同樣持續穩居業界之冠,帶動第二季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18.3%,締造自2021年第二季以來連續13季正成長;2024年上半年固網業務,包含固網數據服務、遠傳雲端機房(IDC)等營收年成長率更高達32%。

證券

《通網股》三大成長引擎+合併超進度 台灣大Q2每股賺1.07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大(3045)昨(6)日召開法說會,第二季合併營收47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EBITDA 10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稅後淨利為3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稅後EPS為1.07元。113年上半年合併營收96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EBITDA 211.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20%,稅後淨利62億元。 台灣大表示,第二季三大成長引擎驅動營收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行動服務營收年增26%,momo營收年增2%,家用寬頻用戶數年增4%。台灣大與台灣之星於112年12月1日完成合併,使得今年第二季反映合併後之貢獻,不僅合併EBITDA年增19%,合併營業利益也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年增達11%。綜觀台灣大上半年,整併綜效顯著,電信營業利益6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若加計原本台灣之星的虧損,電信營業利益反而逆勢成長超過五成,合併案呈現1+1大於2的亮眼成績。 行動業務亮點方面,台灣大5G滲透率穩步上升,4G用戶續約升轉5G後月租費年增達47%。台灣大既有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ARPU年增達6%,四大獨門方案mo幣多、好速成(又又)、Disney+、OP響樂生活持續助攻,加上合併台灣之星的挹注,第二季行動服務營收來到160.2億元,年增26%。 台灣大電子商務成長動能穩健,momo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66.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有購會員數較去年同期提升8%。另一成長引擎家用寬頻上網服務,第二季300Mbps以上高頻寬用戶數年成長高達46%。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台灣大第二季繳出了亮眼的財務績效,受惠電信本業的穩健成長,與整併台灣之星進度超前,台灣大上半年在核心電信業務之營收及EBITDA繳出亮眼成績。在此基礎之上,台灣大有信心能充分發揮合併帶來的優勢,並發展創新產品與服務來滿足更大用戶群的需求,進一步加速未來成長。

國際

丹麥|馬士基Q2獲利降 股價跌

航運商馬士基1日公布Q2息稅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從去年同期29億美元降至21億美元。7日公布完整季報。全年EBITDA預測從70億到90億美元區間,調高至90億到110億美元區間,今年來第三度調高財測。股價盤中跌逾2%。

國際

《國際產業》西卡上半年銷售增9.2% 重申全年展望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瑞士化工和建材製造商西卡(Sika)周二公布上半年銷售增加9.2%,公司並且重申今年銷售成長率為6~9%之間,息稅折舊攤銷前利益(EBITDA)將有「超比例」的成長。  西卡的產品用於建築材料的加固和防水,公司公布今年1~6月的銷售為58.3億瑞士法郎(約65.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53.5億瑞郎,並且超出分析師們平均預測的57.8億瑞郎。  西卡上半年的EBITDA大增24%,來到10.9億瑞郎,同樣地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0.8億瑞郎。  西卡的化學添加劑和黏合劑,被廣泛使用於建築業和汽車業當中,因此該公司的業績也反映出相關產業的廣泛需求。  

證券

《水泥股》台泥獲標普「BBB-」評級 財務穩定及成長潛力加分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全球前三大信評機構標普(S&P Global Ratings),核定給予台泥(1101)「BBB-」的投資等級信用評等及展望「穩定Stable」,是繼去年12月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給予台泥評級後,第二家國際信評機構給予台泥BBB-的信用評等。台泥指出,這個信用評等反映台泥穩定的財務狀況,未來增長潛力及減少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 標普報告指出,台泥(TCC Group Holdings)在2023年創造了新台幣174億的息稅折舊攤銷前淨利(EBITDA),展現了公司在主要業務領域的強勁盈利能力。台泥今年3月併入的兩個海外子公司Cimpor葡萄牙和OYAK土耳其,將有助於穩定水泥業務的EBITDA,並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報告中提及來自台灣、葡萄牙和土耳其的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可支持台泥整體水泥業務的盈利能力。標普報告中也預測,台泥旗下的水泥業務在2024年將產生新台幣150億至160億的營運利潤,在2025年將達到新台幣170億至新台幣180億。 另一方面,報告中指出,台泥不斷增長的再生能源發電和鋰電池生產的提升,應會在2024-2025年增強台泥整體EBITDA增長,信評報告認為這反映了台泥透過持續擴展及多元化經營,提升財務穩健性的方向是成功的。台泥有極強健的流動性(exceptional liquidity),在三月底帳上現金及短期投資達1360億,再加上本業產生的現金流量,足以支應未來24個月的到期借款及資本支出等現金支出。 標普報告中提及,股權融資和更加緊縮的營運資金管理大幅減少了台泥2023年的債務,再加上EBITDA的快速增長,這將支持2024-2025年全球布局更高的資本支出(capex)。將使台泥在2024-2025年可能將債務與EBITDA的比率保持在3倍以下,評等展望為穩定。

