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壓力是雙刃劍 黑色幽默有助抗壓

《善良人的生存法則》書摘精選

壓力無處不在,多數人都擔心它的影響,抗壓性高的人更可能仰賴黑色幽默。圖/freepik
壓力無處不在,多數人都擔心它的影響,抗壓性高的人更可能仰賴黑色幽默。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科學和媒體的主流敘事都是壓力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和許多健康問題,因此我們大都這麼相信。每當我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就會怪罪於壓力(卻不會責怪自己的強迫性助人)。我們會為了紓壓而放假,會因為請假而感到壓力。壓力無處不在,多數人都擔心它的影響。

對助人者來說,壓力會伴隨著罪惡感。當他們覺得壓力大到難以承受時,就會有罪惡感。當他們為情況所迫而放假,把重擔轉移到早已難以承擔的同事身上時,就會充滿罪惡感。又是罪惡感。我所訪問的助人者中,有些甚至會因為有助人者的罪惡感而自我厭惡。其中一個說:「我知道這是第一世界的奢侈問題,我應該要有能力面對。」他們告訴我,因為壓力而請假毫無意義可言。他們在家裡也沒辦法放鬆,還不如繼續工作。

一直以來,主流的智慧都告訴我們要避免壓力,如同凱莉.麥高尼格在她的著作《輕鬆駕馭壓力》(The Upside of Stress)中所提到:

「當我和照護者分享與壓力相關的恐怖數據時,他們有時會掉下眼淚。無論聽眾的組成為何,從來沒有任何人在事後告訴我:『謝謝你告訴我壓力龐大的生活對我多麼有害。我知道自己可以擺脫壓力,只不過以前從來沒想要試過。』」

整個業界都接受了壓力不好的觀點,因此有了成效不彰的壓力管理課程。即便如此,在我的商業心理學家同僚之中,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帶著最良善的立意舉辦過這類課程。第一個小時通常很痛苦,會鉅細靡遺地回顧各種恐怖又絕望的數據,讓你知道壓力的傷害。這當然都有扎實的研究基礎,但聽到這些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只會對壓力感到壓力而已。

另一種風險,則是這樣的訓練會被當成繃帶,直接蓋住傷口,卻沒能帶來治癒的資源和支持。相反地,管理者只想找來心理師,讓每個人都上一天的課程。然而,我們所經歷的壓力,多半都不是單憑壓力管理技巧就能改善的。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避免高壓或煩惱的工作環境。就算技巧實用,也沒有應用的時間,更無法改變工作環境。除此之外,有些壓力來自我們不想逃避的事件。人生許多美好的事都充滿壓力,例如搬家、結婚、生子、寫書。少了壓力,生活會變得平淡乏味。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壓力有另一個面向,其實能為我們帶來好處,讓我們得到抗壓性。

黑色幽默,有效的抗壓力

「抗壓性」(hardiness)的概念來自研究人類如何面對壓力情境的心理學家。這個名詞在上世紀七○年代,首先由芝加哥大學研究生蘇珊娜.蒄巴莎(Suzanne Kobasa)提出,她在伊利諾州的貝爾電話公司進行了傳奇性的研究。由於產業的解除管制,公司正經歷一段混亂期。某一年,公司幾乎裁掉了一半的員工,將近一萬兩千人。蔻巴莎和其指導教授薩爾瓦多.麥迪(Salvatore Maddi)研究了受到影響的人,發現有三分之二都「崩潰了」,出現預期中的壓力徵象:憂鬱、藥物依賴、離婚、心臟病發作、中風、癌症和自殺。然而,無論是否遭到裁員,剩下三分之一卻發展得很好。他們告訴研究者,自己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實現。

這讓麥迪認為,比起負面經驗的嚴重程度,人們對壓力事件的詮釋更重要:

「……抗壓性帶給你面對壓力的勇氣,把壓力轉化為你的優勢,讓你能從中成長茁壯。薩爾瓦多.麥迪《抗壓性》(Hardiness)」

貝爾電話公司的研究啟發了大量關於抗壓性優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長期追蹤參與者,分析面對壓力的態度如何影響他們的健康。

舉例來說,挪威警校的受訓者會進行情景模擬,面對持槍的犯人。和抗壓性較低者相比,抗壓性較高的受訓者一開始的壓力徵象雖然也會提高,但很快就能冷靜下來。挪威的另一個研究追蹤數百名護理師兩年。抗壓性較低者比較容易感受到疲憊、焦慮和憂鬱。摩洛哥也從伊本.西那醫院(Ibn Sina Hospital)收集醫師和護理師的抗壓性數據5,發現抗壓性較高者,高血壓等壓力相關疾病的發生率較低。

抗壓性高的人還是會經歷壓力,但是能應付得比較好。在抗壓性的文獻回顧中,可以發掘這樣的人有三種特質。他們的人生有著強烈的使命感,把考驗視為成長的機會,並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命運,能對世界帶來影響。史蒂芬.史丹(Steven Stein)和保羅.巴爾頓(Paul Bartone)在近期的著作《抗壓性》(Hardiness,暫譯)中寫道:「真誠(抗壓)的人總是選擇投入,主動參與世界,而不是選擇相對安全的被動、退縮和不作為。」

在創傷性的工作環境中,抗壓性高的人更可能仰賴黑色幽默(gallows humour)。這會在共同經歷恐怖經驗的同僚間創造出連結,並展現出堅忍、「我能做到」的心態。洛杉磯消防局中,抗壓性較高的消防員通常比較容易拿生死交關的議題開玩笑。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受傷返鄉的士兵身上。這是戰爭片中常有的情節。在我的訪問中,數名加護病房中的護理師也提到這一點。其中一位把她的病房稱為戰場,說:「黑色幽默的幫助很大─我們會說一些很糟糕的話(罪惡地竊笑)。但這能幫你撐過去……否則你大概回家之後就會自刎而死了(笑)。」她帶點羞愧地向我承認。

然而,黑色幽默可以是很有效的心理應對機制。假如你有需要,不必因此感到羞愧。

文章來源:潔思.貝克、羅德.文森著《善良人的生存法則:學會自我疼惜,終結「超級幫手症候群」,設定關懷界線,找回你的快樂情緒》,方言文化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