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11則
生活
亞洲最嚴!台灣PM2.5標準再升級 挑戰WHO建議值
環境部30日正式公告「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從15微克每立方米加嚴12微克,是亞洲最嚴格標準,並再下修PM2.5日平均值、PM10年平均及日平均值。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未來空汙減量將配合淨零目標,逐步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值的5微克邁進。 PM10指粒徑10微米以下的粒狀物,PM2.5則是粒徑小於2.5微米,約等於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因容易進入肺部,可能造成過敏、肺癌等健康問題,環境部今年5月預告「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PM2.5、PM10標準。 環境部參考各界意見,9月30日正式公告草案,將PM2.5年平均值從15微克加嚴至12微克、新增日平均值35微克下修至30微克;PM10年平均值從原來50微克,下修至30微克、日平均值從100微克,修改至75微克,各縣市需在2030年達標。 彭啟明強調,目前我國空品改善措施著重削減空氣汙染物,未來將搭配淨零路徑、人口、空汙防制方案等條件,提出中、長期空品改善目標,逐步邁向世界衛生組織最終建議值。 他舉例,台灣PM2.5標準是亞洲最嚴,但因為我國人口密度、產業發展程度,目前難達年平均值小於10微克水準,當淨零路徑與國家發展目標結合,便能計算何年達到10微克,甚至5微克的目標。 彭啟明也提到,目前行政院正評估2030年能設定比減排24%±1%更積極減碳目標,預估2個月左右有新的數字,他過去提出希望2032達到減量40%,是希望窮盡一切能達到的目標,目前看起來是越來越近了。
生活
藍天白雲有成!盧秀燕:今年上半年PM2.5創10年第2佳
台中市近幾年大力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秉持「先公後私、先大後小」原則改善空汙,市長盧秀燕宣布,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值16.9微克、優於全國平均的17.0微克,且是近10年來空品第2好;另因中元普渡將來臨,呼籲民眾祭拜後的紙錢可交由清潔隊統一焚燒,減少汙染。 盧秀燕在市府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議中表示,台中市上半年PM2.5平均值為16.9微克,優於全國平均的17.0微克,更是10年以來第2好的空氣品質,空品得以改善,除市府運用各項設施監測管控,也帶頭從小地方開始防制空汙,感謝各局處共同努力。 因中元節將屆,盧秀燕說,各界都會舉辦普渡、祭拜「好兄弟」,市府尊重民間習俗,但也呼籲祭拜後可將紙錢集中,交由清潔隊載運至焚化廠煉化,或是選擇「以功代金」方式,將購買紙錢的今年捐贈給弱勢族群,做好事又達到空汙防制目的。
三階段嚴控PM2.5 新版空品標準9月上路
疫情後室內空氣品質受重視程度明提升,環境部著手研擬室內空品第三波管制場所,擴大敏弱族群保護範圍,預計幼兒園、托嬰中心、長照機構、護理之家均將納為對象。空品標準也將分三階段修正,第一階段為2030年,將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降至12微克,新版的空氣品質標準預計9月上路。 據統計,國人每人每天約有80%~90%的時間,處於室內環境,當室內空氣品質較差時,易造成頭暈、嗜睡等症狀,影響工作品質及健康。為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採取立專法管理室內空品,此全球唯二的作法,改制前的環保署於2014及2017年公告過兩次,陸續將車站、圖書館、醫療機構、健身房、電影院等16類公眾使用頻繁、人潮量多的中大型場所納管。 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張順欽表示,現行管範圍涵蓋約8成的大型場所,原預計要針對第三批中小型場所推動納管,但2020年預告時,業者反映窒礙難行,如部分小型托兒所業者業者反映,若依規定要求設置專責人員、訂定管理計畫、定期實施空品檢測,恐沒有人力與經費,因此暫緩推動,改為推動自主標章管理,逐步蒐集調整意見。 因自主標章制度屬於自願性,為擴大保護敏弱族群如孩童、孕婦及老人等,第三波室內空氣品質納管會陸續推動,將長照機構等納為列管對象,預計下半年啟動討論,最慢明年上路。 另環境部對空品標準修將分三階段修嚴。第一階段為2030年,將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的標準,從15微克降至12微克,2032年將進入第二階段,標準降至10微克,最終再以世衛組織(WHO)建議值5微克為最終目標。為蒐集各界意見,環境部7月將再召開研商會,新版的空氣品質標準預計9月上路。
AIM風光濾膜推出防霾紗網 滿足全面防護居家空氣品質與節能隔熱需求
