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TEUs」的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4

證券

《類股》陽明、萬海Q2較去年同期轉盈 上半年EPS為6.66元、5.77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陽明(2609)、萬海(2615)公布第二季財報,由於航運市場暢旺,貨量、運價齊揚,陽明第二季營收為525.89億元,年增50%;稅後淨利138.8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每股盈餘為3.98元;累計上半年營收為963.91億元,年增34%,稅後淨利232.67億元,每股盈餘6.66元。萬海第二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5.69億元,同樣相較去年同期轉盈,每股盈餘為4.12元;累計上半年營收為657.80億元,年增31.49%;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61.92億元,每股盈餘為5.77元。  面對航運市場經營環境的迅速變化,陽明表示,持續強化航線競爭力,在貨櫃本業營運最關鍵的船隊資源規畫,以穩定船隊資源、兼顧核心航線營運優勢與因應減排趨勢為考量。因此,深化與船東策略合作,昨日董事會授權購入2艘現行營運中的11,000 TEU級長租船,累計已購回5艘14,000 TEU級與3艘11,000 TEU級中大型船舶,有助於穩定船隊資源並強化公司航線競爭力,亦可應氣候變遷風險減排需要,未來得自主配合法規與技術條件執行環保改裝措施彈性,後續亦將因應公司中長期業務發展。  萬海今年前7個月已新交船舶共計9艘,分別為3艘13,000 TEUs及6艘3,000 TEUs,預計到年底前還有3艘新造船舶(分別為1艘13,000 TEUs 及2艘3,000 TEUs)將下水營運,2025年預計有3艘13,000 TEUs新船投入,也已陸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高價租船以提升競爭力,2024年前7個月共處分3艘船舶,運力合計7,400 TEUs以優化船舶運行效率,並積極回應各界對於航運業對ESG節能減排的期待。  第三季是歐美返校及傳統假期備貨旺季,萬海認為,受到地緣政治、供應鏈分化以及關稅壁壘等諸多外在因素影響,市場仍然充滿挑戰,公司將持續檢視個別航線效益,並精簡成本維持經營效率。

萬海上半年EPS衝上5.77元 看好Q3備貨旺季

產業

萬海上半年EPS衝上5.77元 看好Q3備貨旺季

萬海航運12日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第二季財報,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57.80億元,年增31.4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新台幣161.92億元,EPS為5.77元。萬海看好第三季是歐美返校及傳統假期備貨旺季,但受到地緣政治、供應鏈分化以及關稅壁壘等諸多外在因素影響,市場仍然充滿挑戰,將持續檢視個別航線效益,並精簡成本維持經營效率。 萬海第二季單季稅前淨利為新台幣145.30億,歸屬母公司單季稅後淨利新台幣115.69億,EPS為4.12元,第二季受惠於運價及貨量增長、公司船舶調度得宜對獲利有所挹注。 根據IMF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2024年和2025年全球貿易預計將分別增長3%和3.3%;以及 WTO預測,世界商品貿易量在去年顯著下降後,2024年和2025年將分別增加2.6%和3.3%。而新加坡專業研究機構LINERLYITICA對航運市場運力供給預測,2024年和2025年分別為9.7%和4.8%,雖然運力有明顯增加,但從LINERLYITICA報告的各航線運力趨勢,觀察到2023~2024年度船舶運力主要投入在遠東-北歐、遠東-地中海以及遠東-拉丁美洲等航線,其他航線則呈現相對穩定趨勢。 萬海於2024年前7個月已新交船舶共計9艘(分別為3艘13,000 TEUs及6艘3,000 TEUs),預計到年底前還有3艘新造船舶(分別為1艘13,000 TEUs 及2艘3,000 TEUs)將下水運營,2025年預計有3艘13,000 TEUs新船投入,也已陸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高價租船以提升競爭力,2023年前7個月共處分3艘船舶,運力合計7,400 TEUs以優化船舶運行效率,並積極回應各界對於航運業對ESG節能減排的期待。

證券

《航運股》萬海首季轉盈 每股賺1.65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萬海(2615)公布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276.18億元,年增8.06%;稅後淨利46.27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6.23億元,每股盈餘為1.65元.較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75元由虧轉盈,也優於去年第4季-1.39元。主要第1季受惠於運價上漲,加上美元兌新台幣升值,整體營運績效轉佳,單季獲利也是6季以來最高。  上海貨櫃運輸指數SCFI自2023第4季均值1,089點,到2024年第1季均值2,010點,回升921點,顯示運價逐步提升中,2024年4月26日SCFI指數為1,941點,顯示運價維持相當水準,將反映在未來每月營收中。  根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的預測,2024年的供給推估將成長9.7%,需求亦會成長3.0%;2025年供給則成長5.3%,需求成長為2.5%,整體市場船舶運力有所成長;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5月2日上修全球經濟展望,由於美國經濟強勁,通膨持續放緩,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比之前預期更強,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1%及3.2%,皆高於2月預測的2.9%與3%,預期對於運力需求亦將隨之增加。  此外,因應國際環保及碳排的法規日趨嚴格,2024~2025年萬海預計有15艘新船,分別為7艘13,000 TEUs及8艘3,000 TEUs投入,也將持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租船,2023年度共處分22艘船舶,處分運力合計3.5萬TEUs。  今年第2季及下半年,船舶運力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船舶繞行導致周轉率下降及景氣回溫等各項因素影響,預期營運穩健好轉,萬海將謹慎檢視航線布局來回應客戶需求。

證券

《航運股》萬海去年第4季虧損增加 全年每股虧損2.07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萬海(2615)董事會通過2023年度財報,全年合併營收為1,002.20億元,年減61.30%;稅後淨損57.96億元,每股虧損2.07元。其中,第4季單季稅前淨損52.99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損38.77億元,每股虧損1.39元,主要雖然第4季營收因貨量增加較上季度有所成長,但第4季度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約1.5元,導致帳上匯兌損失約30億元,同時,考量公司穩健經營再檢視船舶效益、船齡及油耗等因素,且依會計準則,帳面認列船舶設備(含使用權資產)減損損失約26億元。董事會提案配發2023年度現金股利1.5元。  上海貨櫃運輸指數SCFI自疫情後2023年3月底923點的低點,在2024年3月1日已回升至1,979點,表示運價正逐步提升中。萬海今年前兩個月合併營收181.17億元,年增7.79%,且農曆春節假期後,各地需求已逐步增加,將有助於公司營運穩健增長。  另外,根據Alphaliner對航運市場的預測,2024年的供給推估將成長9.7%,需求亦會成長2.7%;2025年供給則成長5.2%,需求成長為2.5%,雖然整體市場船舶運力有在成長,但因應國際環保及碳排的法規日趨嚴格,萬海2024~2025年預計有15艘新船,分別為7艘13,000 TEUs及8艘3,000 TEUs投入,也將持續淘汰老舊船舶並退租租船,2023年度共處分22艘船舶,處分運力合計3.5萬TEUs,以回應各界對於環境保護與節能減碳等ESG規範的期待。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