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企業管理 訂閱

後疫情時代下,你的企業夠敏捷嗎?

名家

後疫情時代下,你的企業夠敏捷嗎?

文/黃鄭鈞■WTW韋萊韜悅組織、人才與獎酬諮詢副總經理 年初不少客戶對今年營運抱持保守態度,特定行業年初便面對疫情爆發性成長留下的高庫存課題,考驗應變實力。解封近一年,最近不少客戶希望加速推進轉型工程,期望新制度驅動、快速拉升企業應變能力,以掌握市場反轉商機。但面對敏捷課題,不少客戶一直在問:公司夠敏捷嗎?距離敏捷組織多遠?那些需補強?本文將分享WTW敏捷組織方法論,期望有助企業領導者評估並啟動

解決經濟與企業危機 關鍵在「人」

名家

解決經濟與企業危機 關鍵在「人」

文/許添財■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甫出版的《永久危機:修復破碎世界的計畫》(Permacrisis-A Plan to Fix a Fractured World)關注到當前世界成長緩慢、通膨飆升、政策應對不力、氣候緊急情況升級、不平等惡化、民族主義加劇,但全球的合作卻在減少,所形成的「永久危機」。  危機惡性循環的關鍵因素是無法以尊重地球的包容性方式發展;政策制定缺乏認知多元性;傾向於利用金

企業永續發展的五大戰略指南

名家

企業永續發展的五大戰略指南

文/柯志賢■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 全球討論永續議題已歷時數十年,近年來更是進入快速推動時期。根據勤業眾信針對CxO最新調查,75%企業表示已經增加在永續方面的投資,其中更有20%企業表示已投入相當龐大之金額,但這也同時帶給產業極大的焦慮,不論是大或中小型企業都一致希望能夠即時趕上永續發展的浪潮。  然而,我們觀察到無論是已經踏上永續發展之路的企業,或者正準備投入行動的企業,常會在永續議

永續報告書取代財報 成CEO重要成績單

名家

永續報告書取代財報 成CEO重要成績單

過往企業執行長(CEO)的重點工作是努力拚業績,交出漂亮的財務報表,但在這波ESG浪潮下,現在對大部分的CEO而言,永續報告書或許是比財報更需要掛心的重責大任。 以PwC發布的2023美國公司董事調查報告為例,有過半(51%)的公司董事表示已做好準備監督企業的ESG資訊揭露,該比重較2022年的25%大幅上升。PwC該報告是針對美國619家公開發行的企業董事成員調查。雖然多數CEO做好準備,

建構商業與永續共贏之道

名家

建構商業與永續共贏之道

文/施俊弘■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永續發展服務團隊會計師 企業價值的衡量,過往著重以股東為首要利害關係人,容易陷入「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迷思,而忽略了其他利害關係人承擔的成本,且未能充分辨識出企業為其他利害關係人創造或可能創造的價值,造成企業價值成本與收益低估。企業永續經營應避免偏頗單一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價值與決策產生的偏誤。  Deloitte建立了「企業永續價值地圖 」(SVM)模型,提供

創業募資從找熟人介紹開始

名家

創業募資從找熟人介紹開始

文/沈立平■創投公會會員、益鼎創投業務協理 先從Facebook的傳奇故事開始說起,2004年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帶著當時只有20歲,大學還沒畢業,看起來是個害羞內向工程宅男的祖克伯(Mark Zuckerberg)來找Paypal創辦人提爾(Peter Thiel)。當時提爾賣掉了Paypal,成立了自己的早期投資基金。這次見面後,提爾開一張50萬美元的支票

如何讓資料中心 更省電水與空間

名家

如何讓資料中心 更省電水與空間

文/何與暉■Pure Storage大中華區技術總監 企業為了實現永續目標,近年來編列更多預算投入ESG計畫。根據統計,S&P 500大企業中已經有92%的企業發表了與ESG相關的報告書,並且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全球投資人表示ESG是他們投資時的核心考量。如今,各行各業所產生的資料量不斷增加,這意味著需要耗費更多天然資源和空間來加以儲存及管理,直接衝擊企業所排定的ESG計畫與降低碳排的營運目標。

創新與法遵平衡 第三方支付業者新挑戰

名家

創新與法遵平衡 第三方支付業者新挑戰

文/劉曉軒■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 自COVID-19疫情以來,無形間推動了許多數位轉型與新興金融科技應用,其中最廣為使用的數位支付工具為電子支付及第三方支付。然電子支付屬金管會監管之特許金融業務;第三方支付主管機關非金管會、亦不屬特許金融業務,係由數位發展部監管,較無強制性法規約束,從而導致近期經第三方支付進行洗錢及詐騙事件遽增,引發主管機關高度重視第三方支付業者