今天空氣品質如何,這是很多過敏人每一天的疑問,台灣的季風氣候特性,致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濃度(PM2.5)常常超標,對健康影響甚大,根據環境部公布空氣品質監測的結果,近八年各污染物濃度雖呈現下降趨勢,但是PM2.5及臭氧的年平均濃度都較前年度提升,環境部近日更針對12年來從未調整的PM2.5年均濃度,提出從每立方公尺15微克降至12微克的空品標準修正法案。 因此,在ESG的浪潮下,空氣品質的好壞,逐漸也成為企業落實永續、健康職場以及場域安全的重要指標項目之一。 著重於建築開口的MIT節能隔熱品牌:「AIM風光濾膜」努力推廣隔熱建材以外,對於空汙的解決方案也能夠迅速反應整合,總經理 邱建宇說:我們期許導入更舒適更安心的風與光,過濾「光」的熱和曬,同時也顧及「風」的安全,推出新一代的防霾紗網,作為空氣汙染的第一道防線,經台灣交大環工所檢驗測試,可阻擋PM2.5達90.5%,紗網適度的孔洞大小也能夠充分保持透氣通風,其表面的防潑水奈米特殊處理,更能適應台灣多雨的海島型氣候,相當容易清潔保養,藉此逐步提升人們對防霾紗窗的接受與重視程度。 除此之外,AIM未來也計畫推出更貼近設計美學的「可調式漸變智能膜」,極省的電力就能驅動,並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熱效果,在現有的玻璃上直接平貼,搖身一變即成為可智能調控的電子窗簾,客戶可根據想要的透視及透光度自由漸變,設計彈性俱佳,提供建築設計師更為新穎的設計利器。 AIM風光濾膜官網: https://www.aimlife.com.tw
生活
檢討空品 環團籲PM2.5標準加嚴為9微克
環境部長彭啟明宣示檢討空氣品質標準,環團今天肯定彭啟明態度,並指出空氣品質標準連動空氣品質指標,呼籲應將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標準從嚴改為每立方公尺9微克。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日前表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實證研究,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預計7月上路;其中PM2.5標準修正到12μg/m3(微克/立方公尺),是參考美國等各國標準,下半年也將修正空氣品質指標(AQI),以更貼近實際對民眾健康影響。 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AQI與民眾日常的健康防護息息相關,目前的標準及修正草案內容都過於寬鬆。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會中指出,空氣品質標準關乎空氣品質綠燈、黃燈、橘燈的分界點,目前PM2.5達15μg/m3時,燈號顯示良好,早已不符合公衛等學界研究的科學事實,錯誤的良好燈號將使民眾誤判,導致的健康防護缺漏已經不容再拖延。 王敏玲說,美國基於人體健康研究證據已將其年均標準下修為9μg/m3,PM2.5對台灣人的健康傷害不會比較輕,應比照加嚴,預防勝於治療,9μg/m3以上就以黃燈提醒全民留意防護。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耿明誼說,「空氣品質嚴重惡化警告發布及緊急防制辦法」應該檢討,尤其目前啟動中級預警AQI指數超過150的次數極少,空污法的好鄰居條款(上風處臨近縣市共同啟動應變)形同虛設,環境部應加嚴為AQI達110時就啟動中級預警。 王敏玲也強調,修至9μg/m3並非對健康就沒有影響,地球公民基金會10年前在高雄的國中、小升起空污旗,就是提醒民眾在低濃度的污染下也要留意防護,環保署已升格為與經濟部平起平坐的環境部,國家的永續長應勇敢地修正空品標準與AQI,嘉惠全民,也催生出更好的防制技術、更積極的環境及產業轉型政策。
生活
綠島垃圾堆置場起火燃燒 PM10、PM2.5皆超標
台東縣綠島鄉垃圾堆置場昨(12)日傍晚起火燃燒,烈火伴隨濃煙惡臭飄散,綠島鄉公所發放口罩供民眾使用,台東縣政府也啟動空污緊急事件應變。今(13)日進行空氣品質監測,PM10及PM2.5雙雙超標,緊急調度2箱活性碳及1箱N95的口罩配合發放。 台東縣政府表示,昨日接獲火災通報後,除各相關單位儘速救災,將傷害減至最輕外,由於綠島並無空氣品質監測站,台東縣環保局今早派員分別於綠島漁港、垃圾堆置場周界、下風處、上風處及其他敏感受體地點等5處,以六用氣體偵測器及手持式懸浮微粒偵測儀器,進行PM10、PM2.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可燃性氣體(LEL)等空氣污染物進行監測。 根據環保局空氣監測結果,綠島垃圾堆置場周界濃煙密布,燃燒主要產生懸浮微粒污染物,於下風處1km處的溫泉村聚落與1.5km處的朝日溫泉,分別測得PM10最高濃度920微克與169微克;此外,南寮漁港PM10與PM2.5則分別為119.7微克與32.4微克,PM10及PM2.5均遠高於空氣品質標準,其餘污染物濃度則無明顯高值。 台東縣環保局指出,由於綠島鄉多為開放環境,污染物隨距離、風向逸散後被大氣稀釋,研判對燃燒地點上風處影響程度低,而燃燒地點下風處聚落目前影響亦不明顯。 環保局也呼籲垃圾堆置場附近民眾,關閉門窗、減少戶外活動,外出帶好口罩做好自身呼吸道防護,若民眾有感覺呼吸困難或有不舒服症狀,請立即就醫。
生活
PM2.5年平均濃度12.5效益最大 環境部:標準值將加嚴