產業

台泥獲全球前三大信用評級機構S&P長期信用評等投資等級「BBB-」展望穩定

全球前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國際評等公司S&P,日前核定給予台泥「BBB-」的投資等級(investment grade)信用評等及展望「穩定Stable」,這也是繼2023年12月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給予台泥評級後,第二家國際信評機構給予台泥BBB-的信用評等。 標普信用評等反映了台泥穩定的財務狀況、未來增長潛力及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 標普報告指出,「台泥(TCC Group Holdings)於2023年創造了新台幣174億的息稅折舊攤銷前淨利(EBITDA),展現了公司在主要業務領域的強勁盈利能力。台泥今年3月併入的兩個海外子公司Cimpor葡萄牙和OYAK土耳其,將有助於穩定水泥業務的EBITDA,並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報告中提及來自台灣、葡萄牙和土耳其的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可支持台泥整體水泥業務的盈利能力。 標普報告中也預測,「台泥旗下的水泥業務在2024年將產生新台幣150億至160億的營運利潤,在2025年將達到新台幣170億至新台幣180億」。 另一方面,報告中指出,台泥不斷增長的再生能源發電和鋰電池生產的提升,應會在2024-2025年增強台泥整體EBITDA增長,信評報告認為這反映了台泥透過持續擴展及多元化經營,提升財務穩健性的方向是成功的。台泥有極強健的流動性 (exceptional liquidity),在三月底帳上現金及短期投資達1360億,再加上本業產生的現金流量,足以支應未來24個月的到期借款及資本支出等現金支出。 標普報告中提及,股權融資和更加緊縮的營運資金管理大幅減少了台泥2023年的債務,再加上EBITDA的快速增長,這將支持2024-2025年全球布局更高的資本支出(capex)。將使台泥在2024-2025年可能將債務與EBITDA的比率保持在3倍以下,評等展望為穩定。

證券

《熱門族群》電信三雄5月財報 中華電穩居雙冠王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電信三雄公布5月單月、累計財報,中華電(2412)穩坐雙冠獲利王,累計前5月每股獲利為2.03元,台灣大(3045)、遠傳(4904)分別為1.68元、1.36元。 中華電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8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2.2億元,年減0.6%;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為73.4億元,年增0.8%;稅後EPS為0.41元。中華電累計前5月營業收入達909.5億元、達成率99.6%~100.2%;營業淨利為199.9億元、達成率105.4%~106.5%;稅前淨利為201.1億元、達成率105.5%~106.6%;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57.7億元、達成率105.0%~106.7%;稅後EPS為2.03元、達成率105.0%~106.7%;皆優於財測目標。 中華電信表示,受惠於行動與固網寬頻等核心業務營收及銷貨收入成長帶動,5月整體合併營收創近六年5月單月新高,營運動能持續上揚。中華電5份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3.9%,連續38個月成長,續創佳績,主因5G用戶數與整體090門號數持續增加,除月租營收持續成長外,企客商用簡訊營收增加,國際漫遊營收亦持續帶動行動數據營收向上。行動月租型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則年增3%,連續38個月上揚;月租型離網率為0.56%,持續保持電信業最低。 台灣大5月自結合併營收160.3億元,EBITDA為34.9億元,營業利益16.0億元,稅後淨利10.3億元,稅後EPS為0.35元。中華電累計前5個月合併營收793.5億元,年增11%,EBITDA為175.6億元,年增21%,營業利益78.4億元,稅後淨利50.7億元,稅後EPS為1.68元。 台灣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受惠網路整併,5月基地台租金及線路租金皆較前一個月下降,整併進度超前且持續挹注動能,帶動單月電信營業利益超過10億元,呈現16%年成長之佳績。113年自結累計前五個月合併營收及EBITDA均較去年同期雙位數成長並續創同期新高,累計電信EBITDA更年增近30億元。 遠傳受惠於合併亞太電信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以及新經濟營收穩定成長,5月合併總營收為83.25億元、年成長率達13.5%;EBITDA更突破30億大關、達到30.05億元,年成長率達15.1%。淨利部分,雖然受合併之折舊與攤銷費用增加影響,但受益於合併亞太電信綜效以及業外投資貢獻,5月稅後淨利年成長率仍高達17.4%,創下2016年9月至今新高、達10.46億元,稅後EPS為0.29元。累計至今年5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4.7%、12.4%和8.2%,達到421.88億元、148.16億元和49.18億元;稅後EPS為1.36元,維持強勁成長動能。 遠傳5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RPU)持續向上,達成合併以來連續5個月穩定提升,帶動行動服務營收上揚,持續站穩50億元水準,創2021年3月以來連續39個月正成長的佳績。

