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指數基金造成的寡頭難題有解嗎?

《當少數金融機構控制一切時》書摘精選

任何政策干預都應小心謹慎,讓它們可以在市場回應、演化之際,隨著時間拉長而調整、精進法律的妥善適用。圖/freepik
任何政策干預都應小心謹慎,讓它們可以在市場回應、演化之際,隨著時間拉長而調整、精進法律的妥善適用。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關於指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引發的寡頭難題,我們能夠做什麼?我們有能力解決這道問題嗎?要是搞不定,那我們管理得了嗎?我們可以在無須損害各種型態的金融機構創造的經濟利益的前提下,降低它們引發並面臨的政治和政策風險嗎?

當我們考量改變政策的建議,以便解決上述經濟權力集中於少數的寡頭難題時,請謹記,這些基金帶來的好處很重要。這兩種型態的基金稱職履行金融職能,也都是全球經濟活力和成長的一部分。任何應對寡頭難題的政策都應該體認這一點,並嘗試維護資本主義的利益。

解決寡頭難題的簡單「解方」──設定上限、禁令或假設個別投資者可以或願意主動掌控資金的複雜法律─都很可能是下錯藥,而且也不太可能吸引兩黨支持。事實上,指數基金的收益規模,加上當前有海量資金都歸私募股權基金管理等諸多原因,意味著寡頭難題最好不要被視為一道需要被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被管理的兩難困境。在某些方面,經濟權力集中於少數造成的難題是雙重問題:它是資金構成的威脅,也是資金面臨威脅所引發的政治風險。美國歷史曾經上演幾段插曲,最終顯示,對金融機構成長的政治回應很可能都是過度反應,而非改進之道。任何的政策干預都應該要小心謹慎、臨危受命,也應涉及授權好些專家監管機構,讓它們可以在市場回應、演化之際,隨著時間拉長而調整、精進法律妥善適用的能力。

在此提出的核心建議包括提高透明度,或說揭露,並調整目前適用政府機構的公共諮詢的法律要求。對已經扮演上市公司準監管角色的指數基金來說,這些工具應該要在直覺上說得通。對設計初衷就是在規避揭露法律的私募股權基金來說,匹配程度比較低,但透明度和公共諮詢有可能適合套用在私募股權的商業模式。由於我們在當前的政治關頭正面臨重大立法困境,這兩門產業明智接受約束力更強大的自我監管形式方為上策。

我們深入考慮或許可以做些什麼事,好解決指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引發的寡頭難題之前,且讓我們先簡要地回顧它們的好處。

指數基金創造龐大收益,提升資產管理的競爭壓力

相對於其他選擇,指數基金為中產階級投資者創造龐大收益。指數基金的好處明確又巨大,既直接也間接。直接好處是,它們允許幾百萬美國人花費低成本就能安全地讓投資多元化。間接好處則是,它們普遍提升資產管理的競爭壓力。指數基金也很可能在協助掌控上市公司的管理階層追求個人喜歡的計畫、過度補償自己,再不然就是偏離公司所有者希望的發展領域等方面帶來正面成效之處。

私募股權基金又如何?有一道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若說指數基金成功的原因在於市場真的是太難打敗,為何同一道邏輯卻不適用私募股權基金?為何我們不應該將指數基金視為一道針對私募股權基金的大型概念挑戰,正如它們之於投資上市公司的主動式管理基金?

私募股權比得上市場,但打不贏它

針對私募股權基金收益的研究,比針對指數基金收益的研究更帶有試驗性和爭議性。許多產業聲浪都高分貝宣稱私募股權產出優異報酬,但這些聲明往往都是基於原始報酬數據──也就是沒有經過風險調整,也沒有經過替代方案基準測試──或者它們都是倚賴私有且未經驗證的數據。即使是沒有經過調整的原始報酬數據都顯示,私募股權為投資者產出價值的能力隨著時間拉長而下滑,其他研究則發現,若適當地採用基準測試,私募股權比得上市場,但打不贏它──把私募股權公司收取的高額費用考量進來的話,那代表對投資者來說,它們表現不佳。

要確定私募股權公司是否提升投資企業的價值,部分難處恰恰在於它們是私人所有:很難取得業績數據,因此,比起指數基金,有相對較少研究團隊試圖嚴格檢驗它們的投資績效,而那些少數的努力作為則依舊帶有試驗性質,而且很難複製或驗證。結果是,現今的私募股權甚至是否曾為自家的整體投資者增加價值,都沒有形成普遍共識,更別提是為整個社會了。不過大型機構持續注資私募股權基金。

寡頭難題:深度參與政治,卻也面臨政治威脅

繼總結指數基金的龐大好處,以及私募股權基金潛在卻不確定的好處之後,接下來要再更精確闡明「經濟權力集中於少數的寡頭難題」。若欲相信這道問題確實存在,只要綜觀美國歷史並回顧類似議題持久不消的狀況,並釐清這兩種型態的基金已經如何地深度參與政治,而且未來仍將如何面臨全新政治威脅就好。不過,我們若想試圖解決這道問題,就需要更精微的診斷。診斷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規模和潛在影響力是偶然形成──未經規劃──而且不算是它們核心財務功能的一部分;兩種型態的基金運作或利用自身的權力遊說,以便擴張或維持監管差距;這些基金利用自身的財富與權力做些什麼事,這部分缺乏透明度。

文章來源:約翰‧科茨著《當少數金融機構控制一切時:指數基金與私募股權基金對經濟與政治的危害》,商周出版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