空氣品質對健康的影響是全球關注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環境部2015年起執行2期共8年的研究計畫,不僅建立了專屬台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更分析出若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12.5,減量成本和健康成本可達到最大效益。環境部也依據這項實證研究結果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為12 μg/m3。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說明,近十年空氣汙染有逐漸改善,逐步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從2007年到2017年,PM2.5濃度從31.7降到21.47 μg/m3,降幅約1成;全台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比率也下降,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 國衛院研究也發現,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於較高濃度的PM2.5,會降低腎臟過濾功能,且過去本土研究發現,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視網膜病變、蛋白尿風險,因此建議將糖尿病患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 另外,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結合健保資料庫、美兆健康資料及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以2006至2014年國內72鄉鎮6大污染物每日平均濃度,與65歲以上長者每日自然死亡數據,建立了專屬台灣的空氣品質指標(AQHI)。陳裕政說,AQHI較現行的空氣品質指標(AQI)更能反映空氣汙染物對健康的風險。 國衛院提出的實證成果,也作為政策修正和擬定的重要參考。陳裕政指出,在權衡健康成本和減量成本之下,PM2.5濃度調降到年平均12.5 μg/m3時,將具有最大效益。若進一步調降到12.1 μg/m3時,將可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目標三的green程度。 環境部今年4月29日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為12 μg/m3,並同步下修O3、NO2、SO2及CO標準。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美國花了15年從15 μg/m3加嚴到12 μg/m3,我們則是花了12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相當於從第3期(15 μg/m3)邁向第4期(10 μg/m3)。
生活
PM2.5濃度標準不夠嚴挨批 環境部:未來分階段調整
環境部昨日預告「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國人最關心的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年平均值從15微克每立方米加嚴至12微克每立方米,但環團認為加嚴進度龜速,應調整為10微克每立方米。環境部回應,未來會分階段加嚴,使PM2.5標準年平均值越來越低。 環境部29日預告「空氣品質標準」草案,除將PM2.5標準年平均值從15微克每立方米加嚴至12微克每立方米,而且加嚴懸浮微粒(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濃度標準。 但有環團指出,國內2012年修正空氣品質標準時,已多次要求比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PM2.5數值10微克每立方米,如今過10多年,PM2.5標準年平均值只從15微克每立方米加嚴至12微克每立方米,進度龜速,要求台灣儘速調為10微克每立方米。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解釋,WHO分5階段建議PM2.5標準年平均值,10微克每立方米屬於第4階段目標值,但WHO的建議值目的是讓各國依國內環境條件設立適宜的空氣汙染管制目標。 他強調,環境部除考量目前空氣品質現況,也評估未來汙染防治作為達標情形,認為PM2.5標準年平均值設定為12微克每立方米,較可能達標,才規畫出此標準,且12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標,已比日本、韓國嚴格,但未來會分階段加嚴,使PM2.5標準年平均值越來越低。 張順欽表示,草案預告期60天,會在這段期間內召集專家討論草案,也會召開研商會議對外說明、溝通草案,最晚會在9月中旬正式公告。
生活
空氣品質標準草案預告 PM2.5濃度標準加嚴