產業

合併發揮綜效 台灣大前五月電信EBITDA年增近30億元

台灣大(3045)11日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160.3億元,EBITDA為34.9億元,營業利益16.0億元,稅後淨利10.3億元,稅後EPS為0.35元。累計前五個月合併營收793.5億元,年增11%,EBITDA為175.6億元,年增21%,營業利益78.4億元,稅後淨利50.7億元,稅後EPS為1.68元。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受惠網路整併,5月份基地台租金及線路租金皆較前一個月下降,整併進度超前且持續挹注動能,帶動單月電信營業利益超過10億元,呈現16%年成長之佳績。自結前五個月合併營收及EBITDA均較去年同期雙位數成長並續創同期新高,累計電信EBITDA更年增近30億元。 台灣大哥大高度重視氣候變遷,積極貢獻淨零,率先承諾2040年RE100(Renewable Energy 100%)後,持續加速綠色能源之採用,5月10日也正式加入「全球交通載具電動化倡議EV100(Electric Vehicle 100%)」,制定完整的四大承諾與兩項額外行動,成為全台第三家通過EV100之業者。台灣大將減碳行動擴及移動市場,攜手USPACE、WeMo等夥伴,打造一站式充電營運服務「MyCharge」,並全面推廣純電汽機車共享服務,驅動交通運具轉型。 台灣大哥大運用AI偵防詐騙,幫助企業識別和防禦網路詐騙及偽冒網站,更與臺灣網路認證公司(TWCA,TAIWAN-CA Inc.)所屬TWID身分識別中心合作,推出「網站防偽微服務」,讓中小企業用最低負擔偵測偽冒網站及社群,保護自身品牌與顧客。台灣大利用自然語言處理 (NLP)、圖像分類、物件偵測等AI先進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以及資安專業,每月成功偵獲偽冒網站及詐騙網站超過20,000筆,僅6個月已成功識別超過八千萬個網域,協助企業提升資安防護能力。 為解決中小企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台灣大與LINE台灣策略聯盟,結合台灣大旗下「行動市話」,與inline「線上訂位系統」,推出「AI語音預約服務」,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餐飲店家營運效率,大幅節省人力需求成本,讓消費者享受更便捷的智能訂位體驗。

遠傳5月EPS 0.29元 EBITDA突破30億元大關

產業

遠傳5月EPS 0.29元 EBITDA突破30億元大關

遠傳電信(4904)11日公佈5月自結營利概況。受惠於合併亞太電信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以及新經濟營收穩定成長,5月合併營收83.25億元、年成長13.5%、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更突破30億元大關、達到30.05億元,年成長達15.1%。淨利部分,雖然受到合併之折舊與攤銷費用增加影響,但受益於合併亞太電信綜效以及業外投資貢獻,5月稅後淨利年成長仍高達17.4%,創下2016年9月至今新高達10.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29元。 累計至5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4.7%、12.4%和8.2%,達到新台幣421.88億元、148.16億元和49.18億元,EPS)為1.36元,維持強勁成長動能。 遠傳5月份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持續向上,達成合併以來連續5個月穩定提升,帶動行動服務營收上揚,持續站穩50億元水準,締造自2021年3月以來連續39個月正成長的佳績。 遠傳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連網)技術力持續發酵,以「5G緊急救護」應用整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急重症能量,將「5G救護車捐贈公益計畫」落地高雄,目前已支援全台8個縣市的緊急救護,並持續拓展至全台角落。遠傳總座井琪日前受邀至「2024玉山安侯論壇」發表AI專題演講時,剖析生成式AI對於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範圍、企業導入生成式AI的重要步驟,井琪表示,遠傳運用AI數位治理、優化服務,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的實戰經驗。 遠傳5G AI基台佈建年減約5萬噸碳排、能源管理系統每年節省門市總用電量10%,此外,遠傳承諾2048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溫室氣體目標減排90%以上。