零售業藉數位科技 提升永續競爭力

名家

零售業藉數位科技 提升永續競爭力

文/周駿呈、黃筱雯■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 全球永續發展浪潮持續發酵,歐美大國接續提出淨零減碳相關法規與制度,例如,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CA),促進各國政府積極展開因應氣候變遷行動,訂定自身的淨零減碳目標;企業界亦興起一波承諾控制升溫1.5度、設定科學基礎量化目標以降低碳排放。 ■供應鏈減碳 上下游合作是關鍵  根據全球環境信息

新修正國家安全法跟企業有關係嗎?

名家

新修正國家安全法跟企業有關係嗎?

文/黃國銘■寰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兼策略長 立法院在去年5月20日三讀通過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新增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相關條文,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更於日前預告將於今年年底公布關鍵技術清單,此對於企業與員工有什麼影響?  先舉個企業平常就會遇到的場景:A在甲公司研發部門任職了十年。某日,競爭對手乙公司找上了A,雙方談妥條件,A準備離職時,心想:既然我以後也都是研發,那麼,現在手邊的資料或許

零售業關鍵密碼:科技、跨通路體驗與數據的「整合」

名家

零售業關鍵密碼:科技、跨通路體驗與數據的「整合」

文/吳振章■Adob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疫情後為應對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許多零售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以保持業務韌性與成長。以台灣為例,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的調查數據, 2022年台灣非店面零售業成長率高於實體店零售業,而實體店零售業的電商滲透率更達11.51%新高峰。  如今,零售業OMO線上線下整合經營趨勢成主流,客戶已經習慣透過多種管道購物,並有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在哪個管道購買、處於消費生命

求人不如求己-股東提案的爭議

名家

求人不如求己-股東提案的爭議

文/蕭富庭■拓威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宋朝文人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相互切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其中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走到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前,蘇東坡問佛印禪師:「大家求平安都在念觀世音菩薩,那觀世音菩薩他自己念什麼呢?」佛印禪師回:「念觀世音菩薩。」蘇東坡繼續問:「為什麼也是念觀世音菩薩?」佛印禪師答:「因為求人,不如求己呀!」  股東想要公司注意特定問題或改變經營方向,也是如

台灣公司董事會vs.跨國企業董事會

名家

台灣公司董事會vs.跨國企業董事會

全世界的公開發行公司都設有董事會,依照公司法,董事會為公司治理人,實際上不是一個討好的角色,甚至會被帶領經營團隊的總經理、企業執行長(CEO)斥為「背後靈」,董事會和企業CEO的互動模式以及可能產生的綜效,是全球企管顧問業龍頭麥肯錫近年特別重視的領域,投入人力和資源加以研究與協助,成就了不少市值蒸蒸日上的跨國企業,以及眾多的卓越CEO。  台灣公發公司以上的董事會,金管會自2013年即以「強化我

百貨業大小並進,因應消費變局

名家

百貨業大小並進,因應消費變局

文/范慧宜■商業發展研究院人工智慧服務綜合研究所所長 面對COVID-19疫情帶來的消費者行為劇變與實體零售的衝擊,百貨業面臨著未知的挑戰與不期而遇的機遇。如何在變局中找尋商機,打造一個既靈活又個性化的購物未來,將是我們的探討焦點。在這種情境下,本文將深入探索知名百貨公司如誠品裕隆城和新光三越鑽石塔,選擇「大小並進」策略的核心驅動與內在策略。  電商的崛起和COVID-19疫情加速了實體百貨業

海外打造產業園區 台灣企業家精神遠播

名家

海外打造產業園區 台灣企業家精神遠播

文/刁曼蓬■東海大學東亞經濟社會 研究中心研究員 柬埔寨近年來經濟成長達5%~7%,緊追越南之後,受到世界銀行矚目,其背後主要動力來自遍及國內的20幾座工業區,而又以最大的曼哈頓經濟特區為火車頭。  這座深受前總理洪森、現任總理洪馬奈引以為傲的現代化經濟特區,其創辦人正是來自台灣的美德醫集團負責人楊克誠(Clement Yang)。  楊克誠領導的美德醫集團,早於1989年即前進菲律賓投入醫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