環境部今日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除將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年平均值從15微克每立方米加嚴至12微克每立方米,也加嚴懸浮微粒(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濃度標準。另外,修正各縣市轄內所有監測站須全數符合標準,才能畫定為2級空氣污染防制區,取代過往以所有測站濃度平均值判定達標與否的方式。 環境部指出,此次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引建議的考量因素、各污染物不同階段性目標、各國修法歷程等,適度加嚴我國各污染物標準值,並遵循該指引強調各國訂定空氣品質標準除考量健康影響外,也應將空氣品質現況、污染控制技術、社會及經濟發展等因素納入考量。 環境部舉例,以PM2.5而言,我國年平均濃度已由2016年20微克每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13.7微克每立方米,但面對疫情後全球經濟活動復甦與極端氣候影響,未來空氣品質改善將面臨更大挑戰,因此,正推動第2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預期2027年降至13微克每立方米,未來朝向空氣品質標準草案12 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標邁進。 環境部說明,此次標準修正後,我國空氣品質標準將朝向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目標邁進,其中SO2、CO、鉛(Pb)皆已達世界衛生組織最終目標或世界最嚴標準;PM10及PM2.5較日本、韓國、香港及中國大陸嚴格;NO2及O3則與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相當。 環境部表示,本次修法將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再向前推進一步,藉此督促中央及地方相關主管機關強化管制責任,同時要求各污染源負起改善空氣污染排放的義務,有助於再提升我國空氣品質,減少民眾的健康風險。
生活
台中前3月空品較全國平均佳 5年來PM2.5年均值大幅下降
3、4月適逢季節轉換空品相較不穩,統計至3月底,台中PM2.5日平均值為20.4微克,雖較去年同期19.0微克略差,仍比全國平均20.5微克略好,研判受年初降雨少及境外汙染影響;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台中PM 2.5年均值5年多來大幅下降,接近國家標準15微克,今年持續努力。 近年台中市空汙改善有成,台中市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日前於市府惠中樓舉行今年首次會議,討論汙染防治作為與進度。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今年統計到3月底,台中市PM2.5日平均值為20.4微克,比全國平均20.5微克略好,較去年19.0微克略差,研判因素是今年初降雨天數較少及受到境外汙染影響,全國西半部皆然。 盧秀燕說,市府團隊積極改善空污,她上任5年多來,台中PM 2.5年均值大幅下降,接近國家標準15微克,今年將持續努力;每年3、4月適逢季節轉換,空品易有不良情形,台中受地理位置和氣候影響,更是首當其衝。市府除加強管控固定、移動及逸散汙染源,也呼籲工廠單位多加注意用火安全,避免因為火災造成傷亡,也產生空汙。 此外,每年清明節期間,民眾掃墓祭祖易發生火災並造成環境汙染。盧秀燕表示,今年為預防類似事件,市府特別提早規畫並啟動清明專案,共投入經費4600萬元,針對全市152處公墓進行大規模除草及清運;同時,也於各公墓出入口設置金紙集中箱,積極防治山林田野火災發生。未來將因應不同時節與民眾需求,藉由各項政策,讓空汙進一步改善。 環保局表示,去年台中市PM2.5年均值為15.6微克;雖然氣候條件及境外汙染不易控制,但市府團隊會協力合作並繼續減少境內汙染,也請企業及市民朋友與市府攜手,做好各項汙染防治工作,一起努力維持好空氣。
生活
高雄空品連年提升 空品良率、PM2.5明顯改善
高雄空氣品質逐年提升,依據環境部監測數據顯示,高雄2023年的空氣品質良率(AQI≦100)高達88.9%,已經連續4年突破8成,而PM2.5年均值為16.8μg/m3,這2項數據均持續明顯改善,顯示高雄市近期推動的空汙管制措施,已有初步成效。 高市府環保局近年持續推動固定、移動、逸散等3項汙染源管制空品改善措施,包含擴大行業汙染查核,促使業者製程改善及汙染減量、推動汽電共生及發電機組減煤措施,興達電廠1、2號機已於2023年9月30日屆期,3、4號機則將於今年9月30日屆期、前30大工廠汰舊換新及製程改善、柴油車行業別管制,提升檢測量能、完善空氣品質維護區網絡,高雄港區空維區出入車輛合格率已達98.6%、推動智慧工地,提升工地防制效率等,致力於改善高雄空氣品質。 此外,高雄市也結合淨零轉型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透過企業「以大帶小」,推動AI製造、製程節能、「碳捕捉再利用、封存(CCUS)」等技術合作及交流及設立的「淨零學院」,與國際查驗機構、學校及產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培育淨零人才。期能協助產業能源、製程改善,加速傳統重工業低碳轉型,並同時達成減汙減碳的目標。 環保局表示,近年空氣品質雖逐年改善,但環保局仍會持續督促業者導入新技術,改善製程並降低能耗,達到汙染減量、碳排轉型的目標,朝向建立永續城市的目標前進。環保局改善空汙的立場與市民期待一致,也呼籲企業一起努力,共同改善高雄市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