產業

台灣大前四月營收、EBITDA 雙創同期歷史新高

台灣大(3045)自結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及EBITDA兩者均續創同期歷史新高。 4月自結合併營收150.4億元, EBITDA為34.8億元,營業利益15.9億元,稅後淨利10.7億元,各項營收獲利指標皆呈現兩位數年成長率,稅後EPS為0.35元。自結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633.2億元,EBITDA為140.7億元,營業利益62.4億元,稅後淨利40.3億元,稅後EPS為1.33元。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4月行動服務營收年增27%,除了併入台灣之星用戶的營收貢獻外,台灣大既有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則受惠於穩定上升的5G滲透率,ARPU年增亦達7.3%。獲利方面,在規模經濟及網路整併進度超前助攻下,電信EBITDA站穩27億元,年成長達24%,而電信營業利益年增16%,不僅是2023年12月合併後單月新高,甚至為5G開台以來最高。電子商務與家用寬頻等業務也有亮眼表現,帶動合併營業利益與稅後淨利年成長分別達15%與12%。 為協助企業降低詐騙風險,台灣大運用AI和大數據領先業界推出電信業第一個隱蔽手機號碼的「安心Call服務」,並與台灣首家上櫃的D2C SaaS領導服務公司「91APP」進行戰略合作,為品牌企業用戶打造了D2C電商防詐網,至今已累計保護了2,000萬筆通話。 在智慧城市發展推動方面,台灣大與高雄市政府捷運局、高雄捷運公司共同推出「5G Smart Train FRMCS計畫」(Future Railway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MCS;未來鐵道行動通訊系統)於高雄輕軌觀光人潮最多的五站點,透過5G SA專網,將軌道通訊、資料、應用進行整合,重新定義軌道通訊模組與功能,打造全台第一個5G智慧軌道應用整合平台,以科技賦能升級輕軌交通。

證券

《通網股》電信三雄4月財報一次看 中華電連莊獲利王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電信三雄公布4月財報表現,中華電(2412)單月、累計續坐穩獲利王,累計前4月每股賺近1.62元,台灣大(3045)、遠傳(4904)分別為1.33元、1.07元。 中華電4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7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1.6億元,年減5.2%;EBITDA為73.2億元、年減2.8%;稅後EPS為0.41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02元。累計前4月中華電營業收入達728.7億元、達成率99.6%~100.1%;營業淨利為159.5億元、達成率105.2%~106.2%;稅前淨利為160.3億元、達成率105.1%~106.2%;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25.5億元、達成率104.4%~106.0%;稅後EPS為1.62元、達成率104.4%~106.0%;皆優於財測目標。 中華電表示,延續第一季營收成長動能,4月營收表現依舊亮眼,整體合併營收受資通訊大型專案入帳、銷貨收入與國際漫遊營收成長帶動,創近七年4月單月新高。中華電4月ICT整合專標案因國內、外大型專案完工入帳,營收年增率超過50%;加上新興業務表現亮眼,不僅IDC及雲端營收因國際公雲服務帶動,年增率達雙位數,資安營收也因校園資訊系統案及金融系統建置案入帳,營收年增率達雙位數成長,帶動整體ICT營收年增率亦達雙位數成長。銷貨收入則因iPhone銷量提升而增加。 台灣大4月自結合併營收150.4億元,EBITDA為34.8億元,營業利益15.9億元,稅後淨利10.7億元,各項營收獲利指標皆呈現兩位數年成長率,稅後EPS為0.35元。自結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633.2億元,EBITDA為140.7億元,營業利益62.4億元,稅後淨利為40.3億元,稅後EPS為1.33元。 台灣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表示,4月行動服務營收年增27%,除了併入台灣之星用戶的營收貢獻外,台灣大既有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則受惠於穩定上升的5G滲透率,ARPU年增亦達7.3%。獲利方面,在規模經濟及網路整併進度超前助攻下,電信EBITDA站穩27億元,年成長達24%,而電信營業利益年增16%,不僅是112年12月合併後單月新高,甚至為5G開台以來最高。電子商務與家用寬頻等業務也有亮眼表現,帶動合併營業利益與稅後淨利年成長分別達15%與12%。 遠傳在合併亞太電信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以及新經濟業務穩定成長挹注下,4月合併總營收與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分別為81.17億元與29.23億元,年成長率達13.5%與11.5%,維持強勁成長。稅後淨利雖然持續受合併之折舊與攤銷費用增加影響,但受益於獲利能力穩定提升,4月稅後淨利年成長率仍達5.2%,達到9.49億元,稅後EPS為0.26元。累計至今年4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5.0%、11.8%和5.9%,達到338.63億元、118.11億元和38.71億元;稅後EPS為1.07元,營運績效亮眼。

國際

《國際產業》再生能源提振 義大利國家電力Q1業績亮眼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國家電力(Enel)在周四盤後公布第一季業績,由於國內再生能源生產強勁復甦,第一季核心獲利年增12%。  該公司第一季息稅折舊攤銷前利益(EBITDA)為61億歐元(約合66億美元)年增12%,超過了LSEG調查分析師普遍預期的57.3億歐元。  今年1~3月,在義大利國內的EBITDA從19億大增到32億歐元,讓義大利市場佔集團整體EBITDA的半數以上。  相反的,西班牙子公司Endesa在去年還提振了母公司業績,第一季則成為集團拖累。  另外拉丁美洲的貢獻為持平。北美業務略有上升。  義大利業務不僅受益於水力發電生產的復甦,也受益於發電和交易業務的成長,電網業務的表現也略微年增。  執行長Flavio Cattaneo領導的新管理團隊在去年推出一項成本削減計畫,並承諾投資重點會放在電網等受監管資產上,同時對於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會更具有選擇性。  財務長Stefano De Angelis說:「成本削減計畫的效果優於預期,已經達到3億歐元」,他還說,中期節省10億歐元的總目標可能還會再增加。  淨金融債務從2023年底的602億歐元,小幅上升至3月底的607億歐元,但財務長說,他有信心在6月底前處置計畫中63億歐元的大部分。  該集團還重申了今年EBITDA和淨利的目標。

合併亞太電綜效發威 遠傳首季EBITDA 歷史新高

產業

合併亞太電綜效發威 遠傳首季EBITDA 歷史新高

遠傳3日召開法說會,受益於遠亞合併綜效、電信本業擴大加深獲利力道,第一季合併稅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88.9億元,年成長11.9%,創歷史新高,雖受合併帶來的攤銷折舊影響,但在本業獲利提升、業外貢獻等利多帶動下,稅後淨利29.2億元,登上八年同期新高,年增6.1%,每股稅後純益(EPS)0.81元。  遠傳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第一季突破39%,居電信三雄之冠,受惠於升級5G用戶增加、手機銷售挹注、新經濟業務穩定貢獻、及合併亞太電信綜效,第一季合併營收257.5億元,年增15.4%,創連續14季正成長,營收、合併EBITDA、EPS皆超越財測目標,其中EPS達成率達115%。  遠傳並於3日舉行董事會,決議發行國內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不超過80億元,主要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償還債務。  展望第二季營運,總經理井琪表示,將加速整併亞太電信網路,並完成全台3G網路關閉、全面進入VoLTE(Voice Over LTE)時代,藉由合併後擴大的行網、固網用戶數,帶動電信服務營收成長,並透過發展智慧資通訊解決方案、擴大開發企業客戶,加深新經濟業務成長動能。井琪強調,遠傳將研發、投資並進,打造多元創新的數位加值服務。  遠傳第一季行動總用戶數年增26.6%,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18.3%,締造自2021年第二季以來連續12季正成長。  第一季新經濟營收年成長12%,獲利金額年增21%,獲利率已突破30%。新經濟營收中,企業客戶、個人用戶占比分別為54%、46%,其中企客業務中,智慧資通訊解決方案的營收與獲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8%、30%,資安服務營收與獲利年增52%、61%。個人用戶方面,遠傳friDay影音營收與獲利年成長分別為15%、26%,手機保險與帳單代收業務營收與獲利年成長12%、11%,挹注新經濟穩定成長。遠傳friDay影音強推日韓獨家強檔、投資原創影劇,亦帶動第一季全站付費用戶數、營收向上增長。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